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育儿百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育儿百科
  • 豁然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ISBN:780174122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66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698页
  • 主题词:婴幼儿-哺育;婴幼儿-妇幼保健;婴幼儿-智力开发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育儿百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孩以食为天2

第一章 儿童营养概述2

一、儿童对营养素的需要2

(一)从能量的角度讲2

(二)从营养素的角度讲3

二、儿童的喂养4

(一)母乳喂养5

(二)人工喂养7

(三)混合喂养10

第二章 乳儿或乳儿的喂养10

一、喂养的种类11

(一)母乳喂养11

(二)人工喂养30

(三)混合喂养37

二、不同阶段的喂养39

(一)新生儿——出生第一周39

(二)未满月的乳儿-7~28天51

(三)1~3个月的乳儿57

(四)4~6个月的乳儿67

(五)7~9个月的乳儿75

(六)10个月至1周岁的乳儿或婴儿82

第三章 婴幼儿与儿童的饮食90

一、平衡膳食90

(一)按要求添加营养品90

(二)偏食、挑食93

(三)厌食96

二、进食问题99

(一)贪玩忘食99

(二)营养过剩101

三、不同阶段的饮食102

(一)1~1.5岁的乳儿102

(二)1.5~2岁的乳儿114

(三)2~2.5岁的乳儿124

(四)2.5~3岁的婴儿136

(五)3岁的幼儿142

(六)入学前4~6岁儿童146

第二篇 孩子的照料与护理156

第四章日常的照料156

一、新生儿期和乳儿期的照料156

(一)新生儿——出世的第一周156

(二)7~28天的乳儿163

(三)1~3个月的乳儿165

(四)4~6个月的乳儿169

(五)7~9个月的乳儿173

(六)10个月至1周岁175

二、乳儿期的照料177

(一)1~1.5岁的乳儿177

(二)1.5~2岁的乳儿182

(三)2~2.5岁的婴儿186

(四)2.5~3岁的婴幼儿190

(五)3岁的幼儿193

(六)入学前4~6岁儿童196

第五章 对孩子的护理202

一、对新生儿的护理202

(一)要求202

(二)异常情况的及时发现203

(三)新生儿的保暖207

(四)新生儿的皮肤护理207

(五)新生儿护理的重点208

二、对早产儿的护理212

(一)早产儿生理特点212

三、对乳儿或乳儿的护理215

(一)护理内容215

(二)小儿的体育锻炼217

(三)小儿的睡眠220

(四)小儿健康的判别223

四、教孩子学走路225

(一)孩子学走路的最佳时期225

(二)教孩子学走路的注意事项225

第三篇 儿童的智力开发与心理素质的培养228

第六章智力开发228

一、儿童早期教育228

(一)必要性228

(二)适时性228

(三)超前性229

(四)乳儿或婴儿的早期教育230

(五)如何正确认识早期教育237

二、开发智力的措施242

(一)三多多看、多听、多动手242

(二)引导和鼓励孩子多提问题242

(三)扩大孩子的眼界242

(四)启发性的玩具242

三、与智力有关的问题243

(一)智商及其判定243

(二)新生儿的智能力判定244

(三)孩子的才能及因材施教245

(四)智力低下的预防、早期发现及补救246

(五)小儿语言发育及其强化249

四、与教育效果有关的因素252

(一)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252

(二)家庭教育的有利因素253

五、处理好托儿期教育254

(一)孩子不爱去幼儿园怎么办254

(二)家庭怎样配合幼儿园的教育255

(三)家庭如何配合幼儿园进行知识教育255

(四)引导幼儿接触小朋友256

第七章 心理素质培养256

一、性格问题256

(一)早期教育方式与性格导向256

(二)孩子良好个性的培养258

(二)孩子健全性格的培养259

二、气质问题260

(一)气质教育260

(二)培养孩子的胆量263

三、优教意识263

(一)涉及的方面263

(二)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264

