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欧美戏剧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欧美戏剧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10/32284445.jpg)
- 陈世雄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 ISBN:7540823852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107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11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欧美戏剧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论1
一 对象论1
二 方法论6
三 趋势论10
第一章 1871—1917年欧洲戏剧概述3
第一节 1871—1917年欧洲社会政治背景与“新戏剧”的出现3
第二节 自然主义戏剧7
一 自然主义的本质特征7
二 自然主义戏剧产生的历史原因12
三 自然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15
第三节 现实主义戏剧19
一 现实主义戏剧的特征19
二 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24
三 现实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26
第四节 颓废派与象征主义戏剧36
一 颓废派概述36
二 象征主义戏剧的特征37
三 象征主义产生的历史原因41
四 象征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43
第二章 易卜生51
第一节 易卜生所处的时代和他的世界观53
一 易卜生的生平53
二 易卜生的世界观55
第二节 易卜生的早期创作60
一 历史题材剧作61
二 《布朗德》64
三 《培尔·金特》70
第三节 易卜生的中期创作76
一 《青年同盟》79
二 《皇帝与盖利利恩人》80
三 《社会支柱》83
四 《玩偶之家》86
五 《群鬼》90
六 《人民公敌》95
第四节 易卜生的后期创作100
一 《野鸭》102
二 批判利己主义的几部剧本105
三 《建筑师》109
四 《当我们死而复醒时》112
第三章 左拉119
第一节 走向自然主义120
第二节 左拉的戏剧主张125
一 对浪漫主义的批判126
二 以日常生活为素材,注重表现社会的底层127
三 非情节化129
第三节 左拉的戏剧创作130
一 《玛德莱纳》131
二 《戴爱丝·拉甘》132
三 《拉布尔登的继承人》和《玫瑰花蕾》137
第四节 根据左拉小说改编的剧本140
第五节 左拉后期的活动与剧作尝试142
第四章 托尔斯泰145
第一节 托尔斯泰的戏剧观146
第二节 托尔斯泰的早期剧作尝试149
第三节 《黑暗的势力》152
第四节 《教育的果实》157
第五节 《活尸》160
第五章 斯特林堡169
第一节 斯特林堡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170
一 “过渡时代的人”171
二 新思想的“瑞典根基”173
三 个人生活与个性特征175
四 在科学领域独辟蹊径176
五 独特的创作方法178
第二节 第一阶段的创作179
一 早期剧作179
二 《奥洛夫老师》181
第三节 第二阶段的创作183
一 心理自然主义183
二 《父亲》184
三 《朱丽小姐》185
四 《强者》与《玩火》189
第四节 第三阶段的创作190
一 历史剧190
二 现代剧194
第六章 梅特林克203
第一节 《玛兰公主》204
第二节 美学论著《卑微者的财富》209
第三节 “等待的戏剧”212
一 《不速之客》与《群盲》213
二 《室内》与《丁泰琪之死》218
三 “等待的戏剧”与荒诞派戏剧220
第四节 《佩雷阿斯和梅丽桑德》222
第五节 《隐秘的殿堂》226
第六节 《莫娜·瓦娜》和《圣安东的奇迹》229
第七节 《青鸟》235
一 《青鸟》——一部象征主义的哲理童话剧235
二 “孩子”的象征意义237
三 《青鸟》中的时间238
四 《青鸟》的续篇《订婚》239
五 《青鸟》的首演241
第八节 晚年剧作241
第七章 霍普特曼245
第一节 第一阶段的剧作248
一 走上文学道路248
二 《日出之前》250
三 《和平节》与《孤独者》252
四 《织工》254
五 《海狸皮大衣》260
六 《汉纳蕾升天记》262
第二节 第二阶段的剧作263
一 《弗洛里安·盖尔》263
二 《沉钟》265
三 《车夫亨舍尔》269
四 《米哈依尔·克拉默》271
五 《罗泽·贝恩特》272
第三节 第三阶段的剧作275
