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Red Hat Linux 6服务器使用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Red Hat Linux 6服务器使用指南
  • (美)Mohammed J.Kabir著;王沨,路晓村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6211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702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7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Red Hat Linux 6服务器使用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从这里开始5

1.1 Linux的历史7

第一章 为什么使用Red Hat Linux7

1.2 其他主要的Linux版本8

1.2.2 Slackware Linux9

1.2.1 0 Caldera OpenLinux9

1.2.4 S.u.S.E10

1.2.3 Debian GNU/Linux10

1.3 Red Hat的优势11

1.2.5 其他Linux版本11

1.4 Red Hat Linux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13

1.5 怎样得到Red Hat Linux14

1.6 小结15

2.1 检查硬件要求17

第二章 安装和基本配置17

2.2 准备安装Red Hat Linux19

2.2.1 在MS Windows 9x/2000下创建引导盘20

2.3 安装Red Hat Linux21

2.2.2 在Linux系统下创建引导盘21

2.3.3 决定进行新的安装或升级22

2.3.2 选择语言、键盘和安装方法22

2.3.1 了解安装程序如何工作22

2.3.4 选择安装级别23

2.3.5 磁盘分区25

2.3.6 激活交换分区32

2.3.8 选择软件进行安装33

2.3.7 格式化分区33

2.3.9 选择鼠标35

2.3.10 配置TCP/IP网络37

2.3.11 设置时钟39

2.3.12 设置运行的服务或守护进程40

2.3.13 设置打印机41

2.3.14 设置root口令44

2.3.15 创建定制引导盘45

2.3.16 选择LILO安装选项46

2.3.17第一次启动Red Hat Linux49

2.4 小结50

第二部分 以超级用户身份工作51

第三章 开机引导和关机过程53

3.1 配置init55

3.1.1 /etc/rc.d/rc.sysinit脚本59

3.1.3 /etc/rc.d/rc脚本60

3.1.2 /etc/rc.d/init.d目录60

3.1.4 /etc/rc.d/rc[0-6].d目录63

3.1.6 /etc/rc.d/rc.serial脚本64

3.1.5 /etc/rc.d/rc.local脚本64

3.3 关闭系统65

3.2 引导系统65

3.3.2 重新引导服务器66

3.3.1 取消关机66

3.3.4 断电自动关机67

3.3.3 使用Ctrl+Alt+Delete进行重新引导67

3.4.1 使用chkconfig管理运行等级68

3.4 管理init文件68

3.4.2 使用ntsysv管理运行等级69

3.4.4 创建一个运行等级下的新服务70

3.4.3 使用linuxconf管理运行等级70

3.5 小结73

4.1 理解文件旧录许可75

第四章 UNlX文件和设备常识75

4.1.2 使用chgrp命令修改文件旧录的组77

4.1.1 使用命令chown改变文件旧录的所有权77

4.1.3 使用八进制数字掌握存取许可78

4.1.4 使用访问字符串理解访问许可80

4.1.6 目录许可的补充说明81

4.1.5 使用chmod改变文件旧录的访问优先权81

4.2.2 改变软链接的许可或所有权82

4.2.1 改变硬链接的许可或所有权82

4.2 链接的许可管理82

4.3.1 设置用户配置文件许可83

4.3 创建多用户服务器的许可策略83

4.3.3 设置可执行文件许可84

4.3.2 设置用户的默认文件许可84

4.3.4 设置FTP的默认文件许可85

4.4.1 查看文件和目录86

4.4 使用文件和目录工作86

4.4.4 查看文件或目录的访问统计87

4.4.3 确定文件类型87

4.4.2 目录导航87

4.4.7 删除文件和目录88

4.4.6 移动文件和目录88

4.4.5 拷贝文件和目录88

4.4.9 覆盖默认文件许可屏蔽89

4.4.8 查找文件89

4.6 小结90

4.5 使用ext2文件—系统—确定许可90

5.1 掌握UNIX命令行91

第五章 常用命令91

