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破解中国初期市场经济之谜: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分析新框架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破解中国初期市场经济之谜: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分析新框架 上
  • 何晓星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4166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5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破解中国初期市场经济之谜: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分析新框架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导言3

引论 本书的任务,主要理论新思考和结构3

0.1 本书的任务:描绘经济时代和时代特点3

0.2 理论方面的主要新思考15

0.3 本书的论述结构和方法23

第1章 就历史分期而言,为什么说中国当代处于初期市场经济?以及它的变化走势27

1.1 就历史分期而言,为什么说中国目前处于初期市场经济时代?——理论分析28

1.2 就历史分期而言,为什么说中国目前处于初期市场经济时代?——实证回答38

1.3 中国初期市场经济发生了三个阶段的变化57

第二篇 中国国情和制度变革的过渡方式69

第2章 中国在变革之前的特殊国情基础69

2.1 中国国情基础的概括:经济和文化结构的四个条件70

2.2 国情基础条件之一:以公有产权为主体,但主体实力又不十分强大72

2.3 国情基础条件之二:落后的发展中国家79

2.4 国情基础条件之三:人多地广、不均衡发展的大国83

2.5 国情基础条件之四——文化结构:独特的历史传统和东方文化87

第3章 中国制度变革的迂回过渡方式102

3.1 中国制度变革过渡方式的各种观点102

3.2 中国的制度变革为什么会采用迂回过渡方式?这既是能不能 也是要不要的问题108

3.3 中国迂回过渡方式的七个特点118

3.4 中国的迂回过渡方式面临哪些问题127

第三篇 中国初期市场经济的第一个基本特点:产权关系,从“内公外私”到“公私合营”产权的变化135

第4章 关于产权理论的新思考(上)——配置(交易)契约、公私产权和经济运行机制135

4.1 人的两重性和资源配置(交易)成本136

4.2 公私物品和公私产权142

4.3 公私产权同哪个运行机制相容?167

第5章 关于产权理论的新思考(下)——社会生产组织和“内公外私”产权、公私合营产权171

5.1 社会生产组织中的公、私产权问题172

5.2 “内公外私”产权为什么能够产生和存在?184

5.3 公私合营产权为什么能够产生和存在?208

第6章 中国初期市场经济的产权(上)——产权分布的动态变化和“内公外私”产权221

6.1 中国市场经济初期的三次产权大变革222

6.2 “内公外私”产权形成的现实必然性230

6.3 “内公外私”产权的实质特点239

6.4 “内公外私”产权内部矛盾的对立和统一254

6.5 其他形式的“内公外私”产权258

第7章 中国初期市场经济的产权(下)——公私合营产权,以及“公有民营”产权269

7.1 公私合营产权的内部矛盾270

7.2 公私合营产权内部的制度变革278

7.3 在市场经济初期“相持”阶段各种法律形式的公私合营产权286

7.4 公有民营产权:包产到户和租赁307

8.1 产权变革中的变量:配置成本、重置成本和补偿成本315

第8章 中国初期市场经济的产权变革315

8.2 三次产权制度变革的动态和静态,它们各自的特点323

8.3 产权变革中的新生和退出327

8.4 产权改革的利益动力338

第四篇 中国初期市场经济的第二个基本特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从“地方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到“中央政府宏观调控下的一般市场经济”的变化345

第9章 关于市场和政府关系理论的新思考345

9.1 市场和市场机制346

9.2 供求不对称理论,市场经济中的需求决定论,论“月亮总是比人跑得快”363

9.3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什么是政府主导?371

9.4 关于竞争和垄断,两种规模经济393

第10章 中国市场经济初期的地方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上):动态演变和产生原因404

10.1 中国地方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动态演变405

10.2 在市场经济初期,为什么中国必然产生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429

10.3 在市场经济初期,为什么中国必然产生地方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436

第11章 中国市场经济初期的地方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下):对外竞争和对内主导451

11.1 “对外竞争”和“对内主导”,是地方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内外特征451

11.2 地方政府的对上竞争452

11.3 地方政府的对外竞争476

11.4 地方政府的对内主导488

第12章 中国初期市场经济的国内市场500

12.1 “进入”阶段——进入市场经济的迂回过渡方式501

12.2 相持阶段中,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究竟有多少?518

12.3 相持阶段中,国内市场的竞争和垄断531

第13章 市场经济初期,中国融入国际市场的进程554

13.1 中国融入国际市场的理论思考和几个观点555

13.2 第一次开放大潮:打开区域壁垒,从设置区域壁垒到实行国民待遇564

13.3 第二次开放大潮:打开产业壁垒,加入WTO是划时代转折577

13.4 第三次开放大潮:打开货币壁垒,全面按国际市场规则运作606

第五篇 中国初期市场经济的第三个基本特点:分配制度从“微观讲公平、宏观讲效率”,到“微观讲效率、宏观讲公平”的变化613

第14章 关于收入分配、就业理论的新思考;关于中国初期市场经济利益分配目标的变化613

14.1 收入分配分析的理论框架614

14.2 收入分配的几点理论探讨621

14.3 失业成因的理论探讨626

14.4 利益分配目标的变化634

第15章 中国初期市场经济收入分配的变化特点641

15.1 宏观再分配之一:收入结构、个人收人和公共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的原因和作用641

15.2 宏观再分配之二:支出结构,消费和投资654

15.3 宏观再分配之三:社会保障及税收对个人收入的再分配658

15.4 微观初次分配特点之一:拉大分配差距,先从团体外再到团体内665

15.5 微观初次分配特点之二:从资产收入远小于劳动收入,到资产收入地位逐步提高683

15.6 微观初次分配特点之三:从“财富在实质上的差距大于名义上的差距”,到“财富的差距在名义和实质上大体一致”684

第16章 中国初期市场经济就业—失业问题的特点689

16.1 失业问题是中国初期市场经济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690

16.2 中国失业问题严重的基础原因692

16.3 中国基本解决失业问题的现实道路709

第六篇 中国初期市场经济的第四个基本特点: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变化729

第17章 关于增长和发展理论的新思考729

17.1 粗放型和集约型增长方式,全要素生产率729

17.2 关于需求、货币和储蓄的理论733

17.3 宏现经济的波动,危机的消化和调控742

17.4 产业创新、升级和经济周期749

第18章 中国初期市场经济的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757

18.1 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758

18.2 “进入”阶段经济的高速增长767

18.3 “相持”阶段经济的中速增长:理论分析775

18.4 “相持”阶段经济的中速增长:实证分析796

18.5 “深化”阶段经济的相对低速增长811

第19章 中国市场经济初期经济增长的几个其他问题816

19.1 宏观经济是怎样波动和调控的816

19.2 经济超常发展的重要动力——原始积累838

19.3 中国初期市场经济产业创新和技术进步的特点843

19.4 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的六个转变852

第七篇 总结篇863

第20章 代总结:中国模式的国际比较863

20.1 俄罗斯模式和中国模式864

20.2 东亚模式和中国模式884

20.3 欧洲模式和中国模式895

20.4 美国模式和中国模式900

主要参考文献9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