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管锥编 第4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钱钟书 著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79
- 标注页数:1558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16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管锥编 第4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周易正义二七则1
一 论易之三名 一字多意之同时合用1
二 乾 体用之名8
三 泰 《泰》为人中之说15
四 蛊 ?蛊之解16
五 ? 神道设教18
六 噬 噬嗑为相反相成之象22
七 ? 口舌与口腹23
八 大过 男女歧视不齐24
九 睽 睽有三26
一○ 损 互文相足27
一一 ? ?象食色27
一二 革 息兼消长两义——革为反象以徵28
一三 震 苏苏与簌簌31
一四 艮 ?疏亦用道家言——欲止于背32
一五 渐 征夫不复与荡子不归35
一六 归妹 比喻有两柄亦有多边36
一七 系辞(一) 无可名与多名41
一八 系辞(二) 天不与人同?42
一九 系辞(三) 知几44
二○ 系辞(四) 洗心46
二一 系辞(五) 修辞兼言之例47
二二 系辞(六) 物同理同49
二三 系辞(七) 屈以求伸50
二四 系辞(八) 物相杂成文52
二五 系辞(九) ?福倚伏52
二六 说卦(一) “前”“后”“往”“来”等字互训54
二七 说卦(二) 天地擬象56
毛诗正义六○则57
一 诗谱序 诗之一名三训57
二 关睢(一) 风之一名三训58
三 关睢(二) 声成文59
四 关睢(三) 声与诗60
五 关睢(四) 兴为?物以起62
六 关睢(五) 丫叉句法——辗转反侧解65
七 卷耳 话分两头67
八 桃夭 花笑70
九 ?? 乱离不乐有子72
一○ 汝? 匹与甘73
一一 行露 修辞之反词质诘74
一二 ?有梅 重章之循序前进75
一三 野有死? 吠?76
一四 柏舟 鉴可茹76
一五 燕燕 送别情境——《诗》作诗读78
一六 系鼓 “契阔”诸义80
一七 谷风 夫妇与兄弟83
一八 旄丘 耳聋多笑85
一九 泉水 舟车皆可言“驾”85
二○ 北风 “莫黑匪鸟”之今谚85
二一 静女 尔汝群物86
二二 桑中 诗作自述语气非?诗人自陈行事87
二三 淇奥《正义》隐寓时事——诗文中景物不尽信而可徵——“君子”亦偶对谑88
二四 硕人《诗》《骚》写美人——“无使君劳”可两解92
二五 氓 叙事曲折——“士” 女 钟情之异93
二六 河广 诗文之词虚而非伪95
二七 伯兮 《伯兮》二章三章之遗意——心愁而致头痛98
二八 木瓜 投赠与答报99
二九 君子于役 暝色起愁100
三○ 采葛 身疏则??102
三一 叔于田 韩愈文来历104
三二 女曰鸡鸣 憎鸡叫旦104
三三 有女同车 形容词之“情感价值”与“?感价值”——“都”?“京样”105
三四 狡童 含蓄与寄托——《诗》中言情之心理描绘108
三五 鸡鸣 憎闻鸡声又一例111
三六 敝笱 云无心112
三七 陟岵 ?思人乃想人亦思?、?视人适见人亦视?113
三八 伐檀 诗之象声——风行水上喻文116
三九 蟋蟀 正言及时行乐118
四○ 山有枢 反言以?及时行乐119
四一 绸缪 “良人”120
四二 驷铁 “媚子”与佞幸121
四三 蒹葭 “在水一方”为企慕之象徵123
四四 衡门 慰情退步125
四五 泽陂 “风人体”——古人审美126
四六 隰有苌楚 无情不老128
四七 七月 “伤春”诗130
四八 ?? 鸟有手133
四九 四牡 “忠孝不能两全”134
五○ 采薇 刻划柳态136
五一 ?杜 借卉萋鹳鸣以写思妇137
五二 车攻 以音声烘托寂静137
五三 正月 乌为周室王业之象——?天?地——“潜伏”而仍“孔昭”——“哿”之字义与句型——怨天——诅祖139
五四 雨无正 语法程度148
五五 小弁 练字152
五六 大东 有名无实之喻153
五七 楚茨 巫之一身二任156
五八 大明“师尚父”158
五九 桑柔 “执熟”158
六○ 常武《诗》咏兵法159
左传正义六七则161
一 杜预序 五例——《左传》之记言161
