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御宅族”的精神史 1980年代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御宅族”的精神史 1980年代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2701231.jpg)
- 周国辉主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御宅族”的精神史 1980年代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部 “御宅族”与“新人类”的斗争3
第一章 “御宅族”的诞生3
1983年是怎样的一个年份3
虚拟偶像5
假想现实时代的开始7
色情漫画行业的盛况8
作为“全共斗”文化的色情剧画11
三流色情剧画热的终结12
《漫画布力克》的改版14
中森明夫《“御宅族”的研究》15
第二章 何谓“新人类”?17
停刊的教训17
“诸神”与“新人类”18
无足轻重的“新人类”19
先来后到21
新人类缺乏努力精神22
差异化的游戏23
中森的“御宅族”批判25
第三章 作为符号的性29
性表达的改朝换代29
性与自我意识的背离30
裸体插页的问题31
手冢治虫的“漫画符号说”33
符号画的色情性34
对二次元世界的批判36
作为“剧场”的“街头”37
被当作身体符号化的少女们38
第四章 由消费引起的革命40
“YOU”与宫崎勤40
丝井重里与新人类文化40
“后期新人类”与左翼革命42
消除等级差异43
上野千鹤子的消费社会论45
“中流幻想”的左翼派的肯定47
COMME des GARCCONS论争49
假想的革命50
第五章 末井昭与“色情杂志”的自我解体51
宫崎勤房间里的色情剧画杂志51
自助出版(公司)52
源太郎54
漫画家出道的原委56
怀疑色情杂志的读者群57
传说中的New Self58
亚文化化的色情杂志59
《写真时代》与荒木经惟60
女权主义式的自我表现62
第六章 新人类与男性原理64
菊池桃子是“被玩型”的人吗?64
被“谁”性侵了?66
“性侵”主体的丧失67
吾妻Hideo与少女漫画68
萝莉控漫画的文体69
《漫画布力克》的女性作者们71
面向女性的色情杂志的诞生73
第七章 何谓“德间书店第二编辑部”?75
合同编辑时代75
《动画》杂志第一任主编76
新漫画批评的出现78
让动画制作者画漫画79
《苹果派》81
创立一个漫画迷系的漫画杂志的风格82
《少年Captain》的创刊84
“主流漫画”的咒语85
第二部 少女女权主义及其困境91
第八章 冈田有希子与“没有身体”的偶像91
谁来叙述偶像的自杀91
作为信息的偶像92
对菊池桃子的批判94
追求符合口味的女人95
女性性的自我破坏96
语言的贫乏97
一言难尽的内心98
寄托在遗书中的情感99
第九章 黑木香与粉色小屋101
村西彻与出版发行101
放大了的自我意识102
甚至有点滑稽的“自我”叙述103
粉色小屋的奇特性104
自我封闭在过度的少女趣味之中106
在复制的尽头将会产生独创性108
她们的失败109
第十章 “内心世界”的崩溃112
漫画与文学112
少女漫画的语言技巧113
纺木拓的内心世界表现方法114
忌讳“主体”的男人们117
少女漫画的变质118
“自我”的多元化119
陷入神秘论的少女漫画家121
第十一章 上野千鹤子的妹妹们123
女性与奥姆真理教问题123
对女权主义感到不协调124
对上野千鹤子的爱憎126
“女权主义性质的东西”127
母性的自我崩溃129
1980年代消费社会的思想131
第十二章 镜味晃与“我们的时代”133
新人漫画家的突然离世133
复刊号一销而光134
接近于少女漫画的文体136
描绘第一人称内心世界的男性漫画家137
宫台真司的原体验138
《恋爱喜剧》的诞生140
没有“他者”的恋爱幻想142
第十三章 冈崎京子的一席之地143
冈崎京子开拓的领域143