四、正确对待孩子的毛病264

(一)任性265

(二)撒娇265

(三)懒惰266

(四)说谎266

(五)偷摸267

五、能力268

(一)有关“能力”的概述268

(二)各种能力的培养269

六、营造适合儿童发展的小环境279

(一)属于小孩自己的独立居室279

(二)家具要于小孩相匹配279

(三)小天地的光线与色调280

七、口吃与孤独症280

(一)口吃的预防与矫正281

(二)孤独症的预防与家庭护理282

八、双亲的影响282

(一)父母的言传身教283

(二)对子女的尊重与关爱289

第四篇 儿童的生长和发育302

第八章儿童的生长和发育概述302

一、体格的发展演变302

(一)体格生长302

(二)体格发育302

(三)衡量生长发育的指标及其标准303

二、心理的的发展演变307

(一)心理发育307

(二)探讨心理发育的原则307

(三)儿童不同阶段的心理发育308

第九章 成长阶梯313

一、新生儿的生理特点313

(一)循环313

(二)呼吸313

(三)消化313

(四)神经系统314

(五)酶系统314

(六)体温调节314

(七)皮肤314

二、周岁小儿的发育过程315

(一)从初生到一周岁315

(二)乳牙萌生316

(三)母爱316

三、小儿各部或系统发育特点317

(一)头部的发育317

(二)胸腹部的发育317

(三)骨骼的发育318

(四)牙齿的发育318

(五)神经系统的发育318

(六)运动系统的发育320

(七)语言的发育321

第十章 体格发育测量322

一、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标322

(一)阿普加评分322

(二)身高323

(三)体重324

(四)其他指标325

二、小儿的生长发育变化326

(一)身高增长326

(二)体重增加326

(三)头围变化328

(四)颅骨的变化328

(五)脊柱的变化328

(六)牙齿的变化329

三、小儿视力与听力的测量329

(一)视力测定329

(二)听力测定329

四、小儿生命体征的测量330

(一)体温的测量330

(二)呼吸频率的测量330

(三)脉搏的测量331

五、对小儿生长发育的测量331

(一)测量内容331

(二)测量方法332

(三)小儿发育健康标准333

第五篇 儿童计划免疫336

第十一章有关免疫接种的常识336

一、人工自动免疫336

(一)疫苗的制备336

(二)疫苗的接种337

(三)接种的反应338

二、人工被动免疫338

第十二章 计划免疫的意义、程序及接种反应的处理339

一、计划免疫的意义339

二、计划免疫程序339

(一)常规免疫接种及其加强339

(二)其他免疫接种341

(三)加强免疫接种343

(四)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疫苗343

三、预防接种反应及处理344

(一)一般反应344

(二)异常反应344

第六篇 意外伤害的处理或急救348

第十三章一般损伤及其处理348

一、软组织损伤及其处理348

(一)撕脱伤348

(二)擦伤348

(三)指甲挠破脸348

(四)刺、割伤348

(五)裂伤349

(六)挫伤349

(七)挤、压伤350

(八)砸伤、摔伤及磕碰伤350

(九)器械伤350

(十)其他损伤350

二、乳儿期容易出现的损伤351

(一)跌落与碰伤351

(二)坠落或摔伤351

三、小儿的跌、摔伤(5~6岁)353

四、某些部位的损伤353

(一)口腔损伤353

(二)手损伤353

(三)脚外伤355

(四)眼外伤355

五、物理化学性损伤356

(一)烧伤、烫伤356

(二)化学烧伤357

(三)冻伤358

六、他人造成的伤害358

七、交通事故(3~6岁)359

(一)车祸是这个年龄段最可怕的灾难359

(二)孩子潜在的交通事故隐患359

(三)孩子发生交通事故的处理360

附:迷路或跌入沟坑361

第十四章 出血与异物361

一、出血361

(一)概述361

(二)容易发现的出血(外出血)362

(三)不容易发现的出血(内出血)364

二、异物365

(一)眼异物366

(二)耳异物366

(三)鼻异物366

(五)食管异物367

(六)气管异物368

第十五章 蛰伤、叮咬与咬伤369

一、蛰伤369

(一)蝎子蛰伤369

(二)蜂蛰伤370

二、叮咬370

(一)蚊子叮咬370

(二)蚂蝗咬伤370

(三)其他虫叮咬371

三、咬伤371

(一)狗咬伤371

附:狂犬病371

(二)毒蛇咬伤与毒蛇咬伤中毒373

第十六章 威胁生命的意外376

一、窒息376

(一)窒息的原因377

