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10/32294347.jpg)
- 郭丹,涂秋生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007651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1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新境界1
1.1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1
1.1.1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1
1.1.2政治体制改革理论3
1.1.3“一国两制”理论9
1.2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发展14
1.2.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4
1.2.2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17
1.2.3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8
1.3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25
1.3.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念的提出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25
1.3.2党内民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27
第2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新拓展32
2.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32
2.1.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33
2.1.2抗日战争时期34
2.1.3解放战争时期35
2.2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探索36
2.2.1新中国成立前后36
2.2.2反右斗争后41
2.3党的第二代领导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探索42
2.4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来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丰富和发展46
2.5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5
2.5.1深刻认识加强人大工作的重要意义55
2.5.2理顺人大与执政党和其他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57
2.5.3完善选举制度59
2.5.4实行人大代表专职化60
2.5.5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内部工作机构62
2.5.6强化人大的监督制约功能62
第3章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新篇章65
3.1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65
3.1.1多党合作思想的渊源和发展67
3.1.2推进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69
3.2发展人民政协的基本理论76
3.2.1关于人民政协性质、地位和作用的理论展开76
3.2.2关于团结、民主主题的理论深化79
3.2.3关于人民政协职能的理论拓展81
3.3建立完整的政协工作方法体系83
3.3.1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原则83
3.3.2规范化、制度化的基本工作原则84
3.3.3源于实践经验的工作方法体系85
3.4十六大以来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87
3.4.1十六大以来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理论的新发展87
3.4.2十六大以来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实践的新发展91
第4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新发展94
4.1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正确选择94
4.1.1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95
4.1.2解决中国国内民族问题的正确选择96
4.2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和优势98
4.2.1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98
4.2.2国家政权机关的共同性与特殊性的正确结合99
4.2.3自治权与自主权的正确结合100
4.3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贡献102
4.3.1民族区域自治在曲折历史进程中发展102
4.3.2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新贡献103
4.4十六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114
4.4.1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创新114
4.4.2民族扶持政策的推进115
4.4.3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117
第5章 基层民主建设的新探索120
5.1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基层民主建设的论述120
5.2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下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123
5.2.1村民自治开创了我国亿万农民当家作主的新局面123
5.2.2“四项民主”是农村基层民主的本质特征127
5.2.3要正视现实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存在的问题130
5.2.4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132
5.3我国城市居民自治制度的发展133
5.4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138
5.5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意义142
5.5.1加强村民自治建设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142
5.5.2加强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意义145
第6章 行政体制改革的新思路149
6.1邓小平的行政思想149
6.1.1行政改革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转变政府职能149
6.1.2行政改革要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建立精简高效的政府机构150
6.1.3行政改革要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151
6.1.4行政改革要有利于反腐倡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152
6.2机构改革的思路与举措153
6.2.1机构改革势在必行,不改革没有出路153
6.2.2机构改革是一场深刻广泛的革命159
6.2.3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162
6.2.4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165
6.2.5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逐步实现政府机构组织、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167
6.3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170
6.3.1建立职位分类体系,实施考核制度171
6.3.2建立科学的激励竞争机制172
6.3.3建立新陈代谢机制174
6.3.4建立廉政保障机制175
6.3.5建立较为完备的公务员管理法规体系176
6.3.6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的经验177
6.4十六大以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调整的新发展178
第7章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新转变182
7.1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82
7.1.1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82
7.1.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184
7.2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188
7.2.1历代中央领导人的论述188
7.2.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1
7.2.3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原则195
7.2.4要抓好党的思想政治建设197
7.3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的实践199
7.3.1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199
7.3.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00
7.3.3探索干部民主任用制度200
7.3.4完善党内民主决策制度202
7.3.5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204
7.3.6基层党组织建设205
7.4中西政党制度比较——完善党的领导的一个思路208
7.4.1中西政党制度的差异性分析209
7.4.2比较分析的意义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