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乳状液 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乳状液 理论与实践
  • (美)贝歇尔(P.Becher)著;北京大学化学系胶体化学教研室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13031·746
  • 出版时间:1978
  • 标注页数:415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乳状液 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1.1.乳状液的定义1

1.2.术语2

1.3.本书内容3

参考文献4

第二章 表面活性5

表面张力5

2.1.表面张力的物理意义6

2.2.表面张力的单位7

2.3.表面张力与蒸发7

2.4.表面自由能8

2.5.温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界面张力10

2.6.液-液界面10

2.7.附着与内聚12

2.8.Antonoff规则12

2.9.固-液界面13

表面膜15

2.10.展开系数15

2.11.单分子膜15

溶液的表面性质21

2.12.溶液的表面张力22

2.13.溶液的界面张力23

2.14.Gibbs的吸附公式25

2.15.Gibbs公式的意义27

2.16.Gibbs公式的验证28

2.17.表面张力与时间的关系29

表面活性化合物溶液的体相性质30

2.18.电导30

2.19.依数性质31

2.20.溶度34

体相性质与表面性质的关系34

2.21.胶体电解质;胶团理论34

2.22.胶团的结构35

2.23.胶团的形状和大小39

2.25.胶团的时间效应43

2.24.非水溶剂中的胶团43

参考文献44

第三章 乳状液的物理性质46

质点的大小及其分布46

3.1.总论46

3.2.大小分布的表示方法50

3.3.勃朗运动53

乳状液的光学性质54

浓度54

3.4.透明及彩色乳状液55

3.5.浊度和Tyndall光谱55

粘度56

3.6.总论56

3.7.外相的粘度58

3.8.内相的浓度58

3.9.内相的粘度64

3.10.界面膜与乳化剂67

3.11.关于界面膜的其他结果74

3.12.液珠的大小及其分布74

3.13.电粘度效应80

电性质82

3.14.介电常数82

3.15.电导86

参考文献89

乳状液稳定性的简单理论92

第四章 乳状液理论:稳定性92

4.1.乳化剂影响的早期研究93

4.2.乳状液稳定性的吸附理论94

4.3.定向楔与乳状液类型96

4.4.相体积与乳状液类型97

4.5.其他早期观点100

乳状液稳定性理论的近代发展101

4.6.界面膜的性质101

4.7.混合乳化剂的膜103

4.8.界面膜与界面粘度107

4.9.界面膜的大小厚薄108

4.10.界面膜与液珠直径112

4.11.展开系数与稳定性113

4.12.其他理论113

乳状液稳定性的电理论114

4.13.液珠上电荷的来源及符号114

4.14.Helmholtz双电层115

4.15.Gouy扩散双电层116

4.16.Stern扩散双电层117

4.17.电泳118

4.18.电泳与2eta-电势118

4.19.乳状液的电泳结果121

4.20.双电层的排斥效应123

4.21.乳状液中的双电层125

4.22.表面电荷的理论计算127

4.23.水相的电势函数129

4.24.ψ0之测定130

4.25.计算的电势与2eta-电势的关系132

4.26.W/O乳状液中的双电层133

固体的稳定作用134

4.27.用固体稳定的乳状液的实验观察134

4.28.用粉末稳定的乳状液之类型135

4.29.用粉末稳定的乳状液之稳定性139

参考文献140

第五章 乳状液理论:分层、变型、破乳143

分层143

5.1.沉降144

5.2.分层的速度145

5.3.分层的一些实用146

变型148

5.4.变型的简单理论148

5.5.变型的机理153

5.6.变型的滞后现象154

5.7.温度的影响156

5.8.一些变型研究的结果158

5.9.多重乳状液161

破乳162

5.10.絮凝和聚结163

5.11.质点浓度与时间的关系164

5.12.近似的处理167

5.13.实验研究170

5.14.电解质的影响172

5.15.极限聚结177

5.16.聚结的机理179

5.17.破裂的机理186

破乳中的其他现象189

5.18.热稳定性189

5.19.电场190

5.20.分子扩散的影响193

5.21.W/O乳状液的絮凝194

参考文献197

乳化剂的分类199

6.1.表面活性物的分类199

第六章 乳化剂的化学199

6.2.其他类型乳化剂的分类202

负离子性的表面活性乳化剂202

6.3.皂类(IA1类)203

6.4.其他脂肪酸皂204

6.5.油类的硫酸酯(IA1.1B1类)205

6.6.IA2类化合物206

6.7.硫酸化醇类(IB1类)206

6.8.硫酸化醇类(IB类)207

