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红外光谱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红外光谱](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2832228.jpg)
- 谢晶曦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13031·3922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39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红外光谱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1
1-1 光的性质1
1-2 分子光谱的种类2
1-3 分子的振动方式2
1-4 吸收峰类型4
1-5 吸收峰位置5
1-5-1 影响吸收峰位置的外在因素6
1-5-2 影响吸收峰位置的内在因素8
1-6 吸收峰强度13
第二章 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构造15
2-1 仪器构造15
2-2 仪器校正16
2-2-1 波数或波长的校正16
2-2-2 动态误差16
2-2-3 1o的校正17
2-2-4 吸收池空白校正18
2-3 名词解释18
2-3-1 分辩率18
2-3-2 增益18
2-4 红外光谱技术的进展19
2-4-1 傅里叶变换干涉技术19
2-4-2 衰减全反射技术19
2-4-3 气相色谱仪与红外分光光度计联用21
2-4-4 编振红外光21
2-4-5 热分解技术22
2-4-6 低温红外光谱22
第三章 红外光谱的应用23
3-1 化合物的鉴定23
3-1-1 鉴别化合物的异同23
3-1-2 鉴别光学异构体26
3-1-3 区别几何(顺、反)异构体27
3-1-4 区分构象异构体28
3-1-5 区分互变异构体30
3-2 定性分析30
3-3 定量分析32
3-4 鉴定样品纯度和指导分离操作34
3-5 研究化学反应中的问题35
第四章 红外光谱图的解析37
4-1 各类化合物特征峰振动频率表39
4-2 图谱解析59
4-3 分析图谱的辅助手段59
4-3-1 同位素取代法59
4-3-2 溶剂移动法60
4-3-3 形成复合物61
4-3-4 化学方法61
4-3-5 模型化合物对比法66
4-4 分析图谱注意事项67
第五章 醇、酚、糖和苷69
5-1 概述69
5-2 游离羟基72
5-2-1 饱和脂肪醇73
5-2-2 α,β-不饱和醇、酚及羧基的羟基(?--OH)73
5-2-3 杂环上的羟基73
5-3 缔合羟基73
5-3-1 分子间缔合羟基74
5-3-2 分子内缔合羟基74
5-4 糖和苷77
5-4-1 糖类77
5-4-2 苷类77
第六章 胺、铵盐和肼79
6-1 概述79
6-2 脂肪胺83
6-2-1 伯胺83
6-2-2 仲胺84
6-2-3 叔胺85
6-3 芳香胺85
6-3-1 N-H键伸缩振动峰(νNH)85
6-3-2 N-H键弯曲振动峰(δNH)87
6-3-3 C-N键伸缩振动峰(νCN)87
6-3-4 芳环取代基定位峰88
6-4 杂环胺88
6-4-1 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88
6-4-2 异构现象89
6-4-3 电性效应89
6-5 铵盐91
6-5-1 伯铵盐(NH?)91
6-5-2 仲铵盐(NH?)92
6-5-3 叔铵盐(NH+)92
6-5-4 季铵盐93
6-6 肼及其衍生物94
第七章 烷烃(包括各类甲基和亚甲基)95
7-1 概述95
7-2 甲基特征峰98
7-2-1 碳甲基(?--CH3)98
7-2-2 异丙基和偕二甲基98
7-2-3 叔丁基99
7-2-4 甲氧基、氮甲基和硫甲基99
7-2-5 CH,Y (Y=--?--,CN和X)102
7-3 亚甲基特征峰102
7-3-1 亚甲基(--CH2--)102
7-3-2 --CH2--?--和--CH2--SO2--103
7-3-3 --CH2--?--103
7-3-4 --CH2--C=C和--CH2--C=C--103
