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酃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酃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龙举高等责任编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ISBN:7800885569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605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6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酃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5
第一篇 建置35
第一章 隶属 政区35
第一节 隶属35
第二节 政区35
第二章 县城 乡镇44
第一节 县城44
第二节 乡镇44
第二篇 自然环境47
第一章 环境 矿藏47
第一节 地质47
第二节 矿藏49
第二章 地貌51
第一节 山地51
第二节 丘陵52
第三节 冈地52
第四节 溪谷平原53
第三章 河流 地下水54
第一节 河流54
第二节 地下水55
第四章 气候56
第一节 气候要素56
第二节 灾害性天气60
附 酃县自然灾害年表61
第五章 土壤65
第一节 水田土壤65
第二节 山地土壤66
第六章 野生动植物69
第一节 野生植物69
附 酃县树木名录69
第二节 野生动物74
附 酃县野生脊椎动物名录74
第三篇 人口79
第一章 数量与分布79
第一节 人口数量79
第二节 人口分布82
第二章 人口结构84
第一节 民族84
第二节 性别84
第三节 年龄86
第四节 行业 职业87
第三章 人口素质89
第一节 身体素质89
第二节 文化素质90
第四章 计划生育93
第一节 机构93
第二节 宣传教育93
第三节 政策法规94
第四节 技术措施94
第五节 优生优育95
第四篇 经济综述97
第一章 生态关系97
第一节 封建剥削97
第二节 土地改革98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99
第四节 人民公社102
第五节 经济体制改革104
第二章 经济概况106
第一节 发展速度106
第二节 经济结构109
第三节 经济效益111
第四节 人民生活115
第三章 综述管理117
第一节 劳动管理117
第二节 计划 统计120
第三节 工商行政 物价123
第四节 审计 标准计量128
第五篇 农业131
第一章 种植业131
第一节 耕地131
第二节 农作物131
第三节 耕作制度140
第四节 耕作技术141
第二章 养殖业147
第一节 畜牧147
第二节 水产150
第三章 乡镇企业152
第一节 行业153
第二节 管理155
第三节 效益156
第四章 农田水利158
第一节 灌溉工程158
第二节 防洪工程161
第三节 用水管理162
第五章 农机具163
第一节 耕作机械163
第二节 植保机械165
第三节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65
第六篇 林业167
第一章 森林资源167
第一节 林地167
第二节 林木168
第三节 林副产品169
第二章 经营体制170
第一节 国营170
第二节 集体经营171
第三节 个体经营171
第三章 营林173
第一节 采种育苗173
第二节 造林174
第三节 抚育176
第四节 封山育林177
第四章 森林保护179
第一节 森林防火179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180
第三节 制止乱砍滥伐180
第五章 采伐 集运 购销182
第一节 采伐182
第二节 集运183
第三节 购销186
第六章 桃源洞自然保护区188
第一节 地理环境188
第二节 野生动植物188
第三节 景观189
第四节 开发189
第七章 狩猎191
第一节 兽害191
第二节 猎人191
第三节 狩猎方式192
第七篇 工业195
第一章 小水电197
第一节 电站建设197
附 电站选介199
第二节 电网建设201
第三节 供用电203
第二章 矿物采选204
第一节 金属矿204
第二节 非金属矿205
第三章 木、竹、藤加工206
第一节 板式家具206
第二节 纤维板、胶合板206
第三节 其他木、竹、藤制品207
第四章 冶炼208
第一节 生铁 土钢208
第二节 铁合金208
附 企业选介209
第五章 建材210
第一节 砖瓦 石灰210
