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特稿采写宝典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特稿采写宝典
  • 余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华出版社
  • ISBN:750118252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新闻采访-教材;新闻写作-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特稿采写宝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天生我才——你也能成为一名“特手”1

第一节 爱特稿的N个理由1

一、写特稿可以“铁肩担道义”2

二、写特稿可以关注人生4

三、写特稿是走上作家之路的“第一步”5

第二节 成功距离你并不遥远7

一、小说家“跳槽”、“客串”写特稿8

二、从大报编委到著名特手10

三、诗人也会“移情别恋”12

四、大学生“打工”的“最佳选择”13

五、打工仔是特稿生力军14

六、军营盛产“特种兵”19

七、从“枪手”到特稿高手19

八、写特稿不问学历21

第三节 特手的八大“资本”22

一、具有基本的文字功底23

二、具有敏锐的新闻感觉23

三、具有较高的情商25

四、具有“快速反应能力”26

五、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27

六、具有敢于“碰硬”的胆识28

七、具有终生学习的求知欲29

八、具有韧性,经得住挫折31

第四节 学写特稿从何处入手31

一、第一条是“新闻路”32

二、第二条是“小稿路”32

三、第三条是“自我写真路”33

第五节 友情提示34

一、没有记者证、采访证怎么办34

二、什么条件才能参加特稿笔会36

三、如何收集特稿编辑的通联信息36

第二章 慧眼所见——怎样捕捉有价值的特稿线索38

第一节 特稿之谜何其多39

一、特稿的历史是一个谜39

二、特稿的称呼也是一个谜40

第二节 新闻特稿派和纪实文学派41

第三节 发现特稿线索的基本方法45

一、在公共媒介中“大海捞针”45

二、与职能部门建立“热线”联系46

三、到社会信息集散地收集47

四、向新闻线人“购买”线索48

五、亲自策划特稿49

六、向外地同行“求援”51

第四节 特稿线索的价值如何衡量52

一、同类比较法52

二、名人“爆炒”法54

三、以小见大法55

四、反差透视法55

五、逆向思维法56

六、历史揭秘法57

七、“出口转内销”法57

八、“周边有事”法58

九、编辑鉴定法58

第五节 友情提示59

一、哪些新闻线索不值得认真捕捉59

二、特稿策划应把握什么分寸59

三、如何才能不断地发现新题材60

四、什么叫“特稿讲时效而不重时效”61

第三章 巧扣心扉——怎样采访到鲜活的素材62

第一节 特稿采访的特点63

一、采访难度大,报道风险大63

二、问得细,挖得深63

三、以细节取胜65

第二节 特稿采访的基本样式66

一、“面对面”访谈66

二、侧面访谈66

三、电话采访68

四、网络采访68

第三节 特稿采访的基本模式68

一、问答式68

二、聊天式69

三、座谈式69

四、参与式70

五、卧底式70

六、考证式71

第四节 采访的准备工作71

一、思想准备71

二、案头准备71

三、约会方法73

四、经费和器材准备73

五、选择适宜的采访环境74

第五节 采访的基本要领74

一、迅速消除陌生感,尽快进入状态74

二、学会倾听,少说多记76

三、注意把握主动78

四、见机行事,伺机追问79

第六节 对采访对象要“一人一策”80

一、名人80

二、“准名人”85

三、“不合作者”86

四、官方有“规定”者87

第七节 友情提示87

一、被采访者只讲“好人好事”怎么办87

二、细节可不可以合理想像88

三、采访中如何防止偏听偏信89

第四章 不同凡响——怎样让构思更加巧妙90

第一节 构思其实并不神秘90

一、采访构思一体法91

二、及时酿造法93

三、暂时搁置法95

四、沙里淘金法96

五、扪心自问法98

六、集体会诊法99

第二节 如何提炼最大卖点99

一、最能引起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101