7-3-5 环烃中的亚甲基103
第八章 烯烃107
8-1 概述107
8-2 开链烯113
8-2-1 亚甲烯(RCH=CH2和?C=CH2的区别)113
8-2-2 双取代烯(顺式?C=C?和反式?C=C?的区别)115
8-2-3 三取代烯117
8-2-4 四取代烯118
8-2-5 共轭烯118
8-2-6 芳香烯119
8-3 环烯120
8-3-1 环内烯121
8-3-2 环外烯123
8-3-3 共轭环烯124
8-3-4 骈环和大环烯125
第九章 亚胺、肟、脘和偶氮等X=Y型双键126
9-1 概述126
9-2 亚胺及其盐127
9-2-1 环亚胺128
9-2-2 亚胺盐130
9-3 胍130
9-4 脒131
9-5 亚氨酸酯132
9-6 肟132
9-7 吖嗪或缩肼134
9-8 腙134
9-9 缩氨基脲及缩氨基硫脲134
9-10 偶氮135
第十章 三键和连双键化合物136
10-1 炔类化合物136
10-1-1 C-H键伸缩振动峰(ν=C-H)136
10-1-2 C-H键弯曲振动峰(ν=C-H)137
10-1-3 C-C键伸缩振动峰(νc=C)139
10-2 腈类化合物139
10-2-1 饱和脂肪腈140
10-2-2 α,β-不饱和腈141
10-2-3 芳香腈141
10-2-4 杂环腈141
10-2-5 无机氰化物143
10-3 异腈143
10-4 丙二烯类144
10-5 异氰酸酯(--N=C=O)145
10-6 异硫氰酸酯(--N=C=S)146
10-7 氰酸酯(--O--C≡N)146
10-8 硫氰酸酯(--S--C≡N)146
10-9 碳化二亚胺类148
10-10 叠氮化合物148
10-11 重氮化合物及重氮盐149
10-11-1 脂肪重氮化合物149
10-11-2 芳香重氮化合物150
10-11-3 重氮盐151
第十一章 芳香化合物152
11-1 概述152
11-2 第1区(3125--3030厘米-1)吸收峰154
11-2-1 芳香化合物与烷烃的区别155
11-2-2 芳香化合物与烯烃的区别155
11-3 第Ⅱ区(2000--1660厘米-1)吸收峰155
11-3-1 单取代芳香化合物156
11-3-2 多取代芳香化合物157
11-3-3 含羰基的芳香化合物158
11-3-4 二个以上环骈合的芳香化合物158
11-4 第Ⅲ区(1600--1450厘米-1)吸收峰158
11-5 第Ⅳ区(1250--1000厘米-1)吸收峰160
11-6 第Ⅴ区(900--665厘米-1)吸收峰160
11-6-1 孤立氢的芳香化合物161
11-6-2 二个相邻氢的芳香化合物162
11-6-3 三个相邻氢的芳香化合物163
11-6-4 四个相邻氢的芳香化合物163
11-6-5 五个相邻氢的芳香化合物164
第十二章 羰基化合物166
12-1 概述166
12-2 酸酐176
12-2-1 开链酸酐177
12-2-2 环状酸酐179
12-2-3 芳香酸酐180
12-3 酰卤182
12-3-1 脂肪酰卤183
12-3-2 α-卤代酰氯184
12-3-3 共轭酰卤185
12-3-4 硫代酰氯(R--?--CI)185
12-3-5 芳香酰卤185
12-4 酯186
12-4-1 饱和脂肪酸酯(R--?--O--R)189
12-4-2 α-酮酯和α-双酯189
12-4-3 β-酮酯、β-双酯和γ-双酯190
12-4-4 α-电负性基团取代的酯192
12-4-5 烯醇酯和酚酯195
12-4-6 α,β-不饱和酯195
12-4-7 炔酯198
12-4-8 芳族酯(Ar--?--OR)198
12-4-9 杂环酯201
12-4-10 R--?--OX 类酯202
12-4-11 硫醇酯203
12-4-12 硅醇酯和硒醇酯206
12-5 内酯206
12-5-1 β-内酯209
12-5-2 γ-内酯209
12-5-3 δ-内酯217
12-5-4 大环内酯222
12-5-5 硫代内酯222
12-6 醛223
12-6-1 饱和脂肪醛225
12-6-2 α-卤代醛226
12-6-3 不饱和脂肪醛226
12-6-4 炔键或联双键共轭醛227
12-6-5 α-双醛228
12-6-6 杂原子取代醛228
12-6-7 芳香醛228
12-6-8 杂环醛229
12-7 酮231
12-7-1 开链酮233
12-7-2 开链双酮239
12-7-3 环酮242
