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神经系统疾病鉴别诊断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神经系统疾病鉴别诊断学
  • 安得仲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4060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779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796页
  • 主题词:神经系统疾病(学科: 鉴别诊断) 神经系统疾病 鉴别诊断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神经系统疾病鉴别诊断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昏迷1

一、昏迷的解剖生理基础1

第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1

二、昏迷的病因分类5

三、昏迷的病理生理7

四、昏迷的分类及临床表现10

五、昏迷诊断程序及昏迷病因判断12

六、貌似昏迷的病症与昏迷的鉴别14

七、昏迷的病因诊断16

第二节 晕厥17

一、晕厥基本临床特点17

三、病因及分类18

二、晕厥发病机制18

四、各种类型晕厥临床表现19

第三节 眩晕25

一、前庭神经系统解剖和病理生理25

二、前庭神经核与其他部位的联系26

三、前庭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28

四、眩晕的辅助检查30

五、各种眩晕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特征32

附:1ermoyez(莱尔马耶)综合征33

第四节 头痛38

一、头痛的解剖生理学基础38

二、头痛诊断应注意的问题40

三、各种类型头痛的临床表现41

附1: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制订丛集性头痛诊断标准52

附2:1988年最新国际头痛学会制订头面部疼痛分类71

附3:颅脑痛、颜面痛、颈痛国际诊断标准(摘要)76

第五节 瘫痪99

一、瘫痪的解剖生理学基础99

二、瘫痪的分类102

三、偏瘫的类型103

四、偏瘫定位诊断104

五、截瘫112

六、四肢瘫117

七、单瘫118

第六节 不随意运动119

一、舞蹈病120

二、手足徐动症121

三、震颤122

四、扭转性痉挛123

五、痉挛性斜颈124

六、半侧投掷病124

七、面肌抽搐124

第七节 共济失调124

一、深层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125

二、小脑性共济失调130

四、粘液病毒性脑炎135

三、大脑性共济失调138

四、前庭、迷路性共济失调139

五、共济失调的鉴别诊断142

一、正常颅内压测定和组成143

第八节 颅内压增高143

二、颅内压的生理调节144

三、颅内压增高的病因146

四、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147

五、辅助检查151

六、颅内压增高的诊断152

七、良性颅内压增高(又称假性脑肿瘤)155

八、脑疝157

第九节 低颅内压综合征162

第十节 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162

一、延髓运动神经核及延髓神经解剖163

二、球麻痹170

三、假性球麻痹173

第十一节 痴呆177

一、老年人痴呆的病因178

二、痴呆疾病的分类180

三、有关痴呆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86

四、有关对于“痴呆”的理解不全面的看法189

第二章 周围神经疾病的鉴别诊断191

第一节 颅神经疾病的鉴别诊断192

一、嗅神经(Ⅰ)192

二、视神经(Ⅱ)疾病192

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Ⅲ、Ⅳ、Ⅵ)疾病204

四、三叉神经(Ⅴ)、面神经(Ⅶ)、位听神经(Ⅷ)病变及鉴别诊断213

附:Mobius综合征226

五、后组颅神经病变234

第二节 脊神经疾病234

一、概述234

二、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241

三、慢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243

四、脊神经局部损伤及其临床表现245

五、臂丛神经痛256

六、坐骨神经痛257

第三章 脊髓疾病260

第一节 脊髓解剖生理260

一、脊髓的外形及血液供应260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265

三、脊髓的生理267

四、脊髓节段定位诊断269

五、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步骤271

第二节 脊髓炎278

一、脊髓炎分类279

二、急性非特异性脊髓炎279

三、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283

四、急性化脓性脊髓炎283

五、结核性脊膜脊髓炎284

六、梅毒性脊髓炎和脊髓痨285

第三节 脊髓蛛网膜炎285

第四节 脊髓压迫症287

一、概述287

二、脊髓肿瘤292

三、脊髓硬膜外脓肿297

四、脊柱结核298

一、颈椎关节肥大性脊髓及神经根病299

第五节 脊椎病299

二、腰椎骨关节肥大性马尾病变302

三、椎间盘突出303

第六节 椎管内血管畸形306

一、脊髓血管畸形306

二、脊髓血管畸形的分类306

三、脊髓血管畸形和某些并发病变并存307

四、脊髓血管畸形的发病机制307

第四章 脑血管疾病309

第一节 脑血管解剖生理309

一、颈内动脉系统309

二、椎基底动脉系统315

三、脑动脉的侧支循环317

四、脑静脉系统319

一、脑血流量的调节322

二、脑血管病变时脑血流量的变化322

第二节 脑血液循环的生理与病理生理322

第三节 脑血管疾病的分类及诊断要点323

一、脑血管疾病分类323

二、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329

