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进化生物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进化生物学导论
  • 王德利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8875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00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12页
  • 主题词:生物-进化学说-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进化生物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进化生物学的萌芽与形成1

第一节 进化在自然界中的意义1

一、生物进化的含义1

二、自然界的本质(自然史)3

三、生物进化的科学价值3

第二节 进化思想的形成4

一、早期的地球理论5

(一)地心说5

(二)日心说5

(三)机械论5

(四)水成论与火成论6

二、启蒙运动时期的进化思想6

(一)设计与变化6

(二)存在链条与种源说8

(三)物种分类9

三、达尔文思想的形成11

(一)达尔文思想形成的初期11

(二)达尔文进化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11

(三)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基本奠定13

第三节 进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影响15

一、宗教与哲学15

(一)否定“上帝”的作用15

(二)重新认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16

(三)进化论逐渐作为现代科学观之一17

二、社会达尔文主义18

(一)自由竞争与战争18

(二)种族优劣与教育19

三、优生学与种族20

第二章 生物进化的形式与过程23

第一节 微观进化23

一、分子与遗传进化23

(一)遗传进化23

(二)分子进化25

二、物种(种群)的形成与进化36

(一)物种的概念36

(二)物种的形成37

(三)物种的形成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47

三、物种分类系统与进化谱47

(一)分类学与系统学47

(二)进化谱系的推断48

第二节 宏观进化49

一、垂直进化49

(一)垂直进化的途径50

(二)复化式进化与简化式进化51

二、水平进化51

(一)趋同52

(二)趋异52

(三)平行53

(四)重复54

三、线系渐变模式和间断平衡模式55

四、进化速率56

(一)进化速率的不平衡56

(二)进化速率的度量57

五、进化趋势60

(一)进化趋势的概念60

(二)表型趋异与谱系趋异60

(三)系统树与进化趋势61

(四)进化趋势的起因61

第三节 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62

一、协同进化的概念和意义62

(一)协同适应与进化概念62

(二)协同进化的意义63

二、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64

(一)传粉系统64

(二)种子散布系统66

(三)昆虫诱导与植物反应系统67

(四)大型草食动物与植物适应系统68

(五)寄生物(病原物)与寄主系统69

第四节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适应及进化71

一、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71

(一)水生植物群落的演替72

(二)旱生植物群落的演替72

(三)植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适应趋向特征73

二、植被的演化(适应进化)74

三、生态系统演化77

(一)生态系统的发育特点77

(二)生态系统进化幕78

(三)生态系统进化趋势80

四、生物圈的进化80

(一)生物圈(盖亚)的形成80

(二)Gaia假说81

第三章 生物进化的学说和理论87

第一节 适应87

一、适应的概念87

二、适应的起源88

(一)适应起源的基本方式88

(二)适应起源的原理89

(三)适应的普遍性与相对性91

三、适应的类型93

(一)趋同适应的类型——生活型93

(二)趋异适应的类型——生态型94

四、对达尔文“最适者生存”的评价95

第二节 自然选择96

一、自然选择学说96

二、自然选择的作用97

三、自然选择的基本类型98

(一)稳定性选择98

(二)单向性选择98

(三)分裂性选择99

(四)平衡性选择99

(五)性选择101

四、影响自然选择的因素104

(一)遗传漂变104

(二)奠基者效应104

(三)迁移和基因流动105

(四)近亲交配105

(五)中性变异106

第三节 自然选择下的适应进化107

一、适应进化的原因107

二、适应进化的实例与实证108

第四节 生物进化的代表性学说109

一、早期进化思想109

(一)亚里士多德、林奈和布丰109

(二)居维叶与拉马克进化假说112

(三)赖尔与均变论114

二、达尔文进化学说115

(一)进化学说的建立115

(二)达尔文与华莱士117

三、综合进化理论118

(一)孟德尔、摩尔根与遗传学119

(二)中性进化理论122

(三)灾变论与间断平衡说124

第四章 地球生命的进化历程128

第一节 发生生命进化的条件128

一、生命的定义128

二、生命产生的自然条件131

(一)太阳系的产生与地球的诞生131

(二)原始大气的形成131

(三)原始地球的能量132

(四)原始海洋的形成134

第二节 生命进化的基本过程135

一、生命起源的演化模式135

(一)发生在地球大气圈中的化学演化135

(二)发生在宇宙空间中的化学演化135

二、前生命化学阶段137

(一)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137

(二)从有机小分子发展为生物大分子137

(三)由生物大分子组成多分子体系138

(四)由多分子体系发展成原始生命138

三、生物进化阶段141

(一)细胞的产生与发展141

(二)真核细胞起源144

(三)多细胞进化148

四、文化与生物进化并行阶段157

(一)人类的生物学进化与文化158

(二)文化进化对人类生物学进化的影响160

第三节 生命进化的实验与证据161

一、胚胎学证据161

二、地质学证据163

(一)按保存的特点划分163

(二)按化石的大小划分165

(三)按化石的作用划分165

三、实验室模拟证据167

(一)米勒的模拟实验167

(二)奥巴林的团聚体模167

(三)福克斯的蛋白微球体理论及实验167

四、地球外层空间的探索168

(一)月球的探索168

(二)金星、木星、土星、火星上的探索168

(三)太阳系以外的星球上是否有生命168

第五章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171

第一节 人类起源于动物界171

一、人与动物间的亲缘关系171

二、人与类人猿间的亲缘关系173

第二节 人的概念与自然地位174

一、人形成的基本条件175

二、人的自然属性176

第三节 人的生物学进化178

一、人类形态特征的变化178

(一)人类的脊椎动物原始形态特征178

(二)人类躯体结构的树栖生活方式的适应特征178

(三)体毛的退化和独特的性行为178

(四)镶嵌进化和幼态持续180

二、人脑的进化181

三、人的肢体进化182

(一)半直立体型183

(二)四足行走体型183

(三)完全直立的体型183

第四节 人的思维发展和社会进化185

一、意识的形成185

二、思维的发展阶段与特征186

第五节 人科谱系186

一、南方古猿187

(一)工具的含义188

(二)言语189

(三)建造栖所189

二、能人189

三、智人190

(一)早期智人191

(二)晚期智人(新人)192

四、直立人193

五、现代人及现代人种的产生1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