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妇产科疾病诊断治疗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糜若然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2114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311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13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妇产科疾病诊断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妇产科学基础3
第一章 女性生殖器官解剖3
第一节 骨盆3
第二节 外生殖器6
第三节 内生殖器8
第四节 邻近器官14
第五节 血管、淋巴、神经16
第六节 骨盆底21
第一节 性腺的形成25
第二章 女性生殖器官发生学25
第二节 内生殖器的形成26
第三节 外生殖器的形成27
第四节 决定性分化的因素28
第五节 生殖系统与泌尿系统发生中的关系29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30
第一节 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30
第二节 月经的临床表现31
第三节 卵巢的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32
第四节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34
第五节 下丘脑和垂体激素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35
第一节 受精和受精卵37
第四章 妊娠生理37
第二节 胚胎的发育40
第三节 胎盘及其附属物的形成42
第四节 胎盘及脐带的生理功能45
第五节 羊水47
第六节 胎儿发育及生理特点49
第五章 妇产科学中医基础52
第一节 妇女的生理特点52
第二节 发病机理53
第三节 妇产科疾病诊断概要54
第四节 妇产科疾病治法概要55
第一节 生殖系统及乳房的改变59
第二篇 产科学59
第六章 妊娠期母体生理的变化59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的改变61
第三节 呼吸系统的改变62
第四节 泌尿系统的改变62
第五节 消化系统的改变63
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的改变63
第七节 新陈代谢的改变64
第八节 其他65
第七章 妊娠的诊断67
第一节 早期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67
第二节 中期及晚期妊娠的诊断69
第三节 胎产式、胎先露及胎方位71
第八章 产妇孕期检查及孕期管理74
第一节 孕期检查74
第二节 孕期管理79
第九章 正常分娩83
第一节 正常分娩的要素83
第二节 正常分娩的临床表现86
第三节 胎儿正常分娩机转87
第四节 三个产程观察及处理89
第五节 产科镇痛及麻醉95
第一节 产褥期母体变化100
第十章 正常产褥100
第二节 产褥期临床表现及处理101
第三节 产褥期保健102
第四节 母乳喂养103
第十一章 病理妊娠108
第一节 流产108
第二节 异位妊娠116
第三节 早产126
第四节 过期妊娠133
第五节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140
第六节 宫内死胎150
第七节 妊娠剧吐152
第八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56
第九节 多胎妊娠192
第十节 前置胎盘205
第十一节 胎盘早期剥离211
第十二节 胎盘、胎膜及脐带疾病217
第十三节 羊水过多231
第十四节 羊水过少236
第十五节 母儿血型不合241
第十二章 围生医学概述与高危妊娠256
第一节 围生医学概述256
第二节 高危妊娠的范围257
第三节 高危妊娠监护260
第四节 高危妊娠处理275
第十三章 妊娠合并症277
第一节 妊娠与心血管系统疾病277
第二节 妊娠与呼吸道系统疾病286
第三节 妊娠与血液病296
第四节 妊娠与消化系统疾病313
第五节 妊娠与泌尿系统疾病338
第六节 妊娠与糖尿病346
第七节 妊娠与甲状腺疾病361
第八节 妊娠与神经系统疾病366
第九节 妊娠与病毒性感染疾病375
第十节 妊娠与寄生虫病388
第十一节 妊娠与性病393
第十二节 妊娠与生殖道肿瘤400
第十三节 妊娠与结缔组织疾病408
第十四章 异常分娩414
第一节 产力异常414
第二节 产道异常421
第三节 胎儿异常434
第四节 难产的综合判断与处理455
第一节 胎儿窘迫472
第十五章 分娩合发症472
第二节 胎膜早破478
第三节 脐带脱垂483
第四节 软产道损伤487
第五节 子宫破裂497
第六节 子宫翻出500
第七节 胎盘滞留507
第八节 产后出血511
第九节 羊水栓塞519
第十节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527
第十一节 产科休克536
第一节 产褥感染548
第十六章 异常产褥548