(二)窒息致命危险及其预防378

(三)呼吸停止的现场抢救378

二、一氧化碳中毒379

(一)发病机制379

(二)临床表现379

(三)抢救379

(四)预防与宣教379

三、其他中毒380

(一)引起小儿中毒的可能性380

(二)中毒的种类380

(三)中毒的处理382

(四)中毒的预防383

四、触电383

(一)原因和发病机制384

(二)临床表现385

(三)处理386

(四)预防触电事故386

五、溺水387

(一)原因387

(二)类型388

(三)临床表现388

(四)诊断389

(五)治疗389

(六)预防389

六、猝死和心肺脑复苏390

(一)猝死390

(二)肺脑复苏391

第七篇 常见的重要症状及疾病400

第十七章常见的重要症状400

一、新生儿生理性黄疸400

二、核黄疸400

(一)核黄疸的概述400

(二)核黄疸的原因401

(三)核黄疸的临床402

三、Rh血型不合溶血-ABO血型不合溶血402

(一)概述402

(二)病理和发病机制403

(三)临床表现403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404

(五)治疗404

(六)预防405

四、惊跳与惊厥405

(一)惊跳405

(二)惊厥406

五、高热409

(一)影响体温的因素及体温调节409

(二)发热原因与机制410

(三)发热对孩子的影响411

(四)诊断412

(五)治疗414

附:测体温415

六、血尿415

(一)血尿的界定415

(二)血尿的原发病及伴发症状416

(三)血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417

第十八章 传染病418

一、水痘418

(一)概述418

(二)流行病学418

(三)临床表现419

(四)诊断420

(五)治疗421

(六)预后422

(七)预防423

二、麻疹423

(一)概述423

(二)流行病学424

(三)临床表现425

(四)并发症427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428

(六)治疗429

(七)预防433

三、风疹433

(一)概述433

(二)病原体、传染源和传染途径434

(三)临床表现434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436

(五)治疗436

(六)预防436

四、幼儿急疹437

(一)简述437

(二)病原体、传染源和传播方式437

(三)临床表现437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438

(五)治疗438

五、白喉438

(一)流行病学439

(二)临床表现439

(三)并发症441

(四)诊断441

(五)治疗442

(六)预防442

六、百日咳442

(一)病原学443

(二)临床表现443

(三)并发症444

(四)诊断444

(五)治疗445

(六)预防445

七、脊髓灰质炎445

(一)流行病学446

(二)临床表现447

(三)诊断449

(四)治疗450

(五)预防450

八、猩红热450

(一)流行病学451

(二)临床表现452

(三)并发症453

(四)诊断454

(五)治疗454

(六)预防455

九、流行性腮腺炎455

(一)流行病学456

(二)临床表现457

(三)并发症458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459

(五)治疗459

(六)预防461

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462

(一)流行病学462

(二)发病机制463

(三)临床表现463

(四)并发症与后遗症466

(五)诊断467

(六)治疗467

(七)预防468

附:脑膜炎469

十一、流行性乙型脑炎472

(一)流行病学472

(二)临床表现473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474

(四)治疗475

(五)预防475

十二、流感476

(一)流行病学476

(二)临床表现478

(三)诊断479

(四)治疗479

(五)预防480

第十九章 呼吸系统疾病480

一、上呼吸道感染480

(一)概述481

(二)发病机制481

(三)临床表现482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483

(五)治疗484

(六)预防484

