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鲁迅名篇分类鉴赏辞典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鲁迅名篇分类鉴赏辞典](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2841984.jpg)
- 张盛如,康锦屏主编;刘正基,张光勤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 ISBN:7800164853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1008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10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鲁迅名篇分类鉴赏辞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鲁迅小说概述1
狂人日记9
超越前人,石破天惊——《狂人日记》创作方法刍议16
孔乙己20
细节精妙,典型深刻——读《孔乙己》23
药26
精警简洁,寓意深广——从《药》的标题说开去32
明天34
令人窒息的悲剧——读《明天》38
一件小事41
严于解剖自己——读《一件小事》42
头发的故事46
《头发的故事》所反映的重大主题——小议《头发的故事》49
风波51
典型性的环境和个性化的语言——读《风波》56
故乡60
使人心颤的肖像和细节描写——略谈《故乡》的人物刻划艺术66
阿Q正传69
深刻的思想,不朽的形象——读《阿Q正传》97
端午节103
瞒心昧己的逃路——《端午节》赏析108
白光111
一个比孔乙己还要悲惨可怜的人——谈《白光》中的陈士成115
兔和猫117
寓言式的喻理——谈《兔和猫》120
鸭的喜剧123
仍然是呐喊——读《鸭的喜剧》125
社戏127
风物与童心的赞美诗——读《社戏》134
祝福137
以“画眼法”画出人的活灵魂——谈《祝福》人物描写艺术148
在酒楼上151
颓唐的“弄潮儿”——《在酒楼上》人物谈158
幸福的家庭161
黄金色梦幻的破灭——读《幸福的家庭》166
肥皂168
一块肥皂激起几多心浪——读《肥皂》175
长明灯178
象征主义的妙用——读《长明灯》186
示众188
无聊看客百态图——读《示众》192
高老夫子195
人物的白描——鲁迅笔下的高老夫子201
孤独者204
惨伤里夹杂着愤怒与悲哀——读《孤独者》219
伤逝222
情如抽丝,绵绵不绝——读《伤逝》236
弟兄239
不动声色的讽刺——对《弟兄》题旨之我见247
离婚249
钩刀脚·努嘴·屁塞——《离婚》细节略谈256
补天258
创造精神的壮丽颂歌——读《补天》264
奔月267
“英雄美人”的悲剧——《奔月》纵谈275
理水278
以丑托美,壮哉大禹!——读《理水》289
铸剑292
复仇者的颂歌——读《铸剑》305
起死308
庄子哲学大曝光——读《起死》315
鲁迅杂文概述319
掷向复古者的投枪——读《现在的屠杀者》323
五十七 现在的屠杀者323
估《学衡》326
谈笑间折辱敌手——《估<学衡>》读后328
呐喊·自序330
精神界呐喊的战士之歌——读《呐喊·自序》333
娜拉走后怎样336
妇女解放问题的深刻反思——读《娜拉走后怎样》340
诗歌之敌343
不拘一格,生动泼辣——读《诗歌之敌》346
春末闲谈348
题小旨大,并非“闲谈”——谈《春末闲谈》的艺术特色351
灯下漫笔353
扫荡食人者,推翻吃人的筵宴——读《灯下漫笔》358
论“他妈的!”361
最有说服力的分析——谈《论“他妈的!”》的分析方法363
论睁了眼看365
要有正视人生的勇气——《论睁了眼看》赏析368
论辩的魂灵370
别开生面的揭露——谈《论辩的魂灵》的写作371
战士和苍蝇373
讴歌的丰碑,声讨的檄文——评《战士和苍蝇》373
夏三虫375
借物议论 妙趣横生——读《夏三虫》376
并非闲话378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并非闲话(一)》简评381
答KS君383
一篇声讨复古主义者的战斗檄文——读《答KS君》384
评心雕龙387
别致的形式,高度的概括——《评心雕龙》赏析389
这个与那个390
批判复古逆流 坚持改革、进步——简析《这个与那个》395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398
论辩中的逻辑力量——读《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403
学界的三魂405
他呼唤民魂——读《学界的三魂》407
一点比喻409
形象·神聚·分明——读《一点比喻》411
记念刘和珍君413
在悲愤中催人奋进——读《记念刘和珍君》416
再来一次420
新的对手 新的战法——读《再来一次》422