二 隐公 孔疏颇不信神异166
三 隐公元年 牾生——待熟——因果句与两端句——考词之终始——“?释之循环”——“志”字歧义167
四 桓公元年 古“?”“丽”通用于男女173
五 桓公十五年 “人尽夫也”174
六 庄公六年 以空间示时间174
七 庄公十年 “肉食者鄙”——“加”字义——“可战”“不?”问对——“战、勇气也”176
八 庄公十四年 息?“未言”178
九 庄公十九年 兵谏笞谏皆在楚179
一○ 庄公二十八年 “幕有乌”179
一一 闵公元年 “与其”与“宁”179
一二 闵公二年 句中著一字而言外反三隅180
一三 僖公四年 “重言”180
一四 僖公五年 左氏之“怪”“巫”——“鬼”、“神”、“鬼神”——上帝与周王——神不聪明正直181
一五 僖公二十二年 兵不?诈——词负而意正、词正而意负187
一六 僖公二十四年 “无极”与“无终”191
一七 僖公二十六年 “玉”为礼节词头192
一八 僖公二十七年 治军以刑?立威192
一九 僖公二十八年 “知难而退”——“戏”与战——“申息之老”194
二○ 文公元年(一) 相人198
二一 文公元年(二) 蜂目198
二二 文公七年 先发与后发199
二三 文公十年 “强”字用于老死200
二四 文公十四年 “夫人”与“夫”200
二五 宣公二年 一饭之恩仇201
二六 宣公十二年(一) 人相食202
二七 宣公十二年(二) “困???”203
二八 成公二年 “殿”“填”与“镇”——戎礼与戎仪204
二九 成公十年 不材得终其天年——病人膏肓——陷厕206
三○ 成公十五年 “达节”?“?”206
三一 成公十六年 借乙口叙甲事210
三二 襄公四年 记言中断211
三三 襄公九年 小国介两大间213
三四 襄公十四年 “性”?“生”213
三五 襄公二十一年(一) “盗”与“民贼”213
三六 襄公二十一年(二) “无室”213
三七 襄公二十一年(三) “美色恶心”214
三八 襄公二十一年(四) 避?216
三九 襄公二十三年 “美?”216
四○ 襄公二十四年 将死言善219
四一 襄公二十五年(一) 记事仿古——“与”220
四二 襄公二十五年(二) “文辞”221
四三 襄公二十五年(三) “恶”222
四四 襄公二十六年 “视之尤”223
四五 襄公二十七年 “终身用兵而不自知”223
四六 襄公二十八年 断章取义——易内224
四七 昭公元年(一) “垂?”——七口八舌之记言——言祥殃不验之例——杂糅情感226
四八 昭公元年(二) 释?和语228
四九 昭公五年 作文首尾呼应228
五○ 昭公七年 “淫厉”?“冤魂”230
五一 昭公十一年 “尾大不掉”231
五二 昭公十二年 卜筮因人而异吉凶231
五三 昭公十七年 水火为夫妇232
五四 昭公十八年 愚民说233
五五 昭公十九年 诛心与诛迹235
五六 昭公二十年 和别于同——“古而无死”236
五七 昭公二十二年 雄鸡自断其尾238
五八 昭公二十八年(一) “惟食忘忧”239
五九 昭公二十八年(二) 如皋射雉241
六○ 昭公三十年 为三师以肄241
六一 定公三年 “夷射姑旋焉”242
六二 定公四年 意申不待词备242
六三 定公十四年 不“信”而可为“义”244
六四 哀公三年 “拾?”与“覆水”245
六五 哀公七年 对话省“曰”字246
六六 哀公十一年 出使属子248
六七 哀公十二年 “木?”与“国狗”解248
史记会注考证五八则249
一 裴?集解序 班书评马——司马氏父子异尚249
二 五帝本纪 我国史学之肇端250
三 周本纪 “其声魄”——褒姒笑253
五 项羽本纪 破釜沉舟——用字重而非赘——项羽性格——鸿门宴纪事——“今”字——挑战——垓下歌——重271
六 高祖本纪 引碑证史——“跳”——“却行”——“不?曰可治”279
七 吕后本纪 “?”282
八 礼书 子夏语283
九 律书 “名士”——兵与刑283
一○ 封禅书 “云”——三神山——“物”——封禅泰山——长寿学仙——封禅与巫蛊285
一一 宋微子世家 射天290
一二 赵世家“?”字——置儿绔中——文字重见291
一三 孔子世家 孔为汉制法293
一四 陈涉世家 “贵毋相忘”与“贵易交”294
一五 外戚世家 言妃匹而及命——“媚道”与“射刺”——褚先生——薄姬梦295
一六 齐悼惠王世家 失火之喻300
一七 萧相国世家 将相买田地301
一八 留侯世家 “动将以利”——“卧傅”302
