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水文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水文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2343760.jpg)
- 徐世大,朱绍镕,雷万清 著
- 出版社: 台湾东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ISBN:
- 出版时间:1970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水文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水文现象1
第一章 绪论1
1-1 水文学之定义与范围1
1-2 水文循环1
1-3 水文学的历史5
1-4 水文学的应用5
1-5 水文学与有关科学9
1-6 水文学之发展9
2-1 大气水分12
第二章 霣?12
2-2 霣?之形成16
2-3 霣?之类型16
2-4 台风雨20
2-5 霣?之种类25
2-6 影响霣?因素26
2-7 雨量之时间变化29
2-8 雨量之地理分布31
2-9 雨量记录34
第三章 晞暵与叶蒸39
3-1 晞暵之意义39
3-2 晞暵之重要性40
3-3 影响水面晞暵因素41
3-4 土壤晞暵45
3-5 叶蒸49
3-6 晞蒸53
3-7 晞势的意义及其在流域水平衡中的重要性55
第四章 土壤水分与入渗61
4-1 土壤水分之意义及其分布61
4-2 土壤水分与流域内水平衡63
4-3 土粒与水分产生之物理现象64
4-4 土壤水分之流动69
4-5 土壤水分与地域旱湿之关系71
4-6 入渗72
4-7 影响入渗之因素73
4-8 入渗容量之理论78
第五章 地水81
5-1 地水之发生81
5-2 含水层82
5-3 比保水量与比出水量85
5-4 地水潴蓄的变化87
5-5 地水补注88
5-6 地水流出89
5-7 地水流92
5-8 地水的耗竭95
5-9 地水之重要性及其将来之发展96
第六章 径流98
6-1 截留98
6-2 洼蓄102
6-3 径流及径流中所用单位105
6-4 径流发生的过程106
6-5 降雨期间水文现象之时间变化109
6-6 影响径流之因素111
6-7 地表流之水力学128
第七章 沉滓132
7-1 沉滓发生的原因及其与水土保持之关系132
7-2 水销蚀土壤之过程133
7-3 沉滓之分类135
7-4 浮悬载之移动136
7-5 河床载之移动138
7-6 每年沉滓之移动140
7-7 水库之沉滓141
第八章 水资源之开发144
8-1 水平衡观念144
8-2 可用水量146
8-3 水资源的保持及控制147
8-4 水资源的利用149
8-5 水资源利用之经济分析152
第二篇 水文观测159
第九章 霣?量观测159
9-1 概论159
9-2 非自记雨量计159
9-3 非自记雨量计测读应注意事项161
9-4 自记雨量计162
9-5 雨量计按装注意事项166
9-6 雪之观测167
9-7 露之观测168
第十章 晞量之观测170
10-1 概说170
10-2 自由水面晞量之观测170
10-3 晞皿系数175
10-4 土壤晞量之观测175
10-5 叶蒸量之观测176
10-6 晞蒸量之观测177
第十一章 截留量及入渗量观测180
11-1 截留量观测180
11-2 入渗量观测之概说181
11-3 使用仪器作入渗量观测182
12-4 断面观测182
11-4 利用模雨计作入渗量观测184
第十二章 河川水流观测185
12-1 概说185
12-2 测站位置186
12-3 水位观测187
12-5 流速观测196
12-6 流量观测203
12-7 水面坡降面积法216
12-8 水工结构物观测流量220
12-9 控制断面观测流量法222
12-10 冰冻期间流量观测222
12-11 溶剂观测流量222
12-12 观测流量须知224
12-13 水位与流量之关系226
第十三章 地水观测228
13-1 概说228
13-2 地水水位之观测228
13-3 出水量观测230
13-5 地水塩分观测232
13-4 水温观测232
第十四章 沉滓观测233
14-1 概说233
14-2 浮悬载之观测233
14-3 河床载之观测238
第三篇 水文资料分析及应用243
第十五章 雨量记录243
15-1 雨量历线243
15-2 雨量记录补遗244
15-3 雨量记录校正245
15-4 流域平均雨量计算法247
15-5 降雨强度-延时曲线251
15-6 最大深度-面积-延时曲线254
第十六章 晞暵与晞蒸的估算260
16-1 晞暵之经验公式260
16-2 气象记录与晞暵262
16-3 晞蒸之经验公式263
16-4 晞势估算264
第十七章 入渗理论及其推演269
17-1 入渗容量估计方法269
17-2 入渗曲线分析272
17-3 入渗与径流之关系275
17-4 入渗指数276
17-5 入渗曲线在水文学上的意义278
第十八章 地水记录的处理及探讨280
18-1 井之平衡公式及意义280
18-2 井之非平衡公式及意义282
18-3 比出水量之估计285
18-4 安全出水量之决定288
18-5 地水流动方向的测定289
19-1 流量历线的意义292
第十九章 流量历线分析及应用292
19-2 率定曲线的绘制及其修正294
19-3 流量累积曲线的绘制及其应用300
19-4 径流量与雨量的关系302
19-5 历线分离305
19-6 单位历线之意义及其假定310
19-7 单位历线之演绎311
19-8 单位历线之应用及其限制315
19-9 S-曲线的意义及其演绎320
19-10 S-曲线的应用322
19-11 合成单位历线325
19-12 合成单位历线之置换326
19-13 分布历线328
19-14 无因次单位历线330
19-15 瞬时单位历线335
第二十章 洪流演算336
20-1 洪流演算的意义337
20-2 蓄水方程式338
20-3 水库之洪流演算方法340
20-4 河流之洪水演算法347
第二十一章 水文资料之统计分析350
21-1 概论351
21-2 水文频率分析352
21-3 相关分析360
21-4 统计量显著测验365
第二十二章 电子计算机在水文资料处理上的效能及其应用370
22-1 概述370
22-2 电子计算机的简介371
22-3 程序制作372
22-4 雨量-流量的相关研究375
22-5 晞势之估算378
22-6 流量延时曲线之绘制381
22-7 水文观测数据之整理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