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探索
  • 孔志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3522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4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57页
  • 主题词:公共财政学-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中国需要本土化的公共财政1

二、公共财政本土化的基本内涵2

三、中国特色公共财政理论的技术路线5

四、本书的创新点6

五、本书的不足8

第一篇 中国特色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11

第一章 哲学基础:价值观、方法论11

第一节 价值观11

专题:以人为本还是以仁为本20

专题:竞争与合作22

第二节 方法论24

专题:对立的“二分法”28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观30

第二章 思想基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30

第二节 江泽民的发展思想38

第三节 新世纪发展的指导思想对财政提出的要求42

第四节 中国特色公共财政的定位46

第三章 理论基础:经济学的条件分析51

第一节 经济学分析的基本逻辑51

第二节 对西方经济学前提条件的分析54

专题:基尼系数与恩格尔曲线59

第四章 中国特色公共财政基本框架62

第一节 发展:中国特色公共财政的主线62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公共财政的基本理念66

专题:GDP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关系73

第二篇 中国特色公共财政的现实基础83

第五章 起点条件:公共财政的现实条件83

第一节 明确发展方向的政治条件83

第二节 决定发展速度的经济条件88

第三节 决定发展质量的国际条件92

第四节 决定发展效率的科技条件93

第五节 影响发展均衡的区域条件97

第六章 经济发展:公共财政的制度条件100

第一节 工业化:公共财政的制度背景100

第二节 工业化的起步:农村经济发展模式105

第三节 工业化的发展: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模式109

第四节 工业化的成熟:经济结构调整模式111

第五节 工业化的实现:国际经济一体化下科教体制改革模式114

第六节 国内经济一体化:国家宏观调控新模式117

第七章 财政发展:公共财政的历史条件128

第一节 社会主义财政128

第二节 资本主义财政137

第三节 财政模式的选择142

第一节 新世纪发展对财政提出的新要求146

第八章 财政改革:公共财政的发展条件146

第二节 新世纪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149

第三节 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技术路线151

第三篇 中国特色公共财政的基础理论157

第九章 国家、政府与财政157

第一节 国家与财政158

第二节 政府与财政161

专题:政府的功能164

第十章 社会再生产与财政16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169

第二节 财政与社会再生产诸环节的关系178

第十一章 市场与财政185

第一节 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185

第二节 市场与财政188

第十二章 财政本质192

第一节 江泽民的财政思想192

第二节 财政的本质196

第四篇 中国特色公共财政的基本原理201

第十三章 财政的公共性201

第一节 对公共性的不同解读202

第二节 两种“公共性”的比较207

专题:社会保障方案的选择217

专题:城市垃圾处理方案的选择221

第十四章 公共财政的目标体系224

第一节 关于发展目标的理论探讨224

第二节 我国新世纪的发展目标240

专题:国有资产配置目标的确定264

第三节 公共财政的目标体系266

第十五章 公共财政的职能体系271

第一节 现行有关财政职能的论述271

第二节 对现行财政职能论述的反思276

第三节 公共财政职能探讨283

专题:铁路289

第十六章 公共财政机制体系297

第一节 财政机制的总体框架298

第二节 财政机制的基本框架300

专题:西方的预算制度沿革312

第三节 财政体制、财政制度319

第五篇 中国特色公共财政的管理理论323

第十七章 公共资源323

第一节 公共权力325

第二节 财政性资金327

第三节 国家债务和债权333

第四节 国家产权334

第五节 政府基金335

第十八章 公共资源配置体系337

第一节 公共权力的配置338

第二节 国有财产的配置339

第三节 国有资产的配置344

第十九章 公共资源后备体系350

第一节 关于后备率的问题350

第二节 后备资金的结构问题352

第三节 后备体系的核算354

第二十章 公共资源绩效体系356

第一节 满足公共需要的绩效考核356

专题:公共安全体系的机构设计357

第二节 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绩效考核359

第三节 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绩效考核360

专题:某部培训班的绩效考核362

第二十一章 公共资源经营体系368

第一节 公共资源结构的经济账、政治账和社会账369

第二节 公共资源配置的经济账、政治账和社会账378

第三节 公共资源营运的政治账、社会账、经济账385

第四节 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营运的制度创新388

第五节 转移支付制度: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平性391

第二十二章 公共资源管理体系398

第一节 基本理念甄别:“仁本”、“人本”、“物本”398

第二节 政治与财政:目标与手段的结合402

第三节 数量分析:公平与效率的结合411

第四节 管理艺术:战略与策略的结合415

第二十三章 公共财政管理框架的配套政策430

第一节 转变理财观念:公共财政框架到位的前提430

第二节 完善法律体系:公共财政框架到位的保证431

第三节 调整利益格局:公共财政框架到位的关键433

第四节 改革管理制度:公共财政框架到位的条件433

第五节 建立信息体系:公共财政框架发展的保证434

主要参考文献435

后记4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