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香港人之香港史 1841-1945=The Hong Kong People's History of Hong Kong 1841-194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香港人之香港史 1841-1945=The Hong Kong People's History of Hong Kong 1841-1945](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2570402.jpg)
- 蔡荣芳(Tsai Jung-Fang)著 著
- 出版社: 牛津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香港人之香港史 1841-1945=The Hong Kong People's History of Hong Kong 1841-194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香港华人身份认同与历史研究之「用处」1
「殖民史学」、「爱国史学」与「香港本位之史学」5
本书之主题9
致谢12
一 英国统治下的香港华人社会1841-1884年15
历史渊源:广东的经济、社会情况15
鸦片战争期间之「汉奸」与「义民」16
1840年代的香港:边缘开垦地19
1850年代:历史的转捩点:华人社会的成长27
1856-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对香港华人之冲击31
英国殖民统治下,华商社会经济实力之成长与壮大36
1860-80年代,绅商文化霸权之下的华人社会39
香港华商之绅士化:以高满华家族为例44
处于中英两国之间,华人、华商的困境48
华商与殖民政府的矛盾关系:合作与抱怨50
基层民众与殖民政府之关系51
二 社会变迁与民族主义运动1885-1900年代55
1885年至1900年代之社会变迁55
1890年代以后,殖民政府、绅商与民众之三角关系59
多种形式的民族主义(国民主义)60
何启与胡礼垣的维新论:依附外国强权之自由式民族主义61
香港华商的特性:「与英帝协力的民族主义」63
英国占据新界(1899年)66
香港:中国革命的基地69
1905-06年反美杯葛运动71
1908年反日杯葛运动76
三 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时期香港之社会运动1909-1922年83
革命志士、劳工与四邑商工总会83
辛亥革命对香港之冲击,1911-1912年87
企图刺杀梅轩利总督89
1912-1913年杯葛电车运动91
各邑会馆,如雨后春筍93
广东国民政府自毁形象,遭省港民众背弃97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之香港,1914-1918年100
五四运动与香港,1919年102
1920年机器工人罢工107
海员的工作、生涯与组织109
1922年海员大罢工111
四 省港大罢工(1925-1926)及其后之社会文化:新解释与评估121
五卅惨案后,国共左翼人士,紧密筹备罢工罢课123
各校学生罢课125
香港工团委员会宣言与要求127
各业工人罢工,民众匆匆离港128
罢工九大因素:仅仅爱国主义,不足以解释错综复杂的大罢工129
罢工诸多重要因素:紧密运动、威胁、利诱、谣言、恐慌、混乱131
沙基惨案及其后罢工之剧展134
港人与港府协力,恢复秩序与生意:自卫团与工、商维持运动138
「救国功夫,头头是道,不必同出一辙,方算爱国」142
左翼广东国民革命政府与港府之对抗147
广东商人对罢工之态度149
国民党左、右派的矛盾151
华商代表团、懇亲团晋省联络感情,企图协商153
广州政治紧张158
罢工之结束159
省港大罢工的重要涵意161
港府配合粤府剿共,港人懼共:「生人毋近」162
罢工后港府保守的社会文化政策164
鲁迅与萧伯纳之香港经验167
五 抗日战争期间(1931-41年)宛如万花筒的香港社会173
1931年香港华人抗议日本侵略满州:杯葛日货,殴打、刺杀日侨174
1932年港人对上海事件之反应182
1930年代大陆企业迁港及华资之发展183
内地新文化的影响:香港新文学之诞生187
1937年「七七事变」后,香港社会紧张情绪189
香港之抗日文化活动190
惠阳旅港青年之抗日活动197
工人工会与抗日运动199
旅港各邑商会、同乡会之抗日运动201
香港的另一面:「颓废的」资本主义消费者社会203
宛如万花筒的香港社会207
政治派系杂处的香港214
新闻出版界,左右党派之争216
汪精卫派系也自称爱国218
国民党特务与黑道人物,皆自称爱国222
再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之复杂性与多面性225
六 日军占领地(1941-45年)太阳旗飘扬,太阳旗倒了229
新界、九龙迅速陷落:民众唾弃英人统治者230
港岛沦陷:人心惶惶,文化人犹图团结抗日234
港岛街市一场浩劫:日军、烂仔与文化人238
抗日游击队与文化人的脱逃242
港人对日人统治之反应:抗拒、流亡、接受与合作244
新秩序之建立:统治者拉拢华人绅商精英248
三种协力者:消极被动、积极主动与真心诚意的协力者252
华民参与地方行政管理:期望与庆祝盛会261
日据后期:港人期望幻灭265
太阳旗倒了:「日军占领地」终了268
七 结语275
「爱国史学」迷思及「民族主义」之暧昧复杂性与危险性「爱国史学」迷思276
身份与国家认同之五点基本观念278
回顾港人多层次身份认同之历史演变278
港人运用各种身份,推进主张、维护权益281
「与外国强权协力的民族主义」284
「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之暧昧复杂性与危险性286
主要参考资料297
索引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