6.9.烷基磺酸盐(IC1类)208

6.10.烷基磺酸盐(IG2类)208

6.11.烷基芳香磺酸盐(ID1及ID2类)209

6.12.磷酸盐(IE1类)209

正离子性的表面活性乳化剂210

6.13.胺盐(IIA类)及季铵盐(IIB类)210

非离子性的表面活性乳化剂211

6.14.醚键型(IIIA类)211

6.15.酯键型(IIIB类)212

6.16.酰胺键型(IIIC类)213

6.17.一些新类型214

天然的乳化剂214

6.18.磷脂及甾类215

6.19.羊毛脂216

6.20.水溶性胶类216

6.21.藻朊酸盐(A1ginates)217

6.22.鹿角菜胶(Carageenin)218

6.23.纤维衍生物218

6.24.固体粉末219

乳化剂的效率220

6.25.乳化效率与“平衡”分子220

6.26.HLB(油-水账)法220

6.27.HLB的理论意义222

6.28.HLB法之应用235

6.29.所需HLB数239

6.30.其他油-水账法239

6.31.一般结果243

乳化剂效率的实验数据243

6.32.来自植物的活性剂247

6.33.固体乳化剂247

6.34.磷脂与甾类249

6.35.一些零星结果251

6.36.加溶作用与HLB251

参考文献252

7.1.加入乳化剂的方式255

制备乳状液的技术255

第七章 乳化技术255

7.2.混合时间及技术的影响259

7.3.乳状液类型265

一些基本研究267

7.4.注口混合267

7.5.高剪力作用272

7.6.简单混合275

7.7.超声波乳化277

7.8.自发乳化281

7.9.微乳状液285

7.10.均匀乳状液287

乳化设备288

7.11.乳化设备的类型288

7.12.各型乳化器需要的能量289

7.13.简单搅拌器290

7.14.胶体磨292

7.15.均化器297

7.16.超声波乳化器301

7.17.专利文献中的乳化设备304

参考文献307

第八章 乳状液的应用311

化妆品乳状液311

8.1.基本的化妆品乳状液311

8.2.冷霜313

8.3.雪花膏(日用)(VanishingCream)315

8.4.和料及药物乳状液315

8.5.化妆品和药物乳状液的文献316

8.6.油基擦亮剂320

擦亮剂(Po1ishes)320

8.7.地板擦亮剂321

8.8.擦亮剂的文献323

乳状液涂料324

8.9.乳状液涂料的配方325

8.10.乳状液涂料的文献327

8.11.硝化纤维漆乳状液328

农业喷雾剂328

8.12.农业喷雾剂的配方328

食品乳状液331

8.13.蛋黄酱及卤汁331

8.14.烘烤食品335

8.15.人造奶油336

医用乳状液336

8.16.口服337

8.17.注射337

8.18.铺路338

沥青乳状液338

8.19.沥青乳状液的文献339

8.20.一些专利341

乳液聚合342

8.21.此法的优点342

8.22.乳液聚合理论343

乳状液的其他应用344

8.23.皮革的处理345

8.24.纺织工业345

8.25.金属分散体347

8.26.乳状液作为运输介质347

8.27.钻探泥浆347

8.28.去污作用348

参考文献349

第九章 破乳355

黄油(Butter)355

9.1.黄油的生产355

9.2.黄油形成的理论356

9.3.乳脂357

W/O乳状液357

9.4.油田乳状液357

9.5.关于油田乳状液的文献359

9.6.破坏原油乳状液的专利文献360

9.7.其他W/O乳状液362

O/W乳状液363

9.8.洗羊毛的废液363

9.9.其他O/W乳状液365

参考文献367

第十章 乳状液性质的测定369

表面及界面张力的测定369

10.1.方法的分类369

10.2.毛细管法371

10.3.毛细管法的仪器373

10.4.滴重法374

10.5.滴重法的仪器375

10.6.环法377

10.7.环法的仪器383

10.8.Wilhelmy法385

10.9.最大气泡压力法386

10.10.无柄液滴法386

10.11.动态表面张力386

10.12.其他文献387

粘度的测定387

10.13.方法的分类387

10.14.毛细管法388

10.15.流出法390

10.16.堕球法391

10.17.转筒法393

表面及界面粘度之测定397

10.18.测定方法397

乳状液类型的测定399

10.19.染料法399

10.20.冲淡法399

10.24.其他方法400

10.23.润湿滤纸法400

10.21.电导法400

10.22.萤光法400

颗粒分布的测定401

10.25.显微镜法401

10.26.沉降法403

10.32.加速老化法403

10.27.光散射法和透射法404

10.28.计数法406

10.29.其他方法406

HLB的测定407

10.30.乳化剂的HLB的测定407

10.31.乳化油相所需之HLB的测定408

乳状液稳定性的测定408

10.33.分离程度之测定409

电学测定410

参考文献4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