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常用机械电器实用手册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常用机械电器实用手册 上
  • 曹志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2915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049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10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常用机械电器实用手册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基础篇3

第一章 一般标准3

第一节 零件的结构要素3

一、球面半径3

二、零件倒圆与倒角3

三、滚花4

四、润滑槽5

五、砂轮越程槽7

六、T形槽8

七、中心孔10

八、螺栓和螺钉用通孔12

九、铆钉用通孔12

十、沉头用沉孔13

十一、圆柱头和六角头用沉孔13

第二节 螺纹14

一、实用资料提要14

二、常用螺纹的规范18

第三节 常用的图形符号73

一、机构运动简图符号73

二、管路系统的图形符号81

三、液压气动图形符号84

四、农业机械图形符号95

五、焊缝符号及其表示法105

第二章 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117

第一节 公差与配合117

一、公差117

二、配合143

三、未标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145

四、公差与配合的选择151

五、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注法155

第二节 形状和位置公差158

一、常用术语简介158

二、形状和位置公差带定义和示例说明161

三、公差原则及其应用177

四、形状和位置公差的选用181

五、形状和位置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193

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196

一、基本概念196

二、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系列197

三、表面粗糙度的选择与应用198

四、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标注法204

第三章 紧固件和联接件211

第一节 紧固件211

一、螺栓211

二、螺柱217

三、螺钉219

四、螺母226

五、垫圈231

第二节 联接件233

一、键联接233

二、销联接239

第三节 挡圈241

基本参考文献243

第二篇 常用工程材料及热处理247

第一章 碳钢247

第一节 碳钢的化学成分、分类及编号方法247

一、碳钢的化学成分247

二、碳钢的分类247

三、碳钢的编号248

第二节 碳素结构钢和碳素工具钢的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248

一、一般碳素结构钢的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248

二、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249

三、碳素工具钢的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250

第三节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的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252