第二节 水泥 水泥制品210
第三节 其他建材产品211
第六章 陶瓷212
第一节 日用陶瓷212
第二节 工艺瓷212
第七章 其他工业213
第一节 食品加工213
第二节 机械修造214
第三节 造纸 印刷215
第四节 化工216
第五节 纺织 缝纫217
第八篇 城乡建设219
第一章 县城建设219
第一节 街道219
第二节 房屋219
第三节 照明222
第四节 供水 排水223
第五节 园林 绿化223
第六节 环境卫生224
第二章 乡镇建设225
第一节 集镇225
第二节 村庄227
第三章 建筑业229
第一节 队伍229
第二节 设计 施工229
第四章 房产业232
第一节 房产占有232
第二节 房产管理232
第三节 房产经营233
第五章 土地管理 环境保护234
第一节 土地管理234
第二节 环境保护235
第九篇 交通 邮电237
第一章 交通237
第一节 陆路237
第二节 水路245
第三节 运输246
第二章 邮电249
第一节 机构249
第二节 邮政250
第三节 电信251
第三章 苏区通信255
第一节 机构255
第二节 线路256
第三节 传递256
第四节 邮件257
第十篇 商业259
第一章 市场 网点259
第一节 市场259
第二节 网点259
第二章 经济成分261
第一节 私营商业261
第二节 集体商业262
第三节 国营商业262
第三章 商品购销264
第一节 粮油264
第二节 生产资料268
第三节 农副产品272
第四节 副食品277
第五节 日用工业品279
第四章 对外贸易283
第一节 商品基地283
第二节 商品出口284
第五章 饮食服务业285
第一节 饮食业285
第二节 服务业285
第十一篇 财政 金融287
第一章 财政287
第一节 财政收入287
第二节 财政支出292
第三节 财政管理297
第二章 金融301
第一节 金融机构301
第二节 货币302
第三节 存储305
第四节 贷款307
第五节 保险314
第十二篇 政党 社团317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酃县地方组织317
第一节 县级机构317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321
第三节 党务工作323
第四节 重大活动327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酃县地方组织333
第一节 组织机构333
第二节 党务活动333
附 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酃县分协和部334
第三章 社会团体335
第一节 工人团体335
第二节 农民团体335
第三节 青少年团体336
第四节 妇女团体337
第五节 工商团体338
第六节 学术团体339
第七节 其它团体339
第十三篇 政权 政协341
第一章 清代、民国政权341
第一节 县衙 县署341
第二节 县政府342
第三节 议会 参议会344
第二章 苏区政权346
第一节 苏维埃代表会议346
第二节 苏维埃政府346
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348
第一节 代表348
第二节 代表会议349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350
第四章 人民政府352
第一节 工作部门353
第二节 基层政权354
第三节 施政举要355
第五章 人民政协358
第一节 委员358
第二节 委员全会359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359
第十四篇 民政 人事363
第一章 民政363
第一节 拥军优属363
第二节 褒扬 抚恤364
第三节 救济 安置365
第二章 人事367
第一节 干部队伍367
第二节 干部管理369
第三节 工资 福利371
第四节 行政监察372
第十五篇 公安 司法373
第一章 公安373
第一节 政权保卫373
第二节 治安管理374
第三节 侦察375
第四节 消防376
第五节 看守376
第二章 检察377
第一节 刑事检察377
第二节 经济检察377
第三节 法纪检察378
第四节 监所检察379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379
第三章 审判380
第一节 刑事审判380
第二节 民事审判381
第三节 经济审判381
第四节 行政审判381
第五节 申诉复查382
第四章 司法行政383
第一节 法制宣传383
第二节 民事调解383
第三节 公证384
第四节 律师事务384
