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第四纪地质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第四纪地质学
  • 南京大学地理系地貌教研组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13010·1008
  • 出版时间:1961
  • 标注页数:404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4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第四纪地质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第四纪地质学的性质和任务1

二、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之间及其与其他科学之间的关系5

三、研究第四纪地质学的实际意义7

四、第四纪地质发展历史9

(一)第四纪地质学萌芽期9

(二)第四纪地质学发展初期10

(三)第四纪地质学发展现状12

第二章 新生代地壳发展历史与古地理概要17

一、第三纪地壳发展历史与古地理概要18

(一)阿尔卑斯运动19

(二)第三纪生物界19

(三)老第三纪地壳发展历史与古地理的基本特征22

(四)新第三纪地壳发展历史与古地理的基本特征23

二、第四纪地壳发展历史与古地理的基本特征30

(一)北欧的第四纪30

(二)亚洲的第四纪37

(四)地中海、黑海和里海的第四纪38

(三)北美洲的第四纪38

(五)北半球的大陆冰川区以外的山区和平原的第四纪43

(六)北极的第四纪45

(七)南半球大陆上第四纪的一般特征45

第三章 第四纪的古气候46

一、第四纪及第四纪以前的古气候概况46

(一)第四纪以前地质时代的古气候46

(二)第四纪古气候概况48

二、冰期与洪积期49

(一)冰期与间冰期49

(二)洪积期与间洪积期55

三、第四纪冰期时期的气候变迁58

(一)世界各地第四纪冰期时期的气候变迁58

(二)中国第四纪冰期时期的气候变迁71

四、冰后期的气候变迁74

(一)冰后期气候74

(二)近百年来气候的变化及其趋势79

(一)温度和雪线82

五、第四纪冰期气候变迁的影响82

(二)冰川的扩张与消退83

(三)海面的升降83

(四)动植物群落的迁移85

六、第四纪气候变迁的原因86

(一)天文学假说86

(二)大气物理学假说89

(三)地理地质学假说95

(一)第四纪生物界的基本面貌99

第四章 第四纪生物界及人类的发生与发展99

一、第四纪生物界的发展史及其特征99

(二)第四纪海洋动物群的基本特点及其演变100

(三)我国第四纪海洋动物群102

(四)第四纪陆上哺乳动物的特点及其演变104

(五)中国第四纪陆上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演变112

(六)除哺乳动物以外的其他陆上第四纪动物125

(七)第四纪植物界的演变及其特征131

(一)劳动创造人144

二、人类的发生与发展144

(二)人类发展的各主要阶段146

三、第四纪考古期之划分155

(一)旧石器时代的一般划分155

(二)各考古文化期的主要特征156

(三)旧石器时代各期的年代对比问题161

(四)我国考古期之划分162

第五章 新构造运动169

一、新构造运动的涵义169

二、研究新构造运动的意义171

三、新构造运动的类型173

(一)大规模的升降运动174

(二)断块运动176

(三)褶皱运动178

四、新构造运动的表现方式与性质180

(一)新构造运动的表现方式180

(二)新构造运动的特性181

五、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185

(一)研究新构造的定性法(历史-地貌-地质法)187

(二)研究新构造运动的定量法(仪器法)194

(三)综合法198

六、欧亚大陆的新构造运动199

七、海陆变迁及其影响206

八、现代地槽问题211

第六章 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213

一、第四纪沉积物的特征213

二、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的划分215

(一)残积物219

三、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219

(二)斜坡堆积物221

(三)洪积物225

(四)冲积物227

(五)湖泊沉积物235

(六)冰川沉积物237

(七)冻土沉积物245

(八)风成沉积物250

(九)生物沉积物250

(十)海洋沉积物253

(十一)火山堆积物257

(十二)其他堆积物259

第七章 黄土及黄土状岩石263

一、黄土及黄土状岩石的特征263

(一)黄土及黄土状岩石的定义和分布263

(二)黄土及黄土状岩石的物质组成271

(三)黄土及黄土状岩石的特征275

二、世界黄土的成因277

(一)黄土的风成学说278

(二)黄土残积学说281

(三)黄土水成学说282

三、黄土及黄土状岩石的水文和工程地质特征283

(一)黄土及黄土状岩石的水文地质特征283

(二)黄土及黄土状岩石的工程地质特征284

四、中国黄土285

(一)中国黄土及黄土状岩石研究简史及地理分布285

(二)中国黄土及黄土状岩石的成因及成因类型287

(三)中国黄土及黄土状岩石地层的划分292

一、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原则298

第八章 第四纪地层298

二、世界第四纪地层304

(一)欧洲第四纪地层304

(二)苏联第四纪地层313

(三)印度和缅甸的第四纪地层318

(四)北美第四纪地层321

(五)澳洲、非洲、南美洲、南极洲的第四纪地层322

三、中国第四纪地层323

(一)华北区的第四纪地层323

(二)西北区的第四纪地层336

(三)东北区的第四纪地层340

(四)长江中下游的第四纪地层344

(五)淮河流域的第四纪地层352

(六)华南区的第四纪地层357

(七)西南区的第四纪地层362

(八)青藏区的第四纪地层366

(九)第四纪矿产367

四、第四纪地层综合研究与地层对比368

五、第四纪下部界限问题373

第九章 第四纪地层研究的方法及地质制图377

一、第四纪地层研究工作的特点及野外调查工作的步骤377

(一)室内准备工作阶段378

(二)野外调查研究收集资料阶段378

(三)野外资料的室内整理研究和报告的编写阶段379

二、第四纪地层的主要研究方法379

(一)古生物学的方法(包括孢粉分析法)379

(二)考古学的方法382

(三)沉积岩石学的方法384

(四)研究第四纪地层的土壤方法388

(五)地貌学的方法389

(六)第四纪地层绝对年代的测定方法393

三、第四纪地质制图397

(一)第四纪地质图的内容及其表示方法397

(二)第四纪地质图的类型398

(三)第四纪地质图的野外编制399

(四)第四纪地质制图的室内工作4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