第四节 我国常用金属材料的相对价格253

第二章 合金钢254

第一节 合金钢的分类与编号254

一、合金钢的分类254

二、合金钢的编号方法254

第二节 合金结构钢的种类、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254

一、 低合金结构钢254

二、合金渗碳钢255

三、合金调质钢255

四、合金弹簧钢255

五、滚珠轴承钢255

六、易切削结构钢261

第三节 合金工具钢的种类、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261

一、合金刃具钢262

二、合金模具钢264

三、合金量具钢265

第四节 特殊用途钢的种类、牌号、成分、热处理、性能及用途265

一、不锈钢265

二、耐热钢265

三、耐磨钢265

第三章 钢材269

第一节 钢板269

一、锅炉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的牌号、成分和性能269

二、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厚钢板的牌号、成分和性能269

三、不锈钢冷、热轧钢板的牌号、 成分、性能和热处理制度269

四、耐热钢板的牌号、成分、性能和热处理制度269

第二节 型钢269

一、热轧扁钢269

二、热轧圆钢、方钢和六角钢269

三、热轧等边角钢269

四、热轧槽钢269

五、优质结构钢冷拉钢材交货状态的力学性能269

六、不锈钢热轧等边角钢269

第三节 钢管290

一、低压流体输送焊接管290

二、电焊钢管290

三、结构用和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293

第四节 钢丝301

一、低碳钢钢丝301

二、镀锌低碳钢钢丝302

三、优质碳素结构钢钢丝303

四、碳素弹簧钢钢丝303

五、油淬火-回火碳素弹簧钢钢丝304

六、油淬火-回火硅锰弹簧钢钢丝304

七、硅锰及铬钒弹簧钢钢丝305

第四章 铸铁306

第一节 概述306

一、铸铁的化学成分306

二、铸铁的内部组织结构306

三、铸铁的性能和用途306

四、铸铁的分类与代号306

第二节 一般铸铁的种类、牌号、性能和用途307

一、灰口铸铁307

二、球墨铸铁307

三、可锻铸铁307

四、蠕墨铸铁308

第三节 特殊用途铸铁的种类、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308

一、耐蚀铸铁308

二、耐热铸铁308

三、耐磨铸铁308

第五章 有色金属及粉末冶金材料311

第一节 铝及铝合金311

一、铝及铝合金的特点、分类、性能及代号311

二、铸造铝合金的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311

三、常用变形铝合金的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312

第二节 铜及铜合金316

一、黄铜的分类、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316

二、青铜的分类、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317

三、白铜的分类、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319

第三节 滑动轴承材料319

一、用铸造方法成型的滑动轴承材料319

二、用粉末冶金方法成型的滑动轴承材料320

第四节 粉末冶金材料320

第六章 工程常用非金属材料321

第一节 工程塑料321

一、塑料的组成、分类及特性321

二、常用塑料的力学性能、 使用温度和用途321

三、塑料制品成型简介323

四、我国常用工程塑料的相对价格323

第二节 陶瓷材料324

一、陶瓷材料的特性324

二、陶瓷材料的分类及用途324

第三节 橡胶324

一、橡胶的特性324

二、橡胶的品种、特点及用途324

第四节 粘接材料325

第五节 复合材料326

一、复合材料的特性326

二、复合材料的分类、性能与用途326

第六节 非金属履层326

基本参考文献327

第三篇 机械设计331

第一章 金属材料强度331

第一节 金属材料强度试验331

一、静拉伸试验331

二、静压缩试验331

三、冲击试验331

四、硬度试验331

五、疲劳试验333

第二节 影响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334

一、含碳量的影响334

二、合金元素的影响334

三、温度的影响334

四、热处理工艺的影响334

第三节 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334

一、应力集中的影响334

二、绝对尺寸及剖面形状的影响334

三、表面状态的影响338

第二章 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的工艺性340

第一节 概述340

第二节 零件结构工艺性340

一、铸件结构工艺性340

二、金属切削加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340

三、零部件装配和调整的结构工艺性346

四、焊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348

五、锻造零件的结构工艺性349

六、热处理零件的结构工艺性350

第三章 联接与紧固353

第一节 螺纹353

一、螺纹的种类、特点和应用353

二、螺纹零件的结构要素354

第二节 螺纹联接363

一、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及其应用363

二、螺栓、螺母等的性能等级和推荐材料363

三、螺栓螺纹的保证载荷364

四、螺栓联接的拧紧和防松365

第三节 键、销联接368

一、键和键联接的类型、特点和应用368

二、平键联接的强度校核369

三、平键和键槽的剖面尺寸370

四、销的选择和联接强度计算371

第四节 花键联接372

第五节 铆接、焊接和粘接373

一、铆接373

二、焊接375

三、粘接377

第六节 过盈联接377

第四章 齿轮传动379

第一节 概述379