二、普通感冒485

(一)病原学485

(二)临床表现485

(三)并发症486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486

(五)治疗487

(六)预防488

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488

(一)病因488

(二)发病机制489

(三)临床表现489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490

(五)治疗和预防490

四、支气管哮喘491

(一)病原491

(二)流行病学491

(三)发病机制492

(四)临床表现492

(五)实验室检查493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494

(七)治疗495

(八)预防497

五、肺炎497

(一)新生儿肺炎497

(二)小儿肺炎499

第二十章 营养缺乏症与内分泌疾病502

一、佝偻病502

(一)发病原因502

(二)发病规律504

(三)发病机制504

(四)临床表现504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506

(六)治疗507

(七)预防508

附:佝偻病的分类508

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511

(一)病因511

(二)发病机制511

(三)临床表现512

(四)诊断512

(五)治疗513

三、营养不良513

(一)营养缺乏513

(二)营养过剩517

四、克汀病517

(一)病因517

(二)临床表现518

(三)诊断518

(四)治疗518

(五)预防519

第二十一章 眼、耳鼻咽喉及口腔疾病519

一、弱视519

(一)概述519

(二)发病原因520

(三)临床表现521

(四)治疗521

二、斜视523

(一)双眼单视523

(二)斜视的分类525

(三)斜视的检查526

(四)临床表现527

(五)治疗528

(六)预防530

三、近视眼530

(一)近视眼的病因531

(二)近视眼的分类532

(三)临床表现532

(四)治疗533

(五)预防534

四、色盲535

(一)分类535

(二)检查方法536

五、沙眼537

(一)病因和病理537

(二)临床表现538

(三)诊断538

(四)并发症539

(五)治疗540

六、结膜炎540

(一)病因540

(二)临床表现540

(三)诊断541

(四)治疗及预防541

七、中耳炎542

(一)急性化脓性中耳炎542

(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43

(三)结核性中耳炎544

(四)非化脓性中耳炎545

八、鼻炎546

(一)急性鼻炎547

(二)过敏性鼻炎548

九、扁桃体炎548

(一)病因549

(二)病理549

(三)临床表现549

(四)并发症550

(四)诊断551

(五)治疗551

(六)预防552

十、腺样体炎552

(一)病因552

(二)病理553

(三)临床表现553

(四)诊断553

(五)治疗554

十一、龋齿554

(一)病因554

(二)病理555

(三)临床表现556

(四)诊断556

(五)治疗556

(六)预防557

十二、错?畸形558

(一)概述558

(二)病因与分类法559

(三)临床表现562

(四)诊断563

(五)治疗563

(六)预防563

十三、舌系带过短564

十四、鹅口疮564

第二十二章 消化系统疾病564

一、消化不良564

二、腹泻与便秘565

(一)小儿腹泻565

附:小儿秋季腹泻569

(二)小儿便秘570

三、病毒性肝炎571

(一)甲型病毒性肝炎572

(二)乙型病毒性肝炎576

(三)丙型病毒性肝炎581

(四)丁型病毒性肝炎581

(五)戊型病毒性肝炎582

四、细菌性痢疾582

(一)病原学583

(二)临床表现及分型583

(三)诊断585

(四)鉴别诊断586

(五)治疗586

(六)预防586

第二十三章 泌尿系统疾病587

一、尿路感染587

(一)泌尿道感染的病原学587

(二)临床表现588

(三)诊断588

(四)治疗588

(五)预防589

二、肾炎589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589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595

