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时期党建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黄介山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317376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12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时期党建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马克思主义党建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1
二 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产生的历史依据及其在中国的发展3
三 新时期党的建设学说的历史发展9
四 《新时期党建学》构思的原则和特点15
五 学习研究新时期党建学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17
理论篇23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基本原理23
第一节 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23
一 党的性质是党的学说的首要问题23
二 工人阶级始终是党的阶级基础25
三 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29
第二节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31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党的理论基础32
二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党的科学领导方法的基础34
三 始终不渝地坚持和捍卫党的理论基础36
第三节 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为党的最终目标38
一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39
二 党的纲领是一面旗帜41
三 实践党的纲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43
第二章 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46
第一节 历史的发展要求把理论推向前进46
一 时代的大趋势要求马克思主义有新的大发展46
二 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50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完整的科学理论53
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53
二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56
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结构59
第三节 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党的基本理论的伟大意义62
一 党的十四大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62
二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64
三 邓小平在创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对发展党建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68
第三章 关于正确开展党内斗争的理论73
第一节 实事求是地进行两条战线斗争的理论73
一 党关于两条战线斗争的理论原则及基本方针73
二 新时期党内两条战线斗争理论的形成和特点80
三 实事求是地开展党内斗争理论的依据82
第二节 既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又要反对僵化84
一 正确掌握判断是非的标准84
二 解放思想,反对僵化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85
三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一项长期的任务87
第三节 正确开展党内斗争,不搞政治运动88
一 不搞政治运动是邓小平的一贯主张89
二 正确开展党内批评和斗争91
第四章 正确处理党际关系的理论97
第一节 确立新时期党际关系原则的依据97
一 党际关系的历史反思97
二 独立自主是当代国际共运发展的历史潮流100
第二节 新时期处理党际关系的基本原则103
一 党际关系基本原则及其理论基础104
二 党际关系基本原则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110
三 确立党际关系基本原则的重大意义115
路线篇121
第五章 思想路线121
第一节 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121
一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121
二 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曲折过程124
三 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126
第二节 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129
一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130
二 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前提131
三 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和途径133
四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135
第三节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贯彻党的思想路线138
一 对客观事物进行再认识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138
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140
三 继续解放思想,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142
第六章 政治路线144
第一节 党的政治路线的确立144
一 政治路线是党的生命线144
二 确立新时期政治路线的依据150
三 新时期政治路线的形成过程152
第二节 党的政治路线的内容153
一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路线的基本内容154
二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政治路线的实质155
三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157
四 坚持改革开放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强大动力161
第三节 坚持党的政治路线不动摇163
一 坚持政治路线不动摇的客观性163
二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统一166
三 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169
第七章 组织路线172
第一节 党的组织路线必须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172
一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172
二 组织工作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174
三 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为经济建设提供组织保证175
第二节 组织路线的核心问题是干部问题177
一 必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178
二 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忠于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领导集体183
第三节 把组织路线落实到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上来186
一 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86
二 基层党组织的任务、工作职责和科学管理188
三 把组织路线贯彻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之中192
第八章 群众路线195
第一节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195
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95
二 群众路线的基本含义196
三 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纲领、路线的根本路线198
四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科学领导方法的基础200
第二节 贯彻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02
一 为人民谋利益,是工人阶级政党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202
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04
三 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206
第三节 适应新的形势,坚持群众路线207
一 摆正个人在人民群众中的位置207
二 切实关心群众的物质利益209
三 为群众多办实事,艰苦奋斗211
领导篇217
第九章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217
第一节 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217
一 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须始终有自己的革命政党领导217
二 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220
三 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224
第二节 党的领导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228
一 党的领导的实质228
二 党的领导首先是政治领导230
三 党的思想、组织领导及其与政治领导的关系232
第三节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235
一 改善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客观要求235
二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辩证的统一237
三 改善党的领导具有新的现实意义239
第十章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243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是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243
一 党历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244
二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246
三 思想政治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249
第二节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252
一 改革开放愈是深入和扩大愈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252
二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256
三 贯彻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258
第三节 适应形势变化,改进思想政治工作262
一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262
二 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265
三 建设队伍,提高素质267
第十一章 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270
第一节 统一战线270
一 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和发展271
二 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273
三 加强党对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领导276
第二节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78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及其特点278
二 社会主义中国不能搞多党制281
三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283
第三节 以“一国两制”方式和平统一祖国288
一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288
二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有利于“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291
第十二章 领导干部和领导方法293
第一节 领导干部对于实现党的领导具有决定性意义293
一 领导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293
二 领导干部素质是决定党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条件296
三 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304
第二节 党的领导的实现必须依靠科学的领导方法305
一 科学的领导方法是实现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保证305
二 科学的领导方法是科学性和党性的统一307
三 在党的领导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科学的领导方法308
建设篇317
第十三章 作风建设317
第一节 从新的高度认识党风建设的重要性317
一 党执政后尤其要加强作风建设317
二 党风建设要贯穿改革开放的全过程319
三 党风关系到社会风气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19
第二节 正确认识党风现状,坚定搞好党风的信心321
一 执政后党内确有不正之风322
二 坚定搞好党风的信心325
三 把党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330
第三节 严格党纪,促进党风建设332
一 党纪的基本内容和意义332
二 严格执行和坚决维护党的纪律336
第十四章 党员队伍建设342
第一节 坚持党员标准,提高党员素质342
一 党的性质决定党必须严格党员标准342
二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党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45
三 切实贯彻发展党员的基本方针347
第二节 共产党员必须经得起三个考验352
一 经受执政考验的关键是要过好权力关352
二 经受改革开放考验的关键是要过好物质利益关354
三 经受反和平演变考验的关键是要过好信念关357
第三节 实践党的宗旨,坚持党性原则358
一 实践党的宗旨,确立正确的价值观358
二 增强公仆意识,始终把自己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360
三 加强党性修养,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361
第十五章 制度建设366
第一节 制度建设是根本性的建设366
一 制度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367
二 制度建设是党的各项建设的载体和保证370
第二节 把握制度建设的核心和重点372
一 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373
二 健全党的集体领导制度377
三 健全党的监督制度380
第三节 认真制定和落实党的制度382
一 制定制度要有可行性382
二 严格实施党的制度385
第十六章 思想理论建设388
第一节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388
一 思想理论建设面临的形势388
二 思想理论建设的重大意义390
第二节 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394
一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我们党的一个突出特点和优点394
二 思想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党员思想入党问题396
三 现阶段思想建设的主要任务398
第三节 在思想建设中加强理论建设400
一 理论建设是思想建设的基础400
二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占领意识形态领域404
三 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410
后记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