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体鉴赏艺术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曹明海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 ISBN:7532908666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81页
- 主题词:文学鉴赏-概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体鉴赏艺术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林非上编文体鉴赏的艺术规律第一章本质与功能:诠释文体的营构系统1
目 录1
一、探究文体的生成与构成,揭示文体的美的规范2
二、诠释文体的信息系统,透视文体的艺术精微5
三、鉴赏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一种凝聚生命情致10
的“创作”10
第二章完形律法则:整体观照与综合探究14
一、整体观照:把作品作为一个“活”的15
生命整体来考察15
二、综合探究:采取“综合——分解——综合”21
的方法21
思想的传输26
三、因文悟道:看语言载体何以层层负荷内容26
第三章主体性模式:鉴赏心理的运行轨迹36
一、感知——捕捉“初感”印象,是一种综合性37
的知觉完形37
二、理解——“通过思维的解释”,是一种具体44
化的品味认知44
三、深悟——“冷静的回味鉴别”,是一种形而上51
的理智审视51
中编 文体鉴赏的多层结构57
第四章意蕴论:透过体势捕捉内燃的火光57
感悟与理思58
一、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58
二、不是赤裸裸的理念,是情与理的融注和67
独特的审美发现67
三、勿舍本文而外骛,着力探究统制艺术机体79
的意蕴内核79
第五章意象论:拓开内隐外秀的艺术奥区89
一、以整体的观照形式,把握意象世界内部90
构置的张力联系90
二、从意象营构的美学规律出发来考察意象艺术99
组合的方式99
创造的审美意义108
三、辨析意象的品类及其审美特征,揭示意象108
第六章文境论:探入艺术构筑的深层世界118
一、文境与诗境的差异:一是“以境胜”,一是118
“以意胜”118
二、从浑成的角度,致力于文境内部构造的124
整化分析124
三、探究文境的营构形式,把握文境系统的132
营造规律132
第七章 文序论:剖视文体营构的艺术秩序138
一、拨开迷雾,弄清多重世界构筑的艺术139
秩序及其特征139
基本的构筑形式148
二、透过表象,从多样化的“造形”中把握148
三、细究精微,多视角探究文体营构的艺术技巧163
第八章节奏论:探寻艺术构思的内在律动170
一、节奏之于文,如同脉搏之于人,它是作品171
的内在驱动力171
二、节奏的表现形式:外在形式的节奏和内部177
形式的节奏177
三、生活节奏的艺术化、作家的苦心营构和183
艺术创造183
四、节奏的多样化表现及其不同特征,与189
作家的气质相统一189
第九章文色论:发掘色彩世界的审美宝藏194
一、衬托性着色艺术分析:把握其以宾托主195
的奥秘195
二、对比性着色艺术分析:领略其对照198
浑化的境界198
三、反复性着色艺术分析:体味其用以创造的妙趣201
四、象征性着色艺术分析:发掘其含而不露204
的内蕴204
第十章 文法论:求索表现技巧的艺术精微208
一、认清文法对内容的依从性以及它的相对独立性209
二、循体——具体——比较,是文法技巧分析213
的基本准则213
的基本门径217
三、 “怎样写”、“为什么写”是文法技巧分析217
第十一章散文论:探究个性美的自由展现231
下编文体鉴赏的品类特征231
一、抒我之情,弹拨“自己的声音”,展示主体232
的个性美232
二、随意赋形,凭借艺术感觉把握世界,245
营造心灵的意象245
三、审识品类,捉住总体营构的艺术焦点,273
透视其个性特征273
第十二章小说论:探寻人物美的艺术魅力288
一、形象体系分析:把握复杂的人物关系及其289
相互作用289
形象299
二、表现功能分析:自由而多层面地刻画人物299
三、审美视角分析:揭示叙述形式的艺术审美315
特征315
第十三章诗歌论:探求本质美的表现特征322
一、诗是冲动性情感的艺术外化,抒情是它的323
天性323
二、诗以境界为上,以创构虚化艺术审美336
空间为高格336
三、诗的语言营造特征的解构和潜在信息的深356
层开掘356
后记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