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消化系统肿瘤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消化系统肿瘤学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481MB
  • 文件页数:9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消化系统肿瘤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础篇1

第1章 消化系统应用解剖3

第一节 食管3

一、形态与分布3

二、血液供应3

三、淋巴分布4

四、胸导管4

五、食管裂孔4

第二节 胃4

一、形态与分布4

二、血管分布6

三、淋巴分布6

第三节 小肠8

一、形态特点8

二、血管分布10

三、神经分布与淋巴引流10

第四节 大肠10

一、形态特点10

二、动脉血液供应14

三、静脉回流14

四、淋巴引流15

第五节 肝和胆囊15

一、肝15

二、胆道系统18

第六节 胰腺19

一、形态特点19

二、胰管与副胰管20

三、血管分布20

四、淋巴系统20

第2章 消化系统器官的组织结构22

一、食管22

二、胃22

三、小肠24

四、大肠26

五、肝及胆道系统26

六、胰腺29

第3章 盆底解剖影像特征及生理意义31

第一节 盆底解剖影像特征31

一、骨盆与盆底肌32

二、肛管与肛周结构32

三、肛区解剖分层及最佳成像技术35

四、肛门内括约肌、直肠纵肌、肛门直肠平滑肌和联合纵肌39

五、肛提肌、耻骨直肠肌和泌尿生殖裂孔41

六、肛门外括约肌与耻骨直肠肌45

七、会阴深横肌和泌尿生殖隔47

八、肛周间隙47

九、盆底其他结构49

十、盆底影像解剖研究成果49

第二节 盆底解剖生理意义50

一、排便造影技术51

二、肛提肌51

三、耻骨直肠肌57

四、肛门外括约肌57

五、肛门内括约肌、直肠纵肌、肛提肌垂直部、联合纵肌58

六、泌尿生殖裂孔和肛门直肠角59

七、腹腔和盆腔内脏器官的重力60

八、膈肌、腹肌、腹内压、腹腔内脏器官61

九、充胀直肠、直肠内压和肛管内压61

十、盆底功能单位和复层-鞘状排便原理63

十一、主要最新成果66

第4章 消化系肿瘤免疫学69

一、肿瘤抗原类型69

二、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70

三、肿瘤逃避免疫攻击的机制72

四、肿瘤免疫学检测73

第5章 消化系统肿瘤蛋白质组学76

一、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意义76

二、蛋白质组学技术方法76

三、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临床研究应用85

第6章 消化系统肿瘤遗传学93

一、食管癌93

二、胃癌94

三、结直肠癌97

四、肝癌99

五、胰腺、胆囊癌100

第7章 消化系统肿瘤干细胞102

一、干细胞与肿瘤干细胞102

二、消化系肿瘤干细胞的分选鉴定104

三、消化系肿瘤干细胞的耐药性104

四、消化系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转移107

五、最新研究成果108

第8章 消化系统肿瘤病理学技术112

第一节 概述112

一、病理学检查取材要求112

二、肉眼检查与取材要求113

三、取材标本固定及常用固定液配制116

第二节 组织切片制备及染色117

一、石蜡包埋切片117

二、冷冻切片124

第三节 常用组织化学染色技术127

一、黏液物质染色127

二、黑色素染色128

三、真菌染色129

四、细菌染色130

五、胃幽门弯曲菌131

六、乙肝表面抗原染色132

七、胰岛细胞染色133

第四节 常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34

一、染色前准备135

二、常用染色方法140

三、染色效果对照与结果判断143

第五节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用于消化系统肿瘤诊断144

一、食管、胃肠肿瘤144

二、肝脏肿瘤150

三、胰腺肿瘤152

第六节 电镜技术发展简介与超薄切片制备技术153

一、电镜技术发展简介153

二、超薄切片制备技术153

辅助诊断篇159

第9章 消化系统肿瘤影像学诊断161

第一节 食管癌161

一、X线检查161

二、CT162

三、MRI162

第二节 胃、肠癌163

一、胃癌163

二、小肠癌165

三、结、直肠癌166

第三节 肝肿瘤168

一、原发性肝细胞癌168

二、原发性胆管细胞癌171