记“发薪”425
纵意而谈,针砭其间——读《记“发薪”》428
读书杂谈431
读书有道,战斗不已——读《读书杂谈》435
答有恒先生437
严于解剖自己——读《答有恒先生》440
小杂感442
璀灿的五色宝石——读《小杂感》444
革命文学448
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读《革命文学》449
文学和出汗452
精粹·形象·犀利——读《文学和出汗》453
“醉眼”中的朦胧455
最清醒的战斗——《“醉眼”中的朦胧》简评459
扁461
寓批评于描述、故事之中——读《扁》461
流氓的变迁463
让人们认识流氓的谱系——读《流氓的变迁》464
习惯与改革466
文约义丰 小中见大——读《习惯与改革》467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469
鞭辟入里 言简意赅——读《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472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474
层层剖析,据理批驳——谈《“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艺术特色475
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478
在大石下曲折滋长的左翼文艺——读《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480
沉滓的泛起482
绝妙的嘲讽——《沉滓的泛起》的写作艺术484
“惊诧”何须“莫名”——读《“友邦惊诧”论》484
“友邦惊诧”论486
二心集·序言491
将真我示人,将心交给大众——读《二心集·序言》493
我们不再受骗了495
一面照妖镜——读《我们不再受骗了》496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499
革命者的战斗原则——读《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致《文学月报》编辑的一封信》501
听说梦503
不要做空头的梦——《听说梦》简析505
为了忘却的记念507
难忘的爱和恨——读《为了忘却的记念》514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518
一篇熠熠发光的自白——读《我怎么做起小说来》520
谚语523
巧改两字 点铁成金——《谚语》浅析524
沙527
新颖的精辟见解——《沙》给我们的启发528
小品文的危机530
比物联类,史笔勾沉——读《小品文的危机》532
世故三昧535
到底是谁“深于世故”——读《世故三昧》537
作文秘诀539
曲尽挖苦讽刺之效——读《作文秘诀》541
捣鬼心传543
破捣鬼术的利器——读《捣鬼心传》544
崇实547
通过现象看本质——读《崇实》548
航空救国三愿550
“不抵抗主义”的把戏——读《航空救国三愿》551
从讽刺到幽默554
坚持战斗,决不屈服——读《从讽刺到幽默》555
文学上的折扣557
偏识庐山真面——读《文学上的折扣》558
现代史561
题目并没写错——读《现代史》562
推背图563
洞察所谓“宣传”的实质——读《推背图》564
大观园的人才566
两代政客的“巧妙”——读《大观园的人才》567
文章与题目570
对照手法的妙用——读《文章与题目》571
夜颂573
渴求光明的颂歌——读《夜颂》574
二丑艺术576
帮闲文人的真实写照——读《二丑艺术》577
“吃白相饭”579
绘形绘色 意在笔外——《“吃白相饭”》一文的特色580
秋夜纪游581
诗与政论的精湛融汇——读《秋夜纪游》582
爬和撞585
揭穿统治者的两种骗术——读《爬和撞》586
看变戏法588
“自在暗中,看一切暗”——读《看变戏法》589
“京派”与“海派”591
文人之帮忙与帮闲——《“京派”与“海派”》简析592
小品文的生机594
战斗正未有穷期——读《小品文的生机》595
推己及人597
灵巧的战斗——读《推己及人》598
知了世界599
知了——现实世界的讽刺——《知了世界》简析600
火602
神形相交的艺术——谈《火》的结构特色603
看书琐记605
通俗生动 耐人寻味——读《看书琐记》606
趋时和复古609
半农不容歪曲和诋毁——读《趋时和复古》610
奇怪612
不必奇怪——读《奇怪》613
“大雪纷飞”615
伺隙乘虚,一击致命——读《“大雪纷飞”》616
骂杀与捧杀618
短小精悍,说理形象——读《骂杀与捧杀》619
拿来主义621
辩证的分析,形象的比喻——谈《拿来主义》的写作特色622
隔膜625
惯以偏锋入文章——《隔膜》的艺术特色627
忆刘半农君629
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读《忆刘半农君》631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633