一九 陈丞相世家 ?夫——“宰天下”——“天道”与“阴德”302
二○ 绛侯周勃世家 详事而略境——“君令有所不受”303
二一 五宗世家 “内宠外宠重复重”304
二二 伯夷列传 列传以老子为首——“以暴易暴”——“天道”305
二三 管晏列传 “搭天桥”——世多有其书而传或载或否308
二四 老子韩非列传 寓言入史——“离辞”——??反应——工於谋人、拙於?己——“因应”309
二五 孙子吴起列传 《十三篇》——“攻心”313
二六 苏秦列传 前倨后恭——?愁著书314
二七 樗里子甘茂列传 “滑稽”316
二八 孟?君列传 “市道交”317
二九 春申君列传 “两虎相斗”318
三○ 廉颇?相如列传 叙事增饰319
三一 田单列传 神师一火牛320
三二 鲁仲连?阳列传 稠叠其词——“尔耳”——比物连类321
三三 吕不韦列传 “色衰爱驰”325
三四 刺客列传 君臣恩义——“借躯”326
三五 李斯列传“一切”—— 《谏逐客书》——“正用此时”——屈打成招——反言328
三六 张耳陈余列传 交不终334
三七 魏豹彭越列传 “形”335
三八 黥布列传 田横耻事汉王——报应与轮回335
三九 淮阴侯列传 心口自语——“必”——功臣——“?犬吠尧”337
四○ 田儋列传 “画”与“图”341
四一 ?生陆贾列传 “马上得天下”——“数见不鲜”342
四二 扁鹊仓公列传 “视垣一方”——无种子术——韩女病——信巫不信?344
四三 魏其武安列传 “相体”——称谓不一——爽约——“腹诽”、“巷议”——“首鼠两端”——记事增饰347
四四 韩长孺列传 父兄虎狼——往复辩论350
四五 李将军列传 生不遇时——中石没?351
四六 匈奴列传 “必者”353
四七 ?将军骠骑列传 学古兵法355
四八 平津侯主父列传 “廉易而耻难”——“王鼎食、五鼎烹”——世态356
五○ 汲邓列传 “踞?”——“刀笔吏”—— 《赞》368
五一 儒林列传 “汤武革命”——冠履喻——“家人”369
五二 酷吏列传 乾没372
五三 大宛列传 张骞、苏武——狼乳?婴374
五四 游侠列传 “存亡死生”374
五五 佞幸列传 佞幸——“姓邓名通”——宦者——时375
五六 滑稽列传 优言无邮——忙谬法——葬於人腹——献鹄事——内学与外学378
增订396
老子王弼注一九则401
一 老子王弼本 龙兴?碑本401
二 一章 “道”与“名”403
三 二章 神?宗之见与蔽——正反依待411
四 五章 “目的论”——“天地不仁”与“圣人不仁”417
五 七章 “后其身”、“外其身”422
六 一一章 “无之以为用”424
七 一三章 有身为患427
八 一四章 “惚恍”434
九 一七章 “法自然”435
一○ 二六章 “重为轻根”438
一一 一八章 契合与授受439
一二 三九章 分散?论440
一三 四○章 “反者道之动”444
一四 四一章 “大音希声”449
一五 四七章 在迩求远450
一六 五六章 “知者不言”453
一七 七二章 “不?”459
一八 五八章 ?福倚伏461
一九 七八章 “正言若反”463
列子张湛注九则467
一 张湛注列子467
二 天瑞 “用之不勤”——“化者不能不化”——出机入机——同声通假——无知而无不知——随生随死——“470
四 周穆王 “化人”——梦——老役夫——郑人——病忘真妄是非之辨488
五 仲尼 笑而不答——?为孔赞佛老——分别法与?择见——“亡情不为”——“人偶天地”500
六 汤问 心手与物相应——机关木人——“无?”——“宝剑”507
七 力命 力与命——槁木死灰——达?513
八 杨朱 “贵身而贱物”——“为我”——“为名”——“开口笑”——“养生”——昏黑沉酣宗——吝惜一毛516
九 说符 “兰子”——“颂盗”——杨布之狗——“天以万物供人”——“乞儿不辱马?”529
焦氏易林三一则535
一 焦延寿易林 占卜书与四言诗范535
二 乾 “胡言”——“纵火”与“?尾”——擬人结眷540
三 坤 龙虎斗——大?盗妾545
四 屯 ?河为婚——猿隋高木547
五 蒙 口饥于手——盲?相须——多夫与多妇548
六 师 殊类不相慕——忧思约带——鸦鸣戒凶552
七 比 两头、无首与尾大555
八 小畜 缘木求鱼557
九 泰 求兔得獐——去龟附?558
一○ 大有 雷行相逐560
一一 谦“忧来搔足”——“张弓祝鸡”561
一二 豫 虎为?伏——“忍?少羞”564
一三 蛊 “长舌乱家”566
一四 ? “去辛就蓼”567
一五 噬嗑 嫁贵得下568