没有一席之地144
沉溺于萝莉控杂志145
开拓类型的艰苦147
“女人”与“少女”的共生148
二十四年组的正统继承人150
成为先例的装帧151
第三部 物语消费的时代157
第十四章 迪士尼乐园与现实化的虚构157
假想现实的商品化157
接受者的过度阐释159
从《大和号》到《高达》160
作品中内在的历史、世界观162
伪造历史得以发展的日本1980年代164
政治的季节结束后165
日本式“御宅文化”的局限性166
第十五章 收藏的主体168
“收藏”行为的变化168
从“假面骑士零食”到“仙魔大战巧克力”168
经济不振与形象产业169
“仙魔大战”与都市传说171
三丽鸥的奇迹172
物语消费173
编造稀缺性176
宫崎勤的“收藏品”177
第十六章 何谓UWF?179
重新掌控虚实179
短命的第一次UWF180
前田日明的孤独181
职业摔跤批评的必要性183
重新掌控职业摔跤的虚实185
前田与佐山的背离186
现实感的重构188
第十七章 都市传说化的新闻报道190
流言蜚语与都市传说190
“传说”与传播网191
口头广泛流传的《危险的话题》192
杜撰的人面犬194
口头传播媒体的发展195
柳田国男与“流言蜚语”196
娱乐节目化的新闻报道197
“社会”与“世间”199
第十八章 寻找前世的十四岁200
编辑们200
个人的信仰201
宗教漫画的编辑202
教祖的影子写手203
被规范化了的修行205
寻找前世的伙伴206
创作咒语208
超越“十四岁”的方法209
第十九章 像泡沫一样的日子211
泡沫经济末期的广告业211
关于出版问题的《物语消费论》213
物语的市场214
媒体工作坊的创立216
Pi-a的失败217
能从海量的信息中进行选择吗?219
第二十章 昭和天皇之死220
宫崎勤与昭和时代的终结220
前去留言的年轻人221
确认“没有终结的日常”223
像“爷爷”一样的天皇225
非对象性存在226
祖父的幻觉227
将自我形象投射在天皇身上228
与祖父一体化的宫崎勤230
第二十一章 某一天发生的事232
1989年8月11日232
接连不断的电话233
支持宫崎勤的缘起235
“M君就是我”236
“策划书”式的世界237
亚文化新闻报道的诞生239
出自宫崎勤之手的“策划书”240
第四部 1990年代中的1980年代245
第二十二章 海湾战争与“文学家”们245
“文学家”的声明245
“文学家”的重构247
伊藤正幸的战争论248
逃离1980年代249
鲍德里亚的观点251
在伊拉克举行的职业摔跤表演252
回归淳朴的反战思想253
第二十三章 漂泊的人们255
父子关系的断绝255
带餐桌的汽车256
读者的知情权258
作为表现手法的漫画259
关于“成熟”的问题260
回归日常的物语262
第二十四章 关于奥姆真理教的笔记264
一代人的变化264
奥姆是容易被理解的265
“多重人格侦探”267
奥姆真理教与战后民主主义268
遗留下来的问题270
如何将奥姆历史化272
第二十五章 宫台真司叙述“内心世界”的原因274
色情书行业的女高中生274
“御宅族”化的社会学276
内衣制服少女们的“内心世界”消失了吗?277
“内心世界崩溃”279
关于自我意识的战后史281
第二十六章 福田和也与透明的民族主义284
扮演着保守的角色吗?284
右与左相互补充286
叙述“日本”的透明性287
不会引起不愉快感觉的民族主义288
何谓亚文化化的民族主义?290
从“保守”中发现了生存场所的“御宅族”292
第二十七章 “福音战士”与十四岁293
“通过仪礼”293
不成熟的人物形象294
奥姆真理教之后的表达方式297
一直加以拒绝的主人公298
战后“御宅族”表达方式的终点300
宅在家里的心理过程302
渴望成为“自我”303
如何在没有父权的情况下生存?305
自导自演的“通过仪礼”306
从“社会”中寻求自己的认知308
战后亚文化史的终结点311
相关年表312
后记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