(三)急进性肾小球肾炎599

三、肾病综合征602

(一)分类602

(二)病因603

(三)病理生理603

(四)临床表现604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605

(六)治疗605

(七)预后606

第二十四章 血液系统疾病606

一、小儿营养不良性贫血606

(一)缺铁性贫血606

(二)营养性乳儿巨幼红细胞性贫血608

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09

(一)病因609

(二)临床表现609

(三)治疗609

三、白血病610

(一)病因610

(二)类型611

(三)临床表现611

(四)实验室检查612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612

(六)治疗613

(七)预后613

第二十五章 循环系统疾病614

一、心律异常614

(一)窦性心率不齐614

(二)窦性心动过速614

(三)病窦综合征614

(四)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14

(五)早搏615

(六)房室传导阻滞615

二、心肌炎615

(一)病因或原发病615

(二)临床表现616

(三)诊断616

(四)治疗616

(五)预后617

三、先天性心脏病617

(一)病因618

(二)分类618

(三)临床表现619

(四)诊断621

(五)处理622

(六)预后623

(七)预防623

四、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624

(一)病因624

(二)临床表现624

(三)治疗624

五、克山病625

(一)病理与分型625

(二)临床表现626

(三)治疗626

第二十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626

一、癫痫626

(一)病因627

(二)临床表现627

(三)治疗628

二、遗尿症629

(一)病因629

(二)诊断630

(三)治疗630

第二十七章 皮肤疾病631

一、痱子631

(一)病因631

(二)好发部位与分型632

(二)症状632

(三)处理632

二、接触性皮炎633

三、婴儿湿疹634

(一)病因634

(二)临床表现635

(三)处理636

(四)护理方法637

(五)预防638

第二十八章 小儿外科疾病638

一、包茎638

(一)发病机制638

(二)临床表现639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639

(四)治疗639

二、隐睾症639

三、小儿疝气640

(一)腹股沟疝640

(二)脐疝641

四、肠套叠641

(一)病因641

(二)病变部位642

(三)临床表现642

(四)诊断643

(五)治疗643

五、先天性髋关节脱位643

第二十九章 寄生虫病644

一、蛔虫病644

(一)蛔虫的生活史及对人的感染644

(二)蛔虫病的症状645

(三)蛔虫病的治疗645

(四)蛔虫病的预防645

二、蛲虫病645

三、钩虫病646

(一)病原学647

(二)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647

(三)诊断648

(四)治疗649

(五)预防649

第三十章 小儿肿瘤649

一、警惕小儿患恶性肿瘤650

(一)似是而非的软性肿块650

(二)坚硬凹凸不平的肿块650

(三)其他情况的肿块650

二、畸胎瘤650

三、神经母细胞瘤651

四、血管瘤651

第八篇 儿童合理用药654

第三十一章概述如何做到科学合理用药654

一、识别药物变质654

(一)针剂654

(二)片剂654

(三)糖浆、水剂654

(四)冲剂654

(五)胶囊655

(六)滴眼、滴鼻药水655

(七)栓剂655

二、妥善保管药品655

(一)避潮药品655

(二)避潮、避光药品655

(三)密封贮藏的药品655

(四)不宜贮藏的药品656

(五)宜置于阴凉处的药品656

三、热退不是停药的标志656

四、切忌在阴茎、阴囊、外阴部涂用碘酊656

五、用药不在价格高低657

六、谨慎使用抗生素657

七、正确使用丙种球蛋白658

第三十二章 儿童须谨慎用药659

一、要根据儿童特点用药659

二、儿童用药剂量659

附:灰婴综合征(gray baby syndrome)659

(一)按体表面积确定药量660

(二)按体重确定药量660

(三)简易折算660

三、新生儿尽量少用药物661

四、儿童用药的方法和途径661

第三十三章 儿童不宜应用的药物662

一、对经肝转化经肾排泄的药物662

二、对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对消化道有刺激的药物662

三、影响小儿生长、损伤免疫和具有特殊中毒反应的药物662

四、引起牙色素沉着和牙釉质发育不全的药物662

五、耳毒性和肾毒性药物663

六、阿司匹林663

附:雷耶综合征(Reye's syndrome)664

七、儿童不宜服用沙星类抗菌药物664

八、所谓补药6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