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史记与中学古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史记与中学古文
  • 宋嗣廉·赵国玺著 著
  • 出版社: 吉林教育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429页
  • 文件大小:123MB
  • 文件页数:4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史记与中学古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Ⅰ《史记》与先秦诸子1

一《史记》与孔子1

(一)司马迁对孔子的历史评价1

(二)司马迁笔下的孔子3

(三)《孔子世家》中的“语录”17

二《史记》与孟子18

(一)《孟子列传》中的序18

(二)《孟子列传》的笔法20

(三)孟子的“好辩”24

(四)司马迁与孟子30

三《史记》与荀子32

(一)荀、孟比较32

(二)荀子的《天论》33

(三)荀子的《劝学》35

四《史记》与墨子37

(一)司马迁的难言之隐37

(二)《墨子》与《论语》、《孟子》散文比较38

(三)《墨子》与《史记·游侠列传》43

五《史记》与老庄44

(一)《老子列传》中的老庄44

(二)庄子寓言举1隅47

(三)司马迁与老庄的“无为”49

六《史记》与孙武52

(一)小中见大话孙武52

(二)孙武的“不战而屈人之兵”58

(三)司马迁精通兵略64

七《史记》与韩非66

(一)老子与韩非合传议66

(二)司马迁对《说难》的感慨77

(三)韩非的寓言71

(四)司马迁对法家的态度74

Ⅱ《史记》与先秦史传77

一《史记》与《左传》77

(一)司马迁写《史记》与孔子写《春秋》77

(二)《史记》与《左传》的“与时为消息”79

(三)从《左传》叙事到《史记》传人82

(四)《史记》对《左传》史料的取舍85

二《史记》与《战国策》90

(一)司马迁对《战国策》史料的偏爱90

(二)《史记》对《战国策》文学成就的“通变”93

(三)《史记》中的唐雎与邹忌99

三《史记》与《晏子春秋》101

(一)司马迁对晏子的“欣慕”101

(二)《管晏列传》中的轶事104

(三)《管晏列传》是司马迁的“知己论”106

(四)《晏子春秋》对《史记》的影响106

四《史记》与《吕氏春秋》110

(一)司马迁对吕不韦的褒贬110

(二)《吕氏春秋》中的“察今”论111

五《史记》与屈原115

(一)司马迁是屈原的第一知己115

(二)司马迁论屈原“为人”117

(三)司马迁与屈原的“怨”与“愤”119

Ⅲ《史记》与汉初政论124

一《史记》与贾谊124

(一)司马迁为贾谊与屈原合传124

(二)司马迁对《过秦论》的赏识126

(三)贾谊对汉家王朝命运的关注129

二《史记》与晁错133

(一)《史记》中晁错的形象133

(二)《史记》对晁错评价的“互见”134

(三)晁、贾“鸿文”比较136

三《史记》与《报任安书》140

(一)《报任安书》与《太史公自序》互为表里140

(二)撰写《史记》宗旨的剖白141

(三)《报任安书》与《太史公自序》之异142

Ⅳ《史记》的文学价值149

一《史记》的发愤和抒情149

(一)《史记》的发愤149

(二)《史记》的抒情157

二《史记》的体例和立传165

(一)《史记》的体例165

(二)《史记》的立传178

三《史记》的结构和序赞180

(一)《史记》的结构180

(二)《史记》的序赞191

四《史记》的选材和标题200

(一)《史记》的选材200

(二)《史记》的标题208

五《史记》的实录和想象211

(一)《史记》的实录212

(二)《史记》的想象224

六《史记》的互见法和人物摹写229

(一)《史记》的互见法229

(二)《史记》的人物摹写234

七《史记》的语言和风格252

(一)《史记》的语言252

(二)《史记》的风格274

八《史记》的流传和补注279

(一)《史记》的流传279

(二)《史记》的补注283

Ⅴ《史记》对后世文学的影响290

一《史记》对后世史书的影响290

(一)《史记》与《汉书》290

(二)《史记》与《后汉书》295

(三)《史记》与《三国志》300

(四)《史记》与《资治通鉴》302

(五)《史记》与《明史》306

二《史记》对后世纪传文学的影响309

(一)《史记》与《五人墓碑记》309

(二)《史记》与《种树郭橐驼传》310

(三)《史记》与《马伶传》311

(四)《史记》与《张中丞传后序》314

(五)《史记》与《阎典史传》316

三《史记》对后世政论的影响319

(一)《史记》与《赵将括母》319

(二)《史记》与《出师表》321

(三)《史记》与《原毁》、《师说》、《马说》322

(四)《史记》与《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捕蛇者说》325

(五)《史记》与《六国论》327

(六)《史记》与《读孟尝君传》、《伤仲永》329

(七)《史记》与《指南录后序》330

四《史记》对后世小说的影响332

(一)《史记》与《搜神记》337

(二)《史记》与《世说新语》339

(三)《史记》与《唐传奇·柳毅传》341

(四)《史记》与《三国演义》343

(五)《史记》与《水浒传》346

(六)《史记》与《西游记》351

(七)《史记》与《聊斋志异》352

(八)《史记》与《儒林外史》354

(九)《史记》与《红楼梦》357

五《史记》对后世诗词的影响358

(一)《史记》与《易水送人》、《焚书坑》359

(二)《史记》与《高祖还乡》362

六《史记》对后世戏剧的影响363

〔附录一〕国内外《史记》研究概况372

〔附录二〕思考和练习404

付梓小记4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