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百家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黄长城,姚庭然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ISBN:753422763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百家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爱国爱民1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1
智退秦师1
烈士不忘死,所死在忠贞3
报国心切4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5
忧国忧民的大诗人5
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7
诸葛亮施爱于民8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0
宁可贬官也不刮民1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2
范仲淹的“忧”和“乐”13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意莫下于刻民,行莫贱于害民14
“洪佛子”爱国爱民15
鞠躬尽瘁,死而后己16
至死不忘抗敌17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18
为国捐躯19
投死为国,以义灭身20
焚诏拒降21
古之为政,爱人为大22
为民请命23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25
荡平倭寇26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27
与炮台共存亡28
苟使国家有利,吾何避死乎29
为变法献身30
浩然正气32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32
宁死不做官32
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33
不为五斗米折腰34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35
冒死伸张正义36
拒刻党人碑37
宁可清贫,不可浊富37
君子可招而不可诱,可弃而不可慢39
秉公取士40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41
杀身成仁42
君子杀身以成名,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何为不可哉44
冒死弹劾权奸44
廉者不食嗟来之食46
不受“嗟来之食”46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47
不为知府作画48
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49
少年英雄宁死不屈49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50
誓死不做清朝官吏5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52
宁可丢官不失职52
少年丞相甘罗55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55
志存高远55
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58
秦始皇称帝58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60
大泽乡起义61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63
少有大志63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65
“匹夫不可夺志”66
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68
挑筋治残腿68
敬守勿失,是谓成德,德成而智出70
木屑竹根皆是宝70
彼骐骥者,其志常在千里也,夫岂以一饱而废其志哉72
拒不附逆72
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74
少小立志老弥坚75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77
海瑞冒死上疏78
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80
投笔从戎80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82
查继佐著《罪惟录》83
志道者不以否滞而改图,守正者不以莫赏而苟合84
立誓修石桥85
李本忠整治险滩87
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仕,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9
徐寿钻研化学89
发愤图强92
轮曲輮而就,木直在中绳。坚金励所利,玉琢器乃成92
颜琛三年不见师92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95
卧薪尝胆95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97
司马迁发愤著《史记》98
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100
逆境成长101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103
浪子回头104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105
《三都赋》名扬千秋10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08
葛洪家贫更勤勉108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110
一生勤奋终成大家111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113
范缜好学勤问11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15
左手画师116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18
冬练三九118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121
从乞丐到皇帝121
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123
盲眼学诗124
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126
谈迁两修《国榷》126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128
蒲松龄落榜著《聊斋》129
尊师敬老132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132
孔子捧雁拜师132
魏文侯登门求教134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134
疾学在于尊师136
送酒学画137
学士简练于学,成熟于师,身之有益,犹谷成饭,食之生肌腴138
学画不惜身为奴139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了141
父子求学142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143
“程门立雪”成佳话144
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145
不耻下问146
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147
温席孝亲148
入则孝,出则悌150
薛包尽心侍奉父母150
子夏曰:“事父母,必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152
事母至孝152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也?”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154
替父从军155
勤奋学习157
为学心难满157
孔夫子学琴157
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159
编薄抄书160
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矣161
牛角挂书161
日闻所未闻,日见所未见163
身背锦囊觅素材164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165
马房作书房165
日异其能,岁增其智167
吴道子刻苦练画水168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170
焚稿下苦功170
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172
远行千里为借书172
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173
隐居深山为读书173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175
持之以恒176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177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78
学而不思而罔,思而不学则殆179
勤于思考180
“笨鸟先飞”181
其问之不切,则其听之不专;其思之不深,则其取之不固181
团结友爱183
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183
炎黄互敬184
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185
管鲍之交185
愿君每与士卒之下者同甘苦,则尽善矣187
吴起吮脓188
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189
千里救朋友190
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192
取长补短192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93
协力平叛弃前嫌194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196
博大胸怀197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198
学术争论不影响友谊198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得,以相爱生也199
甘苦共尝200
奉公守法203
私怨不入公门203
狐偃不以私害公203
公生明,偏生暗205
赵奢面斥平原君205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207
韩昭侯拒绝私求207
尹翁归言不及私209
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而私事息矣209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210
朱元璋怒斩驸马211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212
李离失职自裁213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215
有法必依215
用赏者贵诚,用刑者贵必216
依法惩凶不低头217
割发代罚219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19
不为爱人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221
挥泪斩马谡221
清廉节俭224
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224
坚辞宝玉224
廉耻,士君子之大节226
杨震拒不受贿226
悬瓜拒贿227
臣门如市,臣心如水227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229
刘子安理财不贪财229
天下官吏不廉则曲法,曲法则害民230
王安石清廉退人参231
廉者,民之表也233
“天下第一廉吏”233
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234
两袖清风235
海瑞至死保持廉洁237
智者不为非事,廉者不为非其有237
虽富巨万,服食粗弊238
王恭身无长物239
衣不求华,食不厌蔬241
带头穿粗布衣裳241
制俗以俭,其弊为奢242
粗瓷木床树风范243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244
以俭素为美德245
为子改清单246
家富而愈俭246
自奉必须俭约248
安贫乐教248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250
明太祖以俭为宝251
举贤任能252
汤执中,立贤无方252
商汤重用奴隶伊尹252
祁黄羊公正荐贤才254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254
推贤让能,庶官乃和255
虞丘举荐孙叔敖256
论于大体,不守小节258
子思劝卫君任用苟变258
身贤者贤也,能进贤者亦贤也259
萧何月下追韩信260
任贤非难,知贤为难;使能非难,知能为难261
诸葛亮慧眼识蒋琬262
任人不疑264
与其位,勿夺其职;任以事,勿间其言264
既谓之才,则不宜以阶级限,不应以年龄齐266
唐太宗破格提拔马周266
进行兴功,以作邦国268
荐贤兴邦268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270
令狐绹力荐棋迷李远270
曾子杀猪27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272
处世待人27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74
孙叔敖掩埋两头蛇274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276
丙吉用人之长276
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277
李白与汪伦278
满招损,谦受益280
白居易向老婆婆请教280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281
欧阳修襟怀坦荡282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283
夏原吉温和宽厚284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285
“六尺巷”故事成美谈286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288
抓纲治盗288
生活哲理288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290
齐威王痛改前非290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291
弃儿田文成大器292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294
孟母三迁294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295
李冰三闯“虎穴”295
多行不义,必自毙297
霍家败亡株连九族298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299
孔明安居平五路300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302
塞翁失马302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303
褚遂良批评唐太宗304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306
庄有恭机智对对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