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外国教育通史 第3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外国教育通史 第3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2851061.jpg)
- 滕大春主编;任钟印,李文奎本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81016X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553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71页
- 主题词:教育史-外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外国教育通史 第3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英国教育1
第一节 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的英国教育1
第二节 产业革命后的英国教育16
第二章 洛克的教育思想40
第一节 洛克的生平40
第二节 洛克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43
第三节 对封建旧教育的批判45
第四节 论教育的目的与作用47
第五节 论绅士的体育49
第六节 论绅士的德育52
第七节 论绅士的智育56
第八节 劳动学校62
第三章 法国教育65
第一节 17世纪至18世纪初的法国教育65
第二节 启蒙运动与教育80
第三节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教育87
第四节 拿破仑时代的法国教育93
第五节 从复辟王朝到第二帝国时期的法国教育101
第四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104
第一节 法国启蒙运动与卢梭的社会政治观104
第二节 自然教育理论107
第三节 体育和感觉教育112
第四节 劳动教育119
第五节 智育123
第六节 德育129
第七节 女子教育135
第五章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论教育140
第一节 爱尔维修论教育141
第二节 狄德罗论教育157
第六章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172
第一节 生平和教育活动172
第二节 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184
第三节 要素教育论189
第四节 小学各科教学199
第五节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验205
第七章 德国教育210
第一节 17世纪至18世纪下半期的德国教育210
第二节 泛爱派和康德的教育思想222
第三节 费希特论教育230
第四节 洪堡的教育改革和1848年后的反动232
第五节 19世纪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242
第八章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248
第一节 生平、著作与世界观248
第二节 伦理学思想和教育目的253
第三节 论儿童的管理260
第四节 心理学和教学理论264
第五节 论训育285
第六节 赫尔巴特的历史地位288
第九章 福禄倍尔的教育思想292
第一节 生平和教育活动292
第二节 论教育的根本原则295
第三节 教育分期与各时期的任务300
第四节 幼儿园教育制度303
第五节 论学校教育313
第一节 生平和教育活动321
第十章 第斯多惠的教育思想321
第二节 论教育目的324
第三节 论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和文化适应性原则326
第四节 论教学329
第五节 论教师的使命和素质337
第十一章 美国教育340
第一节 建国前教育概述340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教育状况(18世纪下期)355
第三节 建国时期的教育思想362
第四节 19世纪内战前美国教育的发展366
第十二章 贺拉斯·曼和亨利·巴纳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381
第一节 贺拉斯·曼381
第二节 亨利·巴纳德406
第十三章 俄国教育417
第一节 17世纪以前的俄国教育417
第二节 18世纪的教育改革425
第三节 19世纪社会大变革年代的教育434
第十四章 乌申斯基的教育思想447
第一节 生平与世界观447
第二节 论教育的民族性原则455
第三节 论科学的教育学467
第四节 乌申斯基的教学论思想474
第十五章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教育思想491
第一节 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491
第二节 圣西门的生平及其教育思想494
第三节 傅立叶的生平及其教育思想502
第四节 欧文的生平及其教育思想510
第十六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论教育520
第一节 论教育的社会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作用520
第二节 教育在人的个性形成中的作用524
第三节 论人的本质526
第四节 论人的全面发展528
第五节 论全面发展的教育531
第六节 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541
第七节 论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543
第八节 对机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