5.1.1 通配符基础92

5.1.2 常用表达方式基础93

5.2 如何使用联机手册95

5.3.l cat96

5.3 文件和目录基本命令96

5.3.3 chown97

5.3.2 chmod97

5.3.5 cmp98

5.3.4 clear98

5.3.6 cp99

5.3.7 cut100

5.3.8 diff101

5.3.1O emacs103

5.3.9 du103

5.3.13 find105

5.3.12 file105

5.3.Il fgrep105

5.3.14 grep106

5.3.17 locate107

5.3.16 In107

5.3.15 head107

5.3.19 mkdir108

5.3.18 ls108

5.3.22 pwd109

5.3.21 pico109

5.3.20 mv109

5.3.23 rm110

5.3.24 sorn111

5.3.27 tail112

5.3.26 strings112

5.3.25 stat112

5.3.30 uniq113

5.3.29 umask113

5.3.28 touch113

5.3.31 vi114

5.3.33 whatis116

5.3.32 wc116

5.4 文件压缩和有关归档的命令117

5.3.35 which117

5.3.34 whereis117

5.4.3 gzip118

5.4.2 gunzip118

5.4.l compress118

5.4.4 rpm119

5.4.5 tar120

5.4.7 unzip121

5.4.6 uncompress121

5.4.10 zip122

5.4.9 uuencode122

5.4.8 uudecode122

5.5.2 df123

5.5.l dd123

5 .5 针对文件系统的命令123

5.5.3 edquota124

5.5.8 mount125

5.5.7 mkswap125

5.5.4 fdformat125

5.5.5 fdisk125

5.5.6 mksf125

5.5.11 swapoff126

5.5.1O quotaon126

5.5.9 quota126

5.6 DOS 兼容命令127

5.5.13 umount127

5.5.12 swapon127

5.6.4 mformat128

5.6.3 mdir128

5.6.l mcopy128

5.6.2 mdel128

5.7.3 shutdown129

5.7.2 free129

5.6.5 mlabel129

5.7 系统状态有关的命令129

5.7.l dmesg129

5.7.4 uname130

5.8.5 groups131

5.8.4 groupmod131

5.7.5 uptime131

5.8 用户管理命令131

5.8.l chfn131

5.8.2 chsh131

5.8.3 groupadd131

5.8.8 su132

5.8.7 passwd132

5.8.6 last132

5.8.12 who133

5.8.11 usemod133

5.8.9 useradd133

5.8.10 userdel133

5.9.2 ftp134

5.9.l finger134

5.8.13 whoami134

5.9 访问网络服务的用户命令134

5.9.3 Iynx135

5.9.6 rlogin136

5.9.5 pine136

5.9.4 mail136

5.9.8 telnet137

5.9.7 talk137

5.10.3 ifconfig138

5.10.2 hostname138

5.9.9 wall138

5.10 网络管理员的命令138

5.10.l host138

5.10.5 netstat139

5.10.4 netcfg139

5.10.6 nslookup140

5.10.7 ping141

5.l0.8 route142

5.10.9 tcpdump143

5.10.10 traceroute144

5.11.l bg145

5.11 进程管理命令145

5.11.6 Ps146

5.11.5 killall146

5.11.2 fg146

5.11.3 jobs146

5.11.4 kill146

5.13.1 bc147

5.13 效率命令147

5.11.7 top147

5.12 任务自动化命令147

5.12.l at147

5.12.2 atq147

5.12.3 atrm147

5.12.4 crontab147

5.13.2 cal148

5.13.4 mesg149

5.13.3 ispell149

5.14.1 alias150

5.14 shell 命令150

5.13.5 write150

5.14.3 set151

5.14.2 history151

5.15.l Iqp152

5.15 与打印有关的命令152

5.14.4 source152

5.14.5 unalias152

5.15.3 Iprm153