正反论证,深刻有力——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论辩特色634
脸谱臆测636
夹枪缠棒,绵里藏针——《脸谱臆测》的艺术特色637
随便翻翻639
随便翻翻 比较鉴别——谈《随便翻翻》给人的教益641
中国文坛上的鬼魅643
热烈情绪 冷酷文章——读《中国文坛上的鬼魅》647
阿金650
病态社会的毒瘤——读《阿金》653
“寻开心”654
随手拈来,反手抹去——《“寻开心”》的艺术特色655
“文人相轻”658
并不“相轻”的三“皴”——《“文人相轻”》的艺术特色659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661
权势者的尊孔把戏——读《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665
什么是“讽刺”?668
讽刺的生命与价值——读《什么是“讽刺”?》669
文坛三户672
鞭辟入里,豹尾警人——《文坛三户》的艺术特色674
名人和名言676
警惕名人之悖论——《名人和名言》简析678
五论“文人相轻”——明术680
向文坛上的不良倾向开刀——读《五论“文人相轻”——明术》682
且介亭杂文·序言685
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读《且介亭杂文·序言》686
白莽作《孩儿塔》序688
抒情美 音乐美 精炼美——读《白莽作<孩儿塔>序》689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692
感情真挚 评价公允——读《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694
我的第一个师父696
涉笔成趣,情意绵绵——读《我的第一个师父》700
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702
拨正航向,继续前进——读《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703
女吊706
别具一格的解颐妙文——读《女吊》709
最先与最后712
读史·叹时·立论——谈《最先与最后》的构思艺术713
论雷峰塔的倒掉715
寓理于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之中——读《论雷锋塔的倒掉》716
未有天才之前719
“泥土”精神之歌——读《未有天才之前》721
死724
“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也不宽恕”——读《死》727
洋服的没落729
抓住要害,后发制人——读《洋服的没落》730
捧与挖732
明鉴照千秋——《捧与挖》的透视与反差733
鲁迅的散文与散文诗概述735
野草·题辞738
燃烧着愤怒与希望之火的战斗檄文——读《<野草>题辞》739
秋夜742
枣的颂歌,韧的礼赞——读《秋夜》743
影的告别745
奋斗者的心声——读《影的告别》746
求乞者749
上下求索,坚定执着——读《求乞者》750
复仇752
对旁观者的愤恨已到极点——读《复仇》753
复仇(其二)755
清醒的欢喜的复仇——读《复仇(其二)》756
希望758
从绝望中超越,从消沉中奋起——读《希望》759
雪761
美艳·奋飞·精魂——读《雪》762
风筝765
一曲人情美的温馨的歌——读《风筝》766
好的故事770
移情入景,情随景生——读《好的故事》771
过客774
倔强探索者的形象写照——读《过客》778
死火781
于无声处听惊雷——读《死火》782
狗的驳诘785
奇思妙想揭假面——读《狗的驳诘》785
失掉的好地狱788
辛辣的讽刺,伟大的预见——读《失掉的好地狱》有感789
墓碣文791
梦幻中见精神——读《墓碣文》792
颓败线的颤动794
孤独的复仇者的心声——读《颓败线的颤动》796
一幅“哈哈主义”的绝妙画像——读《立论》799
立论799
死后802
奇特的梦境——读《死后》805
这样的战土808
清醒而又坚韧的战士的礼赞——读《这样的战士》809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811
可增 可敬 可鄙——读《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812
腊叶815
真、善、美的情怀——读《腊叶》815
淡淡的血痕中819
傲然挺立的猛士——读《淡淡的血痕中》820
一觉822
“我爱这些流血和隐痛的魂灵”——读《一觉》823
阿长与《山海经》825
浓淡相间的风俗画——读《阿长与<山海经>》829
《二十四孝图》831
向封建礼教宣战的檄文——读《二十四孝图》835
五猖会837
为受伤的童心呐喊——读《五猖会》839