第二节 产褥期中暑554
第三节 晚期产后出血556
第四节 泌尿系统感染558
第五节 急性乳腺炎561
第十七章 妊娠与药物564
第一节 药物对孕妇的影响564
第二节 胎盘对药物的运转及代谢565
第三节 药物在胎儿体内的代谢566
第四节 药物在乳汁中的代谢566
第五节 药物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567
第一节 概述570
第十八章 正常足月新生儿和低体重儿570
第二节 正常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571
第三节 糖尿病孕妇婴儿的特点和护理576
第四节 双胎儿的特点和护理577
第五节 大于胎龄儿的特点和护理578
第六节 危重新生儿的转运579
第十九章 新生儿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581
第一节 发热与低体温581
第二节 青紫584
第三节 呼吸困难586
第四节 呕血与便血588
第五节 腹胀590
第六节 血尿591
第七节 水肿593
第八节 反应低下594
第九节 呼吸暂停596
第十节 肝脾肿大597
第十一节 新生儿尿潴留599
第十二节 惊厥600
第三篇 妇科学605
第二十章 妇科病史及检查605
第一节 妇科病史605
第二节 妇科检查及病历小结607
第二十一章 妇科临床常见症状鉴别要点610
第一节 阴道出血610
第二节 白带614
第三节 盆腔肿块615
第四节 腹痛617
第二十二章 外阴白色病变及其他皮肤病619
第一节 外阴白色病变619
第二节 外阴瘙痒621
第三节 外阴其他皮肤病623
第二十三章 女性生殖器炎症627
第一节 外阴炎627
第二节 前庭大腺炎629
第三节 前庭大腺囊肿630
第四节 外阴溃疡630
第五节 滴虫性阴道炎633
第六节 念珠菌性阴道炎633
第七节 老年性阴道炎634
第八节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635
第九节 细菌性阴道病636
第十节 阿米巴性阴道炎638
第十一节 子宫颈炎639
第十二节 盆腔炎641
第十三节 生殖器结核647
第二十四章 性传播性疾病651
第一节 概念及流行情况651
第二节 淋病652
第三节 梅毒657
第四节 软下疳662
第五节 性病淋巴性肉芽肿665
第六节 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666
第七节 生殖器尖锐湿疣669
第八节 生殖器疱疹673
第九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爱滋病)675
第一节 外阴良性肿瘤679
第二十五章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679
第二节 外阴恶性肿瘤686
第三节 阴道囊肿702
第四节 阴道腺病703
第五节 阴道良性实性肿瘤705
第六节 阴道癌706
第七节 阴道肉瘤711
第八节 阴道黑色素瘤713
第九节 宫颈黑色素瘤715
第十节 子宫颈癌715
第十一节 子宫肌瘤734
第十二节 子宫内膜癌741
第十三节 子宫肉瘤752
第十四节 卵巢肿瘤755
第十五节 输卵管肿瘤793
第十六节 女性生殖系统韧带肿瘤797
第二十六章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800
第一节 概述800
第二节 葡萄胎801
第三节 侵蚀性葡萄胎807
第四节 绒毛膜癌809
第五节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815
第二十七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817
第一节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818
第二节 子宫腺肌病825
第二十八章 月经失调827
第一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27
第二节 闭经832
第三节 痛经836
第四节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838
第五节 更年期综合征839
第二十九章 妇科内分泌失调842
第一节 高泌乳素血症842
第二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846
第三节 多毛症851
第四节 肥胖症854
第五节 性早熟859
第三十章 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862
第三十一章 女性生殖器官损伤性疾病866
第一节 陈旧性会阴Ⅲ度裂伤866
第二节 阴道壁膨出866
第三节 子宫脱垂867
第四节 张力性尿失禁869
第五节 尿瘘869
第六节 粪瘘871
第一节 无孔处女膜872
第三十二章 女性生殖器发育异常872
第二节 阴道发育异常873
第三节 子宫未发育或发育不全874
第四节 子宫发育畸形875
第五节 卵巢发育异常876
第六节 两性畸形877
第四篇 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881
第三十三章 妇女保健881
第一节 妇女保健的意义与组织机构881
第二节 妇女保健工作的任务882
第一节 工具避孕887