5.15.2 Ipr153

5.16 小结154

第三部分 用户、进程和网络管理155

第六章 使用Linuxconf157

6.1 Linuxconf是什么158

6.2 安装Linuxconf159

6.3 配置Linnuxconf160

6.3.1 为量Linuxconf建立基于Web的远程访问163

6.3.2 配置Linuxconf模块165

6.3.3 规定用户的特权167

6.3.4 使用多重的系统配置文件169

6.3.5 在系统启动时使用量Linuxconf172

6.5 小结174

6.4 使用Linuxconf174

7.1 成为超级用户175

第七章 用户管理175

7.2 为普通用户指定特权177

7.3 使用命令行工具管理用户180

7.3.1 创建新的用户账号181

7.3.2 创建一个新组182

7.3.3 修改已经存在的用户账号183

7.3.4 修改存在的组185

7.3.6 创建默认的用户设置186

7.3.5 删除或废止用户账号186

7.4.1 增加一个新的用户账号190

7.4 使用Linuxconf管理用户190

7.4.2 修改已存在的用户账号191

7.4.4 添加、修改以及删除组192

7.4.3 删除或者禁止已存在的用户账号192

7.5.2 配置系统使其支持磁盘配额194

7.5.1 安装磁盘配额软件194

7.5 使用用户磁盘配额194

7.5.3 为用户分配磁盘配额196

7.5.4 磁盘使用的监视197

7.6 小结198

8.1 如何开始一个进程199

第八章 进程管理199

8.2.1 用Ps获得进程状态200

8.2 控制和监视进程200

8.2.2 给运行进程传送信号203

8.2.3 控制进程的优先级210

8.3 监视进程以及系统加载211

8.3.1 使用top212

8.4 进程日志213

8.3.3 使用uptime213

8.3.2 使用vmstat213

8.4.1 配置syslog214

8.5 规划进程215

8.4.2 使用tail监视log215

8.5.1 使用at216

8.5.2 使用cron217

8.6 小结219

9.11 TCP/IP网络基础221

第九章 网络管理221

9.2 IP网络分类223

9.2.1 A 类网络224

9.2.3 C 类网络225

9.2.2 B 类网络225

9.3.1 使用传统的方法配置网络接口卡227

9.3 配置网络接口227

9.3.2 使用netcfg配置网络接口卡233

9.4 为什么使用默认网关236

9.5 把网络分割成子网238

9.5.1 网关计算机配置242

9.5.2 主机配置243

9.6 小结245

第四部分 建立Intranet/Internet服务247

10.1 DNS如何运行249

第十章 DN3服务249

10.2 配置DNS客户251

10.3 设置DNS服务器253

10.3.1 理解DNS的配置基础254

10.3.2 主DNS服务器261

10.3.3 从/辅DNS服务器262

10.3.4 反向DNS服务器263

10.3.5 高速缓存/从DNs服务器264

10.3.6 控制DNS服务器265

10.4 测试DNS服务器266

10.5 管理虚拟域DNS267

10.6 使用DNS服务器平衡负载276

10.7 小结277

第十一章 E-mail服务279

11.1 SMTP邮件的工作方法280

11.2 建立DNS邮件服务程序283

11.3 建立SMTP邮件服务程序284

11.3.1 安装sendmail285

11.3.2 启动和停止sendmail285

11.3.3 理解并配制/etc/sendmail.cf287

11.3.4 配置/etc/mail文件294

11.4 测试sendmail的配置301

11.4.1 测试sendmail地址重写规则302

11.4.2 测试/etc/mail/x数据库文件304

11.4.3 利用sendmail查看SMTP如何处理冗长304

11.4.4 利用sendmail调试标志306

11.4.5 利用一个测试配置文件306

11.5 sendmail安全307

11.5.1 配置文件安全307

11.5.2 确保更严格的操作方式和保密性308

11.6 采取抗垃圾邮件措施309

11.6.1 处理第三方的邮件中继脆弱性309

11.6.2 将spammers发送到黑洞310

11.7 建立POP邮件服务313

11.7.1 如何工作313

11.7.3 配置POP3服务315

11.8 配置SMTP/POP邮件客户315

11.7.2 安装Pop3服务器315

11.9.1 Sendmail Pro316

11.9.2 qmail316

11.9 商业选择316

11.10 小结317

第十二章 web服务319

12.1.2 足够的磁盘空间320

12.1.1 ANSI C编译器320

12.1.3 足够的RAM320

12.1 Apache系统要求320

12.1.4 其他要求321

12.2 从网络获得Apache321

