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山西经济史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山西经济史纲
  • 李旺明,苗长青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80636943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38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553页
  • 主题词:经济史-山西省-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山西经济史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当代山西经济发展战略演变的历史回顾1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17

第一节 当代山西经济史的开端17

一、解放初期山西的基本省情17

二、全省经济工作总方针和总任务的确定20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22

一、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22

二、进行新区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23

三、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24

第三节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25

一、统一货币25

二、稳定物价26

三、工业的恢复27

四、农业的恢复28

五、交通和邮电事业的恢复30

六、财政状况的好转31

第四节 解放初期山西的个体私营经济32

一、解放初期党和人民政府对个体私营工商业的基本看法和基本政策32

二、调整工商业34

三、“五反”运动36

第五节 互助合作运动的新发展37

一、开始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37

二、党内围绕山西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问题的争论40

三、继续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42

四、西沟——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中的先进典型43

第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有计划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47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47

一、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与宣传47

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8

三、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54

四、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56

第二节 “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完成60

一、“一五”计划的制定60

二、“一五”计划的完成62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若干经济问题75

一、高级社时期农村的经营管理制度75

二、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77

三、《山西省十二年农业发展规划》的制定79

四、旧人民币的回收和新人民币的发行81

第三章 “大跃进”时期的山西经济85

第一节 “大跃进”运动的兴起85

一、“大跃进”指导思想的确立85

二、“大跃进”指标的确定87

三、“大跃进”运动的宣传发动89

四、“大跃进”运动序幕的开启90

第二节 “大跃进”高潮的出现91

一、粮食“高产卫星”的竞相发放91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96

三、农村公共食堂的普遍建立99

四、浮夸风的继续蔓延100

五、全民大炼钢铁104

第三节 初步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109

一、人民公社的整顿109

二、农村公共食堂的整顿114

三、“大跃进”指标的调整和压缩117

四、压缩城市人口和降低城市人口粮食供应标准120

五、处理“大跃进”运动中的虚假浮夸事件122

第四节 “大跃进”运动的继续123

一、反右倾运动与“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123

二、左云之风与寿阳事件127

三、“三年经济困难”的出现130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若干经济问题132

一、“大跃进”时期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32

二、社队企业的诞生136

三、小秋收运动和“瓜菜代”运动138

第四章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山西经济143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调整143

一、重新开始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143

二、“八字方针”的贯彻落实148

三、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155

第二节 山西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开始159

一、大寨在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时期脱颖而出159

二、大寨典型的发现和全省学大寨运动的初步开展162

三、大寨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164

第三节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若干经济问题166

一、三线建设的开始166

二、“建设两个1500万亩稳产高产田的决议”的作出和实施168

三、社队企业的收缩169

四、山西实行“包产到户”及其受批判情况169

五、关于“二五”计划171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和两年徘徊时期的山西经济177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山西经济177

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冲击177

二、“一·一二”夺权事件后的山西经济179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中期的山西经济181

一、中共山西省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全省经济发展总纲的制定181

二、“学大寨,赶昔阳”运动183

三、“二二八”规划的制定和实施188

四、畜牧业的恢复与发展190

五、纠正“左”倾错误,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191

六、工业学大庆运动的开展192

七、科技、交通、邮电事业的新发展195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后期的山西经济198

一、政治运动影响下的经济起伏198

二、普及大寨县运动199

三、社队企业的恢复与发展201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山西若干经济问题202

一、三线建设202

二、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205

三、关于“三五”计划和“四五”计划206

四、如何看待“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山西经济212

第五节 两年徘徊时期的山西经济221

一、分“两步走”建设“两个基地”重大决策的制定221

二、农业学大寨运动的继续开展和停止222

三、工业学大庆、普及大庆式企业运动226

四、社队企业的加速发展229

第六章 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的起步231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兴起231

一、总结农业学大寨运动的经验教训231

二、全面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240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242

四、专业户、重点户的崛起247

五、社队企业的改革与发展250

六、扶贫工作的开始253

第二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起步和个体工商业的恢复254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起步254

二、个体工商业的恢复与初步发展258

第三节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发展战略的确立和开始实施260

一、把山西建设成为全国煤炭能源基地战略决策的作出260

二、《山西能源基地建设规划纲要(草案)》的制定264

三、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展开266

第四节 改革起步阶段若干经济问题267

一、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结束267

二、农副产品购销价格的初步改革269

三、旅游业的兴起271

四、“五五”计划的执行和“六五”计划的制定276

第七章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和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281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日益繁荣282