第二节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380

一、渐开线圆柱齿轮轮齿的原始齿廓及其基本参数380

二、圆柱齿轮传动的精度380

三、圆柱齿轮传动几何尺寸计算381

四、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参数选择382

五、外啮合变位齿轮383

六、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385

七、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388

八、圆柱齿轮的结构389

九、渐开线圆柱齿轮零件工作图及其技术参数的标注392

第三节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413

一、概述413

二、作用力的计算413

三、强度计算414

四、结构设计414

五、圆锥齿轮零件工作图及其技术参数的标注415

第四节 蜗杆传动422

一、蜗杆传动的特点和类型422

二、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422

三、圆柱蜗杆传动的几何计算424

四、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426

五、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及热平衡计算427

六、蜗杆和蜗轮的材料及其结构428

七、蜗杆和蜗轮零件工作图及其技术参数的标注429

第五章 带传动与链传动439

第一节 带传动439

一、带传动的类型和应用439

二、普通V带传动的计算440

三、V带轮的材料及结构448

四、带传动的张紧448

五、带轮装置安装的公差453

六、同步带传动453

第二节 链传动457

一、概述457

二、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458

三、滚子链链轮端面齿形460

四、链传动的布置462

第六章 轴463

第一节 轴的功用和类型463

第二节 轴所用材料463

第三节 轴的结构设计465

第四节 轴的强度计算469

一、按扭转强度计算469

二、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469

第五节 轴的刚度计算471

第六节 软轴472

第七章 轴承473

第一节 滚动轴承473

一、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473

二、滚动轴承的类型和特性473

三、滚动轴承的代号475

四、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477

五、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477

六、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482

七、滚动轴承的安装与拆卸482

八、国产滚动轴承484

第二节 滑动轴承484

一、概述484

二、滑动轴承的类型和结构484

三、轴瓦和轴承衬的材料485

四、轴瓦的结构486

五、润滑剂和润滑装置486

六、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490

七、液体动压润滑轴承的计算490

八、液体静压轴承简介493

第八章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515

第一节 联轴器、离合器的类型和应用515

第二节 联轴器515

一、刚性联轴器515

二、可移式刚性联轴器516

三、联轴器的安装与调整518

第三节 离合器518

一、牙嵌式离合器518

二、圆盘摩擦离合器519

三、磁粉离合器519

四、超越离合器520

五、安全离合器521

六、制动器521

第九章 弹簧522

第一节 弹簧的功用和类型522

第二节 圆柱形拉伸、压缩螺旋弹簧的计算522

第三节 弹簧的制造、材料和许用应力529

一、弹簧的制造529

二、弹簧的材料及其许用应力529

第四节 压缩、拉伸弹簧作用力的调整结构531

第五节 圆柱形螺旋扭转弹簧532

第六节 碟形弹簧533

第十章 液压传动535

第一节 概述535

第二节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538

第三节 液压油539

一、液压油的主要性能和要求539

二、温度和压力对液压油粘度的影响540

三、液压油粘度的选择541

四、液压系统压力的分级541

第四节 油泵541

一、油泵的有关参数541

二、油泵的类型542

第五节 液压缸547

一、液压缸的分类547

二、几种常用的液压缸的结构549

三、液压缸一般性能计算550

第六节 液压缸的缓冲和排气装置553

一、固定节流缓冲装置553

二、可变节流缓冲装置554

第七节 液压缸主要零件的结构、材料和技术要求555

一、缸体端部连接形式555

二、活塞与缸体间的密封结构555

三、活塞杆的导向、密封和防尘556

四、缸体材料及制造技术要求557

五、活塞材料及制造技术要求557

六、活塞杆材料及制造技术要求558

七、导向套558

第八节 液压控制阀558

一、压力阀558

二、流量阀559

三、方向阀561

第十一章 气压传动564

第一节 气缸564

一、气缸的分类564

二、几种常用气缸564

三、气缸主要零部件的结构、材料及技术要求568

第二节 气缸辅助元件574

一、分水滤气器574

二、油雾器574

三、消声器574

第三节 气动控制元件575

一、压力控制阀575

二、流量控制阀577

三、方向控制阀579

第十二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简介583

第一节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组成583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硬件系统583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软件585

