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脏病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心脏病学
  • 陈茂仁,张俊龙总主编;陈茂仁编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7714525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583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5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脏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基础理论3

第一章 循环生理3

第一节 西医的循环生理概说3

第二节 中医对循环生理的认识4

第二章 病因病理5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5

第二节 中医对病因病理的认识9

第一节 症状学13

第三章 西医诊断13

第二节 体征16

第三节 常用诊断试验30

第四节 心电图检查42

第五节 动态心电图检查50

第六节 心电向量图检查52

第七节 心导管检查53

第八节 心脏超声检查54

第九节 X线检查58

第一节 症状学61

第四章 中医诊断61

第二节 证候学81

第五章 常用治法99

第一节 西医治疗原则99

第二节 中医治疗原则115

中编 临床诊疗129

第一章 休克129

第一节 概述129

第二节 病因病理129

第三节 临床诊断133

第四节 治疗137

第五节 预防147

第二章 心力衰竭149

第一节 概述149

第二节 病因病理150

第三节 临床诊断153

第四节 治疗161

第五节 预防176

第一节 概述179

第三章 冠心病179

第二节 病因病理180

第三节 临床诊断187

第四节 治疗203

第五节 预防231

第四章 高血压病236

第一节 概述236

第二节 病因病理237

第三节 临床诊断241

第四节 治疗255

第五节 预防291

第五章 心律失常295

第一节 概述295

第二节 病因病理295

第三节 临床诊断298

第四节 治疗329

第五节 预防353

第六章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355

第一节 概述355

第二节 病因病理356

第三节 临床诊断359

第四节 治疗369

第五节 预防379

第七章 风湿热382

第一节 概述382

第二节 病因病理382

第三节 临床诊断383

第四节 治疗388

第五节 预防397

第二节 病因病理398

第八章 风湿性心瓣膜病398

第一节 概述398

第三节 临床诊断400

第四节 治疗406

第五节 预防410

第九章 病毒性心肌炎412

第一节 概述412

第二节 病?病理412

第三节 临床诊断414

第四节 治疗418

第五节 预防427

第十章 高脂蛋白血症429

第一节 概述429

第二节 病因病理429

第三节 临床诊断432

第四节 治疗435

第五节 预防450

第二节 病因病理454

第一节 概述454

第十一章 心脏神经官能症454

第三节 临床诊断455

第四节 治疗456

第五节 预防460

第十二章 低血压461

第一节 概述461

第二节 病因病理461

第三节 临床诊断464

第四节 治疗466

第五节 预防471

第一节 概述472

第十三章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72

第二节 病因病理473

第三节 临床诊断475

第四节 治疗480

第五节 预防487

第一章 常见老年人心脏病的特点及治疗491

第一节 老年病的特点491

下编 专题研究491

第二节 老年人心脏病的一般治疗492

第三节 老年人高血压病的特点与治疗494

第四节 老年缺血性心脏病的特点与治疗498

第五节 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特点与治疗504

第二章 阿斯匹林的临床应用509

第一节 治疗作用509

第二节 应用特征510

第三节 适宜剂量与副作用511

第一节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产生原因513

第二节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表现513

第三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及防治研究513

第三节 心肌缺血灌注损伤的机理与防治515

第四节 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研究517

第五节 中药钙通道阻滞剂及其它受体效应的研究518

第六节 中药保护缺血心肌、减小梗塞面积的研究520

第四章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促心律失常作用524

第一节 促心律失常作用的临床类型524

第二节 促心律失常作用的诊断标准524

第三节 促心律失常作用的发生机理与诱因525

第五节 促心律失常作用的临床意义及预防处理527

第四节 促心律失常作用的常见表现527

第五章 抗心律失常中药研究529

第一节 快速性心律失常529

第二节 缓慢性心律失常533

第六章 心钠素、前列腺素和中医药研究536

第一节 证型与心钠素的关系536

第二节 证型与PGS的关系537

第三节 中药对心钠素的影响538

第四节 中药对前列腺的影响538

第二节 诊断中存在的几个问题542

第七章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几个问题542

第一节 诊断542

第八章 活血化瘀法的应用及作用机理544

第一节 血瘀证的概念为活血化瘀法的意义544

第二节 选方用药545

第三节 活血化瘀药作用机理的研究548

第四节 活血化瘀成方作用机理的研究550

第五节 活血化瘀法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配伍应用552

第一节 中药的副作用558

第九章 中药副作用与中西药联用的相互作用558

第二节 中药与电解质紊乱559

第三节 中西药联用的相互作用560

第十章 心脏病的中西药配用565

第一节 强心药565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570

第三节 抗心绞痛药574

第四节 抗高血压药576

第五节 降血脂药582

第六节 抗休克药5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