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业区域效应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业区域效应研究
  • 李欣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3890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224页
  • 主题词:国际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经济-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业区域效应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3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3

第二节 文献综述8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产业区位的理论综述8

二、国外关于区域一体化与产业区位的实证研究17

三、国内关于区域一体化与产业区位的实证综述24

四、文献述评25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基本思路、特点以及方法27

一、研究目标和基本思路27

二、研究特点和方法28

三、主要创新点与不足29

第二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区位效应的理论分析33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33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涵33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34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效应36

第二节 产业区位的界定及其影响因素38

一、产业区位涵义38

二、产业区位效应的表现形式和衡量指标39

三、产业区位的影响因素43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业区位效应47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产业区位的影响48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区位效应的形成机制50

第三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成员国内部产业区位57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内部产业区位的影响57

一、非对称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一国内部产业区位的影响57

二、对称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一国内部产业区位的影响60

第二节 经验证据65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小国产业区位的影响——以墨西哥与阿根廷为例65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大国产业区位的影响——以美国及巴西为例77

三、结论88

第四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成员国之间的产业区位——以AFTA为例91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间产业区位的影响91

一、传统贸易理论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产业区位的影响91

二、新经济地理学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产业区位的影响92

第二节 AFTA的实证检验98

一、概况98

二、东盟的贸易现状103

三、东盟五国产业区位的变化105

第三节 AFTA成员国间产业区位的影响因素分析117

一、假设和计量设定117

二、估计结果以及讨论120

三、小结124

第五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外部国家产业区位129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外部国家产业区位的影响129

一、区内外国家对称条件下的产业区位效应129

二、非对称条件——外部国家为小国时的产业区位效应131

第二节 关于EU的一个初步检验——EU成立对挪威、瑞士工业生产的影响134

一、基本分析134

二、一个启示:外部国家的区位劣势也是多米诺式区域化的原因之一140

第六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的产业区位——以CAFTA为例145

第一节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145

一、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145

二、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基本情况146

三、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向149

第二节 CAFTA在中国内部的产业区位效应151

一、CAFTA对中国产业总体分布的影响151

二、中国边界地区的产业区位效应154

第三节 CAFTA在成员国之间的产业区位效应159

一、经济一体化与产业内贸易160

二、中国—东盟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现状162

三、CAFTA对成员国之间产业区位的影响——中国视角167

第四节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建议175

一、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175

二、加快与其他地区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努力成为轴心国176

三、尽量减少对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依赖程度以分散风险176

四、完善贸易和投资政策,改善贸易和投资环境177

五、努力发展人力资本积累177

六、发展基础建设设施178

七、发展生产差异性大的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178

结论180

附录182

参考文献199

重要术语索引表2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