无常843
活泼诙谐,富有人情——读《无常》84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850
有趣的乐园 枯燥的书屋——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853
琐记855
耐人寻味的旧话重提——读《琐记》859
藤野先生863
于平实中见真情,于平实中显愤懑——读《藤野先生》867
范爱农870
艺术的生命在于真实——读《范爱农》875
鲁迅诗歌概述877
自题小像880
情比火烈,志似钢坚——读《自题小像》880
哀范君三章883
人物·环境·情感融为一体——读《哀范君三章》884
无题887
暗夜的响箭——读《无题·惯于长夜》887
赠邬其山890
诗化了的冷嘲——读《赠邬其山》890
冷嘲与悲愤——读《无题二首》893
无题二首893
讽刺与暴露——读《南京民谣》896
南京民谣896
答客诮899
寄予厚望,其情殷殷——读《答客诮》899
无量(“血沃中原……”)901
对比鲜明的画面——读《无题》(血沃中原)901
自嘲903
战斗·情操·哲理——读《自嘲》903
典型的画面,尖锐的对立——读《所闻》906
无题(“洞庭木落……”)909
战斗、战友总关情——读《无题(洞庭木落)》909
赠画师911
感情在想象中升华——读《赠画师》911
题《呐喊》914
名字将与作品共存不朽——读《题<呐喊>》914
题《彷徨》917
战士的苦闷——读《题<彷徨>》917
悼杨铨920
才气纵横,富于新意——别具一格的悼诗920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922
批评·鼓励·关怀——读《阻郁达夫移家杭州》922
无题(“万家墨面……”)925
坚定的信念,伟大的预言——读《无题》(万家墨面)925
沉郁苍凉的现代“离骚”——读《亥年残秋偶作》927
亥年残秋偶作927
湘灵歌930
刀丛中发出的浩歌——读《湘灵歌》930
无题(杀人有将)933
我的失恋936
玩笑与讽刺——谈《我的失恋》937
满腔愤怒喷如火——读《无题》(杀人有将)938
书信939
一九一八年八月廿日鲁迅致许寿裳939
风气日下,乐在进步——读《致许寿裳》940
一九一九年四月十六日鲁迅致傅斯年942
令人深思的真知卓见——读《致傅斯年》943
一九二四年九月廿四日鲁迅致李秉中945
真率、平易、亲切——读《致李秉中》946
两地书947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一日鲁迅致许广平947
“壕堑战”:对青年爱的指引——读《致许广平》949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八日鲁迅致许广平951
揭露黑暗社会 激励青年战士——读《致许广平》952
一九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鲁迅致许广平954
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读《致许广平》956
一九二五年四月八日鲁迅致许广平958
武器的批判与批判的武器——读《致许广平》959
一九二五年四月十四日鲁迅致许广平961
“韧”的战斗——读《致许广平》963
一九二五年五月三日鲁迅致许广平965
知人论世,情理并茂——读《致许广平》967
一九二六年六月十七日鲁迅致李秉中969
深情的絮语——读《致李秉中》970
一九二六年十月十五日鲁迅致许广平972
“北伐”紧系赤子心——读《致许广平》973
一九二六年十月二十三日鲁迅致许广平975
以小见大,是非分明——读《致许广平》978
一九二七年一月十一日鲁迅致许广平980
力求清宁,偏多滓秽——读《致许广平》982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五日鲁迅致姚克984
乌烟瘴气的上海文坛——读《致姚克》987
一九三三年八月十三日鲁迅致董永舒988
观察体验,转益多师——读《致董永舒》989
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廿日致徐懋庸991
是非明确,指导深切——读《致徐懋庸》992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一日鲁迅致窦隐夫995
对新诗中肯的批评——读《致窦隐夫》996
一九三五年二月四日鲁迅致李桦信997
精辟的见解,亲切的教诲——读《致李桦》998
所闻999
一九三五年二月九日鲁迅致萧军、萧红1000
落笔有真情——读《致萧军、萧红》1001
一九三五年六月二十九日鲁迅致赖少麒1003
一木一石总关情——读《致赖少麒》1004
一九三六年四月十四日鲁迅致颜黎民1006
千秋师表,伟大导师——读鲁迅致颜黎民信有感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