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宏观经济学 中国经济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宏观经济学 中国经济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2398805.jpg)
- 司春林,王安宇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9802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宏观经济学 中国经济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增长与波动:1978年以来的中国宏观经济1
第二节 中国的长期增长能够维持吗3
第三节 中国2002年的 GDP 将是多少5
第四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6
第五节 为什么要学习宏观经济学7
本章小结9
思考与练习9
第二章 宏观经济运行的测度与监控11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11
一、GDP 的含义11
二、GDP 的测定方法12
三、其他几个总量指标16
四、储蓄—投资恒等式19
第二节 价格指数与通货膨胀率20
一、价格指数的编制20
二、几种常见的价格指数21
第三节 失业率与潜在 GDP23
一、失业与失业的类型23
二、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率25
三、潜在 GDP25
四、奥肯定律26
本章小结28
思考与练习29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31
一、劳动力31
第三章 长期增长理论31
二、资本33
三、技术34
第二节 储蓄与平衡增长37
一、平衡增长的条件38
二、平衡增长的稳定性39
三、储蓄率与平衡增长40
四、技术进步41
五、中国的储蓄与长期增长42
第三节 经济增长的公式42
一、经济增长的分解43
二、全要素生产率46
一、关于促进资本增长49
第四节 怎样促进经济增长49
三、1978年以来中国的宏观增长与技术进步49
二、关于促进劳动增长50
三、关于技术进步50
第五节 新增长理论51
一、干中学与内生增长51
二、人力资本与内生增长52
三、R D 与内生增长53
本章小结56
思考与练习57
第四章 短期均衡与总需求59
第一节 从短缺经济到需求约束型经济59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总产出由供给面决定59
二、1979年以后中国宏观经济的转变60
第二节 价格粘性与数量调整61
一、均衡产出的条件62
第三节 均衡产出与总需求:收支平衡分析62
二、偏离潜在产出的力:需求冲击63
三、偏离潜在产出的力:价格冲击64
本章小结65
思考与练习66
第五章 消费需求与简单的均衡模型67
第一节 消费与收入波动:实证分析的一些结果67
一、实证资料67
二、对两者长期增长率基本相同的解释69
三、对两者短期波动不一致的解释69
第二节 消费与收入:凯恩斯消费函数70
一、居民消费函数70
二、线性假定下的消费函数71
三、中国居民消费函数72
第三节 乘数原理73
一、均衡产出的决定74
二、乘数效应及其原理75
第四节 面向未来的消费理论78
一、面向未来消费理论的微观基础:跨时预算约束与消费偏好78
二、临时收入与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79
三、面向未来的总需求函数及其政策意义80
四、对面向未来的消费理论的评价81
本章小结84
思考与练习85
第六章 货币市场88
第一节 货币职能及其层次88
一、货币的职能89
二、货币层次的划分89
一、货币流通速度90
三、货币供给量的衡量90
第二节 货币需求90
二、货币需求91
三、中国货币需求方程94
第三节 货币供给95
一、银行体系95
二、决定货币供给的诸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96
三、准备金97
四、货币创造机制97
五、货币供给的参数控制100
六、控制基础货币:公开市场操作101
第四节 均衡利率的决定108
一、均衡利率108
二、货币市场失衡的调整108
三、均衡利率的变动109
第五节 货币与信用113
一、现代经济中的信用113
二、可利用的信用规模113
本章小结114
思考与练习115
第七章 投资需求117
第一节 投资支出波动117
第二节 投资与真实利率119
一、预期收益率119
二、真实利率与投资119
三、投资对利率不敏感的原因121
第三节 固定资本投资决策:厂商与整个经济系统122
一、厂商意愿资本存量的决定122
二、资本租赁价格124
三、确定投资流量125
四、投资加速模型128
第四节 住宅投资与库存投资130
一、住宅投资130
二、库存投资131
第五节 总投资函数132
本章小结133
思考与练习133
第八章 国际贸易与汇率135
第一节 进口的决定135
一、进口与总收入136
二、进口与汇率136
三、进口函数137
一、贸易壁垒138
第二节 出口的决定138
二、鼓励出口的政策140
三、出口的内生化140
第三节 汇率的决定140
一、外汇市场与汇率140
二、汇率与物价水平143
三、汇率与利率150
四、汇率管理151
本章小结152
思考与练习153
第九章 IS—LM 模型与总需求管理154
第一节 短期宏观经济模型154
第二节 IS 曲线155
第三节 LM 曲线158
第四节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IS—LM 分析160
一、均衡产出和利率160
二、非均衡调整161
三、中国 IS—LM 模型163
第五节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65
一、财政政策165
二、货币政策166
三、“挤出”效应166
四、财政政策效果分析168
五、货币政策效果分析169
六、政策组合效应分析172
第六节 总需求曲线173
一、IS—LM 模型与总需求(AD)曲线173
二、总需求函数174
本章小结175
思考与练习176
第十章 经济运行的动态与价格调整178
第一节 影响价格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178
一、市场压力178
二、通胀势头179
三、价格冲击179
四、1992~1994年中国的通货膨胀及成因180
第二节 价格调整方程181
一、价格调整方程181
二、调整系数 f183
三、预期通胀率π?183
第三节 价格调整与总需求185
一、需求扩张→经济繁荣→降温186
二、需求紧缩→衰退→复苏188
三、价格冲击→滞胀→复苏189
第四节 现实经济中的调整回路193
一、美国1968~1997年的通胀率——GDP 缺口回路193
二、中国在1979~2001年的通胀——产出回路194
第五节 关于用政策抵消外部冲击195
一、用政策抵消外部冲击的原理196
二、货币主义者反对积极稳定性政策的意见197
三、关于适应性调节与价格调整效果的比较198
第六节 1993~1996年中国经济的“软着陆”199
一、“软着陆”目标199
二、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200
三、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201
四、软着陆成功的经验203
五、“软着陆”后的中国经济与政策204
本章小结205
思考与习题205
第十一章 国际收支与政策208
第一节 国际收支平衡208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208
二、国际收支差额212
三、国际收支平衡213
四、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214
第二节 开放经济的短期宏观经济分析框架217
一、开放经济的货币供给217
二、国际收支平衡:BP 曲线219
三、外部冲击与 BP 曲线移动220
四、开放经济下的短期均衡221
一、货币政策222
第三节 固定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222
二、冲销224
三、财政政策225
四、外部充分就业均衡226
本章小结232
思考与练习232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234
第一节 经济政策问题与政策工具234
一、目标与工具234
二、政策工具评价236
三、经济政策体系与目标系统238
第二节 出口退税与货币贬值240
一、出口退税与货币贬值的比较240
一、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241
第三节 政策规则241
二、出口退税与货币贬值的配合与协调241
二、政策规则的形成242
三、政策规则的选择242
第四节 社会偏好、政策边界与政策选择244
一、社会偏好244
二、政策边界245
三、政策选择247
四、政策边界的移动250
本章小结250
思考与练习251
附录一 中国 IS—LM 模型及其政策含义252
附录二 习题参考答案265
参考文献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