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发展资料 主观、客观、国际比较 199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社会发展资料 主观、客观、国际比较 1992
  • 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ISBN:7503708883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9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社会发展资料 主观、客观、国际比较 199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主观指标3

一、环境3

城市居民对自然环境感受的分析3

表1—1—1 城市居民对自然环境状况的打分6

表1—1—2 城市居民对自然环境各方面的感受7

表1—1—3 分年龄城市居民对自然环境的感受8

表1—1—4 分性别城市居民对自然环境的感受9

表1—1—5 分文化程度城市居民对自然环境的感受11

表1—1—6 分职业城市居民对自然环境的感受12

二、人口14

城市居民对婚姻家庭感受的分析14

表1—2—1 城市居民对婚姻家庭关系的评价19

表1—2—2 分年龄城市居民对婚姻家庭关系的评价21

表1—2—3 分性别城市居民对婚姻家庭关系的评价23

表1—2—4 分文化程度城市居民对婚姻家庭关系的评价25

表1—2—5 分职业城市居民对婚姻家庭关系的评价27

城市居民对工作感受的分析31

三、劳动31

表1—3—1 城市居民对工作状况的打分37

表1—3—2 城市居民对工作各方面的满意度38

表1—3—3 分年龄城市居民对工作各方面的满意度40

表1—3—4 分性别城市居民对工作各方面的满意度42

表1—3—5 分文化程度城市居民对工作各方面的满意度44

表1—3—6 分职业城市居民对工作各方面的满意度46

四、居民生活50

城市居民对基本生活条件感受的分析50

表1—4—1 城市居民对基本生活条件的打分56

表1—4—2 城市居民对各种基本生活条件的评价57

表1—4—3 分年龄城市居民对各种基本生活条件的评价59

表1—4—4 分性别城市居民对各种基本生活条件的评价62

表1—4—5 分文化程度城市居民对各种基本生活条件的评价64

表1—4—6 分职业城市居民对各种基本生活条件的评价67

五、文化体育70

城市居民对业余文化生活感受的分析70

表1—5—1 城市居民对文化生活状况的打分75

表1—5—2 城市居民对业余文化生活各方面的评价76

表1—5—3 分年龄城市居民对业余文化生活的评价77

表1—5—4 分性别城市居民对业余文化生活的评价80

表1—5—5 分文化程度城市居民对业余文化生活的评价82

表1—5—6 分职业城市居民对业余文化生活的评价84

六、社会治安86

城市居民对社会状况感受的分析86

表1—6—1 城市居民对社会状况的打分92

表1—6—2 城市居民对社会各方面状况的感受92

表1—6—3 分年龄城市居民对社会状况的感受95

表1—6—4 分性别城市居民对社会状况的感受97

表1—6—5 分文化程度城市居民对社会状况的感受99

表1—6—6 分职业城市居民对社会状况的感受102

七、综合105

(一)城市居民对时间分配状况感受的分析105

(二)城市居民对生活的心理体验分析109

表1—7—1 城市居民对时间分配状况的感受113

表1—7—2 城市居民的实际时间分配状况和理想的时间分配114

表1—7—3 城市居民对时间分配状况的打分114

表1—7—4 分年龄城市居民对时间分配的感受115

表1—7—5 分性别城市居民对时间分配的感受116

表1—7—6 分文化程度城市居民对时间分配的感受117

表1—7—7 分职业城市居民对时间分配的感受118

表1—7—8 城市居民总体的心理体验119

表1—7—9 分年龄城市居民对生活的心理体验121

表1—7—10 分性别城市居民对生活的心理体验123

表1—7—11 分文化程度城市居民对生活的心理体验125

表1—7—12 分职业城市居民对生活的心理体验127

(三)城市居民的价值观念分析129

表1—7—13 城市居民对一生中最重要的三项要素的选择135

表1—7—15 城市居民的生活模式选择(分文化程度)136

表1—7—14 城市居民的生活模式选择(总体,分年龄组)136

表1—7—16 城市居民对12种价值陈述的赞同程度137

表1—7—17 分年龄城市居民对12种价值陈述的赞同度138

表1—7—18 分性别城市居民对12种价值陈述的赞同程度141

表1—7—19 分文化程度城市居民对12种价值陈述的赞同程度143

表1—7—20 分职业城市居民对12种价值陈述的赞同程度145

(四)城市居民对生活总体感受的分析147

表1—7—21 城市居民对生活各方面的感受151

表1—7—22 分年龄城市居民对生活各方面的感受153

表1—7—23 分性别城市居民对生活各方面的感受156

表1—7—24 分文化程度城市居民对生活各方面的感受158

表1—7—25 分职业城市居民对生活各方面的感受161

第二部分 客观指标167

1986至1990年的中国社会发展167

一、环境174

1986至1990年的环境指标分析174

表2—1—1 环境存量179

表2—1—2 三废处理情况180

表2—1—3 环境结构180

表2—1—4 环境变动181

二、人口182

1986至1990年的人口指标分析182

表2—2—1 人口存量188

