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本社会论 当代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发展前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本社会论 当代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发展前景](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2293974.jpg)
- 丁建中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72979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37页
- 主题词:世界史:文化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本社会论 当代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发展前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一 坚持根本 全面创新——《人体社会论——当代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发展前景》&王珏1
序言二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贵在立“论”&沈宝祥1
作者前言 探索理论新大陆&丁建中1
第一章 社会主义观念创新的时代背景3
一、改革实践的呼唤4
二、传统理论的困惑5
第二章“新社会主义”观念的主要思想来源9
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9
(一)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山之作10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12
二、马克思青年时期关于人的异化和人的复归的思想17
三、圣西门、傅立叶社会主义学说中的科学成分25
(一)圣西门的学说26
(二)傅立叶的学说33
四、西方民主社会主义40
五、《新资本论》对社会主义观念的创新48
(一)《新资本论》的基本内容48
(二)《新资本论》与《资本论》的主要区别及联系51
(三)新社会主义=人本社会主义;新社会主义社会=人本社会54
第三章 通向人本社会的东方道路58
一、东方文明的起点——亚细亚生产方式60
二、苏联社会主义的成败原因和实质(国家物本主义)63
(一)苏联社会主义的成败原因64
(二)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质7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通向人本社会的另一个过渡点81
四、中国将成为人本文明的发源地91
(一)文明竞争后来居上的历史辩证法92
(二)物本文明的两大危机94
(三)创建人本文明——中华文明复兴的必由之路96
第四章 通向人本社会的西方道路101
一、西方社会产权系统的演化历程101
二、传统资本主义的实质(私人物本主义)和自我扬弃111
三、西方向人本社会演进的主要障碍125
第五章 财产观131
一、财产的起源与财产形式及结构的发展131
二、所有制的复线进化与自然分工139
(一)所有制的复线进化140
(二)所有制的自然分工168
三、增殖性财产——资本与资本积累的单元——企业171
(一)资本就是增殖性财产171
(二)企业本质新说174
(三)企业制度变迁法则——从产权单方独占到产权全面共享;剥削的逐步扬弃177
四、财产占有的两种不平等185
(一)不公平竞争导致的财产占有不平等——“社会不平等”185
(二)公平竞争导致的财产占有不平等——“自然不平等”187
(三)“社会不平等”可以逐渐消除,“自然不平等”将永久存在188
五、人本社会的财产分布图景192
(一)自主劳动或自由联合劳动取代雇佣劳动193
(二)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与按需分配相结合194
(三)劳动者人人有产,财产占有趋向正态分布;中产阶层成为社会主体196
第六章 阶层观200
一、阶级与阶层的区别200
二、阶级社会的主要特征202
(一)社会划分为统治阶级(少数人)与被统治阶级(多数人)——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203
(二)国家机器是统治阶级以暴力为后盾的专政工具205
(三)社会高度不平等207
(四)社会流动缓慢,无数人才被埋没209
(五)主流意识形态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210
三、人类社会正从阶级社会向阶层社会加速过渡211
(一)社会越来越难以划分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社会结构向橄榄型演变212
(二)国家机器成为保护全体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民主权利的工具213
(三)平等和正义成为社会主旋律215
(四)社会流动加速,英才辈出218
(五)主流意识形态越来越趋向全民性219
四、一个不断向上升迁的社会分层体系219
(一)社会分层体系不断向上升迁的主要原因220
(二)维系社会分层体系的自然条件222
第七章 自由观224
一、自由是人的最高本质和最高追求224
二、社会自由与个人自由相互促进232
(一)漫长的原始社会只是完成了文明和自由芽的孕育232
(二)文明进化与自由发展的三部曲235
三、人本社会中人的五大自由239
(一)财产自由239
(二)政治自由241
(三)宗教信仰自由243
(四)科学艺术自由244
(五)性爱自由246
四、人本社会由形形色色的自由人联合体构成250
(一)作为社会细胞的准自由人联合体——家庭250
(二)经济上的自由人联合体——企业251
(三)政治上的自由人联合体——政党252
(四)信仰上的自由人联合体——宗教团体253
第八章 平等观254
一、平等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兼评卢梭的有关思想254
二、不平等的演化趋势262
(一)不平等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而产生262
(二)不平等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而扩大263
(三)不平等随着剩余产品的继续增加而缩小264
(四)不平等随着剩余产品的丰足而趋于消失264
三、人本社会是平等与效率高度统一的社会265
(一)地本社会是最不平等、效率也低下的社会265
(二)物本社会是不平等逐步缩小、效率不断提高的社会266
第九章 道德观269
一、道德的起源269
二、地本社会的道德实质——以群体或社会为本位272
三、物本社会的道德实质——以个人为本位275
四、人本社会的道德实质——个人与集体双本位277
第十章 政治观283
一、国家的本质和国家形态的演变283
(一)国家是阶级和阶层分化基础上的公共权力机构284
(二)国家形态的演变——从阶级国家向阶层国家过渡286
二、人本社会的政治本质——和而不同288
三、人本社会的政党制度289
(一)有核心政党的多党合作制290
(二)没有核心政党的多党竞争制291
第十一章 教育观293
一、受教育权的历史发展293
(一)地本社会大多数人享受不到受教育权294
(二)物本社会受教育权有很大发展但仍不平等296
(三)人本社会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297
二、人本社会的教育理念——培育健全的人299
(一)有自由个性299
(二)有道德修养301
(三)有创造能力302
(四)有强健身体303
第十二章 宇宙观304
一、宇宙的“生”“死”循环304
(一)宇宙的开端——体积无穷小、质量无穷大的混沌体305
(二)宇宙“生命”的起点——大爆炸308
(三)宇宙的发展309
(四)宇宙的“死亡”312
二、宇宙的根本法则——差异统一(一分为二式的对立统一是差异统一的特殊表现)313
(一)自然界是差异统一313
(二)人类社会是差异统一317
(三)人与自然是差异统一320
第十三章 历史观323
一、人类历史的轨迹——从上升到回落325
(一)上升阶段325
(二)回落阶段332
二、人类生存的意义——不断地悟“道”、循“道”,以便活得长些,活得好些334
第十四章 结束语336
附录一 “地力资本”与现代化的农地产权制度(田底权公有、田面权私有)——凸显土地的资本功能343
附录二 企业本质与企业制度的创新——确立人力资本产权(变雇员为合作伙伴)350
附录三 企业人力资本价值的计算公式382
附录四 生产力价值论388
主要参考文献400
后记 风起于青苹之末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