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德哲学史讲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uls)著;张国清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ISBN:754261739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25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道德哲学史讲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译者序 德性就是主观的法 张国清1
编者的话 巴巴拉·海尔曼1
关于原著的说明1
导论 现代道德哲学1600——18003
1. 古典道德哲学和现代道德哲学的差异3
2. 古希腊道德哲学的主要问题5
3. 现代道德哲学的背景8
4. 现代道德哲学的问题12
5. 宗教和科学的关系16
6. 康德论科学和宗教21
7. 论历史文献之研究24
休谟讲座29
第1讲 心理学化的道德和情感29
1. 背景:怀疑论和自然虔敬29
2. 对情感的分类33
3. 《人性论》第2卷第3章第3节的纲要38
4. 休谟对(非道德)慎思的探讨:正式见解42
1. 关于休谟的正式见解的三个问题48
第2讲 合理的慎思和理性的角色48
2. 三个进一步的心理学原理50
3. 作为情感体系之改造活动的慎思53
4. 对福祉的一般欲求58
5. 对福祉的一般欲求:情感抑或原理?61
第3讲 作为人为德性的正义68
1. 科学的首都68
2. 休谟难题的基本要素71
3. 正义的起源和所有权的起源76
4. 正义的条件78
5. 契约的观念80
几个例子和附注83
6. 作为一个最佳契约方案的正义86
7. 发展的两个阶段89
第4讲 理性直观主义批判93
1. 引言93
2. 几个克拉克的主要见解95
3. 关于正确和错误的内容101
4. 理性直观主义的道德心理学104
5. 休谟对理性直观主义的批判106
6. 休谟的第二个论证:无法被证实的道德109
第5讲 明智的旁观者113
1. 引言113
2. 休谟对同情的探讨115
3. 反对理由之一:关于明智的旁观者的观念118
4. 反对理由之二:在贫困之中的德性仍然是德性123
5. 道德情感的认识论作用125
6. 休谟是否有一个实践理性观念130
7. 《人性论》的结尾132
附录:休谟对《人性论》的权威性的否认136
莱布尼茨讲座141
第1讲 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完美主义141
1. 引言141
2. 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完美主义146
3. 关于完美的概念150
4. 莱布尼茨的主谓真理理论154
5. 对莱布尼茨真理观的几点说明162
1. 完美的个体概念包括了积极活动的力166
第2讲 作为积极活动之实体的精神:它们的自由166
2. 作为个别理性实体的精神172
3. 真正的自由177
4. 理性、判断和意志182
5. 对实践观点的一个说明189
康德讲座193
第1讲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前言和第一部分193
1. 导读说明193
2. 关于前言的几个要点:段落11~13197
3. 纯粹意志的理念202
4.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第1部分主要论点206
5. 善良意志的绝对价值208
6. 理性的特殊目的212
7. 善良意志的两个角色214
第2讲 绝对命令:第一个公式219
1. 引言219
2. 理想道德代理人的特点221
3. 四个步骤的绝对命令程序225
4. 康德的第二个例子:骗人的诺言230
5. 康德的第四个例子:不为所动的行为准则233
6. 对信息的两个限制237
7. 动机的结构239
第3讲 绝对命令:第二个公式245
1. 公式之间的关系245
2. 第二个公式的诸命题249
3. 正义职责和道义职责251
4. 人性是什么?254
5. 否定的解释258
6. 肯定的解释263
7. 结论:对《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第2部分第46~49段(第427~429页)的评论266
第4讲 绝对命令:第三个公式271
1. 引入道德法则的合法性271
2. 自律公式及其解释275
3. 理性的至上性279
4. 目的王国282
5. 让道德法则更贴近直观287
6. 这个类比是什么?291
第5讲 权利的优先性和道德法则的对象294
1. 引言294
2. 善的前三个观念297
3. 善的后三个观念302
4. 自律和他律306
5. 权利的优先性312
6. 对真正的人的需要的一个说明315
第6讲 道德建构主义319
1. 理性直观主义:定论319
2. 康德的道德建构主义322
3. 建构主义的程序323
4. 观察和异议327
5. 客观性的两个观念330
6. 绝对命令:它以什么方式是先天综合的?334
第7讲 理性事实342
1. 引言342
2. 关于理性事实的第一段落345
3. 第二段落:分析论第1章第5~8节349
4. 第三段落:分析论第1章附录第9~15节353
5. 康德为何会为了道德法则而放弃演绎?356
6. 道德法则拥有的是哪一种本真性?359
7. 关于理性事实的第5和第6段落362
8. 结论366
第8讲 作为自由法则的道德法则368
1. 对建构主义和适当反思的结论性评价368
2. 两个观点371
3. 康德对莱布尼茨自由观的反驳374
4. 绝对自发性378
5. 作为自由法则的道德法则381
6. 自由观念384
7. 结论390
第9讲 《仅仅限制在理性范围之内的宗教》的道德心理学392
1. 三个禀性392
2. 自由选择能力396
3. 恶之源的理性再现402
4. 摩尼教派道德心理学408
5. 道德动机在我们人身上的根基413
第10讲 理性的统一417
1. 实践的观点417
2. 作为道德法则对象的目的王国420
3. 作为道德法则对象的至善423
4. 关于合理的信念的假说428
5. 合理的信念的内容430
6. 理性的统一435
黑格尔讲座443
第1讲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443
1. 引言443
2. 作为和解的哲学446
3. 自由意志453
4. 私有制458
5. 市民社会463
第2讲 伦理生活和自由470
1. 伦理生活:对职责的探讨470
2. 伦理生活:国家474
3. 伦理生活:战争与和平482
4. 第三条出路486
5. 作为自由主义批评家的黑格尔遗产490
[附录一] 课程提纲:道德哲学问题499
[附录二] 人名和术语对照索引504
译后记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