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检察理论研究综述 1979-1989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检察理论研究综述 1979-1989
  • 孙廉主编;孙廉等撰稿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7800860051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503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检察理论研究综述 1979-198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律监督理论的研究17

一、马克思主义法律监督理论的基本观点17

二、列宁监督思想的内核24

三、列宁法律监督理论的主要内容和论点30

四、列宁法律监督理论对中国检察制度的影响34

二、关于中国检察制度产生与发展的研究36

一、检察制度溯源36

二、中国御史制度的产生39

三、中国御史制度的发展41

四、御史机关的基本职能42

五、御史制度的地位和作用44

六、中国清末的检察制度45

七、国民政府时期的检察制度46

八、新中国检察制度发展过程47

九、检察机关被破坏的深刻教训52

十、检察机关重建十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53

十一、检察制度发展的历史经验56

一、法律监督的概念58

三、关于人民检察院性质与任务的研究58

二、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范围62

三、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特征69

四、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79

五、检察机关的任务88

六、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必要性与作用93

四、关于法律监督与有关社会监督的关系的研究97

一、法律监督与宪法监督的关系97

二、法律监督与行政监督的关系106

三、法律监督与党的监督的关系111

四、法律监督与群众监督的关系114

五、关于检察机关领导体制的研究117

一、“双重领导”体制的观点117

二、“一重领导、一重监督”体制的观点127

三、“垂直领导”体制的观点130

六、关于检察机关活动原则的研究134

一、检察机关活动原则的概念与内容134

二、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原则136

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142

四、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147

五、依靠群众的原则150

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153

七、关于检察机关机构设置的研究158

一、检察机关机构设置的原则158

二、检察机关机构设置的发展变化160

三、检察机关的派出机构165

四、检察委员会167

八、关于检察干部管理制度的研究175

一、检察干部考试制度175

二、检察干部考核制度177

三、检察干部任免制度179

四、检察干部法律职务晋升制度183

五、检察干部的任职期限184

六、检察干部职务序列的设置185

七、检察干部的任职条件188

八、检察干部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189

九、检察干部交流制度192

十、检察干部身份保障制度193

十一、检察干部管理方式195

一、检察机关侦查的概念、意义与种类203

九、关于检察机关侦查的理论研究203

二、检察机关侦查的范围205

三、检察机关侦查与公安机关侦查的区别212

四、检察机关直接受理案件的立案214

五、检察机关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218

六、检察机关直接受理案件的分工办理制度227

十、关于侦查监督的理论研究232

一、侦查监督的概念232

三、侦查监督的主要内容239

二、侦查监督的意义239

四、批准逮捕人犯的条件241

五、办理审查批捕案件的程序246

六、批准逮捕人犯和羁押人犯的时限248

七、退回补充侦查的条件249

八、侦查监督中的提前介入251

九、审查起诉256

十一、关于审判监督的理论研究266

一、公诉的概念266

二、公诉的意义269

三、公诉人的法律地位270

四、刑事审判监督的概念273

五、刑事审判监督的意义276

六、刑事审判监督的内容276

七、检察人员在二审法庭上的法律地位278

八、抗诉的概念及其意义283

九、第二审程序的抗诉与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的区别286

十、抗诉的条件288

一、免予起诉的性质291

十二、关于免予起诉制度的研究291

二、免予起诉制度存废之争296

三、免予起诉与附带民事诉讼302

四、完善免予起诉制度的途径307

十三、关于监所检察的理论研究313

一、监所检察的概念与特点313

二、监所检察的职权、任务与意义319

三、劳动改造检察323

四、劳动教养检察327

五、看守所检察331

一、建立检察机关举报制度的意义333

十四、关于检察机关举报制度的研究333

二、举报制度的概念、性质与特征337

三、检察举报的任务342

四、检察举报机构的独立性问题344

五、检察举报健康发展的几个条件347

十五、关于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研究350

一、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任务350

二、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方式351

三、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范围359

四、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363

五、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程序371

十六、关于行政诉讼法律监督的研究373

一、行政诉讼法律监督的依据373

二、行政诉讼法律监督的必要性376

三、行政诉讼法律监督的方式379

四、行政诉讼法律监督的范围382

五、检察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385

六、行政诉讼法律监督的程序390

十七、关于检察建议的研究394

一、检察建议的概念、性质与特征394

二、检察建议的范围398

三、检察建议书的结构及写法399

四、检察建议的提出和送达399

十八、关于检察制度的比较研究401

一、新中国不同时期检察制度的比较401

二、社会主义国家检察制度的比较403

三、资本主义国家检察制度的比较405

四、通过比较得出的几点结论407

五、中国检察制度的特色407

一、检察体制改革的必要性414

十九、关于检察体制改革的研究414

二、检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417

三、检察体制改革的总体设想423

四、检察职能的改革与完善426

五、检察机关领导体制的改革434

附录:检察理论研究主要著作、论文索引(1979—1989)442

一、著作类442

二、论文类444

(一)检察制度总论444

(二)检察制度史449

(三)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性质450

(五)检察机关的地位452

(六)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452

(四)检察机关的任务、职权与监督范围452

(七)检察机关的活动原则454

(八)检察委员会与检察业务机构456

(九)检察干部的培养与管理458

(十)侦查监督460

(十一)审判监督469

(十二)对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的监督475

(十四)对刑事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管改造场所的监督481

(十三)对“侵权”、渎职犯罪的监督481

(十五)民事审判活动监督483

(十六)行政诉讼活动监督488

(十七)举报制度和控告、申诉监督489

(十八)检察统计和检察档案管理490

(十九)检察建议491

(二十)检察体制改革492

(二十一)其他495

(二十二)国外及香港、台湾的检察制度4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