第十六篇 军事385
第一章 兵备385
第一节 机构385
第二节 驻军386
第三节 地方武装387
第四节 设施390
第二章 兵役391
第一节 募兵 征兵391
第二节 志愿兵 义务兵 预备役391
第三章 兵事392
第一节 南明军队抗清斗争392
第二节 太平军徇酃392
第三节 酃县“三月暴动”392
第四节 朱毛两军会合393
第五节 苏区武装斗争394
第六节 解放酃县的战斗395
第十七篇 教育397
第一章 学宫 书院 私塾397
第一节 学宫397
第二节 书院397
第三节 私塾399
第二章 幼儿教育400
第一节 幼儿园400
第二章 学前班400
第三章 普通教育401
第一节 小学教育401
第二节 中学教育405
第四章 职业教育410
第一节 师范教育410
第二节 农业职业教育411
第三节 林业职业教育411
第四节 卫生职业教育412
第五节 技工教育412
第五章 成人教育413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413
第二节 职工业余教育414
第三节 函授 自学考试 广播电视教育414
第六章 苏区教育417
第一节 列宁小学417
第二节 农民夜校417
第三节 师范讲习所417
第七章 复式教学418
第一节 复式教学班418
第二节 复式教学研究418
第八章 教师队伍420
第一节 教师任用420
第二节 文化素质420
第三节 教师待遇421
第九章 经费 设施423
第一节 经费423
第二节 设施425
第十八篇 科技427
第一章 机构 队伍427
第一节 机构427
第二节 队伍428
第二章 科技活动429
第一节 科技普及429
第二节 调查 规划430
第三节 研究 试制431
第四节 革新 开发433
第五节 引进 推广433
第三章 管理 服务435
第一节 科技管理435
第二节 科技服务435
第十九篇 炎帝陵437
第一章 陵庙437
第一节 陵墓437
第二节 寝庙437
第二章 园林440
第一节 建筑440
第二节 绿化442
第三章 祭祀443
第一节 朝廷祭祀443
第二节 地方祭祀443
第三节 民间祭祀444
附一 修复炎帝陵记略445
附二 炎帝陵碑文选446
第二十篇 文化 体育449
第一章 群众文化449
第一节 机构449
第二节 文学450
第三节 音乐454
第四节 演唱 舞蹈458
第五节 美术 书法 摄影460
第二章 戏剧 电影462
第一节 戏剧462
第二节 电影462
第三章 图书 档案465
第一节 图书465
第二节 档案467
第四章 文物 景观468
第一节 历史文物468
第二节 革命文物471
第三节 景观472
第五章 广播 电视 报纸474
第一节 广播474
第二节 电视474
第三节 报纸475
第六章 史志编纂476
第一节 历代方志编纂476
第二节 中共党史资料征集研究477
第三节 政协文史工作477
第七章 体育478
第一节 学校体育478
第二节 群众体育478
第三节 竞赛480
第四节 设施483
第十二一篇 医药卫生485
第一章 医疗485
第一节 医疗队伍485
第二节 医院487
第三节 医疗器械488
第四节 医疗技术488
第五节 医疗制度491
第二章 卫生防疫492
第一节 公共卫生492
第二节 防疫494
第三章 妇幼保健500
第一节 新法接生500
第二节 妇女保健500
第三节 儿童保健501
第四章 医药502
第一节 中药材502
附 中药材资源502
第二节 药品经营503
第三节 药政管理505
第二十二篇 社会风土507
第一章 瑶族507
第一节 迁演507
第二节 瑶乡风情507
第三节 词汇选录511
第四节 瑶乡建设514
第二章 宗教515
第一节 佛教515
第二节 道教515
第三节 天主教515
第三章 道门516
第一节 紫霞教516
第二节 归根教516
第三节 同善社516
第四章 婚姻 家庭517
第一节 婚姻517
第二节 家庭518
第五章 姓氏 宗族520
第一节 姓氏520
第二节 宗族526
第六章 习俗528
第一节 生产习俗528
第二节 生活习俗529
第三节 岁时习俗530
第四节 礼仪习俗531
第七章 方言534
第一节 本地方言534
第二节 客家方言549
第三节 正音552
人物553
一、传记553
二、名录585
1. 革命烈士英名录585
2. 国民革命军抗日阵亡将士名录592
3. 中华民国省军级及以上职官名录59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师级及以上职官名录593
5. 酃县高级知识分子名录593
6. 在外地工作的酃县籍高级知识分子名录594
附录597
后记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