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湖南通史 近代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湖南通史 近代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0207036.jpg)
- 伍新福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54385479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938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9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湖南通史 近代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巨变的开端——鸦片战争前后的湖南1
第一节 历史沿革及政治经济概况2
一、历史沿革2
二、人口与民族5
三、政治制度与经济结构13
四、封建的社会形态与阶级矛盾20
第二节 鸦片战争时期的湖南27
一、鸦片输入与林则徐湖广禁烟27
二、湖南营兵出境抗英35
第三节 爱国经世思潮的兴起42
一、早期经世思潮与湘系经世派42
二、魏源的改革思想与“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55
第四节 鸦片战争后湖南阶级矛盾的激化65
一、战后人民负担的加重与反抗斗争65
二、雷再浩、李沅发领导的各族人民大起义74
第二章“湘运之兴”——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的湖南与湘军的兴起84
第一节 太平军入湘和湖南人民的纷起响应85
一、洪大全之谜85
二、太平军向湖南的进军91
三、湖南人民响应太平天国的起义101
第二节 湘军的创建及其制度109
一、湖南统治阶级的团练政策109
二、江忠源编练楚勇与出境作战114
三、曾国藩创建湘军117
四、湘军的建军原则与营制营规121
五、湘军的装备与饷章127
六、湘军与外部关系的协调及其内部派系132
第三节 湘军与太平军的战争及对各地人民起义的镇压137
一、曾国藩从衡州出师137
二、太平天国西征军入湘与靖港、湘潭之役140
三、岳州大战145
四、各地人民起义与湘军对起义的镇压148
五、石达开远征军在湖南的鏖战153
六、湘军出境作战概述159
第四节 战时湖南的财政经济171
一、兴办捐输171
二、治理通货膨胀175
三、地丁漕粮改革178
四、开征厘金与经营盐茶183
五、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概况186
第五节 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的思想与学风191
一、曾国藩的思想与学风191
二、左宗棠的思想与学风201
三、胡林翼的政治思想212
第六节 湘军的历史作用和影响220
一、湘军与“同治中兴”220
二、湘军对晚清中央集权制度的分解作用227
三、湘军对湖南的影响230
第三章 “铁门之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的湖南238
第一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对湖南的渗透239
一、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及其对湖南经济发展的影响239
二、教会势力在湖南的发展247
第二节 士绅的反教宣传与群众性反教斗争253
一、《湖南阖省公檄》与崔暕《辟邪纪实》253
二、湘潭、衡州教案260
三、周汉反洋教案267
四、临湘教案277
第三节 会党势力的发展与连绵不断的民众起事282
一、哥老会的兴起282
二、霆营兵变与湘乡等地哥老会起事289
三、刘道美等的起事活动299
四、中法战争后湖南社会的持续动荡306
第四节 湖南绅权势力的发展及其守旧倾向314
一、绅权势力在近代发展的原因314
二、湖南绅权势力发展概况317
三、洋务运动在湖南遇到的阻力327
第五节 民族意识的增长与洋务思潮337
一、曾国荃等刊布《船山遗书》337
二、丁取忠等与《白芙堂算学丛书》345
三、曾纪泽和他的《中国先睡后醒论》352
四、郭嵩焘的洋务思想366
第四章“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湖南376
第一节 甲午战争后湖南的士风民气和政局377
一、甲午战争后湖南的士风民气377
二、面目一新的湖南省政领导体制396
第二节 谭嗣同、唐才常的变法思想与浏阳算学社的成立401
一、谭嗣同及其《仁学》401
二、谭嗣同变法思想的特点412
三、唐才常的变法思想421
四、浏阳算学社——湖南维新运动的发端430