一六 贲 “言如?咳”568
一七 剥 “?猴冠带”569
一八 复 风吹云散569
一九 无妄 ?女无偶——群羊攻虎与群蛙请雨570
二○ 大过 “两女同室”572
二一 离 “三狸搏鼠”573
二二 恒 “怨?烧被”573
二三 大壮 “?鸟”574
二四 解 “谈何容易”576
二五 蹇 “头?搔跟”577
二六 益 “瓦罐终於井上破”578
二七 ? “梦饭不饱”578
二八 萃 “老狐多态”579
二九 渐 雉兔逃头579
三○ 兑 符契580
三一 未济 鹰搏兔580
楚辞洪兴祖补注一八则581
一 离骚经章句序 “离骚”581
二 离骚 庚寅——美人迟暮——落英——虚涵两意——“浩荡”——前后失照——女?——“?怀乎故宇”——兰585
三 九歌(一) 巫之一身二任598
四 九歌(二) “与日月兮齐光”600
五 九歌(三) 反经失常诸喻600
六 九歌(四) 司命606
七 九歌(五) “敌家”607
八 天问 《天问》题妙可以庇诗——以问诘谋篇之诗——形与像607
九 九章(一) 写景612
一○ 九章(二) 思与丝615
一一 九章(三) “伯乐既没骥焉程”618
一二 九章(四) “因鸟致辞”619
一三 远游 “哀人生之长勤”——美登仙——餐六气——“传道受道”——“虚以待之”621
一四 卜居“突梯”626
一五 九辩(一) 赋秋色——“薄寒中人”626
一六 九辩(二) 雨露不均630
一七 招魂 招生魂——“从目”——眼波——“大苦”?馔——“丽而不奇”630
一八 大招 “微骨”、“曲眉”——“青色直眉”—— 《七发》类《招魂》、《大招》636
太平广记二一五则639
一 太平广记 “广记”——宋以来徵引此书639
二 卷二 彭祖641
三 卷三 道书谦称642
四 卷四 月支献猛兽643
五 卷七 天上乐不如人间——李八百644
六 卷八 鸡犬升仙而猫不肯去——刘安踏石皆陷——谪守都厕——仙人试弟子647
七 卷一○ “登时”651
八 卷一二 “肉人”652
九 卷一三 蛟龙为津梁——解鸟语——“今”654
一○ 卷一六 杜子春事数见655
一一 卷一八 小说中之谈艺656
一二 卷一九 《李林甫》中一节重出657
一三 卷二一 “?斟”657
一四 卷二三 《张李二公》与《卢李二生》同658
一五 卷三○ 畏尚公主658
一六 卷三三 神仙恶作剧658
一七 卷三七 “土馒头”659
一八 卷三八 名同分异659
一九 卷三九 狗为龙——王弼注书被谴661
二○ 卷四○ 避秦而不免?663
二一 卷五○ 先唐鬼神作近体诗664
二二 卷五二 神通665
二三 卷五三 骨山泪海——童儿乃千岁人参667
二四 卷五九 母少女而子老翁——毛女事——女仙行迳披猖668
二五 卷六二 《白水素女》一事?出669
二六 卷六五 道士抑儒贬释670
二七 卷六八 人间天上日月?速不同670
二八 卷六八 封陟事673
二九 卷七一 上天章被责673
三○ 卷七四 《俞叟》《石旻》并重出674
三一 卷七五 “?”674
三二 卷七七 《罗思远》《叶法善》并重出675
三三 卷八○ 代人旋溺676
三四 卷八一 碑?虚文——鸟?宝出677
三五 卷八二 《管子文》编类误679
三六 卷八五 “鞋者谐也”679
三七 第八八 ?酒灭火680
三八 卷八九 绩师空织680
三九 卷九○ 宝誌等则编次不当682
四○ 卷九一 食筋事682
四一 卷九四 僧自犍——玄览题诗682
四二 卷九六 释道钦语683
四三 卷九八 《李德裕》事重出——怀?体诗683
四四 卷九九 僧不杀蚊?683
四五 卷一○○ 吐佛地685
四六 卷一○一 马郎妇686
四七 卷一○二 文人入地狱687
四八 卷一一二 《多心经》688
四九 卷一二七 苏娥事689
五○ 卷一二八 尼妙寂事689
五一 卷一三一 冀州小儿事689
五二 卷一三三 李詹事690
五三 卷一三五 注出处无定准——?豹尾——《唐齐王元吉》与《唐高祖》事同690
五四 卷一三六 万里桥事690
五五 卷一四○ 发石走妖690
五六 卷一四一 《王仲文》重出691
五七 卷一四六 “官职由天上”691
五八 卷一四九 韩?事692
五九 卷一五三 “五般”692
六○ 卷一六三 推背图692
六一 卷一六四 员半千事694
六二 卷一六六 “判合”695
六三 卷一六九 赠刀赠带——品藻人物——李?选将——李峤三戾696
六四 卷一七○ “死姚崇能算生张说”697
六五 卷一七一 女子哭夫事——寡妇告子不孝事698