12.3 创建自定义Apache服务器322

12.3.1 使用APACI配置Apache源代码322

12.3.2 编译和安装Apache327

12.3.3 编译和安装Apache支持工具328

12.3.4 用可选的或第三方的模块定制Apache330

12.4 启动和运行Apache333

12.4.1 配置httpd.conf334

12.4.2 配置srm.conf341

12.4.3 配置access.conf349

12.4.4 控制Apache服务器350

12.5 管理Apache服务器353

12.5.1 配置Apache的CGI脚本353

12.4.5 测试Apache服务器353

12.5.2 配置服务器端的APache358

12.5.3 安装虚拟Web网站367

12.5.4 Apache作为代理服务器使用369

12.5.5 认证web用户378

12.5.6 监视服务器状态384

12.5.7 记录点击和错误385

12.5.8 加强web服务器安全391

12.5.9 利用既使交易安全399

12.6 小结406

第十三章 FTP服务407

13.1 使用WU-ftpt默认FTP服务器407

13.1.1 安装wu-ftpd服务器408

13.1.2 配置FTP服务409

13.1.3 创建一个匿名FTP网点423

13.1.4 创建客人FTP账号427

13.1.5 创建虚拟FTP网站430

13.2 使用商用FTP服务器433

13.3 使用简单文件传输协议服务器434

13.4 小结434

14.1 建立在线聊天系统(IRC)服务程序435

14.1.1 安装一个IRC服务器435

第十四章 其他流行服务435

14.1.2 配置一个IRC服务器436

14.1.3 运行一个IRC服务器450

14.1.4 安装并使用IRC客户450

14.2 建立一个世界性的新闻组网络系统服务程序453

14.2.1 配置一个INN服务器454

14.2.2 访问驯服务器456

14.3 小结456

第五部分 设置办公服务457

第十五章 通过Samba共享文件和打印机459

15.1 安装Samba459

15.2 配置Samba460

15.2.1 [global]配置469

15.2.2 [homes]配置473

15.2.3 [printers]配置473

15.3 使用GUI配置工具474

15.3.1 检验文件/etc/smb.conf的配置474

15.4 Samba的实际应用475

15.4.1 在Windows中使用Linux文件服务器475

15.3.2 启动、停止和重启Samba服务475

15.4.2 在Linux系统中使用Windows文件服务器476

15.4.3 在Linux和Windows中共享打印机478

15.4.4 使用交互式的Samba客户机482

15.5 使你的Samba服务器安全484

15.6 小结485

第十六章 使用NFS文件服务器487

16.1 安装NFS服务器487

16.2 配置NFS服务器488

16.2.2 给输出目录授予读和写的访问权489

16.2.3 禁止访问指定的目录489

16.2.1 给输出目录授予只读的访问权489

16.2.4 在NFS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进行用户映射490

16.3 安装NFS客户机492

16.4 配置NFS客户机492

16.5 使你的NFS服务器安全493

16.6 用rdist分发文件494

16.7 小结499

第十七章 SQL数据库服务501

17.1 什么是SQL501

17.2 安装和配置SQL服务器:MySQL503

17.2.1 从哪里获得MySQL503

17.2.2 安装MySQL RPM软件包504

17.3 访问SQL Server504

17.3.1 首次启动MySQL客户机程序505

17.3.2 创建数据库505

17.4 用脚本与SQL Server进行交互507

17.4.1 在UNIX命令提示符下进行SQL交互508

17.4.2 利用CGI脚本通过web浏览器访问SQL数据库517

17.5 小结524

第六部分 安全和监控525

第十八章 安全简介527

18.1 保护用户访问安全527

18.1.1 限制物理访问528

18.1.2 限制普通用户的访问528

18.1.3 限制超级用户的访问530

18.1.4 在紧急情况下或者受到攻击时限制所有的访问531

18.2 保护用户认证进程531

18.2.1 使用shadow口令532

18.2.2 理解PAM535

18.3 安全服务541

18.3.1 从操作系统安装时删除不必要的服务541

18.3.2 使inetd运行的服务安全542

18.4 保护文件和文件系统553

18.4.1 安装只读型的文件系统553

18.4.2 利用ext2文件系统554

18.4.3 使用Tripwire确保文件的完整性555

18.5 扮演可恶的攻击者561

18.5.1 攻击自己的口令561