第二节 机械CAD的基本内容585

一、几何建模585

二、计算分析586

三、仿真587

四、绘图588

第十三章 电力传动589

第一节 电动机的选择589

一、电动机的选择原则589

二、电动机的机械特性589

三、电动机类型的选择590

四、电动机外壳结构形式的选择595

五、电动机电压和转速的选择596

六、电动机容量计算597

七、电动机过载能力和平均启动转矩598

第二节 常用电器控制线路600

第三节 电动机的启动及制动602

一、电动机的启动602

二、电动机的制动606

第四节 电动机的调速方法608

一、调速的主要指标608

二、三相感应电动机的调速608

三、直流电动机的调速611

基本参考文献612

第四篇 机械制造技术与工艺615

第一章 铸造615

第一节 铸造生产概述615

第二节 砂型铸造615

一、造型615

二、合金熔炼618

三、砂型铸件质量控制618

第三节 特种铸造624

一、金属型铸造624

二、压力铸造625

三、低压铸造626

四、离心铸造626

五、熔模铸造627

第四节 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特点628

一、灰口铸铁件生产628

二、铸钢件生产629

三、铜合金铸件生产629

四、铝合金铸件生产630

第五节 铸件结构设计630

一、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设计的要求630

二、合金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设计的要求630

三、铸造方法对铸件结构设计的要求632

第二章 锻造633

第一节 锻造生产概述633

一、锻造生产过程实质与特点633

二、锻造生产的类型及其应用633

三、常用合金的锻压性633

第二节 自由锻635

一、自由锻工序的变形特点及其应用635

二、自由锻件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636

三、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642

第三节 模锻与胎模锻643

一、模锻生产的工艺特点643

二、模锻类型644

三、锤上模锻644

四、胎模锻648

五、其它模锻648

第三章 冲压653

第一节 分离工序653

一、落料与冲孔653

二、精冲656

三、其它冲裁方法657

第二节 弯曲657

一、弯曲工艺要点657

二、弯曲力的计算659

三、弯曲毛坯长度的确定660

第三节 拉深660

一、直壁形零件的拉深660

二、拉深力、拉深功和压力机吨位663

三、拉深中的退火、酸洗和润滑664

第四节 其它成形工序665

一、翻边665

二、胀形667

三、缩口668

第五节 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670

一、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670

二、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671

第四章 焊接674

第一节 概述674

第二节 常用焊接方法及其应用676

一、手工电弧焊及焊接质量控制678

二、其它焊接方法工艺要点683

第三节 焊接结构设计689

一、接头设计及坡口制备689

二、焊缝689

第四节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692

一、碳钢的焊接692

二、普低钢的焊接693

三、不锈钢的焊接693

四、铸铁的焊补694

五、铝、铜及合金的焊接695

六、异种金属的焊接697

第五章 工程材料表面技术699

第一节 概述699

第二节 表面覆层技术700

一、涂装701

二、堆焊703

三、热喷涂(焊)704

第三节 表面覆膜技术705

一、电镀705

二、化学镀708

三、化学转化膜技术709

四、气相沉积技术711

五、金属着色713

第四节 其它材料表面新技术715

一、金属材料表面复合强化技术715

二、高密度能量表面技术716

第六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718

第一节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718

一、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718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718