第四节 第四阶段的剧作278
一 《多罗特娅·安格曼》278
二 《日落之前》280
第八章 王尔德285
第一节 王尔德和唯美主义288
一 王尔德的生平288
二 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观289
第二节 王尔德的戏剧创作292
一 《薇拉,或虚无党人》292
二 浪漫主义正剧293
三 社会问题喜剧296
第九章 肖伯纳307
第一节 生平309
第二节 肖伯纳的戏剧观312
第三节 第一阶段的创作318
一 《不快意的戏剧集》318
二 《快意的戏剧集》323
三 《三个为清教徒写的剧本》325
第四节 第二阶段的创作330
一 《人与超人》330
二 《英国佬的另一个岛》333
三 《巴巴娜少校》335
四 《匹克梅梁》338
五 两部宗教题材剧本339
第五节 第三阶段的创作341
一 《伤心之家》341
二 《千岁人》344
三 《圣女贞德》348
第六节 第四阶段的创作350
一 “政治狂想曲”式的剧作350
二 《在贤君查理士的黄金时代》354
三 最后的剧作355
第七节 肖伯纳与欧洲剧作的理性化倾向356
第十章 契诃夫363
第一节 从早期习作到《伊凡诺夫》365
第二节 《林妖》的失败与“小型剧”创作370
第三节 《海鸥》375
第四节 《万尼亚舅舅》与《三姐妹》382
第五节 《樱桃园》390
第六节 契诃夫剧作的“内在戏剧性”396
一 “内在戏剧性”的发现397
二 “内在戏剧性”与冲突的表现方式399
三 “内在戏剧性”——抒情性与戏剧性的统一402
四 “黄金的中间地带”406
第七节 契诃夫戏剧对现代剧作的巨大影响408
第十一章 罗曼·罗兰413
第一节 罗曼·罗兰的戏剧观414
第二节 罗曼·罗兰的早期剧作417
第三节 革命剧:从《群狼》到《七月十四日》421
一 《群狼》421
二 《理性的胜利》422
三 《丹东》423
四 《七月十四日》425
第四节 反战剧:《总有一天》和《里吕里》427
一 《总有一天》427
二 《里吕里》428
第五节 革命剧续作:从《爱与死的搏斗》到《罗伯斯庇尔》430
一 《爱与死的搏斗》431
二 《罗伯斯庇尔》433
第十二章 1917—1945年欧美戏剧概述439
第一节 1917—1945年欧美社会政治背景439
第二节 1917—1945年欧美的哲学、美学思潮443
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影响443
二 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思潮445
第三节 表现主义戏剧448
一 表现主义戏剧的特征449
二 表现主义戏剧的兴起452
三 托勒尔的剧作456
四 凯泽的剧作460
五 德国以外的表现主义剧作464
六 表现主义的哲学基础466
第四节 超现实主义戏剧469
第五节 未来主义戏剧473
第六节 批判现实主义戏剧478
一 1917—1945年间批判现实主义戏剧的特征478
二 几位跨世纪大师的新剧作482
三 几个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剧作家484
第七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戏剧491
一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出及后来的偏差492
二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戏剧的成熟497
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504
第八节1917—1945年欧美戏剧的新趋势524
一 新神话主义524
二 戏剧的政治化趋势526
第十三章 高尔基531
第一节 高尔基的戏剧观与戏剧活动532
第二节 第一阶段的剧作540
一 《小市民》540
二 《底层》545
三 一组描写知识分子的剧本556
四《仇敌》561
第三节 第二阶段的剧作565
第四节 第三阶段的剧作570
第十四章 马雅可夫斯基583
第一节 马雅可夫斯基的早期剧作尝试584
第二节 《宗教滑稽剧》586
第三节 《臭虫》与《澡堂》590
第四节 马雅可夫斯基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598
一 马雅可夫斯基与欧洲理性戏剧598
二 马雅可夫斯基与现代主义戏剧600
三 梅耶荷德戏剧体系的剧作家602
第十五章 毛姆607
第一节 毛姆的早期剧作608
第二节 毛姆的中期剧作613
第三节 毛姆的后期剧作616
第十六章 奥凯西625
第一节 都柏林时期的创作628
第二节 中期创作633
第三节 四五十年代的创作637
第十七章 皮兰德娄641
第一节 皮兰德娄与“幽默主义”643
第二节 第一阶段的剧作649
第三节 第二阶段的剧作652
一 1917年的两个剧本653