18.5.2 使用COPS564

18.7.1 CERT566

18.7 获得最新的安全方面的新闻566

18.7.2 BUGIRAQ@NETSPACE.ORG566

18.6 备份所有的文件566

18.8 小结567

19.1 了解安全方面的问题569

19.1.1 以太网窥探569

第十九章 网络安全569

19.1.2 IP欺骗570

19.2.1 使用无路由IP地址571

19.2.2 伪造IP地址571

19.2 设计一个安全网络571

19.3 什么是防火墙573

19.3.1 包过滤器574

19.3.2 使用基本的包过滤防火墙:ipchains574

19.3.3 使用应用层的防火墙576

19.4 使用Squid代理服务器577

19.4.1 获得并安装Squid577

19.4.2 首次运行Squid578

19.4.3 根据需要调整Squid579

19.5 从SATAN获取帮助581

19.5.1 安装SATAN582

19.5.2 启动SATAN583

19.6小结588

第七部分 调整性能589

第二十章 修改内核591

20.1 为什么需要一个较新的内核591

20.2 你有什么样的Linux内核592

20.3 准备内核升级594

20.4 安装新内核594

20.4.1 创建初始ramdisk595

20.4.2 配置LILO595

20.5 定制内核596

20.5.1 安装Linux内核源代码596

20.4.3 用新内核引导596

20.5.2 以老式办法配置内核597

20.5.3 使用make menuconfig配置内核613

20.5.4 使用make xconfig配置内核613

20.5.5 编译、安装及引导新内核615

20.6 修补内核616

20.7 使用Kernelcfg617

20.8 小结618

第二十一章 建造一个多服务器w曲网络619

21.1 web网络的需求620

21.2 设计web网络620

21.2.1 考虑循环DNS解决方案621

21.2.2 考虑硬件负载平衡办法622

21.2.3 选择正确的负载平衡解决方案623

21.3 分配IP地址628

21.4 配置网络630

21.4.1 为名称服务器计算机设置网络630

21.4.2 设置每台web服务器的网络接口632

21.4.3 设置WSD Pro导向器的网络接口633

21.4.4 测试网络配置636

21.5 设置DNS服务器637

21.6 设置NFS服务器641

21.7 设置Mail (SMTP/POP3)服务器641

21.8 设置FTP服务器642

21.9 设置名称服务器上的rdist642

21.10 设置每台Web服务器644

21.10.1 设置NFS客户配置645

21.10.2 设置sendmail转发到smart主机645

21.10.3 设置rdist从ns.aminews-lanc.com分发文件646

21.11 设置Web导向器647

21.11.1 创建web服务部分647

21.11.2 创建相关网络服务部分649

21.12.1 让服务器退出服务650

21.12.2 优先化服务器选择650

21.12 管理网络650

21.12.3 监视服务器负载及统计651

21.12.4 在web服务器部分添加一个新的web服务器651

21.13 添加客户web站点652

21.14 小结652

第八部分 运行X Window653

第二十二章 配置X Window系统655

22.1 选择X Window服务器655

22.1.3 Accelerated—X for Linux656

22.1.2 Metro—X656

22.2 准备XFree86656

22.1.1 XFree86656

22.2.3 对显示器的要求657

22.2.2 对视频卡的要求657

22.2.4 对磁盘空间的要求657

22.2.1 对RAM的要求657

22.3 安装XFree86658

22.4 配置XFree86658

22.4.1 使用xconfigurator创建一个XF86Config文件659

22.4.2 理解XF86Config文件664

22.5 使用X Window673

22.5.1 配置.xinitrc674

22.5.2 定制窗口管理器的外观和感觉675

22.5.3 定制客户应用程序的外观和感觉676

22.5.4 使用x显示管理器xdm676

22.6 与Window 9x/2000一起使用XFree86677

22.6.1 获得Micro X—Win32677

22.7 小结680

第二十三章 使用X Window系统681

23.1 使用AnotherLevel681

23.2 使用GNOME桌面环境686

23.3 使用X Window进行管理688

23.3.1 使用glint689

23.3.2 使用控制面板691

23.4 小结694

附录A Linux资源695

附录B 光盘上的内容7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