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语言哲学家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方语言哲学家思想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2449667.jpg)
- 郑丽娟责任编辑;陈韵,甘小兰,黎明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368456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30页
- 主题词:语言哲学-研究-西方国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方语言哲学家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指称论1
第一部分 前期人工语言学派1
1.弗雷格:涵义与指称3
1.1 背景知识3
1.1.1 人物背景3
1.1.2 理论背景4
1.2 主要内容7
1.2.1 初识“同一性陈述”7
1.2.2 再识“同一性陈述”7
1.2.3 关于“涵义”8
1.2.4 “同一性问题”的解决9
1.2.5 “语义途径论”的提出11
1.2.6 其他12
1.3 简要评述13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6
弗雷格主要作品16
2.罗素:描述语理论18
2.1 背景知识18
2.1.1 人物背景18
2.1.2 理论背景19
2.2 主要内容21
2.2.1 关于“描述语”21
2.2.2 罗素的“五个困惑”23
2.2.3 罗素对“五个困惑”的解答24
2.3 简要评述28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30
罗素主要作品30
3.斯特劳森:三分语义理论32
3.1 背景知识32
3.1.1 人物背景32
3.1.2 理论背景33
3.2 主要内容35
3.2.1 对罗素“描述语理论”的批判35
3.2.2 三分语义理论37
3.2.3 关于“指称性使用”的三个重要申明39
3.2.4 “预设”概念的提出41
3.3 简要评述42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44
斯特劳森主要作品45
4.唐纳兰:指称性用法与归属性用法47
4.1 背景知识47
4.1.1 人物背景47
4.1.2 理论背景48
4.2 主要内容50
4.2.1 关于“归属性用法”和“指称性用法”的区分50
4.2.2 思想实验:“凶手”和“酒会”51
4.2.3 更多的思想实验53
4.2.4 小结54
4.3 简要评述54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57
唐纳兰主要作品57
5.克里普克:历史因果论58
5.1 背景知识58
5.1.1 人物背景58
5.1.2 理论背景59
5.2 主要内容62
5.2.1 “名称”“限定描述语”和“指示词”62
5.2.2 “严格指示词”“非严格指示词”和“可能世界”63
5.2.3 “历史因果论”的提出64
5.2.4 “先天偶然真”和“后天必然真”65
5.3 简要评述66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68
克里普克主要作品69
下篇 意义论71
第二部分 后期人工语言学派71
6.卡尔纳普:语义证实论73
6.1 背景知识73
6.1.1 人物背景73
6.1.2 理论背景75
6.2 主要内容79
6.2.1 关于“先天”和“后天”的区分79
6.2.2 “语言框架”的提出80
6.2.3 界内问题和界外问题81
6.2.4 小结82
6.3 简要评述82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84
卡尔纳普主要作品84
7.蒯因:语义整体论86
7.1 背景知识86
7.1.1 人物背景86
7.1.2 理论背景87
7.2 主要内容89
7.2.1 批判“先天分析”和“后天综合”区分89
7.2.2 意义整体论91
7.2.3 翻译不确定性原理92
7.3 简要评述94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98
蒯因主要作品99
8.普特南:语义外在论100
8.1 背景知识100
8.1.1 人物背景100
8.1.2 理论背景101
8.2 主要内容103
8.2.1 语义外在论103
8.2.2 语言劳动分工论106
8.2.3 索引性和固有性107
8.2.4 语言和哲学研究108
8.3 简要评述110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11
普特南主要作品111
9.塔尔斯基:“真”理论113
9.1 背景知识113
9.1.1 人物背景113
9.1.2 理论背景114
9.2 主要内容115
9.3 简要评述117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18
塔尔斯基主要作品118
10.戴维森:真值条件语义学和新语义外在论119
10.1 背景知识119
10.1.1 人物背景119
10.1.2 理论背景120
10.2 主要内容121
10.2.1 意义理论121
10.2.2 新语义外在论126
10.3 简要评述131
10.3.1 “为真”不等于“意义”132
10.3.2 反实在论者的批判132
10.3.3 普特南的批判132
10.3.4 其他批判133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33
戴维森主要作品135
第三部分 自然语言学派137
11.后期维特根斯坦:使用论139
11.1 背景知识139
11.1.1 人物背景139
11.1.2 理论背景140
11.2 主要内容143
11.2.1 意义的使用论143
11.2.2 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148
11.3 简要评述148
11.3.1 对使用论的批判148
11.3.2 使用论的后期发展150
11.3.3 家族相似性的发展151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52
维特根斯坦主要作品153
12.赖尔 日常语言154
12.1 背景知识154
12.1.1 人物背景154
12.1.2 理论背景154
12.2 主要内容155
12.2.1 思维、语言和概念155
12.2.2 “日常语言”和“使用”158
12.2.3 关于“意义”160
12.2.4 关于“系统性误解表达”162
12.3 简要评述165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66
赖尔主要作品167
13.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168
13.1 背景知识168
13.1.1 人物背景168
13.1.2 理论背景169
13.2 主要内容170
13.2.1 施事句(Performatives)和述事句(Constatives)170
13.2.2 言语行为理论(Theory of Speech Acts)174
13.3 简要评述177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79
奥斯汀主要作品180
14.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181
14.1 背景知识181
14.1.1 人物背景181
14.1.2 理论背景182
14.2 主要内容183
14.2.1 自然意义(natural meaning)和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 meaning)183
14.2.2 说话人意义和字面意义184
14.2.3 隐含意义(implicature)185
14.2.4 会话原则188
14.3 简要评述191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92
格赖斯主要作品193
15.塞尔:意向性理论194
15.1 背景知识194
15.1.1 人物背景194
15.1.2 理论背景195
15.2 主要内容195
15.2.1 关于“言语行为理论”195
15.2.2 意向性197
15.3 简要评述203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204
塞尔主要作品205
附录:主要人名中英文对照表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