图书介绍

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的新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的新发展
  • 陈野华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57475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5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的新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货币数量论与货币中性1

第一节 货币数量论传统2

一、货币数量论在经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2

二、几种主要的货币数量方程5

(一)交易方程5

(二)收入方程7

(三)剑桥方程8

三、争论的主要问题11

(一)因果关系的方向问题11

(二)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14

(三)V与K的关系问题15

(四)条件与结论16

一、瓦尔拉一般均衡分析与萨伊同一性17

第二节 货币数量论与一般均衡分析17

(一)瓦尔拉一般均衡分析18

(二)瓦尔拉均衡定律的实质22

二、货币数量论与两分法26

(一)相对价格与绝对价格的确定26

(二)两分法与货币中性29

第三节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争论33

一、魏克塞尔的间接作用机制与货币非中性33

(一)关于货币的流通速度33

(二)关于货币中性36

(三)关于货币的间接作用过程37

(四)累积过程理论在学说史上的地位41

二、帕廷金的实际余额效应与货币中性44

(一)“实际余额效应”44

(二)货币中性48

第二章 货币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模型51

第一节 凯恩斯货币经济理论的形成52

一、《货币改革论》52

(一)实质余额数量方程式的含义52

(二)基本观点54

(三)政策主张54

二、《货币论》56

(一)物价水平基本方程式的含义56

(二)经济均衡的条件60

(三)稳定物价的政策主张63

三、《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64

第二节 《通论》所表达的货币经济理论66

一、货币借助于预期行为的参与而对经济活动的影响66

(一)总收入与总支出67

(二)消费需求对总收入的影响68

(三)利率对投资的诱导作用71

(四)利率的决定73

(五)收入支出说的逻辑体系75

二、货币作用的机制与效果问题76

(一)货币通过利率对有效需求的作用机制77

(二)货币通过物价对有效需求的作用机制80

(三)灵活偏好与货币政策效果82

第三节 货币经济理论模型的建立91

一、希克斯的IS—LL模型91

二、汉森的IS—LM模型95

三、IS—LM模型的运用100

四、对IS—LM模型的修正104

(一)庇古效应104

(二)实际货币余额效应106

第三章 货币供需理论的发展115

一、存货理论与交易需求116

第一节 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116

(一)总成本最小的基本原则117

(二)平方根公式的意义121

二、概率、风险与预防需求122

(一)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基本原则123

(二)影响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因素127

三、投机需求与资产选择(组合)理论的发展131

(一)效用最大化的基本原则131

(二)均值一方差分析134

(三)状态偏好分析140

第二节 现代货币需求模型144

一、货币需求的实证函数144

(一)长期货币需求函数144

(二)短期货币需求方程和局部调整模型146

二、不均衡货币和缓冲存量模型154

(一)Laidler的粘性价格模型156

(二)Artis—Lewis模型157

(三)多元方程的不均衡模型160

(四)作为缓冲存量的货币161

(五)Carr—Darby模型162

第三节 货币内生供给模型与借贷传递机制163

一、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及模型164

(一)组合资产选择的货币乘数模型(模型A)166

(二)纯贷款需求模型(模型B)169

(三)混合资产组合——贷款需求模型(模型C)173

二、货币政策的借贷传递机制178

(一)“货币政策借贷传递机制”观点的形成178

(二)货币政策借贷传递机制的主要内容182

(三)借贷传递机制的实证分析185

第四章 现代货币数量论及其发展190

第一节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191

一、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191

(一)货币需求函数的建立191

(二)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结论194

二、货币供给的实证分析198

(一)货币供给方程式的建立198

(二)货币供给外生性、可控性201

(三)货币的“替代效应”与“财富效应”204

三、名义收入货币理论与菲利普斯曲线206

(一)名义收入的货币理论206

(二)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209

(三)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和“自然失业率”210

(四)斜率为正的菲利普斯曲线214

(一)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作用216

四、现代货币数量论的政策含义216

(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问题219

(三)“单一规则”货币政策及其理论依据221

第二节 货币学派及其分支的货币理论224

一、布伦纳与梅尔泽的财富调整理论225

(一)货币需求函数225

(二)财富调整的货币传递机制理论229

(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作用235

二、理性预期理论238

(一)预期与理性预期模型238

(二)有效市场假说243

