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证券商监管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证券商监管制度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2310508.jpg)
- 姜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2516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27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61页
- 主题词:证券交易所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证券商监管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证券商监管制度的概念与内容1
一、证券商的概念1
二、证券商与有关金融机构的关系5
第二节 证A券商监管制度的概念8
一、监管制度8
二、证券商监管制度9
第三节 本文的选题与结构10
一、本文的选题10
二、基本结构13
第一章 中国证券商的发展及其国际比较17
第一节 中国证券商在改革中崛起17
一、证券商产生的背景17
二、证券商的产生与发展概述18
三、证券商发展的四个阶段21
一、证券商已成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力量29
第二节 中国证券商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29
二、证券商在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33
第三节 中国证券商内部存在的问题35
一、证券商业务经营活动中的问题36
二、证券公司在财务活动方面的问题40
第四节 中国证券商发展的外部环境问题43
一、组织架构在制度设计方面的约束43
二、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48
三、证券商融资制度不完备51
四、制度设计上规避风险的手段少,控制风险的能力低53
五、证券商整体竞争力低55
第五节 中外证券商模式比较59
一、证券商的企业性质比较分析60
二、证券商的经营环境比较分析62
三、证券商的经营模式比较分析66
第一节 政府管制的经济学分析79
一、“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学说原理79
第二章 证券商监管的经济学、法学基础79
二、新制度经济学:政府管制的一种新解释85
三、制度设计:政府管制的具体内容88
第二节 证券商监管的经济学分析88
一、证券市场“失灵”的宏观分析89
二、证券市场“失灵”的微观分析99
三、对证券商监管的成本——效益分析105
第三节 证券商监管的法学分析108
一、监管的法理基础108
二、利用法理基础克服证券法律不足113
三、对证券商监管的法律性质113
四、对证券商监管对象的法律分析121
第三章 证券商监管制度概述125
第一节 监管理念——证券商监管的目标125
第二节 游戏规则——证券商监管的法律体系128
一、正规制度安排的两个层次130
二、证券商监管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132
第三节 监管的执行系统——监管主体152
一、证券商监管主体的确立152
二、监管主体应备的责任和权力157
第四节 证券商监管的两种类型160
一、审慎性监管161
二、对机会主义行为监管182
第五节 监管对象——证券商内部控制和行业自律管理188
一、证券商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190
二、自我监管系统——自律组织的作用205
第六节 证券商监管和商业银行监管的区别215
一、资本市场中介与货币市场中介215
二、资金来源与运用分析215
三、对系统风险影响的不同与监管重点的确定218
四、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在监管上的差别219
第四章 中国证券商监管制度演变225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集中统一监管时期(1992年10月以前)225
一、中国人民银行监管的法律法规依据225
二、监管内容228
三、监管特点评价229
第二节 人民银行和证监会共同监管的时期(1992年10月—1998年6月)236
一、共同监管的法律依据236
二、证券商监管的有关法规237
三、监管的主要内容238
四、监管特点及其评价242
第三节 中国证监会统一监管时期(1998年6月至今)251
一、法律确立了中国证监会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253
二、证券公司监管的内容253
三、监管特点及其评价258
第五章 完善中国证券商监管制度的构想273
第一节 建立中国证券商监管制度需要考虑的因素273
一、国际性因素273
二、本土性因素276
三、效益化原则279
一、树立保护投资者利益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思想281
第二节 确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证券商监管理念281
二、树立依法监管的思想282
三、树立顺时而变的监管思想283
四、树立有利市场发展的监管思想284
第三节 证券监管法律框架的完善284
一、完善现行的证券法律体系286
二、完善监管法规规章288
三、完善法律制度应考虑的几项内容291
第四节 监管执行机构的完善315
一、监管执行机构的完善315
二、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323
三、重视监管中的国际合作329
第五节 完善证券商内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330
一、监管框架与内控制度的关系331
二、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337
三、完善证券公司的内部控制的检查监督机制340
第六节 完善证券商行业自律机制343
四、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与监督343
一、我国证券商行业自律监管的历史和现状345
二、完善我国自律监管体系需注意的问题348
第七节 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与媒体在监管中的作用350
一、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在监管中的辅助与补充作用351
二、发挥律师事务所和社会信用评级机构的作用353
三、充分发挥媒体在监管中的作用357
第八节 监管机构监管方法的完善358
一、完善审慎性监管358
二、完善机会主义行为监管372
第九节 对我国证券公司监管重点的分析379
一、证券公司监管和商业银行监管有不同之处379
二、对我国证券公司的监管重点381
第六章 开放环境下的金融监管制度思考383
第一节 金融功能一体化下的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变迁383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三个变化383
二、面临新挑战——监管者的检讨与回应385
第二节 我国证券市场的新动态397
一、证券市场的行政色彩进一步减弱397
二、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管架构基本确立398
三、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已经形成399
四、市场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399
五、超常规培育机构投资者400
六、网上证券交易的兴起401
七、在分业原则下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的合作401
八、集团公司控股下的金融机构分业经营模式已经存在402
九、加入WTO后我国的国际化程度的提升403
第三节 现阶段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403
一、分业经营在我国还要维持一个时期404
二、分业监管适应现阶段分业经营的模式412
三、走向金融监管机构的重新统一414
中文参考文献418
外文参考文献422
后记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