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古的佛教与社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古的佛教与社会
  • 刘淑芬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4766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35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佛教-关系-社会发展-研究-中国-中古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古的佛教与社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清映岁华——代序1

甲、佛教与政治1

从民族史的角度看太武灭佛3

一、前言3

二、5世纪上半叶西北、华北的政治地理5

(一)民族杂居的关陇地区6

(二)陕西的卢水胡9

(三)卢水胡的政权——北凉10

(四)卢水胡和西域的交通13

(五)刘宋、卢水胡和西域的交通16

三、盖吴的反叛18

(一)卢水胡人反抗北魏的前例18

(二)盖吴的反叛20

四、盖吴反叛中的灭佛宗教因素25

(一)少数民族的佛教信仰26

(二)卢水胡北凉王族的佛教信仰28

(三)凉州僧人30

(四)陕西卢水胡的佛教信仰32

(五)佛教的社会势力33

五、太武灭佛与灭佛的后续36

(一)灭佛的先声36

(二)全面灭佛的诏令38

(三)灭佛的后续:太武帝的诛杀沮渠宗室40

六、结语43

中古的宦官与佛教46

一、前言46

二、中古宦官的灵验故事47

(一)北朝阉官的灵验故事47

(二)唐朝宦官的灵验故事49

(三)唐代新译经典中的宦官灵验故事52

(四)灵验故事和宦官的佛教信仰52

三、北魏的阉官与尼寺53

(一)阉官和尼寺的关系54

(二)北魏阉官所建的尼寺56

四、唐代的宦官与佛教59

(一)唐代宦官的奉佛事迹60

(二)宦官和佛教的兴废64

五、结语70

乙、佛教与民俗73

“年三月十”——中古后期的断屠与斋戒75

一、前言75

二、“年三月十”的断屠77

(一)南北朝时期的断屠月日77

(二)三长斋月83

(三)十斋日90

(四)三元日的断屠99

三、断屠月日与刑律101

四、断屠令实施的情况105

(一)禁屠的项目106

(二)屠禁实施的情况108

(三)关于屠禁和罚责的讨论111

五、余言112

从本愿寺石刻看唐代获鹿的地方社会115

一、前言115

二、本愿寺史117

(一)本愿寺发展的背景117

(二)建寺的年代与传说120

(三)唐代本愿寺的发展121

三、获鹿居民与本愿寺的发展124

(一)平民125

(二)勋官128

(三)家族、地域社会和本愿寺131

四、地方官与本愿寺的发展133

五、僧人与本愿寺的发展137

六、结语143

中国撰述经典与北朝佛教的传布——从北朝刻经造像碑谈起145

一、前言145

二、北朝的刻经造像碑146

(一)《高王观世音经》碑147

(二)《大方广华严十恶品经》刻经造像碑153

(三)《佛在金棺上嘱累经》刻经碑157

三、中国撰述经典和佛教的流布158

(一)游化僧人和佛教的传布158

(二)游化僧人和中国撰述经典163

四、结语164

慈悲喜舍——中古时期佛教徒的社会福利事业168

一、前言168

二、佛教的福田思想与福田事业169

三、佛教徒与公共建设事业172

四、地方政府与公共工程建设175

五、结语178

丙、佛教与丧葬181

林葬——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一183

一、前言183

二、露尸葬在印度的渊源185

(一)佛教的布施观185

(二)从“生施”到“死施”187

(三)僧行戒律与露尸葬188

三、中国中古僧人的林葬193

(一)5至6世纪僧人的林葬193

(二)7至9世纪僧人的林葬196

四、三阶教和林葬的发展206

(一)三阶教简史206

(二)三阶教的特征209

(三)林葬的经典和三阶教214

五、三阶教的僧俗塔墓群219

(一)终南山219

(二)安阳宝山230

六、余论239

石室瘗窟——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二244

一、前言244

二、石室瘗窟的特征245

(一)石室瘗窟和林葬的差别246

(二)有关石室瘗窟的名词247

(三)石室瘗窟的开凿创建249

(四)开放式的空间与遗身坐式葬法253

三、石室瘗窟的来源255

(一)坐化禅窟石室的头陀僧255

(二)林葬的调和形式258

四、僧人的石室瘗窟260

(一)长安的石室瘗窟260

(二)龙门瘗窟263

(三)其他地区267

五、俗人的石室瘗窟270

(一)乙弗后和高欢的瘗葬270

(二)龙门的俗人瘗窟271

(三)长安俗人的石室瘗窟277

六、佛教对中古妇女信徒丧葬的影响279

七、余论285

唐代俗人的塔葬290

一、前言290

二、三阶教与露尸葬292

(一)三阶教简史293

(二)宣扬露尸葬的经典294

(三)三阶教徒的塔葬297

三、俗人塔葬的区域分布301

(一)长安终南山301

(二)宝山310

(三)洛阳312

四、结语314

中国历史上的舍利信仰317

一、关于舍利信仰318

二、南北朝皇帝的舍利信仰319

三、各个阶层的舍利信仰322

四、中国的舍利哪里来?324

五、结语326

丁、寺院与养生329

唐、宋世俗社会生活中的茶与汤药331

一、前言331

二、唐、五代的茶与药332

(一)蜡面茶333

(二)唐人茶、药并提336

(三)唐、五代的药341

(四)唐、五代服用汤药的背景347

三、宋代的茶与汤353

(一)赐茶药和茶汤钱353

(二)宋人日常生活中的汤药357

(三)宋代社会生活中的茶汤礼360

四、结语367

唐、宋寺院中的茶与汤药368

一、前言368

二、清规中所见寺院的茶与汤药370

(一)唐、宋时期世俗生活中的茶与汤药371

(二)清规中和茶、汤药相关的名词373

三、茶和汤药在寺院生活中的重要性383

(一)茶器与药材383

(二)和茶、汤有关的寺职384

(三)“茶牓”、“汤牓”和“茶汤牓”386

四、寺院中喫茶的场合388

(一)日常生活中的茶388

(二)特定节日的茶会390

五、寺院中喫汤的场合393

(一)日常生活中的汤药393

(二)特定节日的茶会394

六、结语396

唐、宋寺院中的丸药、乳药和药酒398

一、前言398

二、佛教戒律中的药与酒399

(一)戒律中对“药”的规定400

(二)戒律中的酒与药酒403

三、寺院中的丸药、乳药和石药405

(一)丸药405

(二)乳石丹药412

四、寺院中的药酒417

(一)药酒418

(二)唐、宋僧人饮酒的背景420

五、寺院养生药物的背景——唐、宋世俗社会中的养生风气425

六、结语4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