六六 卷一七三 “不恨我不见古人,恨古人不见我”698
六七 卷一七五 五官并用——“阑殚”698
六八 卷一七六 唾面自乾699
六九 卷一七七 陆象先语——“笑中刀”700
七○ 卷一八○ 沦?——头巾上帖召租700
七一 卷一八一 “源夫之辈”——“东西二甲”701
七二 卷一八八 《张易之》重出702
七三 卷一九三 结为兄妹——绳技702
七四 卷一九四 崔慎思事——聂隐娘化??704
七五 卷一九五 冯燕事705
七六 卷一九七 羚羊角碎佛?——“无脂肥羊”706
七七 卷一九八 张说论文707
七八 卷二○○ “灰絮絮、竹??”707
七九 卷二○一 眼病专?——颜真卿立碑708
八○ 卷二○二 狂士诃《离骚》708
八一 卷二○三 蔡邕事709
八二 卷二○四 秦青、赵辟等事——李八郎709
八三 卷二○七 “笔塜”709
八四 卷二○八 赚《?亭》710
八五 卷二○九 以足代手710
八六 卷二一○ 以足画像——绘画乱真——传神阿堵——妙画通灵711
八七 卷二一一 金笼头——画奏乐止画一声718
八八 卷二一三 “意余於象”719
八九 卷二一四 妙画当良医723
九○ 卷二一六 “画视”724
九一 卷二一八 “极怒始瘳”——“黄星”“丹点”——发中虚——医者意也724
九二 卷二一九 医运726
九三 卷二二一 袁天纲事726
九四 卷二二五 燕巧人事726
九五 卷二二六 殷文亮、杨务廉事727
九六 卷二二七 华清池事——“未教??法”727
九七 卷二三○ 照妖镜728
九八 卷二三三 “中圣人”730
九九 卷二三四 “浑羊没忽”731
一○○ 卷二三六 夜光珠732
一○一 卷二三七 《叹百年曲》733
一○二 卷二三八 虚设人头会所本——“目挑心招”734
一○三 卷二四三 钱可通神734
一○四 卷二四四 润笔735
一○五 卷二四五 “诸毛绕涿居”736
一○六 卷二四六 “失气”737
一○七 卷二四七 “胜伊一倍”——两数字作乘法计737
一○八 卷二四八 《山东人》为项?问孔所本739
一○九 卷二四九 执《马经》相马739
一一○ 卷二五○ 伤足妨手书740
一一一 卷二五一 张又新诗——“青唇”740
一一二 卷二五二 用《千字文》句——“信物送阎罗王”742
一一三 卷二五五 “雁鹜行”与“虫鸟音”——“光台”—— 《本草》——“三长史”742
一一四 卷二五六 诗咏“保?色”——讽骨董家744
一一五 卷二五八 诗取鄙琐物为喻——滑稽诗一体748
一一六 卷二五九 《成敬奇》?出750
一一七 卷二六○ 殷安语750
一一八 卷二六二 “留?表丈夫”——应“不求闻达科”——不识镜751
一一九 卷二六七 《来俊臣》与《酷吏》宜并——酷吏?词754
一二○ 卷二七二 《任?妻》与《任?》前半同754
一二一 卷二七三 以陶诗嘲弄——雨与?同滴754
一二二 卷二七五 僮奴之名——《却要》事756
一二三 卷二七六 《贾弼》? 《贾弼之》而较略758
一二四 卷二七七 《孙氏》与《萧吉》当是一事758
一二五 卷二七八 “反语”758
一二六 卷二八三 枕中、南柯等梦——古人男女名氏系“阿”759
一二七 卷二八四 鹅笼境地与鹊螳境地——《徐登》本《搜神记》764
一二八 卷二八八 缀系狐尾768
一二九 卷二八九 《双圣?》等皆本《博物志》768
一三○ 卷二九一 李冰?江神769
一三一 卷二九二 《阳雍》? 《搜神记》杨雍事770
一三二 卷二九三 鬼神之身分与势利770
一三三 卷三○三 阴阳面——炼丹术语之“死”771
一三四 卷三○五 郎子神诗772
一三五 卷三一○ 《张生》非孟773
一三六 卷三一五 神由人兴——项羽神773
一三七 卷三一七 《周翁仲》事为《儒林外史》所仿——《秦巨伯》本黎丘丈人事——“伏虎”775
一三八 卷三一八 《陆机》本《水经注》775
一三九 卷三二○ 死者闻生人哭声——鬼能死776
一四○ 卷三二一 《贾雍》见《搜神记》——唾鬼——鬼狐书法778
一四一 卷三二二 《刘遁》与《刘他》同——吕顺事780
一四二 卷三二三 山魈、木客编次之舛780
一四三 卷三二五 勾魂使780
一四四 卷三二八 赤绳系足——鬼火冷、鬼?黑、鬼墨淡781
一四五 卷三二九 记言肖口吻784
一四六 卷三三○ 无鬼论784
一四七 卷三三二 《萧颖士》所本785
一四八 卷三三四 扬州铜镜786
一四九 卷三三六 梁元帝讳眇一目786
一五○ 卷三四一 人凶於宅787