三、转移性肝肿瘤172

四、肝脏其他肿瘤174

第四节 胰腺肿瘤175

一、胰腺癌175

二、胰腺转移瘤177

三、胰腺其他肿瘤177

第五节 胆囊肿瘤178

一、胆囊乳头状腺瘤178

二、胆囊癌179

第10章 消化系统肿瘤超声诊断182

第一节 肝肿瘤182

一、良性肿瘤182

二、原发性肝细胞癌183

三、原发性肝胆管细胞性癌184

四、原发性肝母细胞瘤185

五、肝脏转移性癌185

六、肝脏非肿瘤性占位性病变186

第二节 胆囊与胆道系统肿瘤188

一、胆囊息肉样病变188

二、胆囊癌189

三、胆管癌190

四、壶腹周围肿瘤191

五、胆系病变影像诊断新技术192

第三节 胰腺肿瘤192

一、胰腺囊肿192

二、胰腺囊腺瘤或囊腺癌193

三、胰岛细胞瘤193

四、胰腺癌193

第四节 胃肠道肿瘤193

一、胃肿瘤194

二、结肠和直肠癌195

三、小肠肿瘤196

第11章 内镜检查197

第一节 消化系统内镜简介197

一、色素放大内镜197

二、FICE技术197

三、超声内镜198

四、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198

第二节 食管肿瘤198

一、良性肿瘤198

二、恶性肿瘤201

第三节 胃肿瘤204

一、恶性肿瘤204

二、胃良性肿瘤206

第四节 肠道肿瘤207

一、小肠肿瘤207

二、大肠肿瘤209

三、良性肿瘤211

第12章 肿瘤标志物检测212

第一节 检测原理及应用212

一、肿瘤标志物来源分类212

二、血样标本留取基本要求213

三、检测技术原理213

四、检测应用范围213

五、判断结果及评价方法213

六、肿瘤标志物主要特点及临床应用214

七、在肿瘤血清学中的应用214

第二节 胚胎性蛋白检测技术215

一、甲胎蛋白215

二、甲胎蛋白异质体216

三、癌胚抗原217

第三节 糖蛋白抗原检测技术218

一、糖链抗原19-9219

二、糖链抗原242219

三、糖链抗原72-4220

四、糖链抗原125220

五、糖链抗原15-3220

六、糖链抗原-50221

七、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221

八、肝癌相关抗原222

第四节 蛋白质抗原类检测技术222

一、组织多肽抗原222

二、细胞角蛋白19片段222

三、铁蛋白223

四、β2-微球蛋白223

五、胃蛋白酶原224

六、肿瘤相关胰蛋白酶-2224

七、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224

第五节 酶类检测技术224

一、α-L-岩藻糖苷酶224

二、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225

三、γ-谷氨酰转肽酶225

四、乳酸脱氢酶225

五、端粒酶226

第六节 最新进展226

一、细胞外基质蛋白-1226

二、丝/苏氨酸激酶227

三、缝隙连接蛋白家族228

四、E-钙黏蛋白230

五、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231

第13章 肿瘤脱落细胞学检查234

第一节 胸腔积液与腹水涂片细胞特征234

一、胃腺癌234

二、大肠癌235

三、肝癌235

四、胆囊癌236

第二节 胸腔积液与腹水细胞片石蜡包埋技术236

一、石蜡包埋程序237

二、临床应用237

第三节 肿瘤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技术239

一、样品前处理239

二、玻片预处理239

三、变性杂交240

四、洗涤与观察240

五、技术进展241

组织病理学诊断篇243

第14章 消化系统癌前病变245

第一节 恶性肿瘤癌前病变245

一、基本概念245

二、WHO分类和定义246

三、总结248

第二节 神经内分泌肿瘤248

一、术语和分类简介248

二、WHO 2010版分类248

三、地域特异性分期系统249

四、基本定义249

五、NETs报告250

第15章 食管肿瘤病理学251

第一节 概述251

一、食管肿瘤分类和分期251

二、食管病变组织活检与冷冻切片253

第二节 食管鳞状细胞癌254

一、概述254

二、癌前病变261

三、组织病理学类型与特点262

第三节 食管腺癌267

一、概述267

二、Barrett食管269

三、组织病理学类型与特点272

第四节 神经内分泌肿瘤276

一、概述276

二、组织学类型277

第五节 食管原发淋巴瘤279

第六节 食管间叶性肿瘤280

一、平滑肌瘤(leiomyoma)280

二、脂肪瘤280

三、颗粒细胞瘤281

四、胃肠间质瘤281

五、平滑肌肉瘤282

