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学动力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化学动力学导论
  • 王琪编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13091·99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469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4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化学动力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规律4

1.1 反应体系和反应速率表示法4

(一)反应体系的类型4

(二)反应速率的定义4

(三)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经验速率表示式4

(一)积分法7

(四)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1.2 简单反应10

(一)零级反应10

(二)一级反应10

(三)二级反应10

(四)三级反应10

(五)分数级数反应和负级数反应10

(六)可逆反应26

(五)较高级次的连续反应26

(七)包括平衡的复杂反应26

(八)自动催化反应26

(三)并发反应26

(四)连续一级反应26

(二)平行一级和二级反应26

(一)平行一级反应26

1.3 复杂反应26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59

2.1 反应时间和物质浓度的测定60

2.2 物理性质与浓度的关系62

(一)物理性质与浓度的关系式62

(二)最后读数为未知时的方法62

2.3 反应级数的确定77

(二)分数寿期法77

(三)微商法77

(四)孤立法77

(二)单点计算法88

(三)速率常数的精度88

2.4 反应速率常数的确定88

(一)作图法88

2.5 经验速率表示式的确定96

2.6 活化能的确定102

(一)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102

(二)速率测定中需要的精度102

(二)静态法113

(三)反应历程的可靠性113

(一)动力学规律和反应历程的关系113

2.7 化学反应历程的实验研究方法113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度理论130

3.1 阿累尼乌斯130

(Arrhenious)理论131

3.2 分子碰撞理论134

(一)简单理论的推导134

(二)理论的修正项134

(三)实验的验证134

(四)较严正理论的推导134

(四)绝对反应速度理论的应用146

(三)绝对反应速度理论的推导146

(五)穿透系数146

3.3 绝对反应速度理论146

(二)斜角坐标146

(一)势能面146

3.4 单分子反应理论179

3.5 反应速率常数的热力学表示式182

3.6 反应速度理论的新发展184

第四章 气相反应189

4.1 双分子反应189

(一)化合反应189

(二)置换反应189

4.2 叁分子反应205

(一)用分子碰撞理论解释叁分子反应205

(二)用绝对反应速度理论解释叁分子反应205

(一)同分异构化反应205

(二)生成自由基的反应205

4.3 单分子反应215

5.1 溶液反应的概述222

第五章 溶液中的反应222

5.2 溶液反应的理论处理230

5.3 中性分子间的反应238

(一)规则溶液(Regularsolution)中的活度系数238

(二)内压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38

(三)溶剂化作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38

5.4 带电离子间的反应245

(一)双球活化络合物模型245

(二)单球活化络合物模型245

(三)离子强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45

(四)介电常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45

5.5 离子与中性分子间的反应255

(二)静态处理法258

(三)催化反应的活化能258

5.6 均相催化反应258

(一)平衡处理法258

5.7 酸碱催化反应264

(一)一般酸碱催化反应264

(二)质子酸碱催化反应264

第六章 链锁反应272

(一)链锁反应的类型273

(二)链锁反应的特征273

6.1 链锁反应的类型和特征273

6.2 链锁反应的几个阶段279

(一)链的引发279

(二)链的增长(或发展)279

(三)链的支化279

(四)链的终止279

6.3 链中心的分布规律和浓度290

(一)反应器内链中心的分布规律290

(二)链中心的平均浓度n290

(四)阻化剂对直链反应速率的影响294

(三)直链反应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294

(五)典型的直链反应HCl的光合成294

(二)器壁上链的终止294

(一)直链反应的特性294

6.4 直链反应294

6.5 支链反应312

(一)支链反应随时间发展的规律性312

(二)典型的支链反应——氢的氧化312

(三)退化分支链反应312

第七章 分子束反应334

7.1 实际分子的碰撞335

7.2 红外化学发光340

7.3 分子束反应理论342

(一)几个参数及其物理意义342

(二)分子束反应理论342

7.4 分子束实验352

第八章 快速反应361

8.1 快速反应的时间概念362

(一)没有搅混的流动体系362

(二)完全搅混的流动体系362

8.2 流动法368

(二)基本原理的验证378

8.3 化学松弛法378

(一)基本原理378

8.4 绝对反应速度理论在快速反应中的应用395

8.5 不同类型反应的松弛时间399

8.6 化学松弛技术404

(一)温度突升法404

(二)压力突升法404

(三)场突升法404

(二)质子迁移反应和水解反应416

(一)中和反应416

8.7 化学松弛的应用416

第九章 酶动力学426

9.1 稳定态动力学429

9.2 酸度与酶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关系441

9.3 温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446

9.4 多底物机理448

9.5 瞬间相动力学453

9.6 过氧化氢酶反应457

附录4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