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宏观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赵崇龄,蒋自强主编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22001077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宏观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1
二、宏观经济分析的由来—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4
三、怎样看待西方宏观经济学—学习和研究宏观经济学的意义11
第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13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概念和指标14
第二节 国民收入和产品帐户17
第二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3
第一节 宏观经济的循环流量模型26
一、一个两部门无储蓄的经济社会27
二、一个两部门有储蓄有投资的经济社会28
三、三部门的经济社会29
四、四部门的经济社会31
第二节 消费、储蓄及收入的决定34
一、消费函数35
二、简化情景下的收入决定39
三、乘数40
第三节 财政政策对收入的影响46
一、通货紧缩缺口与通货膨胀缺口46
二、政府购买对收入水平的影响48
三、总额税对收入水平的影响49
四、比例所得税对收入水平的影响51
五、政府转移支付对收入水平的影响55
六、平衡预算乘数56
第四节 投资水平的决定59
一、投资水平的决定59
二、MEC移动的原因—投资的利润理论64
三、加速数理论65
四、MEC的弹性—资本对劳动的替代69
五、资金的来源70
一、货币供给额的计量75
第三章 宏观经济分析中的货币理论75
第一节 货币供给额的计量及变动的原因75
二、有关如何计量货币供给额的争议77
三、货币供给的变动和银行体系的资产负责关系79
四、货币供给变动的原因81
第二节 货币基数的信用扩张84
一、固定系数的乘数分析方法84
二、货币供给的一般均衡分析91
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需求理论99
一、传统的货币数量学说99
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105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货币需求理论的演进和发展110
第四章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121
第一节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121
一、两种市场同时均衡的基本条件121
二、两种市场同时均衡的实现125
三、IS曲线和LM曲线的移动与国民收入的变动127
第二节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应130
一、IS曲线的斜率130
二、LM曲线的斜率132
三、财政政策的收入效应135
四、货币政策的收入效应137
第三节 乘数分析与IS—LM模式的稳定性条件139
一、政府支出乘数与货币供给乘数140
二、IS—LM模型的稳定条件145
第五章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三种市场的同时均衡151
第一节 总需求函数151
一、价格水平与货币市场、商品市场的均衡151
二、总需求函数154
第二节 总供给函数156
一、总劳动需求函数156
二、总劳动供给函数160
三、劳动市场的均衡162
四、总供给函数与总供给函数曲线的推导166
第三节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175
一、三种市场同时均衡与总供给—总需求模型175
二、AS—AD模型中的均衡变动182
第六章 通货膨胀理论187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187
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187
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189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过程192
一、预期的与实际的劳动供给线192
二、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与劳动市场的均衡194
三、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与总供给曲线197
四、通货膨胀过程的两个阶段200
五、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替代关系203
第一节 国际收支和国民收入206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及其均衡的意义206
第七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分析206
二、国际收支均衡的内容209
三、进口函数与进口的收入弹性211
四、收入变化与国际收支213
第二节 对外贸易乘数217
一、简单的对外贸易乘数217
二、考虑到国外反响的对外贸易乘数221
一、BOP曲线的推导及作图225
第三节 国际收支均衡曲线225
二、BOP曲线的位移229
第八章 经济增长理论236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含义236
第二节 经济增长模式238
一、哈罗德——多马模式238
二、新古典增长模式240
三、反增长理论245
一、史略247
第三节 经济增长的历史考察247
二、经济增长的特征248
三、经济增长的阶段分析250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问题254
一、概述254
二、均衡增长论255
三、工业化问题258
四、农业发展问题260
五、利用外资问题261
第九章 宏观经济政策(Ⅰ)财政政策263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最终目标263
第二节 现代财政制度中的自动稳定器264
一、什么是自动稳定器264
二、自动稳定器的机制作用265
三、决定自动稳定器功能大小的因素266
一、逆经济风向行事的税收和开支政策267
第三节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267
二、充分就业下的财政收支269
三、政策的选择:变动税率还是变动开支271
四、阻碍财政政策灵活运用的各种因素272
五、如何看待公债273
第四节 财政政策原则的变化274
第十章 宏观经济政策(Ⅱ)货币政策275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期目标与政策指标275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与应用282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递机制285
一、资产组合调整效应285
二、财富效应288
三、授信限量效应288
第四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289
译名对照表291
后记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