三、工件的安装与获得尺寸的方法719

第二节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技术经济要求720

一、加工质量的基本概念720

二、影响加工质量的因素720

三、劳动生产率的基本概念727

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728

五、经济分析的概念729

第三节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731

一、概述731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734

三、工艺路线的拟定735

四、加工余量和工序间尺寸的确定741

第四节 工艺尺寸链743

一、尺寸链的基本概念743

二、工艺尺寸链的计算方法743

三、几种工艺尺寸链的分析和计算744

第七章 机床夹具设计746

第一节 机床夹具概述746

一、机床夹具的定义及组成746

二、机床夹具的功用及其分类746

第二节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748

一、工件的定位原理748

二、常见的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750

三、定位误差分析756

第三节 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760

一、夹紧装置的组成和基本要求760

二、夹紧力的确定760

三、基本夹紧机构及其设计要点763

四、夹紧的动力装置768

第四节 各类机床夹具的设计特点768

一、车床夹具768

二、钻床和镗床夹具770

三、铣床夹具778

第五节 专用夹具的设计方法781

一、夹具设计方法和步骤781

二、夹具总图上技术要求的制定782

三、夹具制造特点和结构工艺性783

第八章 测量技术基础785

第一节 测量的基本概念785

一、概述785

二、测量方法及测量器具785

三、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787

第二节 长度和角度测量794

一、长度基准和尺寸传递794

二、常用长度测量器具795

三、角度和锥度测量802

第三节 表面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测量804

一、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804

二、形位误差检测原则的应用举例805

第四节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809

一、比较法809

二、光切法809

三、干涉法809

四、针描法810

第九章 刀具材料812

第一节 刀具材料必须具备的性能812

第二节 碳素工具钢及合金工具钢812

一、碳素工具钢812

二、合金工具钢813

第三节 高速钢813

一、通用型高速钢813

二、高性能高速钢813

三、粉末冶金高速钢813

第四节 硬质合金816

一、硬质合金的特点816

二、常用硬质合金的分类、性能及应用816

第五节 涂层刀具材料820

第六节 其它刀具材料821

一、陶瓷821

二、金刚石822

三、立方氮化硼823

第十章 车刀、刨刀和插刀824

第一节 车刀的种类和应用824

第二节 车刀的几何参数825

一、基本定义825

二、车刀几何参数的选择826

三、断屑槽的选用826

第三节 车刀的结构型式和尺寸830

一、高速钢车刀条830

二、焊接式硬质合金车刀832

三、可转位硬质合金车刀839

第四节 车削切削用量及车削参数的计算858

一、切削深度的选择858

二、进给量的选择858

三、切削速度的计算861

四、切削力、切削功率的计算866

五、车削切削用量的选择举例868

第五节 刨刀870

一、刨刀的种类和应用870

二、刨刀的几何参数871

三、刨削切削用量及刨削参数的计算871

第六节 插刀877

一、插刀的种类和应用877

二、插刀的几何参数877

三、插削切削用量及插削参数的计算877

第十一章 孔加工刀具879

第一节 孔加工刀具的种类和应用879

第二节 钻头879

一、中心钻879

二、麻花钻880

三、高速钢麻花钻的型式和尺寸884

四、硬质合金钻头889

五、深孔钻892

第三节 扩孔钻及锪钻895

一、扩孔钻895

二、锪钻897

第四节 铰刀899

一、铰刀的种类和应用899

二、铰刀的结构和几何参数900

三、铰刀的型式和尺寸900

第五节 钻、扩、铰孔切削用量及其参数的计算906

一、孔加工的切削要素906

二、进给量的选择907

三、钻、扩、铰孔时切削速度的计算909

四、钻孔及扩孔时轴向力、扭矩及切削功率的计算911

五、钻、扩、铰孔切削用量的选择举例913

第六节 镗刀915

一、镗刀的种类和应用915

二、镗孔切削用量916

第七节 孔加工复合刀具917

一、孔加工复合刀具的种类和应用917

二、孔加工复合刀具的特点919

第十二章 铣刀920

第一节 铣刀的种类和应用920

第二节 铣刀的几何角度920

第三节 铣刀的型式和尺寸923

第四节 可转位硬质合金铣刀927

一、可转位硬质合金铣刀刀片的夹紧形式927

二、可转位硬质合金铣刀的刀片927

三、可转位硬质合金铣刀的型式和尺寸930

四、可转位硬质合金铣刀的标记932

第五节 铣削切削用量及铣削参数的计算935

一、铣削的切削要素935

二、切削层深度及铣刀直径的选择936

三、铣削进给量的选择936

四、铣削时切削速度的计算939

五、铣削时铣削力、扭矩和铣削功率的计算943

六、铣削切削用量的选择举例943

第十三章 拉刀946

