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东王因 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山东王因 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2840847.jpg)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8053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604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6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山东王因 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图一 兖州王因遗址位置示意图2
图二,A 王因遗址地形与发掘探方位置图3
壹 遗址概况与文化层堆积5
图二,B 王因遗址发掘坑位平面图6
图三 中区T230~T235北壁地层剖面图7
图四 北区T407、T266、T260东壁地层剖面图7
图六 西区地层剖面图(东壁)10
图五 南区T4009~T4012、T4020南壁地层剖面图10
贰 北辛文化遗存12
一、遗迹12
(一)柱洞12
(二)灰坑13
图七 中区7270④层底部柱洞平、剖面图13
图八 南区T4016④层底部柱洞分布平面图14
图九 北区灰坑分布平面图14
图一○ T415H415平、剖面图15
图一一 中区灰坑分布平面图17
图一二 南区灰坑分布平面图18
图一四 T4012H35平、剖面图19
图一三 T4015H4012平、剖面图19
图一五 西区灰坑分布平面图20
1.石器21
二、遗物21
(一)生产工具21
图一六 北辛文化石铲22
图一七 北辛文化石斧24
图一八 北辛文化的石锛、镰、刀25
图一九 北辛文化的石砍砸器26
图二○ 北辛文化的石砍砸器28
图二一 北辛文化的石砍砸器29
图二二 北辛文化的石锤、杵、磨棒31
图二三 北辛文化的石磨盘32
图二四 北辛文化的穿孔磨石33
图二五 北辛文化的磨石、石矛35
图二六 北辛文化的磨光石器、石球、锥状石器及石、陶纺轮36
2.骨器37
图二七 北辛文化的骨凿、锥、梭形器、矛38
图二八 北辛文化的骨镞40
3.角器41
图二九 北辛文化的角凿与角质松土器42
4.蚌器43
图三○ 北辛文化的角针、锥43
6.獐牙器44
5.牙器44
图三一 北辛文化的蚌镞、牙镞、牙锥、獐牙器44
图三二 北辛文化的陶尖状器45
7.陶质工具45
图三三 北辛文化的圆陶片、陶网坠47
(二)生活用具47
1.陶质器皿47
图三四 北辛文化的陶釜形鼎48
图三五 北辛文化的陶釜形鼎50
图三六 北辛文化的陶釜形鼎51
图三七 北辛文化的陶釜形鼎52
图三八 北辛文化的陶釜形鼎53
图三九 北辛文化的陶盆形鼎、盆、釜54
图四○ 北辛文化的陶钵55
图四一 北辛文化的陶钵56
图四二 北辛文化的陶钵57
图四三 北辛文化的陶双耳壶、异形罐、豆形器及“陶壶”口沿59
图四四 北辛文化的陶支座61
图四五 北辛文化的陶片纹饰拓片63
图四六 北辛文化的陶片纹饰拓片64
2.骨、牙质用品65
图四七 北辛文化的骨笄、管、针和牙质束发器66
3.陶质小件67
图四八 北辛文化的陶坠形器等68
三、动物遗骸68
一、遗迹70
叁 大汶口文化遗存70
(一)房子70
图四九 北区大汶口文化房基分布平面图71
图五○ 中区大汶口文化房基坑位图72
图五一 南区大汶口文化房基分布图73
图五二 大汶口文化第二号房基(T250F2)平、剖面图74
图五三 大汶口文化第三号房基(T262F3)平、剖面图76
图五四 T269柱洞分布图77
(二)柱洞77
图五五 T263、T267柱洞平、剖面图78
图五六 T213、T223柱洞分布及柱洞平、剖面图79
(三)灰坑81
图五七 T406H406平、剖面图82
图五八 T270H9平、剖面图83
图五九 T4011H25平、剖面图85
二、遗物85
(一)生产工具85
1.石器86
图六○ 大汶口文化的石铲86
图六一 大汶口文化的石斧88
图六二 大汶口文化的石锛、凿、镰、刀89
图六三 大汶口文化的石砍砸器91
图六四 大汶口文化的石锤、杵、磨盘93
图六五 大汶口文化的石磨棒94
图六六 大汶口文化的穿孔磨石95
图六七 大汶口文化的磨石96
图六八 大汶口文化的磨光石器、石球、陶球98
图六九 大汶口文化的石、陶纺轮99
2.蚌器100
3.骨器100
图七○ 大汶口文化的骨锥、凿、矛101
图七一 大汶口文化的骨镞、鱼镖、梭103
4.角器104
图七二 大汶口文化的角质松土器104
图七三 大汶口文化的角凿、锥、镞等105
5.陶质工具106
图七四 大汶口文化的陶尖状器107
图七五 大汶口文化的圆陶片及陶“网坠”108
1.陶质器皿109
(二)生活用具109
图七六 大汶口文化的陶釜形鼎110
图七七 大汶口文化的陶釜形鼎112
图七八 大汶口文化的陶釜形鼎113
图七九 大汶口文化的陶釜形鼎、罐形鼎、盆形鼎116
图八○ 大汶口文化的陶钵形鼎117
图八一 大汶口文化的陶鋬鼎119
图八二 大汶口文化的陶小鼎121
图八三 大汶口文化的陶钵122
图八四 大汶口文化的陶钵、盆124
图八五 大汶口文化的陶罐、碗、盘125
图八六 大汶口文化的陶小碟、杯、罐、穿孔器127
图八七 大汶口文化的陶双耳壶、陶壶口沿、尊形器等128
图八八 大汶口文化的陶觚形杯130
图八九 大汶口文化的陶觚形杯132
图九○ 大汶口文化的陶豆柄、圈足133
图九一 大汶口文化的陶支座、器盖、器座135
图九二 大汶口文化的陶小杯、坠形器及猪形泥塑136
图九三 大汶口文化的彩陶片137
2.骨质用品139
图九四 大汶口文化的骨针、骨栖、骨笄、骨饰140
3.装饰品及其他物品141
图九五 大汶口文化的陶镯和石镯、环、管、坠、石饰142
图九九 中区第④层墓葬平面图144
图九八 中区第③层墓葬平面图144
图九七 中区第②层墓葬平面图144
图九六 大汶口文化的牙饰、蚌镰、牙镞、角饰等144
三、动物遗骸145
—、墓葬的分布与层位146
肆 大汶口文化墓葬146
图一○○ 西区第②层墓葬平面图147