三、脑血管病变部位的定位诊断331

第四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鉴别诊断335

第五节 高血压脑病及鉴别诊断338

第六节 脑动脉硬化症及鉴别诊断340

第七节 脑血管病性痴呆及鉴别诊断343

一、多发梗塞性痴呆343

二、血管性进行性皮层下脑病347

第八节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及鉴别诊断349

第九节 腔隙性脑梗死351

第十节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及鉴别诊断353

第十一节 颈椎病与脑缺血355

第十二节 脑动脉炎356

一、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356

二、红斑狼疮性脑动脉炎357

三、结节性多动脉炎358

四、非特异性闭塞性脑动脉炎359

二、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360

一、颈动脉盗血综合征360

第十三节 脑动脉盗血综合征360

第十四节 脑淀粉样血管病361

第十五节 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362

第十六节 脑出血及鉴别诊断366

第十七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鉴别诊断371

第十八节 颅内动脉瘤及鉴别诊断375

第五章 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及鉴别诊断379

第一节 神经系统细菌感染379

一、急性化脓性脑膜炎379

二、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385

三、肺炎双球菌性脑膜炎389

第二节 亚急性脑膜炎391

四、流感杆菌性脑膜炎391

一、结核性脑膜炎392

二、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396

第三节 硬膜下积脓398

第四节 葡萄膜-脑-脑膜炎综合征和Mo11aret′s脑膜炎400

一、葡萄膜-脑-脑膜炎综合征400

二、MoUaret′s脑膜炎401

第五节 神经梅毒403

第六节 脑寄生虫病408

一、蠕虫感染408

二、原虫感染412

第七节 病毒感染415

一、虫媒病毒性脑炎417

二、微小核糖核(RNA)病毒感染422

三、疱疹病毒性脑炎425

五、棒状病毒性脑炎(即狂犬病毒脑炎)437

六、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440

七、疫苗后和感染后脑脊髓炎442

第八节 慢病毒性脑炎和脑病446

一、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447

二、进行性风疹性全脑炎450

三、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451

四、库鲁病453

五、亚急性海绵状脑病454

第九节 脊髓灰质炎456

第十节 艾滋病性痴呆综合征464

第六章 颅内肿瘤466

第一节 概述466

一、颅内肿瘤组织学分类467

二、病因471

三、关于颅内压增高的有关问题471

第二节 大脑半球肿瘤定位诊断471

一、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471

二、脑和脊髓内的传导径路480

三、大脑半球肿瘤临床症状定位诊断481

第三节 成人大脑半球肿瘤487

一、侧脑室肿瘤487

二、第三脑室内肿瘤488

三、松果体区肿瘤490

四、丘脑肿瘤492

第四节 脑膜瘤493

一、大脑凸面脑膜瘤494

二、矢状窦旁脑膜瘤496

三、大脑镰旁脑膜瘤498

四、嗅沟脑膜瘤499

五、鞍结节脑膜瘤501

六、蝶骨嵴脑膜瘤505

七、颅中窝脑膜瘤507

八、脑桥小脑角脑膜瘤509

(三)下丘脑511

(二)视交叉511

(一)蝶鞍部的一般结构511

一、蝶鞍部解剖生理511

第五节 蝶鞍部肿瘤511

(四)脑下垂体518

二、堞鞍部肿瘤523

(一)垂体腺瘤523

(二)颅咽管瘤529

(三)鞍部生殖细胞瘤531

(四)鞍结节脑膜瘤532

(五)视交叉胶质瘤532

(一)鞍内鞍上肿瘤间的鉴别533

三、鞍部肿瘤鉴别诊断533

(二)鞍内鞍上肿瘤与此处其它疾病鉴别535

(三)鞍部肿瘤与堞窦囊肿的鉴别536

第六节 颅后窝肿瘤536

一、颅后窝肿瘤概述536

(一)颅后窝肿瘤的症状表现536

(二)辅助检查539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539

(四)颅后窝肿瘤的治疗541

二、成人颅后窝胶质瘤541

(一)小脑半球胶质瘤的临床表现541

(三)第四脑室胶质瘤542

(二)小脑蚓部胶质瘤542

三、脑干肿瘤543

四、颈静脉孔肿瘤546

第七节 脑桥小脑角肿瘤547

一、听神经瘤548

三、对症治疗550

第五节 癫痫的治疗550

一、抗癫痫药物应用的总原则550

二、病因治疗550

二、脑桥小脑角上皮样囊肿553

第七章 颅脑损伤555

第一节 概述555

一、外界暴力造成颅脑损伤555

二、颅脑损伤分类557

第二节 原发性颅脑损伤558

一、脑震荡558

三、C1asgow昏迷评分法558

五、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559

四、癫痫发作时的治疗559

二、脑挫裂伤560

六、癫痫的外科治疗561

第一节 肌肉疾病的分类562

第十一章 肌肉疾病及其鉴别诊断562

三、脑干损伤564

第二节 重症肌无力565

一、概述565

第三节 继发性颅脑损伤—颅内血肿565

二、硬脑膜外血肿567

(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571

(一)急性硬脑膜下血肿571

三、硬脑膜下血肿571

(三)慢性硬脑膜下血肿572

第三节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573

附:硬脑膜下积液573

四、脑内血肿573

五、颅内多发性血肿574

六、额部血肿575

七、颅后窝血肿576