表2—2—2 人口变动189

表2—2—3 人口结构190

表2—2—4 人口素质191

表2—2—5 人口婚姻191

三、经济192

1986至1990年的经济指标分析192

表2—3—1 经济存量(总量指标)197

表2—3—2 经济存量(人均指标)198

表2—3—3 经济结构199

表2—3—4 经济增长速度200

表2—3—5 经济质量201

四、劳动202

1986至1990年的劳动指标分析202

表2—4—1 社会劳动者人数208

表3—4—4 住房消费物价指数209

表2—4—2 社会劳动者构成210

表2—4—3 城镇待业情况211

五、居民生活212

1986至1990年的居民生活指标分析212

表2—5—1 居民收入、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221

表2—5—2 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速度222

表2—5—3 居民收入水平分组222

表2—5—4 城乡居民生活费支出构成223

表2—5—5 1990年城镇居民高低收入产生活费支出及其构成225

1986至1990年的社会保障指标分析226

六、社会保障226

表2—6—1 实行各项劳动保险制度的职工人数230

表2—6—2 全国劳动保险费用总额230

表2—6—3 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动保险费用总额231

表2—6—4 全国离休、退休、退职人数及平均生活费231

表2—6—5 全国各种福利院情况231

表2—6—6 集体办敬老院情况232

表2—6—7 社会福利费用总额232

表2—6—8 农村五保户供养情况232

表2—6—8 全国社会福利企业情况233

表2—6—9 城乡社会救济费用总额233

七、卫生保健234

1986至1990年的卫生指标分析234

表2—7—1 卫生机构、床位、人员239

表2—7—2 城乡医院、床位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39

表2—7—3 农村村级卫生组织情况240

表2—7—5 卫生经费241

表2—7—4 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及死亡情况241

1986至1990年的教育指标分析242

八、教育242

表2—8—1 各级各类学校数246

表2—8—2 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246

表2—8—3 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数247

表2—8—4 每万人口学生数和师生比247

表2—8—5 教育经费和校舍危房率248

九、文化体育249

1986至1990年的文化体育指标分析249

表2—9—1 文体事业机构及投入情况254

表2—9—2 为社会提供文化体育服务情况255

表2—9—3 群众参与文体活动情况256

表2—9—4 专业文体队伍建设情况256

表2—9—5 文化出版构成257

十、政法258

1986至1990年的政法指标分析258

表2—10—1 社会治安状况主要指标263

表2—10—3 查处违法犯罪人员主要情况264

表2—10—2 政法系统各类人员情况264

耕地面积267

第三部分 国际比较指标267

一、环境267

森林面积268

人均年取水量269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270

大气中悬浮颗粒浓度271

表3—1—1 耕地面积占全部土地面积的比例272

表3—1—2 人均耕地面积273

表3—1—3 森林面积274

表3—1—4 人均森林面积274

表3—1—5 人均年取水量275

表3—1—6 1973—1985年若干城市的二氧化硫浓度(日值)276

表3—1—7 1973一1985年城市地区的悬浮颗粒物浓度(日值)277

二、人口278

出生率278

平均预期寿命279

粗死亡率279

抚养系数280

城市人口比例281

计划生育率282

性别比282

识字率283

表3—2—1 出生率284

表3—2—2 粗死亡率284

表3—2—3 平均预期寿命284

表3—2—5 城市人口比例285

表3—2—6 1988年各大洲人口性别比285

表3—2—4 抚养系数285

表3—2—7 1970、1980年各地区识字率286

图3—2—1 已婚育龄妇女中采取避孕措施人数的百分比286

三、经济287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87

人均国内投资288

产业结构和产业增长率289

表3—3—2 人均国内投资292

表3—3—1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92

表3—3—4 产业增长率293

表3—3—3 产业结构293

四、居民生活294

消费物价指数294

家庭消费结构296

电话机拥有量299

每个可居住房间平均人数及住宅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301

人均能源消耗量302

食品消费303

人均每日食物卡路量、蛋白质、脂肪含量305

表3—4—1 消费物价总指数308

表3—4—2 食品消费物价指数308

表3—4—3 衣着消费物价指数309