一五一 卷三四二 “疾风知劲草”788
一五二 卷三四四 《王裔老》? 《长庆集·记异》788
一五三 卷三四八 鬼诗788
一五四 卷三四九 “妾换马”——鬼诗789
一五五 卷三五三 人人鬼国790
一五六 卷三五八 “续??”790
一五七 卷三五九 “怪哉”虫791
一五八 卷三六二 眼睛为魂791
一五九 卷三六三 一鸡死一鸡鸣792
一六○ 卷三六七 病中见“百戏”——女扮男装792
一六一 卷三六八 师称“先生”793
一六二 卷三六九 象棋——物怪吟诗794
一六三 卷三七○ 呵斥佛老795
一六四 卷三七七 轮回变形795
一六五 卷三七八 李主簿妻事皆一事——《圆观》事796
一六六 卷三八三 行雨实一事——为乌?邦、可口乡796
一六七 卷三八七 刘三复事798
一六八 卷三八九 《丁姬》、《浑子》皆出《水经注》——“并枕树”、“相思树”798
一六九 卷三九三 “雷虚”800
一七○ 卷三九四 雷斧801
一七一 卷三九九 《陆鸿渐》出《煎茶水记》802
一七二 卷四○○ “?骆驼”??凤炽802
一七三 卷四○二 《宝珠》为《张生煮海》所本——剖臂股纳珠802
一七四 卷四○三 《魏生》为《转运汉巧遇洞庭红》后半所仿802
一七五 卷四○五 “吾人”803
一七六 卷四○九 《染牡丹花》? 《韩愈外甥》804
一七七 卷四一一 乳酪拌撄桃804
一七八 卷四一六 《鲜卑女》等则相似805
一七九 卷四一八 入龙宫食鱼805
一八○ 卷四一九 柳毅传书事805
一八一 卷四二○ 陶岘诗句808
一八二 卷四二二 水神以人血为酒808
一八三 卷四二六 《峡口道士》等则相似808
一八四 卷四二九 妻物怪——妇人作诗809
一八五 卷四三三 姨虎813
一八六 卷四三四 “当家”813
一八七 卷四三七 《杨生》同《搜神记》814
一八八 卷四三八 马为黑犬或苍鹤所魅814
一八九 卷四三九 “上番”815
一九○ 卷四四○ 猫目睛变猫化及洗脸——《王周南》见《搜神记》——鼠知屋圮815
一九一 卷四四一 恶影与?影——象乞人为拔刺817
一九二 卷四四二 狐尾820
一九三 卷四四七 《汉广川王》见《搜神记》——狐幻形——狐好学——《大安和尚》见《列子》820
一九四 卷四四八 “料理”822
一九五 卷四五五 “差事”824
一九六 卷四五六 《邛都老姥》事824
一九七 卷四五八 《?生》本《水经注》824
一九八 卷四五九 “残”字——语怪而言理所必无825
一九九 卷四六○ 鹦鹉救火828
二○○ 卷四六四 乌?墨828
二○一 卷四六六 以大鱼或巨龟为洲829
二○二 卷四六九 口香?獭?829
二○三 卷四七四 梦入蚁穴830
二○四 卷四七七 子母钱830
二○五 卷四八一 海外长人831
二○六 卷四八二 《悬渡国》——《飞头獠》——《顿逊国》——《缴濮国》832
二○七 卷四八三 “产翁”——“一条胜一条”834
二○八 卷四八四 李娃834
二○九 卷四八五 胡风乱华834
二一○ 卷四八六 《长恨传》——无双服“暂死药”835
二一一 卷四八七 李益多疑837
二一二 卷四八八 崔氏报张生书837
二一三 卷四九○ “六出公”——“宿鸟同树”—— 《剪?余话》擬 《夜怪录》838
二一四 卷四九六 “宁可无而信,不可有而不信”840
二一五 卷四九八 “则”与“?”841
增订843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一四○则853
一 总叙 严氏辑集853
二 全上古三代文卷二 “口生?,口?口”——“溺於人”855
三 全上古三代文卷三 “於”——丫叉法857
四 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围师必缺”860
五 全上古三代文卷六 “逻察”862
六 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以战续之”863
七 全上古三代文卷九 《云赋》语可喻义理——杨泉未知荀卿《?赋》864
八 全上古三代文卷一○ 物之雌雄——“大言”、“小言”—— 《文选》编次《高唐赋》——?进法——“长”865
九 全上古三代文卷一四 “摩兜?”—— 《口诚》879
一○ 全上古三代文卷一六 “服药不如独卧”880
一一 全秦文卷一 ?藤谦论《谏逐客书》881
一二 全汉文卷六 发问连用“邪”、“也”882