六、横纹肌肉瘤283

七、卡波西肉瘤283

八、滑膜肉瘤283

第七节 食管继发性肿瘤与恶性黑色素瘤284

一、继发性肿瘤284

二、黑色素瘤284

第16章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289

一、食管胃交界处特点289

二、定位诊断依据289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290

四、内镜和影像学检查291

五、肿瘤的分期及转移291

六、组织学分型292

七、肿瘤分类方法293

八、分子病理学特点294

九、治疗方法及预后判断294

第17章 胃肿瘤病理学296

第一节 胃癌299

一、概述299

二、常见组织学类型309

三、罕见病理学变异型319

四、前驱病变336

五、癌前病变340

六、早期胃癌347

七、胃息肉347

第二节 遗传性弥漫性胃癌349

第三节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355

第四节 胃间叶肿瘤368

一、ICO-O编码与病理组织学分级368

二、胃肠间质瘤368

三、平滑肌瘤374

四、平滑肌肉瘤375

五、血管球瘤375

六、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376

七、神经鞘瘤377

八、丛状纤维黏液瘤378

九、脂肪瘤378

十、胃颗粒细胞瘤378

十一、滑膜肉瘤380

十二、卡波西肉瘤380

十三、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381

十四、其他间质肿瘤383

第五节 胃淋巴瘤383

一、概述383

二、MALT淋巴瘤384

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87

四、T细胞淋巴瘤389

五、其他肿瘤389

第六节 胃继发性肿瘤391

一、概述391

二、乳腺癌胃转移392

三、恶性黑色素瘤胃转移392

四、肝癌胃转移393

五、其他癌转移393

第七节 胃混合性肿瘤394

一、肉瘤样癌394

二、混合性胃腺癌-胃肠间质瘤395

三、胃母细胞瘤396

第18章 壶腹部肿瘤病理学405

第一节 上皮性肿瘤406

一、腺瘤和其他癌前肿瘤406

二、壶腹区浸润性腺癌408

第二节 神经内分泌肿瘤411

第三节 间叶肿瘤413

一、良性或低度间叶肿瘤413

二、恶性间叶肿瘤415

第19章 小肠肿瘤病理学417

第一节 小肠癌419

第二节 小肠神经内分泌肿瘤422

一、概述422

二、十二指肠及其近端空肠神经内分泌肿瘤423

三、远端空肠及回肠神经内分泌肿瘤426

四、Meckel憩室的神经内分泌肿瘤428

第三节 小肠B细胞淋巴瘤428

第四节 小肠T细胞淋巴瘤431

一、肠病相关性小肠T细胞淋巴瘤(EARL)432

二、CD56+单态小肠T细胞淋巴瘤433

第五节 小肠间叶源性肿瘤434

一、胃肠道间质瘤434

二、血管肉瘤434

三、胃肠道透明细胞肉瘤435

四、炎性纤维性息肉435

五、其他间叶源性肿瘤436

第六节 小肠继发性肿瘤436

第20章 阑尾肿瘤441

一、WHO组织学分类441

二、阑尾腺癌444

三、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447

四、阑尾其他肿瘤449

第21章 结肠和直肠肿瘤451

第一节 结肠和直肠癌前病变453

一、概述453

二、异常隐窝灶454

三、腺瘤454

四、幼年性息肉455

五、Peutz-Jeghers息肉455

六、其他类型反应性病变或假性肿瘤455

第二节 腺瘤456

一、概述456

二、管状腺瘤458

三、绒毛状腺瘤458

四、管状绒毛状腺瘤458

第三节 结肠和直肠息肉459

一、锯齿状病变459

二、幼年性(潴留性)息肉460

三、Peutz-Jeghers息肉461

四、炎症性息肉461

五、血吸虫卵性息肉462

六、淋巴样息肉462

第四节 结肠和直肠息肉病462

一、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462

二、Lynch综合征466

三、Cowden综合征468

四、幼年型息肉病471

五、其他息肉病471

第五节 结肠癌和直肠癌472

一、概述472

二、结直肠腺癌476

三、神经内分泌肿瘤478

第六节 结肠和直肠间叶肿瘤480

一、平滑肌肿瘤480

二、脂肪瘤480

三、脉管肿瘤481

四、其他肿瘤481

第七节 结肠和直肠间质瘤482

第八节 结肠和直肠B细胞淋巴瘤482

第22章 肛管肿瘤486

第一节 肛管上皮源性肿瘤487

一、鳞状细胞癌487

二、疣状癌490

三、腺癌490

四、Paget病491

