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重点文献资料选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重点文献资料选编
  • 康沛竹,冯雅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621页
  • 文件大小:173MB
  • 文件页数:6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重点文献资料选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

一、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1

二、鸦片走私及禁烟运动9

三、《中英南京条约》12

四、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经济状况及阶级关系14

五、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21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23

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23

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44

三、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50

四、民族意识的觉醒52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60

一、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60

二、太平天国的纲领政策措施61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80

四、洋务运动的兴办83

五、维新派倡导的救亡和变法活动94

六、百日维新102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13

一、清朝末年内外交困的统治危机113

二、革命派的政治思想与活动120

三、立宪派的政治思想与活动133

四、晚清新政改革139

五、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战141

六、武昌起义145

七、中华民国的创建153

八、民国初年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154

九、二次革命159

十、袁世凯的败亡与军阀混战的开启163

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173

一、十月革命前后国人对中国和世界的认识173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国人对中国和世界的认识177

三、二十至四十年代中国经济状况180

四、两个中国之命运188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97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197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201

三、五四运动211

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215

五、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与早期活动221

六、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酝酿与建立235

七、国民革命的兴起与发展250

八、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259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273

一、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273

二、中国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279

三、中国共产党在各地发动起义287

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295

五、新型军队与新型政权299

六、国民党内派系争斗与新军阀混战313

七、红军和苏区的蓬勃发展317

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322

九、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与长征326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335

一、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335

二、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旗帜及局部抗战与抗日救亡运动340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342

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式348

五、国民党与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353

六、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357

七、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368

八、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370

九、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373

十、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376

十一、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385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390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390

二、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394

三、国民党对内对外政策及国统区危机397

四、从自卫战争到战略进攻410

五、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411

六、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415

七、中间人士的政治主张和道路选择420

八、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灭427

九、人民政协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431

十、中国革命的胜利432

下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434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434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严重困难和严峻考验435

三、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436

四、建国初期的民主运动和各项政策440

五、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452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457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457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462

三、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470

四、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477

五、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488

六、历史地看待三大改造493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497

一、中共“八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497

二、整风与反右派运动501

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505

四、庐山会议与纠“左”的努力511

五、“七千人大会”与调整国民经济520

六、“四清”与“社教运动”523

七、“文化大革命”的十年528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541

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541

二、农村经济改革的突破和深化544

三、城市经济改革的启动和深化547

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555

五、政治体制改革的提出与推进559

六、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573

七、全方位外交局面的形成578

八、顺利推进祖国统一大业583

九、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587

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593

附录:各学期期末考试材料题600

后记6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