一三 全汉文卷一五 《文选》编次《鹏鸟赋》——鸟入室之识——乐极生悲——此赋李善注——“麒麟可系,何883
一四 全汉文卷一五 贾谊文“欠理法”888
一六 全汉文卷一八 用《管子》语——“赘?”——“贫则奸邪生”——贱商商富、尊??贫897
一七 全汉文卷一九 “?者为?”——王门曳?——“后”——“入宫见?”900
一九 全汉文卷二二《美人赋》——见可欲而不乱为德——“声象君之车音”中下转语翻成案之佳例——厚葬诲盗914
二○ 全汉文卷二二 圆喻之多义921
二一 全汉文卷二四 山川之“德”—— 《山川颂》谋篇之?——逝水喻时光931
二二 全汉文卷二五 上书干进自誉934
二三 全汉文卷二六 《报任少卿书》之仿?——发愤著书——腐刑——门客著书935
二四 全汉文卷三一 “四十容貌改前”942
二五 全汉文卷三七 都蔗杖946
二六 全汉文卷四二 好音以悲哀为主——《僮约》、《奴券》946
二七 全汉文卷五一 古代食谱——《甘泉赋》长句——《河东赋》句式——《羽猎赋》?景语及长对951
二八 全汉文卷五二 《长杨赋》句样——“赤族”双关——铺比对仗之弊——《逐贫赋》祖杨——官箴变为箴官956
二九 全汉文卷五六 近取诸身之喻——“削足适履”?成惯语——《飞燕外传》酷肖唐人传奇964
三○ 全汉文卷六三 ?语入正史966
三一 全后汉文卷一 “搔背?”为“举轻”之例967
三二 全后汉文卷五 “?风”968
三三 全后汉文卷一三 王莽“刳剥人”为“西医权舆”——“以狐为狸”969
三五 全后汉文卷一五 “俗字”977
三六 全后汉文卷一七 “剃发”“芟草”——马援诫子980
三七 全后汉文卷一八 以象?声——节奏——围棋“食子”——合两虚数成四言之三式——“先名所射”982
三八 全后汉文卷一九 “解酲以酒”985
三九 全后汉文卷二○ “迷不知路之南北”——“沈孙武”——“房中调戏布散海外”988
四○ 全后汉文卷二四 《三都赋》注斥扬、班诸赋之失——?体似止而势?动990
四一 全后汉文卷二五 立艺成名——班氏父子之於儒与道992
四二 全后汉文卷二六 《窦将军北征颂》篇末句读——马上成文993
四三 全后汉文卷二八 汉赋似小说——“绝交”——交?与交友994
四四 全后汉文卷二九 《封禅仪记》——望远人如白石——如画重累人996
四五 全后汉文卷三二 《?周兴疏》重出998
四六 全后汉文卷三五 “难如素王”998
四七 全后汉文卷三六 “?君马者路旁儿”——“目有所见,不食其肉”999
四八 全后汉文卷三八 “精通”1000
四九 全后汉文卷三八 察情断案1000
五○ 全后汉文卷四一 壁痕成画1002
五一 全后汉文卷四三 “?埃绝影”——“前不可先,后不可追”1004
五二 全后汉文卷四四 “美人”炫惑1004
五三 全后汉文卷四六 《政论》昌言霸术——“饿犬守肉”——大赦——诏书挂壁——“真贤”?“真药”1006
五四 全后汉文卷五二 “风中峦”——商贾“赢优而足恃”——布景化装始见文字1010
五五 全后汉文卷五三 宾主去留1010
五六 全后汉文卷五四 冰水之喻1011
五七 全后汉文卷五八 壁画——神怪与“稍加以理”——俗说鬼畏鸡鸣1013
五八 全后汉文卷六八 《失父零丁》疑为俳文1016
五九 全后汉文卷六九 ?文——“钗脱”——词赋寓言——琴弦张弛之喻1017
六○ 全后汉文卷七六 蔡邕作碑誌1020
六一 全后汉文卷八二 “吹嘘”1021
六二 全后汉文卷八三 ?事偶合——孔融论郑玄——孔融嘲戏骇俗1022
六三 全后汉文卷八四 郑玄《戒子书》——“婉若游龙”——黄轩要道1028
六四 全后汉文卷八七 《鹦鹉赋》乞?1030
六五 全后汉文卷八八 仲长统不信神怪而信神仙1031
六七 全后汉文卷九○ “信美而非吾土”——美貌“多宜”——“恶发”1038
六八 全后汉文卷九二 代笔弄狡?——《檄吴将校部曲文》非陈琳作1040
六九 全后汉文卷九三 思极求通梦——苦器多牢亦易?——??妇——“哀感顽?”1041
七○ 全三国文卷三 “率马以骥”1048
七一 全三国文卷六 赞荔枝1048
七二 全三国文卷七 《交友论》已见《典论》1049
七三 全三国文卷八 ?而行间——家书——“有见”与“无见”——能作与能评1050
七四 全三国文卷一○ “地”——字之多义与情之多绪1055
七五 全三国文卷一四 《鹞雀赋》——蝙蝠喻有两柄——恶物而成吉徵1059
七六 全三国文卷一五 曹植语病——“形影相?——“骐骥”、“弔露”1062
