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言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嘉映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6174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30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46页
- 主题词:语言哲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语言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语言哲学题解1
第二节 古希腊哲学对语言问题的思考5
第三节 罗马、中世纪哲学对语言问题的思考9
第四节 近代哲学对语言问题的思考12
第五节 语言转向14
第六节 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17
第七节 语言哲学和语言学18
第八节 语言哲学和逻辑学24
第九节 语言哲学发展的脉络26
第二章 语言哲学的一些常见概念31
第一节 词与句31
第二节 句子与命题32
第三节 索引词34
第四节 类语句与例语句34
第五节 使用与提及34
第六节 语义上行35
第七节 “是(存在)”的四种意义37
第八节 “是(存在)”是不是(逻辑)谓词38
第九节 悖论42
第三章 意义理论44
第一节 “意义”词群44
第二节 意义的指称论48
第三节 意义的观念论(意象论)和联想论50
第四节 意义的途径论53
第五节 行为主义的意义理论53
第六节 意义的可证实理论55
第七节 意义的使用论55
第八节 意义的成真条件论56
第四章 真理理论58
第一节 真值59
第二节 符合论59
第三节 融贯论60
第四节 实用主义的真理观62
第五节 冗余论63
第六节 塔斯基与真理的语义论65
第五章 索绪尔71
第一节 概况71
第二节 施指/所指与任意性原则72
第三节 语言/言语78
第四节 共时性与历时性79
第五节 结构主义语言学81
第六节 评论84
第六章 弗雷格86
第一节 概况86
第二节 意义与指称91
第三节 函式、概念词与名称96
第四节 语句与命题102
第五节 评论107
第七章 罗素111
第一节 概况111
第二节 逻辑原子与亲知114
第三节 罗素悖论和类型论117
第四节 罗素的一般语言理论120
第五节 逻辑语言与逻辑专名122
第六节 描述语理论(摹状词理论)124
第七节 评论129
第八章 维特根斯坦早期思想及其转变132
第一节 概况132
第二节 《逻辑哲学论》中的世界、事实、对象138
第三节 图象论142
第四节 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145
第五节 不可说149
第六节 评论156
第七节 中期思想转变157
第九章 维也纳学派160
第一节 概况160
第二节 意义的可证实原则166
第三节 卡尔纳普172
第四节 人工语言、逻辑语言176
第五节 评论181
第十章 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183
第一节 语言游戏184
第二节 意义即使用185
第三节 家族相似191
第四节 实指与样本194
第五节 私有语言论题198
第六节 自然理解VS充分分析206
第七节 评论210
第十一章 日常语言学派213
第一节 概况213
第二节 莱尔218
第三节 奥斯汀论日常语言223
第四节 奥斯汀与斯特劳森关于真理问题的争论232
第五节 言语行为237
第六节 概念结构242
第七节 评论243
第十二章 蒯因及戴维森246
第一节 概况246
第二节 整体主义认识论249
第三节 对两个教条的批判250
第四节 语言学习与观察句253
第五节 不确定性原则259
第六节 本体论承诺和本体论相对性263
第七节 评论268
第八节 戴维森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274
第十三章 乔姆斯基283
第一节 概况283
第二节 语法之为生成句子的装置286
第三节 转换—生成语法288
第四节 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292
第五节 转换—生成语法与语义问题296
第六节 普遍语法与语言能力〔语言官能〕299
第七节 关于“遵行规则”的争论304
第八节 评论317
第十四章 专名、可能世界、语词内容323
第一节 专名之成为问题323
第二节 关于描述语理论的争论326
第三节 “不定簇理论”336
第四节 克里普克-普特南理论339
第五节 可能世界347
第六节 关于固定指号和可能世界的评论353
第七节 语词内容与概念—意义356
第十五章 隐喻与隐含361
第一节 隐喻及其相关概念361
第二节 塞尔论隐喻362
第三节 戴维森论隐喻364
第四节 莱柯夫/约翰森谈隐喻367
第五节 隐喻与语言的形式化373
第六节 语境、字面、语义条件378
第七节 分析与蕴含383
第十六章 语言与现实388
第一节 信号与语言388
第二节 词与句390
第三节 区分、对应、本体论393
第四节 约定396
第五节 可能性与符合398
第六节 内在关系与必然真理402
第十七章 简短的回顾与总结408
附录一 本书所引书目录413
附录二 人名中西文对照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