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言学纲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语言学纲要
  • 申小龙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3616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语言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语言学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语言与人1

第一节 人的语言性的生物学考察1

一、儿童语言发展的生理基础2

二、人脑机制的语言功能4

三、人与动物语言能力的本质差异5

第二节 人的语言性的社会学考察7

一、人的社会本质高于生物学范畴8

二、人与动物交际系统的本质差异9

三、语言水平的交往:人与动物的分水岭12

第三节 人的语言性的符号学考察13

一、儿童成长的符号化历程14

二、人的符号定义15

第二章 语言与思维19

第一节 语言与思维:一个老而弥新的论题19

一、语言是不是思维的惟一载体?19

二、语言和思维是同时产生的,还是先后产生的?23

第二节 语言与人类思维的必然联系25

一、语言是人脑先天设置的功能25

二、儿童语言发展阶段的普遍性28

三、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的社会因素29

第三节 人类思维活动的非语言表现31

一、从动物思维到人的思维31

二、儿童语龄前的思维的发展32

三、人类的形象思维33

四、人类思维的本质依然是其语言性35

第三章 语言学38

第一节 语音研究的诸方面39

一、语音的性质及语音研究的分类39

二、语音研究的最小单位以及语音的标记42

第二节 发音语音学44

一、发音器官44

二、发音部位46

三、发音方法48

四、元音的分类及元音表51

第三节 音位及音位学55

一、音段音位56

二、音位系统60

三、萨丕尔的音位理论65

第三节 音节和超音段音位67

一、音节结构类型、复元音和复辅音67

二、超音段音位69

三、汉语的音节构造74

第四节 音系学83

一、对象及理论发展83

二、语音系统的分析方法85

第五节 语音的人文性与汉语音韵的文化内涵91

一、语音的自然感知与汉语音韵的传统研究方法91

二、汉语音韵的文化功能94

第四章 语义学98

第一节 语义的性质99

一、意义与语义99

二、语义三角100

三、语义的性质101

第二节 语义系统107

一、语义单位107

二、语义类型108

第三节 语义分析110

一、传统语义分析法110

二、义素分析法114

三、语义场分析117

第四节 语义的组合类型121

一、语义格系统121

二、共现与语义指向124

第五章 语法学129

第一节 语法概述129

一、语法是什么?129

二、语法和语法理论130

三、语法单位131

四、语法的内容132

第二节 构词法:词的组合系统133

一、语素的确认133

二、词的确认134

三、语素的分类135

四、构词法137

五、词的结构类型139

第三节 词类:词的聚合系统140

一、划分词类的标准140

二、词类的层次系统142

三、词性和兼类143

第四节 句法结构144

一、短语和句法结构144

二、句法结构的意义类型145

三、句法结构的结构层次和直接成分146

四、句法歧义147

五、句法结构的构造手段148

六、短语的功能类型150

第五节 句子结构151

一、词、词组与句子的区别151

二、句子的结构类型155

三、句子的功能类型161

第六章 语用学172

第一节 言语行为172

一、言语行为的分类172

二、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173

三、言语行为与句类的关系175

一、会话含义177

二、语境177

第二节 会话含义和会话合作原则177

三、会话合作原则178

四、合作原则的违反与会话含义的推导179

第三节 会话中的礼貌原则183

一、礼貌原则及其准则183

二、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186

三、礼貌原则的特征187

第四节 指示语189

一、指示和指示语189

二、指示语的用法190

三、指示语的分类192

一、预设和蕴含198

第五节 预设198

二、预设的种类200

三、预设和信息获取203

第六节 语用学研究现状204

一、新格赖斯语用学204

二、关联理论206

三、语用学的扩张207

第七章 修辞学210

第一节 修辞与交际210

一、修辞观210

二、交际和交际效果211

三、交际中的信息传输212

一、修辞的语言性214

第二节 修辞的综合性214

二、修辞的文化性219

三、修辞的文化性222

四、修辞的心理性227

第三节 修辞的基本规律230

一、语境适应律230

二、语辞调整律234

第八章 文字学239

第一节 文字的性质239

一、文字是相对独立于语言的符号系统239

二、文字与语言的关系241

一、文字起源和发展的外部原因244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和发展244

二、文字起源和发展的内部原因249

第三节 文字的结构254

一、文字的形体结构254

二、文字的结构方式257

第四节 文字的功能259

一、文字的信息处理功能259

二、文字的美学功能260

三、文字的结构功能261

四、文字的文化功能263

第九章 语言与认知267

第一节 语言的产生267

一、构思阶段268

二、转换阶段269

三、执行阶段270

第二节 语言的认知271

一、语音认知272

二、词语认知274

三、句子理解与认知277

第三节 语言理解的认知策略280

一、语义策略280

二、词序策略286

三、句法策略288

一、从“认识论转向”到“语言论转向”294

第一节 语言的凸现294

第十章 语言与文学294

二、人的符号化与隐喻296

三、现代语言学从“语言透明性”走向“语言人文性”297

第二节 语言的人文特质:隐喻性298

一、隐喻的浮现298

二、什么是隐喻301

三、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304

四、诗,语言中的语言307

五、诗意的汉字310

六、汉语词汇的隐喻314

第三节 文学语言的特点:陌生化317

一、文学与惊奇感317

二、陌生化与文体演变320

三、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323

第四节 中国文学的语言天赋329

一、格律诗,古汉语文学的典型样式332

二、中西语言的句法特征和小说结构335

三、诗意的散文化小说337

第十一章 世界的语言及其类型344

第一节 世界语言简介344

一、世界语言概况344

二、几种主要语言简介345

第二节 语言的谱系分类352

第三节 语言的结构分类354

二、屈折语355

一、孤立语355

三、粘着语356

四、多式综合语356

第四节 世界主要语系357

一、印欧语系357

二、汉藏语系359

三、乌拉尔语系359

四、阿尔泰语系360

五、亚-非语系361

六、高加索语系362

七、达罗毗荼语系362

八、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362

九、南亚语系3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