一、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82

二、专业户、重点户的继续发展283

三、户包治理小流域的推广285

四、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废除287

五、乡镇企业异军突起288

六、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粮食生产的滑坡292

七、扶贫工作的大规模展开294

第二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300

一、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301

二、横向经济联合的产生和发展302

三、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实行303

四、劳动制度的改革305

五、两权分离和产权制度改革的初步探索306

第三节 宏观调控和分配体制的改革307

一、利改税308

二、拨改贷309

三、缩小指令性计划310

四、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的取消310

第四节 对外开放的起步312

一、山西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312

二、对外贸易314

三、利用外资315

四、引进技术316

五、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316

六、旅游事业317

第五节 个体工商业的迅猛发展和私营企业应运而生319

一、个体工商业的持续迅猛发展319

二、私营企业应运而生322

第六节 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加速建设324

一、从能源基地到能源重化工基地324

二、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326

第七节 “六五”计划的完成和“七五”计划的制定330

一、“六五”计划的完成330

二、“七五”计划的制定332

第八章 继续推进改革和开展治理整顿335

第一节 继续推进和深化改革335

一、国有企业的改革335

二、粮食购销体制的改革338

三、外贸体制的改革340

第二节 农村经济的继续发展341

一、粮食生产走出低谷341

二、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344

第三节 治理整顿的初步开展346

一、通货膨胀和席卷全省的抢购风潮346

二、治理整顿工作的部署和动员348

三、治理整顿的初步开展及其成效350

第四节 1989年政治风波后的山西经济352

一、治理整顿的完成353

二、改革开放的继续推进355

三、国有企业开始陷入困境及其搞活国有企业的努力359

四、粮食生产的起伏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361

五、个体私营经济的下滑和回升364

六、区域性开发式扶贫的初步开展368

第五节 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继续推进及其教训370

一、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继续推进及其成就370

二、实施能源重化工基地发展战略的教训372

第六节 “七五”计划的完成和“八五”计划的制定375

一、“七五”计划的完成375

二、“八五”计划的制定379

第九章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进383

第一节 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384

一、开展经济上新台阶大讨论,制定《关于促进经济上新台阶的意见》384

二、“三个基础、四个重点”发展战略的提出389

第二节 新一轮改革大潮390

一、三项制度改革390

二、股份制试点392

三、现代企业制度试点393

四、土地承包期的延长和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建立398

五、拍卖“四荒”使用权399

六、推行股份合作制401

七、个体私营经济的恢复与发展406

八、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410

第三节 向小康迈进413

一、农村小康建设413

二、打响扶贫攻坚战416

三、乡镇企业的超常规、跳跃式发展419

第四节 “三项建设”的开展422

一、重点工程建设423

二、公路建设428

三、农田水利建设431

第五节 艰难跋涉432

一、国有企业在困境中前进432

二、实施输煤输电并举新思路435

三、电信事业的飞速发展436

第六节 “八五”计划的完成和“九五”计划的制定438

一、“八五”计划的完成438

二、“九五”计划的制定441

第十章 基本实现小康目标和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443

第一节 确立和实现“三个基本”目标443

一、“三个基本”奋斗目标的确立443

二、国有企业基本走出困境445

三、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446

四、全省农村基本达小康448

第二节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455

一、调整经济结构战略决策的制定455

二、对经济结构的初步调整及其成效457

第三节 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460

一、基础设施建设460

二、生态环境建设462

三、退耕还林工程464

第四节 “九五”计划的完成和“十五”计划的制定465

一、“九五”计划的完成465

二、“十五”计划的制定468

第十一章 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71

第一节 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见472

第二节 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474

一、支农惠农政策的实行和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475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476

三、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实施478

四、开展以移民搬迁为重点的扶贫工作479

五、农村公路建设和农村客运的发展481

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482

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483

第三节 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484

一、经济结构调整的历程和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提出484

二、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493

三、非公有制经济的新发展495

四、文化产业的发展497

第四节 基础设施建设501

一、“三小时高速通达”工程建设501

二、电源建设和电网建设502

三、水利建设503

四、人工增雨作业的大规模实施505

第五节 生态环境建设506

一、循环经济的发展506

二、取缔土焦和改良焦行动508

三、“绿色山西”建设509

第六节 “十五”计划的完成和“十一五”规划的制定511

一、“十五”计划的完成511

二、“十一五”规划的制定514

附论517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对全国的经济贡献517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山西名牌衰落现象考察527

热门推荐