一、开放性颅脑损伤578

第四节 开放性颅脑损伤578

第四节 强直性肌病578

一、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578

二、火器性颅脑损伤579

二、先天性肌强直症579

四、症状性肌强直症581

六、强直性肌病鉴别诊断581

五、Schwartz-Jampe1综合征581

三、脑脓肿581

三、先天性副肌强直症581

第五节 颅脑损伤合并症581

一、颅骨感染(骨髓炎)581

二、脑膜炎581

七、颈内动脉海绵窦瘘582

四、颅骨缺损582

五、脑脊液漏582

六、外伤性癫痫582

第八章 中枢神经系统脱体鞘疾病585

第一节 概述585

第二节 多发性硬化586

第三节 视神经脊髓炎591

第四节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593

第五节 弥漫性硬化和Ba1o同心圆性硬化594

一、弥漫性硬化594

二、Ba1o同心圆性硬化595

一、锥体外系的组成597

第一节 概述597

第九章 锥体外系疾病597

二、锥体外系的解剖结构与功能598

三、锥体外系的主要环路600

四、锥体外系的功能及其机制600

五、锥体外系病损及其临床表现602

第二节 震颤麻痹603

第三节 肝豆状核变性610

一、慢性进行性舞蹈病614

第四节 舞蹈病614

二、小舞蹈病617

一、原发性震颤618

第五节 其它锥体外系疾病618

二、手足徐动症620

三、扭转痉挛620

四、痉挛性斜颈622

六、多动秽语综合征623

五、半侧投掷病623

附:儿童多动综合征624

甲、国际抗癫痫联合会癫痫分类方案(1981)629

第一节 癫痫分类及其临床表现629

第十章 癫痫及其鉴别诊断629

乙、第16届国际癫痫学术会议第三次提出国际癫痫分类(1985)632

丙、国际最新分类(1989)636

丁、癫痫发作的国内分类(1985)637

戊、临床分类及与其他分类比较638

一、病因分类639

第二节 癫痫的病因639

二、影响痫性发作的因素640

第三节 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641

一、全身性发作641

(一)强直-阵挛发作641

(二)小发作642

(四)阵挛性发作643

(一)单纯性部分发作643

二、部分性发作643

(五)失张力性发作643

(三)强直性发作643

(二)复杂性部分发作644

三、癫痫持续状态645

二、癫痫的鉴别诊断647

一、癫痫的诊断647

第四节 癫痫的诊断与鉴别诊断647

第五节 周期性麻痹682

一、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683

二、高血钾性周期性麻痹685

三、钠反应性正常血钾性周期性麻痹685

第六节 多发性肌炎686

第十二章 脊髓变性疾病及其鉴别诊断689

第一节 脊髓空洞症与延髓空洞症689

第二节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691

第三节运动神经元疾病694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颅脑先天性疾病697

第一节 脑积水697

二、颅底陷入701

一、扁平颅底701

第二节 枕骨大孔区先天性畸形701

三、环枕融合705

四、颈椎分节不全705

五、环枢椎脱位705

六、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706

第三节 脑性瘫痪707

第四节 核黄疽709

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某些遗传、变性疾病711

第一节 遗传性共济失调711

一、Friedreich共济失调712

二、遗传性痉挛性截瘫713

三、遗传性痉挛性共济失调715

四、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715

五、橄榄脑桥小脑萎缩(Menze1型)716

六、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717

第二节 遗传性神经皮肤综合征717

一、结节性硬化症718

二、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720

三、脑-面血管瘤病722

第三节Shy-Drager综合征724

第四节 A1zheimer病726

附:K1tiver-Bucv综合征730

第五节 Pick病733

第六节 进行性核上瘫734

第十五章 自主神经系统疾病736

第一节 概述736

甲、中枢植物神经系统737

一、自主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的分布737

二、下丘脑解剖及其功能737

一、交感神经系统743

二、副交感神经系统743

乙、周围自主神经系统743

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744

四、躯体神经与自主神经的区别745

第二节 自主神经检查法745

一、颈动脉窦敏感性试验745

二、发汗试验746

三、体位改变测血压试验746

四、持续握力试验的血压反应746

五、Va1sa1va动作的心率反应746

八、太阳神经丛反射747

九、立毛反射747

六、眼心反射747

七、起立卧位试验747

十、皮肤划纹反射748

十一、内脏皮肤反射(Head过敏区)748

第三节 间脑病变748

甲、丘脑病变综合征749

一、丘脑的解剖及其功能简介749

二、丘脑病变综合征751

乙、下丘脑病变-间脑综合征752

一、下丘脑的解剖及生理功能752

二、下丘脑病变的临床表现752

五、治疗756

三、下丘脑病变的辅助检查756

四、下丘脑病变的鉴别诊断756

第四节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757

一、雷诺病757

二、红斑性肢痛症759

三、面偏侧萎缩症760

四、自发性多汗症761

五、Ri1ey-Dav综合征762

第五节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762

主要参考文献763

英汉名词对照7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