第一节 拉刀的种类和应用946

第二节 拉刀的结构和几何参数947

一、拉刀的结构947

二、拉刀的几何参数947

第三节 拉削方式948

一、分层(普通)拉削方式948

二、分块(轮切)拉削方式948

三、综合拉削方式949

第四节 常用拉刀使用参考数据949

第五节 拉削表面常见的缺陷和解决方法956

第十四章 螺纹刀具957

第一节 螺纹刀具的种类和应用957

第二节 螺纹车刀957

一、螺纹车刀的结构和几何参数957

二、车螺纹时切削用量与切削参数的计算958

第三节 丝锥959

一、丝锥的结构和几何参数959

二、丝锥的型式和尺寸959

三、丝锥攻螺纹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计算962

第四节 圆板牙966

一、圆板牙的结构和几何参数966

二、圆板牙的型式和尺寸966

三、圆板牙套螺纹时切削速度及切削参数的计算968

第五节 螺纹铣刀968

一、螺纹铣刀的结构和型式尺寸968

二、螺纹铣刀铣螺纹时的切削用量968

第六节 螺纹滚压工具970

一、滚压工具的结构970

二、滚压螺纹的坯件直径及公差的确定971

三、滚压工具的型式和尺寸972

四、滚压螺纹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计算975

第十五章 齿轮刀具977

第一节 齿轮刀具的种类和应用977

一、加工圆柱齿轮的齿轮刀具977

二、加工蜗轮的刀具977

三、加工锥齿轮的刀具977

第二节 成形齿轮铣刀978

一、成形齿轮铣刀的工作原理978

二、齿轮铣刀的型式尺寸及刀号的选择978

第三节 插齿刀980

一、插齿刀的工作原理980

二、插齿刀的结构和型式尺寸980

第四节 齿轮滚刀984

一、齿轮滚刀的工作原理984

二、齿轮滚刀的结构985

三、齿轮滚刀的型式和尺寸985

第五节 剃齿刀987

一、剃齿刀的工作原理987

二、剃齿刀的结构和型式尺寸987

第六节 花键滚刀989

一、芬键滚刀的工作原理989

二、花键滚刀的结构及型式尺寸989

第七节 齿轮加工的切削用量及切削参数的计算991

一、切削深度(走刀次数)的选择991

二、进给量的选择991

三、切削速度的计算995

四、校验机床功率995

第十六章 磨具999

第一节 普通磨料磨具999

一、普通磨具的标志999

二、普通磨料的选择999

三、普通磨料粒度的选择1000

四、普通磨具硬度的选择1001

五、普通磨具结合剂的选择1001

六、普通磨具组织的选择1002

七、普通磨具形状和尺寸的选择1002

第二节 超硬磨料磨具1007

一、超硬磨具的标志1007

二、超硬磨料的选择1008

三、超硬磨料粒度的选择1008

四、超硬磨具结合剂的选择1009

五、超硬磨具浓度的选择1010

六、超硬磨具形状和尺寸的选择1010

第三节 砂轮的保管、安装、平衡和修整1012

一、砂轮的保管1012

二、砂轮的安装1012

三、砂轮的平衡1013

四、砂轮的修整1013

第四节 磨削用量的选择1015

第十七章 数控机床用刀具1017

第一节 数控机床对刀具的要求1017

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工具系统1017

第三节 刀具尺寸耐用度及尺寸自动补偿1021

第四节 数控机床的换刀方式1022

第五节 刀具状态的在线监测1022

基本参考文献(第一章到第十七章)1023

第十八章 中小型企业机电设备生产中的一般技术问题1025

第一节 拖拉机、柴油机和汽油机的技术问题1025

一、手扶拖拉机1025

二、轮式拖拉机1025

三、中小功率柴油机1025

四、中等功率柴油机1026

五、柴油发电机组1026

六、汽油机1026

第二节 电工电器产品的技术问题1026

一、设计技术1026

二、制造技术1027

三、检测技术1027

四、材料工程技术1027

五、安全及防止污染技术1027

第三节 机床工具产品的技术问题1027

一、设计技术1027

二、制造技术1027

第四节 通用机械的技术问题1027

一、设计技术1027

二、制造技术1028

第五节 工程机械的技术问题1028

一、设计技术1028

二、制造技术1028

三、试验检测技术1028

四、其它技术1028

第六节 基础件的技术问题1029

一、设计技术1029

二、制造技术1029

三、检测技术1029

四、其它技术1029

主要参考文献1029

第十九章 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产品1030

第一节 机电一体化名词来源及其作用1030

一、名词来源1030

二、机电一体化对机械工业的作用1030

第二节 国内外机电一体化发展概况1030

一、数控机床及机电一体化铸锻设备1031

二、电子化量具量仪1034

三、电子化仪器仪表1034

四、电子化家用电器1034

五、微电子控制的轻工机械1035

六、微电子控制的纺织机械1036

七、机电一体化的医疗器械1037

八、汽车与内燃机的电子化1038

九、机电一体化的办公机械1038

十、采用微电子技术的印刷机械1039

十一、电子式照相机1039

十二、工业机器人1039

十三、电子化低压电器1040

十四、电气传动控制装置1040

第三节 机械工业的常规工艺技术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产品1040

一、机械工业的常规工艺技术中的新工艺、新技术1040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1048

三、机电一体化产品1049

基本参考文献10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