第二节 肛管其他原发性肿瘤492

一、恶性黑色素瘤492

二、肛管鳞状上皮乳头状瘤492

三、囊性错构瘤492

四、神经内分泌肿瘤492

五、淋巴瘤493

第三节 其他肿瘤或瘤样病变493

一、肛周皮肤及附属器肿瘤493

二、肛管和肛周间叶源性肿瘤494

三、肛管和肛周瘤样病变495

四、其他肿瘤及转移性肿瘤495

第23章 肝脏和肝内胆管肿瘤497

第一节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和肝细胞腺瘤499

一、局灶性结节性增生499

二、肝细胞腺瘤500

第二节 肝细胞癌502

第三节 肝内胆管细胞癌509

第四节 混合型肝细胞癌514

第五节 肝母细胞瘤515

第六节 肝脏黏液性囊性肿瘤519

第七节 肝脏淋巴瘤520

第八节 肝脏间叶肿瘤521

一、间叶性错构瘤521

二、婴儿型血管瘤522

三、海绵状血管瘤523

四、淋巴管瘤和淋巴管瘤病523

五、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脂肪瘤性病变523

六、脂肪性肿瘤和脂肪性病变524

七、孤立性纤维性肿瘤524

八、炎性假瘤525

九、胚胎性肉瘤525

十、Kaposi肉瘤526

十一、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526

十二、血管肉瘤527

十三、癌肉瘤527

十四、肝胆横纹肌肉瘤527

十五、肝脏肾外恶性横纹肌样瘤528

十六、平滑肌肉瘤528

第九节 肝继发性肿瘤529

第24章 胆囊和肝外胆管肿瘤536

第一节 胆囊癌540

第二节 肝外胆管癌546

第三节 胆囊及肝外胆管神经内分泌肿瘤547

第四节 胆囊和肝外胆管其他肿瘤549

一、间叶源性肿瘤549

二、淋巴瘤550

三、恶性黑色素瘤与继发性转移肿瘤550

第25章 胰腺肿瘤558

第一节 胰腺肿瘤主要特点与诊断技术560

第二节 胰腺导管腺癌564

第三节 胰腺浆液性囊性肿瘤577

一、浆液性微囊性腺瘤577

二、浆液性寡囊性腺瘤578

三、实性浆液性腺瘤579

四、浆液性囊腺癌579

五、浆液性囊性肿瘤预后及鉴别诊断580

六、其他肿瘤580

第四节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581

第五节 胰腺导管内肿瘤584

一、乳头状黏液性肿瘤584

二、导管内管乳头状瘤589

第六节 胰腺腺泡细胞肿瘤590

一、腺泡细胞囊腺瘤590

二、胰腺腺泡细胞癌591

第七节 胰母细胞瘤593

第八节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595

第九节 其他胰腺癌598

一、嗜酸性细胞癌598

二、非黏液、糖原缺乏的囊腺癌598

三、髓样癌598

四、微腺体癌598

五、绒癌598

六、透明细胞癌598

七、纤毛细胞癌598

八、小细胞癌598

第十节 胰腺内分泌肿瘤599

第十一节 胰腺常见神经内分泌肿瘤606

一、胰岛素瘤606

二、高血糖素瘤607

三、生长抑素瘤607

四、促胃液素瘤608

五、血管活性肠肽瘤608

六、分泌5-羟色胺的肿瘤609

七、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其他异位激素的肿瘤609

八、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610

九、混合性胰腺外分泌-神经内分泌癌611

十、发生在MEN1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612

十一、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612

第十二节 胰腺间叶性肿瘤613

第十三节 胰腺淋巴瘤615

第十四节 胰腺继发性肿瘤617

第十五节 瘤样病变618

一、炎性假瘤618

二、胰腺错构瘤619

三、假性淋巴瘤619

四、囊肿619

外科治疗篇623

第26章 食管肿瘤外科治疗625

第一节 食管恶性肿瘤625

一、概述625

二、传统手术治疗631

三、早期食管癌微创治疗645

四、中晚期食管癌综合治疗646

五、展望646

第二节 食管良性肿瘤647

一、概述647

二、食管平滑肌瘤648

三、食管囊肿与重复畸形651

第27章 食管胃交界肿瘤外科治疗654

第一节 良性肿瘤654

一、食管平滑肌瘤654

二、其他良性肿瘤656

第二节 恶性肿瘤656

一、概述656

二、根治性切除术657

三、根治术切除范围控制660

四、淋巴结清扫范围661

五、消化道重建661

第28章 胃与小肠肿瘤外科治疗666

第一节 胃癌666

一、适应证与术式选择666