第三十四章 避孕887
第二节 药物避孕893
第三节 自然避孕及母乳喂养避孕法898
第四节 免疫避孕900
第三十五章 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901
第一节 药物抗早孕901
第二节 吸宫术及钳刮术905
第三节 中期妊娠引产术908
第三十六章 绝育及输卵管复通术912
第一节 经腹输卵管绝育术912
第二节 经阴道输卵管结扎术914
第三节 腹腔镜下输卵管绝育术915
第四节 经宫颈化学药物粘堵输卵管绝育术916
第五节 输卵管绝育术后复通术918
第三十七章 不孕与不育症921
第三十八章 优生925
第三十九章 计划生育统计938
第五篇 妇产科特殊检查及治疗技术952
第四十章 超声波诊断在妇产科的应用952
第一节 超声波诊断仪的类型、扫查方法及正常子宫附件声像图表现952
第二节 超声诊断在计划生育的应用957
第三节 超声诊断在产科的应用962
第四节 超声诊断在妇科的应用1006
第四十一章 内窥镜检查1022
第一节 阴道镜1022
第二节 宫腔镜1027
第三节 腹腔镜1031
第四节 输卵管镜1038
第五节 羊膜镜1039
第六节 胎儿镜或羊膜腔镜1042
第四十二章 穿刺术1046
第一节 腹腔穿刺术1046
第二节 羊膜囊穿刺术1048
第三节 绒毛吸取术-绒毛细胞活检1050
第四节 胎儿头皮血穿刺-pH测定1052
第四十三章 活体组织检查1053
第一节 诊断性刮宫-宫内膜病理检查1053
第二节 子宫颈活组织检查1055
第三节 肿瘤冰冻切片检查1057
第四十四章 细胞学检查1062
第一节 细胞学检查技术1062
第二节 女性生殖道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1065
第三节 女性生殖道上皮细胞的炎症改变1068
第四节 核异质细胞的形态特征1070
第五节 癌细胞的诊断1071
第六节 细胞学诊断报告方式和检查的新方法1072
第七节 女性生殖道细胞学的临床应用1075
第四十五章 排卵期预测1079
第一节 基础体温测定1079
第二节 宫颈粘液检查1082
第三节 LH测定1084
第四十六章 常用激素测定1087
第一节 激素测定方法简介1087
第二节 妇产科常用激素测定及临床意义1090
第四十七章 不孕症检查1098
第一节 输卵管通畅试验1098
第二节 性交后试验1101
第三节 双方免疫因素-抗精子抗体检查1103
第四十八章 妊娠试验1106
第一节 概述1106
第二节 早孕因子1106
第三节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108
第四节 妊娠特异性β1糖蛋白1111
第五节 妊娠相关蛋白A1112
第六节 甾体激素1112
第七节 其他1113
第一节 胎盘功能测定的原则1114
第四十九章 胎盘功能测定1114
第二节 胎儿-胎盘单位功能测定1115
第三节 胎盘功能测定1123
第四节 多指标联合监测的意义1128
第五十章 胎儿成熟度的测定1130
第一节 临床监测1130
第二节 超声波测量监测1132
第三节 羊水生化监测1136
第五十一章 胎儿的电子监护1146
第一节 胎心监护仪1146
第二节 胎儿心电图监测法1156
第一节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1159
第五十二章 造影术1159
第二节 盆腔淋巴结造影术1163
第五十三章 激素治疗1165
第一节 性激素1165
第二节 氯蔗酚胺(克罗米酚)1167
第三节 促性腺激素1167
第四节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168
第五节 前列腺素1168
第六节 催产素1169
第七节 其他激素1169
第八节 激素应用注意事项1169
第一节 恶性肿瘤化学药物治疗总论1171
第五十四章 恶性肿瘤化学药物治疗1171
第二节 抗肿瘤药物作用原理及药代动力学1179
第三节 妇科临床常用抗肿瘤药物及其毒副反应1183
第四节 妇科肿瘤的化疗1188
第五节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的疗效评定标准1195
第五十五章 妇科疾病的放射治疗1197
第一节 常用放射源、放射剂量单位及治疗机1197
第二节 放射生物学1199
第三节 正常组织的放射反应和放射敏感性1201
第四节 临床放射治疗的基本原则1203
第五节 妇科癌瘤的放射治疗1205
第六节 妇科放射病人的处理1214
第五十六章 免疫治疗1217
第一节 免疫治疗的概述1217
第二节 免疫治疗的目的1218
第三节 免疫治疗的种类1219
第四节 基因治疗1221
第五节 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1222
第五十七章 物理治疗1225
第一节 子宫颈电熨术1225
第二节 冷冻疗法1226
第三节 激光疗法1228
第四节 微波治疗1230
第五节 盆腔炎的物理治疗1231
第五十八章 人类生殖助孕技术1234
第一节 体外授精与胚胎移植1234
第二节 当前IVF-ET技术新进展1239
第三节 其他助孕技术1241
第四节 助孕技术的并发症1243
第五十九章 现代分子生物学在妇产科的应用1246
第一节 妇产科疾病的基因诊断与检测1246
第二节 妇产科疾病的基因治疗1264
[附录] 主题词汉英对照索引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