(三)卢卡斯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249

(四)稳定政策的无效性253

第五章 金融发展与创新理论259

第一节 内在货币和外在货币260

(一)初始经济模型:外在货币261

一、两个基本经济模型:理论前提的描述261

(二)第二种经济模型:内在货币267

二、内在货币与外在货币269

(一)不同的财富效应269

(二)内在货币与外在货币的组合271

三、多样化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一个比较完整的模型273

(一)净额货币论与总额货币论273

(二)非货币金融中介机构276

(三)货币政策的变迁282

第二节 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论287

一、对金融发展的一种新的理解288

(一)金融结构的几个重要方面288

(二)影响金融发展的基本因素290

(一)十二条规律293

二、金融发展的一般轨迹293

(二)金融结构的三种基本类型295

三、金融发展对经济的引致增长效应297

(一)储蓄与投资的分离298

(二)金融结构的引致增长作用299

第三节 金融深化论301

一、金融深化理论302

(一)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302

(二)货币与实质资本305

(三)金融深化的道路309

二、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311

(一)对金融自由化理论的一些批评观点311

(二)金融自由化的次序314

(三)金融约束论:一种新主张318

第四节 金融创新论321

(一)金融创新的不同表述322

一、金融创新理论322

(二)金融创新理论325

二、金融创新的影响330

(一)对金融工具发展的影响330

(二)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发展的影响331

(三)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332

三、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安全335

(一)金融发展中的危机335

(二)金融危机的相关理论336

第六章 货币增长模型与新货币经济学341

第一节 货币增长模型342

一、货币增长模型的理论发展342

(一)货币增长模型理论的起源342

(二)货币增长模型在当代的发展343

(三)货币增长模型的未来发展趋势344

二、货币增长的宏观经济模型345

(一)托宾的新古典货币增长模型345

(二)凯恩斯—魏克塞尔型货币增长模型350

三、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中的货币352

(一)效用函数中的货币——斯德劳斯基模型353

(二)斯德劳斯基模型与托宾模型之比较355

(三)生产函数中的货币——对斯德劳斯基模型的修正之一357

(四)生产函数中加入劳动力变量——对斯德劳斯基模型的修正之二359

四、交叠世代与货币增长问题360

(一)世代交叠模型简介361

(二)世代交叠与货币增长模型365

(三)两阶段OLG模型的缺陷370

(四)代际断裂与货币增长模型370

第二节 新货币经济学374

(一)“哈恩难题”与货币理论的微观基础375

一、当代货币经济学面临的危机375

(二)重构货币理论的努力:“华勒士格言”380

二、新货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382

(一)另辟蹊径的新货币经济学382

(二)完全竞争的市场制度与“BFH体系”384

(三)“希克斯共存问题”与法律限制理论389

三、新货币经济学的理论渊源、现实背景和相关理论393

(一)新货币经济学的理论渊源393

(二)新货币经济学产生的现实背景397

(三)新货币经济学与自由银行学派398

四、新货币经济学的启示399

第七章 汇率理论模型403

第一节 购买力平价模型404

(二)开放经济中的一价定律405

(一)封闭经济中的一价定律405

一、卡塞尔意义上的购买力平价理论405

(三)绝对购买力平价定律406

(四)相对购买力平价定律406

二、扩展的购买力平价理论407

(一)巴拉萨一萨缪尔森命题及其意义407

(二)扩展的购买力平价409

三、经验检验与阐释410

第二节 利率平价理论412

一、无抵补的利率平价理论413

二、抵补的利率平价定律415

三、现代利率平价理论的进一步发展417

(一)套利资金供给有限条件下的利率平价417

(二)实际均衡的利率平价理论419

第三节 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423

四、经验验证与阐释423

一、浮动汇率下的简单货币模型424

(一)基本假定前提424

(二)外部冲击对汇率的影响424

二、浮动汇率下简单的两国货币模型426

三、浮动汇率下扩展的货币模型426

(一)假定前提427

(二)均衡分析428

(三)预期与汇率的波动性429

第四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430

一、基本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431

(一)MF的假定前提条件431

(二)基本的MF均衡433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应435

(二)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437

二、资本不完全流动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437

(一)资本不完全流动下的BP曲线437

(三)固定汇率制度下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440

三、大国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442

(一)固定汇率制下大国的财政货币政策442

(二)浮动汇率制下大国的财政货币政策444

四、简要的阐释446

第五节 多恩布什的汇率超调模型447

一、基本假设前提448

二、汇率超调的分析449

三、结论450

第六节 货币替代模型452

一、货币替代模型的基本假定前提454

二、货币替代模型中汇率的决定454

三、货币替代的政策含义4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