二、胃癌远端根治术666

三、胃癌近端根治术672

四、全胃切除术676

第二节 小肠肿瘤678

第29章 结直肠肿瘤外科治疗681

第一节 结肠癌681

一、右半结肠切除术681

二、横结肠癌根治术684

三、左半结肠切除术687

四、乙状结肠癌根治术689

第二节 直肠癌691

一、经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691

二、Hartmann手术696

三、经腹直肠前切除术697

四、经腹腔肛管、直肠拖出切除术699

五、腹会阴切除原位人工肛门重建术701

六、腹盆淋巴结扩大清除术702

七、保留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704

八、直肠系膜全切除术706

第三节 肛管癌707

一、局部切除术708

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乙状结肠造口术708

三、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708

四、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710

第30章 肝脏和胆管肿瘤外科治疗712

第一节 胆管肿瘤712

一、肝门胆管癌切除术712

二、胆管中段癌切除术715

三、胆管下段癌切除术715

四、技术进展715

第二节 肝脏肿瘤716

一、肝局部切除术716

二、肝左外叶切除术717

三、左半肝切除术718

四、右半肝切除术719

五、肝右三叶切除术720

六、肝左三叶切除术722

第31章 胰腺肿瘤外科治疗724

第一节 概述724

第二节 胰腺体尾部切除术725

第三节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27

第四节 胰岛细胞瘤切除术734

第32章 消化道肿瘤腹腔镜手术736

第一节 概述736

第二节 胃恶性肿瘤741

一、概述741

二、远端胃大部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743

三、近端胃大部切除保留脾脏D2淋巴结清扫术748

四、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748

第三节 小肠肿瘤750

第四节 结肠癌753

一、右半结肠切除术754

二、左半结肠切除术754

三、乙状结肠切除术759

第五节 全结肠腹腔镜切除术762

第六节 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767

第七节 直肠低位癌切除保肛术774

一、直肠低位前切除保肛术774

二、经内外括约肌切除极端保肛术776

非外科治疗篇785

第33章 消化系统肿瘤化疗与放射治疗787

第一节 食管癌787

一、治疗方法选择787

二、放射治疗787

三、化疗789

第二节 胃癌790

一、联合化、放射治疗方案评价790

二、联合化疗791

三、放射治疗791

第三节 结直肠肛门癌794

一、化疗794

二、放射治疗796

第四节 肝癌798

一、化疗798

二、放射治疗802

第五节 胆系恶性肿瘤804

一、化疗804

二、放射治疗805

第六节 胰腺癌806

一、化疗806

二、放射治疗808

三、放射治疗+化疗联合808

第34章 消化系统肿瘤分子靶向治疗814

第一节 食管癌和胃癌814

第二节 结直肠癌816

一、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816

二、西妥昔+FOLFIRI与肿瘤K-ras基因表达817

三、西妥昔单抗+FOLFOX与FOLFOXⅢ期研究818

四、贝伐单抗联合化疗818

五、结直肠癌化疗方案818

第三节 肝癌与胰腺癌819

一、肝癌819

二、胰腺癌820

第35章 消化道肿瘤中医治疗822

第一节 概论822

一、中医对消化道肿瘤的认识822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现状822

三、主要辨证施治法则823

第二节 食管癌824

一、主要病因病机824

二、辨证治疗原则825

三、常见证型辨治825

四、常用中草药825

第三节 胃癌825

一、主要病因病机826

二、辨证治疗原则826

三、常见证型辨治826

四、常用中草药827

第四节 结直肠癌827

一、主要病因病机827

二、辨证治疗原则827

三、常见证型辨治827

四、常用中草药827

第五节 胰腺癌828

一、主要病因病机828

二、辨证治疗原则828

三、常见证型辨治828

四、常用中草药828

