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宜城县城关镇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宜城县城关镇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2546272.jpg)
- 宜城县城关镇人民政府方志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378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宜城县城关镇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大事记1
第一篇 概述19
第一章 位置、区域、沿革19
第一节 地理位置19
第二节 管辖范围19
附:设在本镇的县属行政机关23
第三节 地名沿革25
第二章 人口、民族、宗教信仰30
第一节 人口30
第二节 民族34
第三节 宗教信仰35
第三章 市镇建设36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市貌概况36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市镇建设39
第四章 人民生活49
第一节 居民生活状况49
第二节 居民就业情况51
第三节 居民生活主要用品供应情况52
第四节 典型年份主副食品价格52
第五节 菜农生活情况56
第二篇 自然59
第五章 地形59
第一节 地形59
第二节 地质和地下水文情况59
第三节 水系60
第四节 土壤62
第六章 气象63
第一节 气温63
第二节 风速、风力65
第三节 日照66
第四节 降水量66
第五节 霜、雪、冰、雹72
第六节 物候75
第七章 物产77
第一节 主要植物77
附:蔬菜上市季节情况示意表79
第二节 主要动物81
第八章 自然灾害82
第三篇 经济87
第九章 商业87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商业87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商业93
附:1981年设在本镇的县属公司110
第三节 集市贸易112
第四节 盐业经营情况114
第十章 工业116
第一节 建国前的手工业概况116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业的发展119
附:设在本镇的其他工厂137
第十一章 农业138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农业概况138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概况138
第三节 支农152
第十二章 粮油供应153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粮油供应概况153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粮油供应概况156
第十三章 交通、邮电、供电159
第一节 交通运输159
第二节 邮电162
第三节 供电164
第十四章 财税、金融166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税收与金融166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财税与金融167
第四篇 政治173
第十五章 党派社团173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173
第二节 国民党及三青团182
第三节 群众团体183
第四节 宗教团体188
第五节 其他社团188
附:反动会道门189
第十六章 行政设置190
第一节 机构沿革190
宜城县城关镇人民政府平面图196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196
第三节 领导人更迭198
第四节 干部编制203
第五节 居民委员会205
第十七章 社会治安206
第一节 机构设置206
第二节 治安工作207
第三节 消防209
第十八章 民政210
第一节 普选210
第二节 优抚212
第三节 社会福利212
第四节 侨居国外及移居香港、台湾的人的统计213
第十九章 革命斗争简史215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记略215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斗争记略218
第五篇 军事225
第二十章 驻军225
第一节 清朝时期的驻军225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驻军225
第三节 建国后的驻军228
第二十一章 地方武装229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地方武装229
第二节 镇人民武装部231
第二十二章 民兵232
第一节 组建232
第二节 政治工作233
第三节 训练及活动233
第四节 民兵所起的作用235
第五节 人民防空235
第二十三章 兵役236
第一节 兵役机构236
第二节 兵役概况236
第二十四章 军事行动238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军事行动238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军事行动238
第三节 解放后的军事行动240
第六篇 文教卫生241
第二十五章 教育241
第一节 清末时期的教育241
宜城县官立高等小学堂校舍平面图247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教育247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教育254
南街小学校舍平面图274
第二十六章 文化艺术274
第一节 建国前文化艺术274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文化艺术277
第二十七章 广播、报刊286
第一节 广播286
第二节 报刊287
第二十八章 科技289
第一节 普及工作289
第二节 农业生产技术改革289
第三节 工业生产技术改革290
第二十九章 医药卫生291
第一节 建国前的医药卫生291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医药卫生292
第三十章 计划生育311
第一节 实行计划生育前的生育情况311
第二节 实行计划生育后的生育情况311
第三十一章 体育316
第一节 建国前的体育317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体育319
第三十二章 古迹 名胜325
第一节 古迹、文物325
第二节 名胜、风景区337
第七篇 社会339
第三十三章 风俗习惯339
第一节 岁时祝祭339
第二节 婚嫁341
第三节 丧葬342
第四节 寿诞343
第五节 饮食343
第六节 服饰343
第七节 建筑形式344
第八节 恶习345
第三十四章 人物346
第一节 革命烈士346
第二节 党政军干部347
第三节 模范人物348
第四节 知名人士349
第五节 起义人员350
第六节 历史人物351
第七节 国民党军政人员352
第三十五章 语言353
第一节 方言353
第二节 谚语361
第三十六章 杂记368
第一节 谜语368
第二节 对联369
第三节 传说、异闻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