12-7-4 芳族酮256
12-7-5 环庚三烯酮和环庚三烯酚酮266
12-8 X--?--X,X--?--Y或Y--?--Y类化合物270
12-8-1 双酰卤类(X--?--X)271
12-8-2 碳酸酯(?)、硫代及双硫代碳酸酯271
12-8-3 卤代甲酸酯类(X--?--Y)273
12-8-4 氨基甲酸酯类(RO--?--N<)273
12-8-5 尿素衍生物276
12-9 羧酸278
12-9-1 饱和脂肪酸282
12-9-2 羧酸盐284
12-9-3 α-OH(OR)羧酸284
12-9-4 α-卤代(或CN)羧酸285
12-9-5 α,β和γ-酮酸286
12-9-6 过氧酸(R--?--O--OH)287
12-9-7 α,β-不饱和酸和炔酸287
12-9-8 芳族酸290
12-9-9 二元羧酸和多元羧酸293
12-9-10 硫代酸(R--C?)293
12-10 氨基酸295
12-10-1 氨基酸297
12-10-2 氨基酸矿酸盐298
12-10-3 氨基酸金属盐298
12-10-4 N-酰化氨基酸299
12-11 酰胺、内酰胺、蛋白质和肽类299
12-11-1 伯酰胺(R--?--NH2)302
12-11-2 仲酰胺、蛋白质及肽类303
12-11-3 叔酰胺306
12-11-4 N-酰苯胺(RCONHC6H?)307
12-11-5 芳族酰胺309
12-11-6 内酰胺310
12-11-7 双酰亚胺(--?--NH--?--)316
第十三章 硝基、亚硝基化合物及其酯和盐,氮氧化合物319
13-1 硝基化合物319
13-1-1 脂肪硝基化合物319
13-1-2 芳香硝基化合物321
13-1-3 杂环硝基化合物322
13-2 亚硝基化合物(R--N=O)323
13-3 亚硝酸酯(R--O--N=O)324
13-4 硝酸酯(R--O--NO2)325
13-5 氮氧化合物(N--oxides)326
第十四章 醚、缩酮、缩醛和过氧化合物329
14-1 开链醚329
14-1-1 饱和脂肪醚329
14-1-2 烯醚330
14-1-3 甲氧基醚(--?--OCH3)330
14-2 环醚330
14-2-1 三元环醚330
14-2-2 四元以上环醚332
14-3 芳香醚332
14-3-1 芳香-脂肪醚332
14-3-2 双芳醚333
14-4 缩醛和缩酮334
14-5 过氧化合物(R--O--O-R )334
14-5-1 脂肪族过氧化合物334
14-5-2 芳香族过氧化物336
14-6 臭氧化合物336
第十五章 含硫化合物337
15-1 硫醇337
15-2 硫化物和二硫化物338
15-2-1 硫化物339
15-2-2 二硫化物339
15-3 硫羰基化合物339
15-3-1 硫代或硒代酰胺339
15-3-2 硫脲及缩氨基硫脲341
15-4 亚砜(RSOR′)342
15-5 砜类344
15-6 磺酰基化合物346
15-6-1 磺酰卤(RSO2X)346
15-6-2 磺酰胺(R--SO2N?)346
15-6-3 磺酸酯C--SO2·OR及RO·SO2·OR硫酸酯346
15-6-4 磺酸 RSO2OH、盐及其它346
第十六章 有机磷化合物351
16-1 P--H键351
16-2 P--C键352
16-3 P=O键352
16-4 P=S键355
16-5 P=Se键356
16-6 P--O--C和P--O--P键356
16-7 P--OH基356
16-8 P--N键和P--X键357
第十七章 有机卤、硅和硼化物及无机离子358
17-1 有机卤化物358
17-1-1 脂肪族卤代烷358
17-1-2 芳香和杂环卤化物360
17-2 有机硅化物360
17-3 有机硼化物361
17-4 无机离子362
第十八章 生物碱364
18-1 概述364
18-2 喹嗪啶类生物碱367
18-2-1 甲基喹嗪啶类370
18-2-2 羟基喹嗪啶类370
18-2-3 吲嗪啶类371
18-2-4 六氢吡啶的构象372
18-3 一叶秋碱375
18-4 八氢喹啉碱375
18-5 茛菪烷类生物碱375
18-5-1 羟基莨菪烷类375
18-5-2 托品酮类378
18-5-3 托品酯类379
主要参考书382
附录 波数波长换算表383
索引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