第三节 湖南近代工业的出现436
一、矿业437
二、交通448
三、邮电454
四、机电457
五、轻工业459
第四节 湖南维新运动高潮463
一、时务学堂的成立464
二、《湘学报》与《湘报》的创刊472
三、南学会等维新团体的创设478
四、保卫局与课吏馆的设立484
五、邹代钧与近代舆地学的发端487
第五节 湖南维新运动的阻滞与失败490
一、湖南维新派与守旧派的激烈斗争490
二、湖南维新运动的失败及其原因495
三、湖南维新运动的特点和历史意义503
第五章 革命的准备——20世纪初湖南社会的深刻变化513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时期湖南人民的斗争514
一、衡州教案514
二、自立军起义522
三、辰州教案528
四、贺金声起义533
第二节岳、长开埠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在湖南的扩展542
一、岳州开埠542
二、长沙开埠546
三、帝国主义对湖南商品输出的发展555
四、列强对湖南路矿权益的掠夺568
第三节 兴学热潮和留日学生运动580
一、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湖南省学务处的成立580
二、省城大学堂的设立和书院制度的改革584
三、中小学教育的发展589
四、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的兴起597
五、学校课程的改革和新知识的传播606
六、独步一时的湖南留日学生运动612
第四节 收回利权运动和湖南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620
一、粤汉铁路废约自办运动620
二、抵制美货运动630
三、保护矿业权益的斗争635
四、湖南工矿企业的初步发展645
第五节 近代文化的发展和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656
一、近代文化事业的发展656
二、革命书报的大量发行666
三、杨毓麟与《新湖南》674
四、陈天华与《猛回头》、《警世钟》682
第六节 军事改革与新军的创建689
一、旧军的裁撤和整顿689
二、新军的创建692
三、新式军事学堂的创办697
第六章 从“内地革命之先声”到“首应”武昌起义——湖南辛亥革命运动701
第一节 湖南民主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形成702
一、黄兴的早期活动与华兴会的创立702
二、湖南革命党人在同盟会的创立和发展中的作用714
三、湖南立宪派的形成与咨议局的成立722
第二节 辛亥革命前夕湖南革命形势的逐步发展731
一、同盟会湖南分会的成立与禹之谟领导公葬陈、姚的斗争731
二、浏醴萍大起义737
三、长沙抢米风潮746
四、中部同盟会的成立与两湖革命党人的联合753
五、保路运动与湖南立宪派的转化761
第三节 武昌起义与湖南革命党人的率先响应770
一、武昌起义前夕湖南革命党人的组织联络活动770
二、焦达峰、陈作新领导的长沙新军起义775
三、湖南军政府的成立781
四、湘军援鄂战争述略786
第四节 长沙政变与谭延闿第一次督湘793
一、长沙政变与谭延闿上台793
二、湖南各地的“光复”802
三、谭延闿的“开明专政”812
第五节“宋案”与“二次革命”时期的湖南821
一、国民党湖南支部的成立与宋教仁在湖南的宣传活动821
二、“宋案”的发生与湖南反袁独立827
三、湖南独立的取消与汤芗铭督湘834
第七章 新的过渡——南北军阀在湖南的黑暗统治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840
第一节 南北军阀在湖南的交替统治与日、美帝国主义对湖南侵略的加深841
一、南北军阀在湖南的交替统治841
二、日、美帝国主义对湖南侵略的加深845
第二节“护国”战争期间湖南人民的反袁驱汤斗争852
一、汤芗铭的暴政和倒行逆施852
二、民义社等的反袁驱汤斗争862
三、各地反袁独立与汤芗铭统治的结束869
第三节 护法运动期间南北军阀在湖南的混战881
一、谭延闿第二次督湘的结束881
二、傅良佐入湘与刘建藩、林修梅衡永独立884
三、南北军阀在湖南的拉锯战与兵燹887
四、张敬尧的残暴统治895
第四节 湖南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与早期工人运动900
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900
二、湖南工人阶级的状况911
三、早期的工人运动916
第五节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湖南先进知识分子的新探索920
一、新文化运动在湖南的酝酿与兴起920
二、先进知识分子的新探索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