图一○一 西区第③层墓葬平面图148
图一○二 西区第④层墓葬平面图149
图一○四 北区墓葬平面图150
图一○三 南区墓葬平面图150
二、墓葬结构与葬式151
三、各层墓葬概况及墓例152
(一)第④层墓葬152
图一○五 M2171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53
图一○六 M2553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53
图一○七 M2583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54
图一○八 M2102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54
图一○九 M2621平面图155
图一一○ M2635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55
图一一一 M2568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56
图一一二 M404平面图156
图一一三 M2616平面图156
图一一四 M2549平面图157
图一一五 M2214平面图157
(二)第③层墓葬158
图一一六 M141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58
图一一八 M2289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59
图一一七 M2200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59
图一一九 M2464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60
图一二○ M127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60
图一二一 M2137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61
图一二二 M2176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61
图一二三 M2288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62
图一二四 M2318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62
图一二五 M2458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63
图一二六 M2655平面图163
图一二七 M2138平面图164
图一二八 M2485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64
图一二九 M2196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65
图一三○ M2657平面图165
图一三一 M2108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66
图一三二 M2394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67
图一三三 M2659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67
图一三四 M180平面图168
图一三五 M282平面图168
图一三六 M2476平面图168
图一三七 M2252平面图168
图一三八 M251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69
图一三九 M2517平面图170
图—四○ M2130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70
图一四一 M2230平面图170
图一四二 M2523平面图171
图一四三 M2516平面图172
图一四四 M2240平面图173
图一四五 M2129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74
图一四七 M2478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75
(三)第②层墓葬175
图一四六 M2460平面图175
图一四八 M171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76
图一四九 M174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77
图一五○ M178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78
图一五一 M188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78
图一五二 M189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79
图一五三 M2201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80
图一五四 M2384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81
图一五六 M2371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82
图一五五 M2416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82
图一五七 M2493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83
图一五八 M2143、M2144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84
