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乡土中国的司法图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乡土中国的司法图景
  • 喻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780226690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民事纠纷-处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乡土中国的司法图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城市-乡村”视角下的乡土司法图景3

第一章 乡村司法的图景:一个驻村干部的办案方式述论3

一、国家司法·民间司法·乡村司法3

二、财产侵权案5

三、人身侵权案7

四、合同纠纷案10

五、贪污案12

六、驻村干部的办案经验15

七、乡与村之间的“乡村司法”17

八、一个法律寓言21

第二章 里心审判方式: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当代的延伸22

一、为什么选择里心22

二、里心审判方式的社会背景23

三、里心审判方式中的法官26

四、里心审判方式的主要特点29

五、通过里心审判方式解决的典型案例评析34

六、里心审判方式之关键词解读39

七、行业媒体对里心审判方式的态度45

八、从马锡五审判方式到里心审判方式48

九、不昂贵的司法:里心审判方式的特质52

第三章 城里法官的乡下父亲:司法过程的幕后参与者55

一、背景交待与问题意识55

二、村民眼里的一起故意伤害案58

三、为什么求助于城里法官的乡下父亲60

四、城里法官的乡下父亲为什么积极参与司法过程63

五、城里法官为什么尊重乡下父亲的意见66

六、城里法官的乡下父亲参与司法过程的若干特点70

七、城里法官的乡下父亲在钱权交易过程中的功能73

八、从城里法官的乡下父亲之角度看中国司法状况77

九、城里法官的乡下父亲角色中蕴含的理论意义81

第二编:“国家-社会”视角下的乡土司法图景89

第四章 送法下乡与案件制作89

一、引言:“送法下乡”的主语89

二、调查研究的思路与方法92

三、一起玩忽职守案的诞生与侦查过程94

四、检察机关为什么送法下乡102

五、送法下乡与案件制作技术106

六、无中生有——案件制作的另一种技术112

七、从送法下乡与案件制作的关系看司法语境115

第五章 法官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121

一、当法官自己遭遇侵权121

二、法官为什么不起诉123

三、为什么求助于“同学”126

四、还有没有维护权利的其他方式130

五、从法官维权的方式看诉讼效能132

第六章 探寻私了之谜137

一、为什么研究刑事领域中的私了137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路径139

三、私了是什么143

四、为什么私了160

五、国家对于私了的态度170

六、私了与“公了”:合作与对立182

七、私了的积极意义及其滥用189

第三编:“西方-中国”视角下的乡土司法图景199

第七章 披麻戴孝与司法判决199

一、一起故意杀人案二审改判背后的隐曲199

二、披麻戴孝如何影响审判过程:一个初步的分析201

三、社会现实如何修正应然的法治理念:进一步的分析203

四、如何评价社会现实对于应然的法治理念的修正205

第八章 法官的第二种忠诚208

一、法官的两种忠诚与司法的两种效果208

二、“16字审判原则”、“万次申诉”与司法的社会效果211

三、法官为什么要表达对民众的忠诚220

四、法官如何表达对民众的忠诚224

五、忠诚于法律还是忠诚于民众228

第九章 吴经熊与马锡五232

一、从古代中国的法律传统到现代中国的法律传统232

二、从海外归来的吴经熊与生长在陕北的马锡五233

三、吴经熊的法律实践及其法律思想235

四、马锡五的法律实践及其法律观念237

五、从吴经熊与马锡五之差异看中国现代法律传统的两翼239

六、从对峙到对话:两种现代法律传统的未来241

结语 走向从真实生活出发的法学理论244

后记 在路上2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