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劳凯声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72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4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教育学3
绪论3
第一节 教育学的概念及其对象3
一、“教育学”的概念3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5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7
一、教育学的萌芽7
二、教育学的创立8
三、教育学的发展14
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21
第三节 教育学的学习与研究24
一、教育学的价值25
二、教育学的学习27
三、教育学的研究29
复习思考题31
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32
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32
一、“教育”的词源33
二、“教育”的定义35
三、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38
第二节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40
一、教育的起源40
二、教育的发展45
第三节 现代教育的特征62
复习思考题65
第二章 学校66
第一节 学校概说66
一、学校及学校制度的产生66
二、学校的公益性特点73
第二节 学校文化76
一、什么是学校文化76
二、教师文化77
三、学校物质文化79
四、学校制度文化81
第三节 学校管理82
一、学校组织概说82
二、学校组织的管理85
三、国家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94
第四节 学校、家庭和社会97
一、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98
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104
复习思考题106
第三章 学生107
第一节 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及其教育影响107
一、遗传决定论107
二、环境决定论109
三、辐和论110
第二节 当代儿童发展观的进步及其主要内容111
一、杜威与皮亚杰的贡献111
二、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113
第三节 儿童的发展与教育116
一、理解儿童发展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116
二、儿童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117
三、教育与儿童的发展120
四、学生主体性与教育123
复习思考题126
第四章 教师127
第一节 教师职业127
一、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127
二、教师职业的专业性129
三、教师的地位132
四、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135
第二节 我国教师的资格、任用、培训及考核制度141
一、教师的资格141
二、教师的任用制度146
三、教师的培训149
四、教师的考核152
复习思考题154
第五章 教育目的155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155
一、教育活动与教育目的155
二、不同的教育目的论159
三、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16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68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169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170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173
一、建国后教育目的表述的历史回顾173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175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177
复习思考题180
第六章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181
第一节 德育181
一、德育概述181
二、中小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188
第二节 智育192
一、智育概述192
二、中小学智育的主要任务与内容197
第三节 体育200
一、体育概述200
二、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204
第四节 美育206
一、美育概述206
二、美育功能及其认识的拓展208
三、美育的任务210
四、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社会美育和教育美育212
复习思考题214
第七章 课程216
第一节 课程概述216
一、课程与课程论216
二、课程的理论基础219
三、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221
第二节 课程的一般范畴228
一、课程目标229
二、课程内容232
三、课程结构233
第三节 课程设计242
一、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242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244
复习思考题250
第八章 教学(上)251
第一节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251
一、教学的意义251
二、教学的任务251
第二节 教学活动的本质及模式253
一、关于教学活动本质的不同观点253
二、关于教学活动本质的界说257
三、教学模式260
第三节 教学原则264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及教学原则的发展264
二、介绍几种教学原则体系266
第四节 教学的组织形式278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及意义278
二、班级授课制及其意义278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281
四、复式教学284
复习思考题284
第九章 教学(下)286
第五节 教学方法286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及意义286
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287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292
第六节 教学手段299
一、教学手段的概念及其发展299
二、计算机的发展及其作为教学手段的意义300
第七节 教学工作的实施303
一、教学工作实施的一般过程303
二、教学工作实施的不同过程307
复习思考题308
第十章 学生集体与集体教育309
第一节 学生集体概述309
一、学生集体的概念309
二、学生集体的组织和培养315
第二节 学生集体的基本组织形式320
一、班级320
二、共青团327
三、少先队330
第三节 班主任与班集体的相互关系333
一、班集体与班主任概述333
二、班主任在班集体组织培养中的影响334
三、班集体对班主任工作的反作用339
复习思考题340
第十一章 学校咨询与辅导341
第一节 学校咨询与辅导概述341
一、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发展概况341
二、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基本任务343
三、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345
第二节 对学生的咨询帮助347
一、咨询的目标和原则347
二、咨询会谈的一般过程350
三、主要咨询方法介绍354
复习思考题361
第十二章 教育测验与评价362
第一节 中小学教育测验362
一、教育测验的概念362
二、测验的类型364
三、良好测验的标准368
四、测验的编制和实施370
第二节 中小学教育评价375
一、中小学教育评价概述375
二、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376
三、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内容378
四、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382
五、当今评价的问题与发展385
复习思考题391
第十三章 教育法制392
第一节 教育与法律392
一、法律的产生及其功能392
二、教育的国家化和教育法的产生393
三、国外教育法发展的历史及其特点394
四、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现状与前瞻396
第二节 学校中的法律关系398
一、学校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398
二、学校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与义务399
三、教师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与义务401
四、学生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与义务402
第三节 法律责任404
一、法律责任概说404
二、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407
第四节 学校事故及其法律责任承担413
一、学校事故概说414
二、学校事故类型与责任承担列举419
第五节 法律救济概说及主要制度423
一、法律救济概说423
二、法律救济的主要制度424
复习思考题425
后记427
附:教育学自学考试大纲431
《自学考试大纲》出版前言431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433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434
第三部分 有关问题的说明和实施要求467
《自学考试大纲》后记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