表3—4—5 若干国家家庭消费结构310

表3—4—6 每个可居住房间平均人数311

表3—4—7 住宅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311

表3—4—8 1965、1988年各类国家和地区人均能源消耗量311

表3—4—9 人均动物性食品年消费量312

表3—4—10 人均植物性食品年消费量313

表3—4—11 人均每日食物长路里含量314

表3—4—12 人均每日食物蛋白质含量314

表3—4—13 人均每日食物脂肪含量315

五、劳动315

劳动力资源315

劳动力资源结构316

就业结构317

职工占就业者比重317

失业率320

居民中科技人员比例322

表3—5—1 若干国家劳动力资源323

表3—5—2 各类国家和地区劳动力资源结构324

表3—5—3 若干国家职工占就业总人数比重325

表3—5—4 若干国家的就业结构326

表3—5—5 若干国家的失业率326

表3—5—6 各类国家每千人中拥有的科技人员数326

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327

社会保障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327

六、社会保障327

主要社会保障全项目支出比重328

社会保障全收入构成328

人均社会保障实际支付额指数330

贫困人口比重331

表3—6—1 社会保障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334

表3—6—2 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二)335

表3—6—3 若干国家主要社会保障全项目支出比重336

表3—6—4 社会保障全收入构成(一)339

表3—6—5 人均社会保障实际支付额指数341

表3—6—6 发展中国家1985年贫困人口342

表3—6—7 80年代贫困状况的变化343

七、卫生保健344

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344

医疗卫生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345

平均每名医生及每名护土负担人口数346

医院每张床位平均负担人口数347

完成全程免疫比率348

婴儿死亡率349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51

孕产妇死亡率352

享有医疗保健服务人口比重354

表3—7—1 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355

表3—7—2 医疗卫生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355

表3—7—3 平均每名医生负担人口数356

表3—7—4 平均每名护土负担人口数357

表3—7—5 若干国家医院设施情况358

表3—7—6 1987—1988年各国完成全程免疫比率359

表3—7—7 婴儿死亡率360

表3—7—8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61

表3—7—9 发展中国家享有医疗保健服务人口比重362

图3—7—1 婴儿死亡率363

八、教育364

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364

小学入学率365

中学入学率365

高等教育入学率366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入学率367

小学女学生比例368

小学学生教师比例369

女教师占全体教师比例370

学生流失率372

表3—8—1 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373

表3—8—2 1965、1987年小学入学率374

表3—8—3 1965、1987年中学入学率374

表3—8—5 1986—1988年中等技术学校学生入学率375

表3—8—4 1965、1987年高等教育学生入学率375

表3—8—6 小学女学生比例376

表3—8—7 小学学生教师比例376

表3—8—8 初等教育中女教师占全体教师比例377

表3—8—9 中等教育中女教师占全体教师比例377

表3—8—10 学生流失率377

九、文化378

博物馆拥有量378

每千名居民电视机拥有量379

每千名居民收音机拥有量379

每千名居民电影院座位拥有量380

每百万居民图书出版种类381

每千人图书馆藏书占有量381

人均印刷品消耗量382

每千名居民日报发行量383

表3—9—1 各国博物馆拥有量384

表3—9—2 每千名居民电视机拥有量384

表3—9—3 每千名居民电影院座位拥有量385

表3—9—4 每千人图书藏书占有量385

表3—9—7 每千名居民日报发行量386

表3—9—5 各国图书出版种类386

表3—9—6 人均印刷品消耗量386

十、社会治安387

每万人拥有警察人数387

刑事案件发案率387

城市刑事案件发案率388

交通事故389

表3—10—1 部分国家和地区每万人拥有警察人数390

表3—10—2 世界若干城市刑事案件发案率3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