二 《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655
三 《亨利四世》661
第四节 第三阶段的剧作665
一《寻找自我》666
二《新殖民地》、《拉扎尔》和《高山巨人》668
第十八章 恰佩克673
第一节 恰佩克的生平674
第二节 恰佩克的世界观与创作个性678
第三节 恰佩克的前期剧作682
一 《罗素姆万能机器人》682
二 《昆虫生活》685
三 《长生诀》687
第四节 恰佩克的后期剧作688
一 《白色病》689
二 《母亲》691
第十九章 奥尼尔695
第一节 奥尼尔的世界观与创作个性697
一 痛苦的人生经历697
二 叔本华、尼采和老庄哲学的影响699
三 悲剧思维定势及其时代特征701
第二节 奥尼尔的早期剧作703
第三节 奥尼尔的中期剧作706
一 《天边外》706
二 《安娜·克里斯蒂》707
三 《榆树下的欲望》709
四 奥尼尔与表现主义:《毛猿》等四部剧作712
五 关于人与历史的思考:《奇异的插曲》等剧720
六 《悲悼》724
第四节 奥尼尔的晚期剧作730
一 《送冰的人来了》730
二 《诗人的气质》735
三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737
四 《月照不幸人》739
第二十章 布莱希特743
第一节 布莱希特的世界观与戏剧体系745
一 生平745
二 博采东西方文化之长 创立新型戏剧体系747
三 布莱希特的真实观759
四 布莱希特的善恶观765
五 布莱希特的英雄观769
第二节 早期戏剧创作772
一 《巴尔》与《夜半鼓声》772
二 《人就是人》775
第三节 成熟期的戏剧创作776
一 走向成熟的1926年776
二 《三角钱歌剧》777
三 《马哈哥尼城的兴衰》780
四 《屠宰场的圣约翰娜》781
五 “教育剧”的创作尝试782
第四节 流亡时期的剧作784
一 三部反法西斯剧作784
二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786
三 《伽利略传》788
四 《四川好人》792
五 《潘第拉先生和他的男仆马狄》794
六 《阿吐罗·魏的有限发迹》796
七 《西蒙娜·马卡尔的梦》798
八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帅克》799
九 《高加索灰阑记》801
第五节 回国后的戏剧实践803
第二十一章 包戈廷807
第一节 包戈廷的早期创作808
一 从新闻记者到剧作家808
二 在“传统派”与“革新派”论战中的立场及《我的朋友》的创作811
三 《舞会之后》与《贵族》813
第二节 歌颂列宁的戏剧三部曲及其成功经验815
一 三部曲的诞生815
二 艺术虚构与历史真实819
三 人物关系与性格刻画821
四 伟大与平凡824
五 革命领袖与无产阶级人道主义825
六 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826
第三节 卫国战争中与战后的剧作829
第二十二章 加西亚·洛尔卡837
第一节 洛尔卡的前期剧作839
一 走上戏剧活动家之路839
二 《玛丽亚娜·皮内达》840
三 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两个剧本842
四 受超现实主义影响的两部幻想剧844
第二节 洛尔卡的后期创作846
一 《流血的婚礼》846
二 《叶尔玛》和《贝尔纳达·阿尔瓦之家》848
第三节 洛尔卡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853
第二十三章 阿努伊857
第一节 阿努伊的创作个性859
第二节 阿努伊的早期剧作864
第三节 阿努伊的中期剧作868
第四节 阿努伊的后期剧作874
第二十四章 当代欧美戏剧概述879
第一节 战后欧美的社会政治背景与哲学美学思潮879
第二节 存在主义戏剧884
一 存在主义戏剧的特征884
二 萨特888
三 加缪897
第三节 荒诞派戏剧901
一 荒诞派戏剧的特征902
二 贝克特909
三 尤奈斯库913
四 其他荒诞派剧作家918
第四节 批判现实主义戏剧922
一 战后批判现实主义戏剧的若干特征922
二 田纳西·威廉斯930
三 阿瑟·密勒935
四 弗里施940
五 迪伦马特943
六 其他批判现实主义剧作家949
第五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戏剧954
一 新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戏剧954
二 阿尔布卓夫、罗佐夫、沃洛金的心理剧965
三 “万比洛夫之谜”975
四 德沃列茨基、盖利曼等人的生产题材剧作982
五 八十年代的“新浪潮”剧作989
六 沙特罗夫的政论剧993
附录 重要人名、剧名中外文对照和索引999
后记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