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法理学发展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法理学发展史
  • 李龙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208278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法理学-法学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法理学发展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中国法理学引领的几则古代案例1

二、中国法理学的研究对象9

三、研究中国法理学发展史的意义13

四、新中国法理学的伟大革命15

第一编 中国古代法理学31

第一章 中国古代法理学对“法理”的论述31

第一节 关于法的原理31

一、关于法的起源31

二、关于法的本质34

三、关于法的原则37

四、关于法的发展39

五、关于治国理念40

第二节 关于法的公理51

一、以人为本51

二、天人合一53

三、天下为公55

四、社会和谐56

五、诚实守信58

第三节 中国古代法理学中的六大论争59

一、关于法律是否公开的论争59

二、关于法律的发展方向之争60

三、关于法律的价值之争62

四、关于法律实行赦免犯罪的争论63

五、关于废除肉刑和死刑的争论64

六、关于法律平等的争论66

第四节 关于土地制度的改革67

第二章 先秦时期中国法理学的兴起69

第一节 历史文献中的法理学思想69

一、《尚书》69

二、“三礼”:《周礼》《礼记》《仪礼》71

三、“三传”:《左传》《公羊传》《穀梁传》76

四、《吕氏春秋》80

五、《史记》82

六、《资治通鉴》84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法理学的兴起87

一、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特点87

二、法家的法理思想和治国理念87

三、儒家的法理思想和治国理念99

四、道家的法理思想和治国理念108

五、墨家的法理思想和治国理念111

六、名家的法理思想和法学教育实践114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法理学118

第一节 秦始皇与李斯的法家治国理念与方式118

一、秦始皇的治国理念与方略118

二、李斯的治国理念122

第二节 汉代法理学的发展125

一、萧何的法理思想125

二、“文景之治”的法理学126

三、淮南王刘安及其《淮南子》128

四、董仲舒的法学思想130

五、桑弘羊和《盐铁论》132

六、秦汉时期的法学教育133

七、王充的法哲学思想134

八、法律解释的兴起及其在东汉的运用136

九、曹操的法学思想与治国理念137

十、诸葛亮的法理思想和治国理念138

第四章 两晋至隋唐时期法理学的发展140

一、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形成140

二、《晋书·刑法志》的法理价值142

三、阮籍、嵇康的法理思想145

四、葛洪的治国理念146

五、陶渊明的法理思想147

六、孔稚珪的法理思想148

七、刘勰的法理思想149

八、拓跋宏的法学思想及其改革成就151

九、杨坚的法学思想及其《开皇律》152

十、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和“贞观之治”153

十一、长孙无忌与《唐律疏议》155

十二、柳宗元的法理思想157

十三、白居易的法理思想及其政治诗158

第五章 两宋至清初时期的法理学思想161

一、赵氏兄弟的法理思想与治国理念161

二、范仲淹的法学思想162

三、包拯的法学思想与执法理念163

四、欧阳修的法理思想165

五、“三苏”及其治国理念166

六、王安石的法理思想及其治国理念167

七、朱熹的法理思想与治国理念169

八、朱元璋的法理思想与治国理念170

九、王守仁的法学思想172

十、张居正的法理思想与治国理念173

十一、海瑞的法学思想和执法态度174

十二、黄宗羲的法治思想与治国理念175

十三、顾炎武的法治思想与民主思想177

十四、王夫之的法理思想与治国理念178

十五、中国古代法学教育考略179

第二编 中国近代法理学的争斗187

第六章 近代初期法理学的发展状况187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期的法理学思想187

一、龚自珍的法理思想187

二、魏源的法理思想188

第二节 太平天国时期中国法理学发展概况190

一、洪秀全及其《天朝田亩制度》190

二、洪仁玕及其《资政新篇》191

第三节 清末法理学的三次大辩论193

一、礼法之争193

二、维新派与顽固派之斗197

三、革命派与保皇派之辩199

第四节 近代法学教育的转型203

第五节 清代末年的法学家205

一、沈家本的法学思想205

二、伍廷芳的法学思想206

第三编 中国现代史上的法理学213

第七章 民国前期(1912—1927年)的法理学213

第一节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阶段的法理学213

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蕴含的法理学思想213

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体现西方法理学思想的法律213

第二节 北洋政府阶段的法理学214

第三节 现代史上的法学教育215

第四节 法学家216

一、李大钊的法学思想216

二、陈独秀的法学思想217

三、杨度的法理思想219

四、廖仲恺的法学思想220

第八章 民国后期(1927—1949年)的法理学222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法理学222

第二节 法学教育概况224

第三节 法学家225

一、王世杰的法学思想226

二、吴经熊的法学思想226

三、梅汝璈的法学思想226

四、周鲠生的法学思想227

五、杨鸿烈的法理思想229

第四编 当代中国法理学的革命235

第九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法理学235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的形成与发展235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几个法理学理论236

一、关于国体的理论236

二、关于政体的理论236

三、关于人权的问题237

四、关于土地的问题238

第三节 法学家与法律家239

一、马锡五的法学思想与审判方式239

二、林伯渠的法学思想及法制实践241

三、李鼎铭的法学思想及其“精兵简政”政策242

第十章1949—1978年党和国家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奠基与探索244

第一节 重大法律活动与探索实践244

一、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244

二、对国民党“六法全书”的批判245

三、确立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全国的指导地位245

四、民主与法制建设一系列成就促进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发展250

五、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科学论断引领中国法理学的发展251

六、中国外交战线的巨大胜利为中国法理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252

第二节 法学教育253

第三节 著名法学家257

一、董必武的法制思想及其贡献257

二、李达的法理思想260

三、杨秀峰的法学思想263

四、彭真的法理思想265

五、沈钧儒的法学思想267

六、谢觉哉的法理思想269

七、韩德培的法理思想270

第十一章 改革开放40年来法理学的伟大成就与战略谋划273

第一节 光辉实践273

一、中国法理学的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2年)273

二、中国法理学的有序发展阶段(1992—2002年)279

三、中国法理学的深入发展阶段(2002—2012年)282

四、中国法理学的繁荣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285

第二节 法学教育294

一、恢复发展阶段(1979—1992年)294

二、改革发展阶段(1992—2002年)295

三、外延发展阶段(2002—2012年)297

四、全面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298

第三节 中国法理学发展的战略谋划302

一、构建法学话语体系、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302

二、筑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思想基础,促进中国法理学的发展303

三、加强与改革法学教育,为国家培养德法兼修的法学人才305

四、良法善治,在实践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306

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10

六、高度关注学科建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理学的自信与他信312

参考文献314

后记3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