七七 全三国文卷一六 众裹身单——“文之佳?”——“山肉海酒”、“通人之蔽”——古选本每削改篇什1064
七八 全三国文卷一八 《金楼子》引曹植文漏辑——白起之相——“?食其母”、“得?投口中”1069
七九 全三国文卷一九 “云往雨绝”1071
八○ 全三国文卷二二 劝进文多仿《左传》语1071
八一 全三国文卷二五 “声”、“馨”1071
八二 全三国文卷三○ 登临四望之祖构——曹植于吴质答书后之“别题”——以情境别气候1073
八三 全三国文卷三三 庄周妇死而歌——“情眼出西施”——“牛毛麟角”——“官家”1076
八四 全三国文卷三八 《弔夷齐文》为“贰臣”说法1079
八五 全三国文卷三九 无名故可偏得名1080
八六 全三国文卷四二 水火孰胜1081
八七 全三国文卷四三 《运命论》——“树大招风”——“唯唯诺诺汉”——句骈而字不犯1081
八八 全三国文卷四六 阮籍《大人先生传》——代义讥阮——“?处禅”——“召玉女”——?苦寒1083
八九 全三国文卷四七 “听乐”与“闻乐”——陈古刺今——避世之狂与迕世之狂——“阉官称贞”1086
九○ 全三国文卷四八 养生与养身——“豚鱼”1091
九一 全三国文卷四九 “声无哀乐”——“名”与“分”——“败不羞走”1092
九二 全三国文卷五○ 妾覆?——宅吉凶1094
九三 全三国文卷五八 《出师表》有宋人“参补”1096
九四 全三国文卷五九 严氏辑诸葛亮《书》1096
九五 全三国文卷六○ 文词风格与辨伪1097
九六 全三国文卷六二 严氏辑姜维《书》——蒲元辨水1098
九七 全三国文卷六六 “?谍”1099
九八 全三国文卷七一 “徙棋易行”1100
九九 全三国文卷七四 “象之为兽”1100
一○○ 全三国文卷七五 “流涕行诛”1101
一○一 全三国文卷七五 译事三难——“漱石枕流”1101
一○二 全晋文卷七 愍帝文误系1103
一○三 全晋文卷一三 宫怨另立意1103
一○四 全晋文卷一八 糠枇经典——无喜怒哀乐1103
一○五 全晋文卷二二 二王法帖文体——“分张”——“消息”、“喜”、“善”、“好”1108
一○六 全晋文卷二六 “物理不可意求”——“?亭序”之流行——用字?而?字不?——昭明不取《兰亭序》各说1111
一○七 全晋文卷二九 《废庄论》——《沙门不得为高士论》出处——“暗与理会”1120
一○八 全晋文卷三○ 书法观物取象——书法通於画法——“匆匆不暇草书”1121
一○九 全晋文卷三三 晋人任诞1127
一一○ 全晋文卷三四 《哀启》1129
一一一 全晋文卷三七 “千古名士之恨”——钱大昕论何晏、王弼——“学说?人”1129
一一二 全晋文卷四六 “走狗”、“叩头虫”—— 《演连珠》1134
一一三 全晋文卷四七 因笔管而推极1136
一一四 全晋文卷五○ 管宁事辑文误淆——持两端——人生如弈棋1137
一一五 全晋文卷五二 “酒色?人甚于作直”1140
一一六 全晋文卷五八 “二嫡”1140
一一七 全晋文卷五九 《天地赋》——《啸赋》?象声1141
一一八 全晋文卷六○ 《笑赋》失伦类——“不?不笑”1143
一一九 全晋文卷六一 “理趣”——亲?作诗1144
一二○ 全晋文卷六二 晋文罕及《列子》——“仲尼为舟航”1147
一二一 全晋文卷六五 “偏方”1149
一二二 全晋文卷七○ “伪朝”——“人命危浅”—— 《陈情事表》句型1149
一二三 全晋文卷七一 陈寿评诸葛亮1150
一二四 全晋文卷七四 《三都赋》与类书——“竹檀栾”—— 《吴》《蜀》二都赋中佳语1151
一二五 全晋文卷七五 “空城计”1154
一二六 全晋文卷七七 《文章流别论》漏辑语——挚虞论赋——“假象过大”——挚虞论文之“详博”1155
一二七 全晋文卷八○ 《头责子羽文》1158
一二八 全晋文卷八二 临事以暇1158
一二九 全晋文卷八三 “人生如寄”1159
一三○ 全晋文卷八四 书启自署“君”、“公”1159
一三一 全晋文卷八六 《?性赋》——仲长敖主张性恶最为尽至——“化性起伪”1161
一三二 全晋文卷八七 “饼”1168
一三三 全晋文卷八九 “眼?响而远视”1170
一三四 全晋文卷九一 “夕促”与“夜长”1170
一三五 全晋文卷九二 徐?注《射雉赋》——“雉媒”——“霍若碎锦”、“形隐草动”1171
一三六 全晋文卷九五 “生生之厚”1173
一三七 全晋文卷九六 《叹逝赋》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