二、最能折射时代特征的观念碰撞103

三、最能启发人的良知的事情104

四、最能让作者感动的情节105

五、最能贴近平民生活的选题105

六、自己最善于驾驭的题材106

七、卖点就在新意处108

第三节 特稿的结构规划109

一、串珠式结构规划110

二、并列式结构规划110

三、交叉式结构规划111

第四节 友情提示112

一、运用采访构思一体法应注意哪些问题112

二、构思是否一定要按顺序进行113

三、不构思就不能动笔写作吗113

四、三种结构形式哪一种更好113

第五章 画龙点睛——怎样制作“三题两头”114

第一节 怎样提炼特稿的提要115

一、警句式116

二、要目式118

三、引语式119

四、背景交代式120

五、悬念式120

六、疑问式121

第二节 大标题的制作要领121

第三节 小标题的制作技巧124

第四节 特稿的导语127

一、开门见山,力求精短127

二、新闻要素基本齐全128

三、巧设悬念激发读者阅读欲129

四、报刊对导语的不同要求130

第五节 特稿的结尾131

第五节 友情提示133

一、何时制作提要133

二、提要与导语的关系133

三、编者按与提要有什么区别134

四、结尾与专家点评的异同在哪里134

第六章 语不惊人誓不休——怎样进行艺术地表达135

第一节 描述:特稿语言艺术的基本特色136

例证一136

例证二137

第二节 使用第几人称最适宜143

一、第三人称:他144

二、第一人称:我146

第三节 善于用细节“说话”148

一、要处理好细节与主题的关系149

二、要处理好细节与情节的关系154

三、要处理好细节与节奏的关系155

第四节 友情提示157

一、使用第三人称描述如何增强现场感157

二、如何才能把情“煽”好160

三、“读者”到底需不需要煽情类杂志160

四、怎么才能采访到生动、传神的细节161

五、在修改稿件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62

第七章 百步穿杨——怎样提高投稿命中率164

第一节 研究刊性 找准定位165

一、“两刊一报”简史165

二、老总谈“两刊一报”的定位169

三、《约稿函》里有“门道”171

四、资深编辑谈投稿171

五、“大腕”披露“投稿经”173

六、基本结论175

第二节 搞好“联手”实现“双赢”178

一、根据自身实际寻找投缘编辑180

二、了解编辑流程,掌握最佳时机183

三、适度交往,关系不要庸俗化184

第三节 独家题材策划与新闻炒作186

第四节 友情提示188

一、结交资深编辑还是结交年轻编辑好188

二、抓到一个线索怎么分析它的含金量189

三、发生题材“撞车”现象怎么办190

四、遭遇官方或被采访者拒绝采访、见报怎么办190

五、在一个报刊社认识几位编辑为宜191

六、命题采写和自主采写哪种更容易上稿192

七、为何说“样刊里面藏真经”193

第八章 锦上添花——怎样把特稿“做大”194

第一节 深入挖潜天地宽195

一、“一菜多吃”196

二、连载200

三、跟踪报道201

第二节 聚沙成塔写成书202

一、成书的基本模式203

二、长篇纪实的特点207

三、走自己的路208

第三节 “触电”209

一、广播211

二、电视专题片212

三、电视剧212

四、电影213

第四节 触网213

第九章 巧用“双刃剑”——怎样维权和预防侵权216

第一节 剥开“纪实”的画皮216

一、新闻官司败诉率居高不下217

二、特稿失实的基本模式218

第二节 新闻侵权主要权种221

一、名誉权221

二、隐私权222

三、肖像权223

第三节 怎样预防新闻官司224

一、真实、客观,淡化感情色彩225

二、保留采访证据,防患于未然225

三、反复核对,防止误伤228

四、有所为,有所不为229

第四节 友情提示230

一、怎样巧妙的规避风险230

二、遭遇新闻官司如何举证230

三、什么稿件应请律师“把关”231

第十章 脱壳羽化——特稿走向纪实文学232

第一节 特稿面临着生存危机233

一、“特稿热”主要源于信任危机233

二、特稿出现了未老先衰现象235

三、特手已开始觉醒238

第二节 雅化是事物成熟的基本标志239

后记: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2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