第36章 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830

第一节 概述830

一、肿瘤免疫治疗机制830

二、肿瘤免疫逃避机制830

三、肿瘤免疫治疗种类831

第二节 食管癌832

一、细胞因子及体细胞治疗832

二、肿瘤疫苗832

第三节 胃癌833

一、细胞因子疗法833

二、肿瘤疫苗833

三、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833

四、过继性免疫治疗834

五、肿瘤疫苗治疗834

第四节 胰腺癌834

一、主动免疫治疗834

二、树突状细胞及蛋白肽疫苗835

三、过继细胞免疫治疗835

四、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835

第五节 肝癌835

一、细胞因子治疗835

二、DC疫苗835

三、过继免疫治疗836

四、抗原肽疫苗836

第37章 消化道肿瘤热疗837

第一节 概述837

一、肿瘤热疗机制837

二、加热对肿瘤细胞分子损伤的机制839

三、热疗对免疫系统的影响840

四、热疗的骨髓保护作用841

五、热疗与肿瘤转移842

六、热耐受与肿瘤治疗842

第二节 临床热疗应用843

一、热疗种类843

二、常规高温热疗技术和测温技术844

三、常用加热治疗方法844

四、疗效评定标准847

五、全身热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847

六、热疗的不良反应848

七、热化疗848

八、腹腔内热灌注化疗852

九、热放射治疗854

十、放射治疗、化疗与热疗联合应用856

第三节 消化道肿瘤的热疗857

一、食管癌857

二、胃癌伴腹膜播散859

三、结直肠癌860

四、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861

五、胰腺癌862

六、胆囊癌和胆管癌863

第38章 消化道肿瘤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870

第一节 概述870

第二节 肿瘤特异性转移因子870

一、TSTF制备及鉴定871

二、TSTF的作用机制及其特点871

三、临床应用871

第三节 消化道肿瘤及其特异性转移因子873

一、食管癌873

二、胃肠道肿瘤873

三、肝脏肿瘤873

个体化治疗检测篇877

第39章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技术879

第一节 概述879

第二节 最新技术进展881

一、多元荧光原位杂交882

二、光谱核型分析882

三、FISH-显带分析技术882

第三节 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882

一、食管癌882

二、胃癌884

三、胆道肿瘤884

四、胰腺肿瘤886

第40章 基因测序技术888

第一节 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技术888

一、概述888

二、实时荧光定量PCR889

三、在消化道肿瘤的应用889

第二节 基因测序检测技术892

一、传统DNA测序技术原理892

二、新一代DNA测序技术原理893

三、基因测序技术发展方向及其重要意义895

四、临床与研究应用896

第41章 消化系统肿瘤药物敏感性检测902

第一节 体外肿瘤药敏试验法902

一、四氮唑盐法902

二、ATP生物荧光法904

三、三维立体组织培养法905

四、胶原凝胶液滴包埋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法906

第二节 体内肿瘤药敏实验方法909

一、裸鼠模型909

二、肾包膜下肿瘤移植检测法909

三、非肥胖糖尿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模型910

第三节 消化系肿瘤药敏检测与个体化治疗910

第42章 消化系肿瘤辅助化疗分子标记检测914

一、胃癌914

二、结肠癌915

三、胰腺癌与原发性肝癌916

第43章 消化系统肿瘤血清学检查及预后监测918

第一节 食管癌918

一、血清学检查918

二、预后监测918

第二节 胃癌918

一、血清学检查918

二、预防监测919

三、遗传易感性920

第三节 结直肠癌920

一、血清学检查920

二、预后监测920

第四节 肝癌921

一、血清学检查921

二、自我监测肝癌921

三、预后和继发性922

第五节 胆囊癌与胰腺癌923

一、胆囊癌923

二、胰腺癌923

中英文名词对照9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