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吠檀多之后的神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吠檀多之后的神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比较神学与不二论吠檀多实践1
一、实验元素1
二、比较神学4
1.比较的“神学”维度4
2.神学的“比较”维度6
3.比较神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7
三、做为实践知识的比较神学8
四、不二论、文本与注释14
1.对不二论释经传统的简要概述15
2.作为文本的不二论:注释传统的兴盛18
3.作为《后弥曼差经》的不二论:《前弥曼差经》的范式24
五、实践意义31
1.恢复不二论“文本”31
2.从研究商羯罗到研究文本32
3.从文本外真理转向文本后真理34
4.读者从观察者到参与者的读者身份转换35
第二章 不二论吠檀多文本的结构38
一、不二论文本结构38
二、奥义书大致结构39
三、《后弥曼差经》中奥义书知识的编排46
1.独立经文47
2.经卷48
(1)跋达罗衍那陈述《鹧鸪氏奥义书》2.1 -6a中的问题51
(2)商羯罗对《鹧鸪氏》2.1 -6a的两种诠释54
(3)后期注释对诠释《鹧鸪氏奥义书》2.1 -6a的贡献56
(4)文本之外有世界吗?关于弃绝的案例(《后弥曼差经》Ⅲ.4.1 8-20)59
3.组合文本:和合与经集63
(1)联结:经集内部的联结63
(2)文本推理(nyaya)68
(3)连贯性实践的两种策略69
4.讲集和整体安排75
四、通过参与式阅读将意义处境化80
第三章 不二论吠檀多真理82
一、文本中的真理问题82
二、文本真理策略84
1.否认梵具有属性(无属性梵)86
2.文本中的悖论(mahavakyas)91
三、文本后真理:奥义书与不二论世界的真实意义96
1.《后弥曼差经》Ⅲ.3.1 1-13:可以假设梵一直代表至福吗?97
2.《后弥曼差经》Ⅰ.1.5 -11:奥义书确实具有正确意义100
3.《后弥曼差经》Ⅰ.1.2 :奥义书边界内部推论105
4.《后弥曼差经》Ⅳ.3.1 4和不二论的系统化108
四、为梵辩护:文本中他者的碎片化112
1.《后弥曼差经》Ⅱ.1.4 -11:不二论立场的相对合理性112
2.对不二论立场的辩论:《后弥曼差经》Ⅱ.2.1 -10116
(1)《后弥曼差经》Ⅱ.2 的结构116
(2)《后弥曼差经》Ⅱ.2.1 -10对数论派的反驳以及不二论的文本辩读121
五、真理、文本与读者125
六、对不二论与文本间真理的总结陈述126
第四章 不二论吠檀多与读者130
一、文本与真理的张力130
二、永恒真理,及时阅读:阅读中的真理132
1.解脱知识的朴素与时间复杂性132
2.两种类比:音乐与瑜伽138
三、成为读者141
1.知梵渴望与阅读渴望141
2.授权读者:知识的多种前提148
四、限制解脱、中断阅读《后弥曼差经》:规定性说明155
1.对未来弃绝者的期望156
2.弃绝的祭祀背景158
3.弃绝规则161
五、不二论精英主义与未授权读者的可能性:寻找疏漏164
第五章 不二论吠檀多之后的神学:文本、真理与神学家167
一、比较神学实践167
二、比较神学的文本构建:并列阅读《神学大全》与《后弥曼差经》170
1.在《后弥曼差经》Ⅲ.3.1 1-13之后阅读《神学大全》Ⅰ.13.4173
(1)设置对比173
(2)寻找相似178
(3)寻找差异179
(3)并列阅读阿玛拉南达与阿奎那的某些实践策略181
2.是否存在不可比较的文本?《神学大全》Ⅲ.4 6.3 的案例189
3.重构神学文本成果:回溯《圣经》和《神学大全》的注释193
(1)回顾《圣经》引述193
(2)回顾注释阅读:枢机主教卡耶坦对《神学大全》Ⅰ.1 3.4 的解读197
三、比较神学的真理202
1.对真理议题的耐心延期202
2.教义文本性真理以及真理冲突203
3.诸宗教神学真理207
4.关于上帝的真理209
四、培养比较神学家211
1.文本作为导师212
2.教育比较学者:能力、动机与局限216
3.作为教育者的比较学者219
五、完成实验221
参考文献223
索引231
译后记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