图一五九 M2151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85
图一六○ M2132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85
图一六一 M2406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86
图一六二 M232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86
图一六三 M2284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87
图一六四 M2363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87
图一六五 M216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88
图一六六 M2556平面图188
图一六七 M2534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89
图一六八 M2438平面图189
图一七○ M2442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90
图一七一 M254平面图190
图一六九 M2114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90
图一七二 M2301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92
图一七三 M2302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93
图一七四 M2376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94
图一七五 M2403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95
图一七六 M179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96
图一七七 M2386平面图及随葬器物197
图一七八 M2514平面图198
图一七九 M2514随葬器物199
图一八○ M2155平面图及随葬器物200
图一八一 M359平面图201
图一八二 M2362平面图201
图一八三 M266平面图202
图一八四 M2461平面图及随葬器物203
图一八五 M243第①层(左)、第②层(中)、第③层(右)平面图204
图一八七 M2489平面图及随葬器物205
图一八六 M2558平面图及随葬器物205
图一八八 M304平面图206
图一八九 M317平面图206
图一九○ M2389平面图及随葬器物207
图一九一 M2251平面图及随葬器物208
图一九二 M2423平面图及随葬器物208
图一九三 M2594平面图及随葬器物209
图一九四 M2298平面图及随葬器物210
图一九五 M2436平面图211
图一九六 M2239平面图211
四、随葬品211
1.石器212
(一)生产工具212
图一九七 墓葬出土的石斧213
图一九八 墓葬出土的石斧214
图一九九 墓葬出土的石铲216
图二○○ 墓葬出土的石锛、凿217
图二○一 墓葬出土的石刀218
图二○二 墓葬出土的石、陶纺轮219
图二○三 墓葬出土的磨石、石纺轮221
2.骨、蚌、牙器221
图二○四 墓葬出土的骨刀、锥、镞及牙镞、蚌镞222
1.陶质器皿224
(二)生活用具224
图二○五 墓葬出土的陶觚形杯228
图二○六 墓葬出土的陶觚形杯229
图二○七 墓葬出土的陶觚形杯232
图二○八 墓葬出土的陶觚形杯233
图二○九 墓葬出土的陶釜形鼎237
图二一○ 墓葬出土的陶釜形鼎238
图二一一 墓葬出土的陶鋬鼎241
图二一二 墓葬出土的陶鋬鼎242
图二一三 墓葬出土的陶盆形鼎245
图二一四 墓葬出土的陶盆形鼎246
图二一五 墓葬出土的陶罐形鼎248
图二一六 墓葬出土的陶钵形鼎250
图二一七 墓葬出土的陶小鼎253
图二一八 墓葬出土的陶鋬盆255
图二一九 墓葬出土的陶罐257
图二二○ 墓葬出土的陶盆259
图二二一 墓葬出土的陶盆260
图二二二 墓葬出土的陶钵263
图二二三 墓葬出土的陶钵264
图二二四 墓葬出土的陶豆265
图二二五 墓葬出土的陶豆267
图二二六 墓葬出土的陶小豆268
图二二七 墓葬出土的陶杯269
图二二八 墓葬出土的陶器盖、尊形漏器、盘、鬶、器座271
2.骨器272
图二二九 墓葬出土的骨针273
图二三○ 墓葬出土的骨匕、骨镯、鹿角器、鹿角274
3.装饰品及其他物品275
图二三一 墓葬出土的石镯276
图二三二 墓葬出土的陶镯277
图二三三 墓葬出土的石环、石球、陶球279
图二三四 墓葬出土的石坠、陶坠281
图二三五 墓葬出土的骨饰及动物遗存284
图二三六 墓葬出土的束发器286
图二三七 墓葬出土的龟壳287
五、墓葬间的相对年代289
六、墓葬材料所反映的葬俗294
伍 结语297
附表310
附表一 王因遗址灰坑登记表310
附表二 王因遗址大汶口文化房基登记表334
附表三 王因遗址大汶口文化墓葬登记表337
附录388
附录一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人骨的鉴定报告388
附录二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动物遗骸414
附录三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的扬子鳄遗骸417
附录四 山东兖州王因遗址中的龟类甲壳分析报告424
附录五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软体动物群428
附录六 山东兖州王因遗址77sywT4016探方孢粉分析报告452
后记454
英文提要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